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因材施教”: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审视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广君 张琼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3,共7页
当代"因材施教"的发展呈现出具有科学化、人性化、系统化和复杂化特征的多元取向态势,而每一种取向背后都隐藏着典型的思维方式,存在着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考察,分属不同思维范式的"因材施教&quo... 当代"因材施教"的发展呈现出具有科学化、人性化、系统化和复杂化特征的多元取向态势,而每一种取向背后都隐藏着典型的思维方式,存在着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考察,分属不同思维范式的"因材施教",其间既有着不同的价值意蕴又有着现实的内在关联,因而亟须在教学生成和人的文化生成的意义上,通过辩证批判和整体观照,展开认识与实践的现实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论教学哲学 因材施教 思维类型
下载PDF
教学美的生成论意象——生成论教学哲学的观点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琳 张广君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第4期26-30,共5页
历来关于教学美的研究离不开教学艺术、教学审美等视角,却相对缺乏从教学理论出发的研究。教学美是教学的某种特殊状态,探寻教学美的本质应该从教学的本质出发。以生成论教学哲学为理论基础,可以析出教学美有别于其他美的独特意蕴。教... 历来关于教学美的研究离不开教学艺术、教学审美等视角,却相对缺乏从教学理论出发的研究。教学美是教学的某种特殊状态,探寻教学美的本质应该从教学的本质出发。以生成论教学哲学为理论基础,可以析出教学美有别于其他美的独特意蕴。教学美是教学达到自由阶段的特殊状态,是教学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教学自由三者合一的独特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教学 生成 生成论教学哲学
下载PDF
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核心观点 被引量:53
3
作者 张广君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年第2期30-38,共9页
当代中国教学哲学思想源于教学实践的反思,源于教学知识的继承与发展,源于教学实践对教学思想特别是教学智慧的呼唤。滋生于时代文化土壤和当代中国教学哲学丰厚思想的生成论教学哲学,在继承传统哲学智慧,借鉴国内外优秀思想的基础上,... 当代中国教学哲学思想源于教学实践的反思,源于教学知识的继承与发展,源于教学实践对教学思想特别是教学智慧的呼唤。滋生于时代文化土壤和当代中国教学哲学丰厚思想的生成论教学哲学,在继承传统哲学智慧,借鉴国内外优秀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在教学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审美观、历史观等领域,形成外部联系愈益密切,内在关联走向统一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即以教学存在的对成交往观、人文化成观、关系进化论、超越艺术观、文化历史观等为核心架构的中国本土教学哲学理论——生成论教学哲学。这样的教学哲学探索,应该承担起以澄清教学价值、涵养教学智慧、引领教学变革等为核心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论教学哲学 对成交往观 人文化成观 关系进化论
下载PDF
场域·论域·视域:“互联网+”的教学方法论意蕴——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广君 葛海丽 曾瑶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6,共9页
“互联网+”背景下,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多元交流等为显著技术特征的教学存在新形态正在逐渐形成。相应地,教学价值革新与机制重建、教学思维方式的适应性转换等,构成教学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新的问题领域,新的问题与挑战则呼唤新的... “互联网+”背景下,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多元交流等为显著技术特征的教学存在新形态正在逐渐形成。相应地,教学价值革新与机制重建、教学思维方式的适应性转换等,构成教学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新的问题领域,新的问题与挑战则呼唤新的教学意识的引领与支撑。鉴于此,需要在诸如学习即联结、教学关系优先等方面,建立起新型教学思维和新的学理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学方法论 教学存在形态 教学意识形态 教学思维 生成论教学哲学
下载PDF
生成论教学哲学论纲:架构与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广君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第4期28-33,共6页
生成论教学哲学孕育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和丰富的现当代中外教学哲学思想成果,发端于社会改革与教育进步的历史进程。它倡导对人的存在和教学存在的认识与解释中的发生、生成、进化、历史等一系列理念和意识,以追求教学形态的越迁... 生成论教学哲学孕育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和丰富的现当代中外教学哲学思想成果,发端于社会改革与教育进步的历史进程。它倡导对人的存在和教学存在的认识与解释中的发生、生成、进化、历史等一系列理念和意识,以追求教学形态的越迁和人文同构、一体生成为基本宗旨。其基本论域和思想架构,可概括为教学本体论、教学价值论、教学认识论、教学审美观、教学历史观等诸方面的问题和观点。其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特征,包括研究宗旨取向于人的终极关怀,研究主题关涉教学的整体存在,方法论思想力求古今融通,研究重点凸显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理论旨趣充盈时代精神气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论教学哲学 基本论域 思想架构 特征
下载PDF
“教学有效性”的本体诠释与价值澄清——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广君 张琼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F0002,共11页
关于“有效教学”的概念解读和实践样态颇为多样,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可以深刻透视、反思其发展状态及问题并尝试新的理论建构。本体论层面的考察能够弥补既有研究的方法论盲区,聚焦教学存在则有助于澄清“教学有效性”的合法... 关于“有效教学”的概念解读和实践样态颇为多样,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可以深刻透视、反思其发展状态及问题并尝试新的理论建构。本体论层面的考察能够弥补既有研究的方法论盲区,聚焦教学存在则有助于澄清“教学有效性”的合法性定位以及教学中个体与社会发展价值的一体化生成关系。对“教学有效性”概念内涵的本然理解,可以从“教与学对成关系”的真实生成的事实基础、促进人的可持续的自我超越的价值基准、持续促进人与文化双重建构和整体生成的历史标准等三个维度来整体把握。基于关系优先的思想和关系思维,对“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理解应该也可以基于关系和在关系中展开,并应该处理好其中的直接与间接、显性与隐性、同一与差异这样三对关系。目前关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需要从“可以”“应该”研究,回归到“无意识地天然地直面”和“不得不本然地研究”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学有效性 本体论 关系思维 生成论教学哲学
下载PDF
教学中的“个体差异”理念:解读、批判与重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
7
作者 张琼 张广君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年第4期33-39,共7页
当下教学中关于"个体差异"的认识可以概括为承认个体的主动性,探索各种差异类别,把握差异与统一的关系,思考"个体差异"的实践性等四个方面。有关教学中"个体差异"问题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不少认识成果与实... 当下教学中关于"个体差异"的认识可以概括为承认个体的主动性,探索各种差异类别,把握差异与统一的关系,思考"个体差异"的实践性等四个方面。有关教学中"个体差异"问题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不少认识成果与实施成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诸如"主体性神话"、抽象静态化、表达"要素化"、难为性等问题。基于当代哲学,特别是生成论教学哲学思想中的相关观点,对当下教学中"个体差异"理念进行新阐释,认为教师有责任保护和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个体差异"是具体独特的、是一种存在状态、是相互成长的资源,"个体差异"意味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新的阐释能够弥补以往"个体差异"理念的一些不足,增益对"个体差异"的理解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个体差异 生成论教学哲学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取向的高校教学督导:生成论教学哲学的视角
8
作者 张广君 闫巧 《教育导刊》 2023年第11期5-15,共11页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高校教学督导对高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本身在督导经验探索与理论体系构建等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仍然面临诸如研究与实践深受经验思维羁绊,理论思维相对缺乏,制度层面顶层设计未...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高校教学督导对高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本身在督导经验探索与理论体系构建等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仍然面临诸如研究与实践深受经验思维羁绊,理论思维相对缺乏,制度层面顶层设计未获应有重视,督导实践中高校各自为政现象突出等瓶颈问题。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视角看,目前需要在问题反思的基础上回归教学本体,厘清教学督导概念,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对教学督导进行价值引领,注重文化育人、真善美统一、人文化成的价值取向,同时也需要转换思维方式,秉持关系性、生成性、超越性思维,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教学督导的基础性策略,即在教学督导实践中应把握和运用好坚守底线、逻辑观照、整体超越等若干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学督导 生成 生成论教学哲学
下载PDF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学中的教育性——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侯爽 张广君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2年第5期82-89,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根与文化之魂。学前教育阶段作为儿童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时期,幼儿园中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传统文化概念理解的失偏、幼儿园中“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根与文化之魂。学前教育阶段作为儿童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时期,幼儿园中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传统文化概念理解的失偏、幼儿园中“传统文化”教学的表象化及缺失对个体生命的关注等幼儿园传统文化教学中的教育性困境入手,依托生成论教学哲学视角,从关系与生成:重塑“传统文化”的教育性理念;人道与人文化成:“传统文化”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取向;生活认识与认识进化:“传统文化”教学应持有的教育立场等三个层面分析传统文化教学中教育性困境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传统文化 教育性 生成论教学哲学
下载PDF
关系论教学时间观: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瑶 张广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42,共10页
建立在实体论基础上的教学时间观以测量、控制和管理时间为特征。当代教学时间形态与关系变革发展带来教学时间观变革的契机,表现出“例外状态”与接纳偶然性、全时空交互体验、碎片化与碎片整合、“泛在”时空等新发展。生成论教学哲学... 建立在实体论基础上的教学时间观以测量、控制和管理时间为特征。当代教学时间形态与关系变革发展带来教学时间观变革的契机,表现出“例外状态”与接纳偶然性、全时空交互体验、碎片化与碎片整合、“泛在”时空等新发展。生成论教学哲学(GTP)“关系论”取向的教学时间观亦即关系论教学时间观,是基于时间的关系本体论和关系思维,主要由“时域”“时序”“时机”“时势”“时限”“时效”等一系列教学时间意识和日常性、文化性、历史性、审美性及生命性教学时间等诸种类型观念组成的多维一体教学时间观。关系论教学时间观在反思和重释当代教学时间理论和实践中的时间与人关系问题,滋养和支撑当代教学历史观,理解和运用中国古代“时”的教育潜能思想,倡导和实践时间、生命与文化一体同构的教学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教学哲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时间 关系论教学时间观 生成论教学哲学
下载PDF
生成论教学哲学:内涵、特征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8
11
作者 曾瑶 宋文文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87,共8页
生成论教学哲学经过近30年的研究发展,在教学本体论、教学价值论、教学认识论、教学审美观和教学历史观等领域,形成以对成交往观、人文化成观、关系进化论、超越审美观和文化历史观为核心的基本论域和教学哲学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内在... 生成论教学哲学经过近30年的研究发展,在教学本体论、教学价值论、教学认识论、教学审美观和教学历史观等领域,形成以对成交往观、人文化成观、关系进化论、超越审美观和文化历史观为核心的基本论域和教学哲学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现实合理性,丰富了教学论的理论研究,推进了教学哲学领域的理论发展。其当前及后续研究,面临着概念阐释的系统深化、理论思维具象化、研究共同体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论教学哲学 教学本体论 教学价值论 教学认识论 教学审美观 教学历史观
下载PDF
当代“教学生成”理论的发展路径及其走向——生成论教学哲学的视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洁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93,共6页
当代"教学生成"理论发展呈现出多元样态,主要经由"教师生成""学生生成""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成""教学系统生成"等四种路径呈现出来。每一种发展路径背后都潜隐着典型的思维方式,存在着... 当代"教学生成"理论发展呈现出多元样态,主要经由"教师生成""学生生成""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成""教学系统生成"等四种路径呈现出来。每一种发展路径背后都潜隐着典型的思维方式,存在着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考察,属于不同思维范式的"教学生成",其间既有着不同的价值意蕴又有着现实的内在关联,因而亟待在人与文化生成的意义上,通过批判和整体关照,展开认识与实践的现实整合,并对其发展走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论教学哲学 教学生成 生成
下载PDF
“因材施教”发展性概念的解读与批判——兼及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立场的本体辩护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琼 张广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75,共5页
"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受当代教育思潮的影响,针对"因材施教"的"时代局限",人们提出"因教而学"、"为人引学"、"因需施教"、"因材受教"、"差异教学&... "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受当代教育思潮的影响,针对"因材施教"的"时代局限",人们提出"因教而学"、"为人引学"、"因需施教"、"因材受教"、"差异教学"等发展性概念和术语对其进行补充与拓展。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梳理、辨析与批判这些概念和术语,探讨各自的侧重点及与"因材施教"的诸多关系,有助于深化对"因材施教"的本真理解及其当代价值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发展 教学 生成论教学哲学
原文传递
教学认识论的当代转向:从知识论到生成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认识论镜像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晓洁 张广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0-138,共9页
以往的教学认识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同时也遭遇了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性困境。基于当代生成论哲学尤其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整体立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教学认识论——生成论教学... 以往的教学认识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同时也遭遇了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性困境。基于当代生成论哲学尤其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整体立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教学认识论——生成论教学认识论,以生成性、关系性思维为核心,扬弃进而整体重构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内涵上表现为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和超越性等内在规定性,在外延上展现出在教学认识、教学关系、教学职能及教学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元素,从而努力地追求、参与、体现并力推当代教学认识论从知识论向生成论的整体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认识论 生成论教学哲学 生成论教学认识论 知识论 生成论
原文传递
教学认识论的人道主义向度——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广君 孙琳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12,137,共9页
在生成论教学哲学中,教学观念中的人道主义不仅仅涉及惯常理解中的价值论立场,更重要的还在于贯穿其中的人道主义的思维向度及其认识论意义。将人道主义引入教学认识论并展开深入探讨,将进一步丰富教学认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教学认识... 在生成论教学哲学中,教学观念中的人道主义不仅仅涉及惯常理解中的价值论立场,更重要的还在于贯穿其中的人道主义的思维向度及其认识论意义。将人道主义引入教学认识论并展开深入探讨,将进一步丰富教学认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教学认识论的人道主义观念,秉持促进"人"的意识觉醒的先在性,坚持人文一体观的方法论,关注反思批判基础上的自我超越,强调教学主体观、知识观、过程观等的人道主义化,以期从更基础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野,体察、分析和解释纷繁复杂的日常教学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论教学哲学 教学认识论 人道主义
原文传递
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认识误区及其超越——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立场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广君 李敏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3,共8页
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关于"转变学习方式"存在着三大认识误区。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学习方式的本质是学习的具体发生机制和整体的现实形态,而"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在普遍的意义上,是学习是否真实... 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关于"转变学习方式"存在着三大认识误区。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学习方式的本质是学习的具体发生机制和整体的现实形态,而"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在普遍的意义上,是学习是否真实发生、意义是否真实生成的问题;在特殊的意义上,则是学习方式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主体的符合度与适切性问题。鉴于此,面向未来的当代学校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基于并超越对象性、单向度的以知识内容为主的学习,协调和融通学习的多种领域类型和多维目标层次,走向反思批判、方式多元的整体主义学习,是更加合理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学习方式 生成论教学哲学 学习素养 可持续发展 整体主义学习
原文传递
“由博返约”教学思想的本体诠释与价值澄清——生成论教学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丽瑜 张广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1-67,共7页
"由博返约"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对当代学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学中的博约问题在本体论上具有基础性、本然性和普遍性,在价值论上体现出教学存在的文化意识、人本意识、开放的生活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多方面... "由博返约"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对当代学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学中的博约问题在本体论上具有基础性、本然性和普遍性,在价值论上体现出教学存在的文化意识、人本意识、开放的生活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多方面的教学价值意识。对于网络信息时代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而言,合理定位博约关系,深化发展"由博返约"教学思想,有助于澄清并回归教学存在的终极关怀,从基础理论层面推动教学变革,促进学生发展,回应时代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由博返约 教学思想 生成论教学哲学 本体论 价值论
原文传递
“教学历史意识”初探--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瑶 张广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5,共9页
教学存在是历史性的存在。在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视域下,教学历史意识是关于教学存在的静态和动态时空状态的历史意识类型,主要由教学时空意识、教学关系意识、教学状态意识和教学形态意识四种意识成分构成,它们同时也构成教学历史意... 教学存在是历史性的存在。在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视域下,教学历史意识是关于教学存在的静态和动态时空状态的历史意识类型,主要由教学时空意识、教学关系意识、教学状态意识和教学形态意识四种意识成分构成,它们同时也构成教学历史意识的四个分析维度。教学历史意识的提出,可以引导人们思考和解释教学存在中有关教学历史性的相关理论问题,有利于确立教学实践与改革中人与文化的立场,有助于以关系论、整体论和生成论的思想实现对以往以实体论为主的研究方法论的超越,并逐渐融入教师职业人格,成就具有教学历史意识的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意识 教学历史意识 教学历史观 教学存在 生成论教学哲学
原文传递
教学哲学思维方式论略
19
作者 侯爽 张广君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
教学哲学思维方式是研究者在对教学实践的概括、教学经验的提炼以及教学理论的反思批判中,运用一定的思维手段去理解、认识、反思教学观念、教学活动和教学理论的思维活动形式。历史演进中的教学哲学思维方式呈现出三种形态,以朴素辩证... 教学哲学思维方式是研究者在对教学实践的概括、教学经验的提炼以及教学理论的反思批判中,运用一定的思维手段去理解、认识、反思教学观念、教学活动和教学理论的思维活动形式。历史演进中的教学哲学思维方式呈现出三种形态,以朴素辩证、直观经验为主要特征的思维形态,以逻辑思辨、理性分析为主要特征的思维形态和以辩证、系统综合为主要特征的思维形态。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立场看,当前教学哲学研究中存在着体现“传统理性主义”观念,孤立、抽象地谈论“关系”,以及深受西方典型思维方式束缚等思维问题。借鉴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当代教学哲学思维应该包含整体思维、意象思维、践履思维、关系思维、生成性思维等典型思维方式。当代教学哲学典型思维方式的提出,有助于推动教学哲学研究范式从形而上的思辨走向基于生活、面向实际问题解决的变革,教学哲学学科走向独立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哲学话语体系,唤醒教学哲学研究的使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哲学 思维方式 生成论教学哲学(GTP)
下载PDF
“教书育人”的教学哲学考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婉婷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7,共6页
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立场下,对"教书育人"的解读大相径庭。既有的研究和认识缺乏一种动态生成的整体观,主要表现为"分工论""等同论"和"可有可无论"。基于关系思维的关系性、过程性、开放性... 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立场下,对"教书育人"的解读大相径庭。既有的研究和认识缺乏一种动态生成的整体观,主要表现为"分工论""等同论"和"可有可无论"。基于关系思维的关系性、过程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征和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对"教书育人"进行重新审视和整体解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皆可获致新的理论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书育人 关系思维 生成论教学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