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和生成难以感知——德勒兹文学思想研究
1
作者 葛跃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基于他的生成哲学思想,德勒兹认为,文学通过创造感觉聚合物实现对新事物的生成。于诸多生成能力中,文学的生成难以感知之物的能力既体现了文学独特的创造力,形成新的审美维度,同时也暧昧不清,颇受争议。对该问题的讨论始于对难以感知的... 基于他的生成哲学思想,德勒兹认为,文学通过创造感觉聚合物实现对新事物的生成。于诸多生成能力中,文学的生成难以感知之物的能力既体现了文学独特的创造力,形成新的审美维度,同时也暧昧不清,颇受争议。对该问题的讨论始于对难以感知的阐释,进而从文学创造难以感知之物的三个成功途径进行探讨,结论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创造难以感知之物的能力,拓宽了人们的认知视域,同时也启发了文学创作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文学 生成难以感知 感觉聚合物
下载PDF
“生成”与伦理——德勒兹的“生成”概念及其伦理之维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灯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5,共7页
"生成"是德勒兹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作为一种虚拟的连接,"生成"关涉的是强度和力量的问题,即主体如何通过与他者之间的连接——主体的"他者之变",来提升其自在生命力的问题。就"生成"... "生成"是德勒兹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作为一种虚拟的连接,"生成"关涉的是强度和力量的问题,即主体如何通过与他者之间的连接——主体的"他者之变",来提升其自在生命力的问题。就"生成"作为一种生命的创新方式而言,它朝向的是一种伦理、一种事关个体存在方式的"内在性伦理"。在德勒兹那里,"生成"的这一伦理维度主要是通过人的生成女人、生成动物和生成不可感知之物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从伦理维度看,生成女人体现的是反男性中心主义,生成动物体现的是反人类中心主义,而生成不可感知之物体现的是一种不再将我们自身与生命相分离的新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 伦理 生成女人 生成动物 生成不可感知之物
下载PDF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军 戴炜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回顾了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探讨了心理实验研究语码转换的方法问题,如受试、语言模式、刺激和任务;重点评介了F.Grosjean提出的双语词汇识别模型及其解释力,指出了该模型能够阐释双语者在双语模式下出现的语言激活状态和同... 回顾了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探讨了心理实验研究语码转换的方法问题,如受试、语言模式、刺激和任务;重点评介了F.Grosjean提出的双语词汇识别模型及其解释力,指出了该模型能够阐释双语者在双语模式下出现的语言激活状态和同音词等效应,但是没有说明语言节点在双语处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码转换 语言模式 感知生成 语言激活 双语词汇提取模型
下载PDF
互动假说的验证对中国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许迎军 王鹤霖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134-137,共4页
根据互动假说理论,年长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很难建构准确的第二语言语音系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日益成熟的母语语音系统会深刻影响他们对第二语言的感知和生成。通过对James E.Flege和Wendy Baker两个验证互动假说的实验分析,并结合... 根据互动假说理论,年长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很难建构准确的第二语言语音系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日益成熟的母语语音系统会深刻影响他们对第二语言的感知和生成。通过对James E.Flege和Wendy Baker两个验证互动假说的实验分析,并结合中国英语语音教学情况,提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采用因地制宜的教学策略,促进不同阶段外语学习者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同化 二语习得 语言感知生成 互动假说
下载PDF
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姜艳辉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5-108,112,共5页
高中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也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如何破除传统数学概念课教学中重解题轻概念的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新课标下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模式,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对新概念的认知能力,就成为每... 高中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也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如何破除传统数学概念课教学中重解题轻概念的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新课标下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模式,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对新概念的认知能力,就成为每一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 感知生成 回归与辨析 精致与升华
下载PDF
跨语言视域下日语塞音感知与生成界面的动态发展
6
作者 刘佳琦 《日本学研究》 2022年第1期90-104,共15页
本研究对L1汉语普通话、L2英语、L3日语学习者开展了日语清浊塞音的感知判定与生成朗读追踪实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日语清塞音感知判定能力随着习得深入有明显提升,且感知与生成界面关联呈现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日语浊塞音的生成存在显... 本研究对L1汉语普通话、L2英语、L3日语学习者开展了日语清浊塞音的感知判定与生成朗读追踪实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日语清塞音感知判定能力随着习得深入有明显提升,且感知与生成界面关联呈现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日语浊塞音的生成存在显著困难,且不受学习阶段影响。这可能是先前语言塞音体系的跨语言影响和调音普遍性的共同制约。跨语言视域下的语音教学应该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开展语音感知与生成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语言影响 日语 塞音体系 感知生成界面 动态发展
原文传递
场馆学习:与文化传承的美好遇见——以平湖莫氏庄园《春晖·堂里堂外》教学为例
7
作者 何聪聪 《少儿美术》 2018年第5期6-8,共3页
基于核心素养下更好地开发利用身边的地域资源,笔者与学生走进莫氏庄园场馆,与文化传承的美好遇见,开展实践欣赏探访课《春晖·堂里堂外》。莫氏庄园资源丰富,是教育的优质资源,由于它学习环境的独特性,探访以学生视角出发,... 基于核心素养下更好地开发利用身边的地域资源,笔者与学生走进莫氏庄园场馆,与文化传承的美好遇见,开展实践欣赏探访课《春晖·堂里堂外》。莫氏庄园资源丰富,是教育的优质资源,由于它学习环境的独特性,探访以学生视角出发,针对教学活动的需要和学生特点,从活动形式上设计.便于学生学习。从初识庄园,联结感知的兴奋点;品读正厅,激活识读的思维点;探访庄园,展现欣赏的探究点与文化传承的美好遇见,开展实践探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馆学习 生成感知 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习得 新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