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5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脉灸联合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梁欢欢 黄汝成 +4 位作者 李丹 赵贝贝 陈阳阳 孔杰 金远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5期2848-2852,共5页
目的:探讨任脉灸联合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任脉灸联合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及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任脉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改良Ranin量表(mR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7%与81.6%,P<0.05)。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任脉灸联合祛瘀生新针刺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瘀阻络型病人疗效确切,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预后及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任脉灸 祛瘀生新针刺法 神经功能 日常活能力 预后
下载PDF
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方浩涛 赵贝贝 +2 位作者 金远林 叶宇旋 黄汝成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9期1643-1646,共4页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皮针法+祛瘀生新...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皮针法+祛瘀生新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评分、MMSE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生新针法在ACI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脑部血流状态、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治疗 祛瘀生新针法 溶栓治疗
下载PDF
祛瘀生新针法不同时间介入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溶栓后患者临床观察
3
作者 叶宇旋 李忍 +1 位作者 周蔚华 黄汝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究祛瘀生新针法介入脑梗死急性期溶栓后的针刺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1月深圳市宝安中医院脑病科住院部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究祛瘀生新针法介入脑梗死急性期溶栓后的针刺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1月深圳市宝安中医院脑病科住院部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1组在溶栓后24 h加入针刺,治疗2组在溶栓后7 d加入针刺。比较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NIHSS、ADL、mRS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1组的NIHSS、ADL评分优于治疗2组(P<0.05),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ICAM-1、ENOS、sTM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溶栓后24 h加祛瘀生新针,比在溶栓后7 d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祛瘀生新针法 针刺时机
下载PDF
化瘀生新合剂联合雷火灸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淑华 王秀芳 刘玉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观察化瘀生新合剂(由黄芪、当归、党参、川芎、桃仁、益母草、白术、炮姜、炙甘草等9味中药组成)联合雷火灸对促进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早期宫内妊娠并自愿行... 【目的】观察化瘀生新合剂(由黄芪、当归、党参、川芎、桃仁、益母草、白术、炮姜、炙甘草等9味中药组成)联合雷火灸对促进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早期宫内妊娠并自愿行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雌激素疗法治疗,即于人流术后当天开始予以口服补佳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生新合剂联合雷火灸(取穴:中极、神阙、关元、双侧子宫、双侧归来)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子宫恢复情况、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子宫结合带连续性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子宫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明显缩短,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子宫动脉血流情况:观察组两侧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平均数值均较对照组好,但除右侧子宫动脉S/D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结合带连续性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子宫结合带中断例数较对照组少,连续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人流术后在雌激素疗法基础上加用化瘀生新合剂联合雷火灸治疗,能更有效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从而更好地预防宫腔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疗法 补佳乐 化瘀生新合剂 雷火灸 人工流产术后 子宫内膜 宫腔粘连
下载PDF
从“祛瘀生新”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中医治疗
5
作者 国佳鑫 杨茜茹 +1 位作者 严冬 董青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祛瘀生新”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作为治疗法源于《黄帝内经》。血瘀是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重要病理因素,且贯穿疾病全程。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为正虚致瘀,新血不生,气滞血瘀,血运失畅;久病体虚,瘀毒并存。以祛瘀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化... “祛瘀生新”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作为治疗法源于《黄帝内经》。血瘀是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重要病理因素,且贯穿疾病全程。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为正虚致瘀,新血不生,气滞血瘀,血运失畅;久病体虚,瘀毒并存。以祛瘀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关键方法,使瘀祛气血平、新血生。本文从理论及临床方面探讨祛瘀生新法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以展现中医治疗本病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后骨髓抑制 血瘀 祛瘀生新 中医治疗
下载PDF
齐聪运用祛瘀生新理论辨治癥瘕不孕经验
6
作者 高晓晴 胡攀伟 +2 位作者 杨红 齐聪 章晓乐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上海市名中医齐聪教授擅长孕前祛瘀消癥养卵、孕后补肾养血安胎原则辨治子宫腺肌症不孕,以及以活血药治疗早孕合并绒毛膜下出血,总结齐师临床应用祛瘀生新理论辨治的有效案例以供借鉴。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不孕 祛瘀生新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解毒生新汤联合脐环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研究
7
作者 潘明甫 罗远带 +1 位作者 贺诗寓 龙炜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549-553,共5页
目的:解毒生新汤联合脐环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炎性介质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予阿昔洛韦片)和观察组(予阿昔洛韦片+解毒生新汤联合脐环穴针刺),两组均连续治疗4... 目的:解毒生新汤联合脐环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炎性介质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予阿昔洛韦片)和观察组(予阿昔洛韦片+解毒生新汤联合脐环穴针刺),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两组血清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记录疱疹症状改善时间和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并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神经递质[P物质(SP)和神经激肽-1(NK-1)]、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和白介素-2(IL-2)]和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解毒生新汤联合脐环穴针刺可有效调节带状疱疹患者的血清神经递质分泌,减轻机体炎性进程,增强机体免疫应答,促进病损皮肤结痂愈合,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优化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解毒生新 脐环穴针刺 神经递质 炎性介质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基于HIF-1α/VEGF通路探讨土家族麝针疗法“活血生新”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余秀 涂星 +5 位作者 陈嘉碧 袁丽君 李三宇 陈通华 李鸿 张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2-1725,共4页
目的 探讨土家族麝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分析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复制缺血性脑中风大鼠模型。筛选Zea-long... 目的 探讨土家族麝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分析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复制缺血性脑中风大鼠模型。筛选Zea-longa评分为1~3分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土家族麝针组、针刺组,另设立假手术组,每组15只,土家族麝针组以自制麝针刺激大鼠对侧头皮运动区肌层;针刺组以普通针灸同法治疗,持续治疗3个疗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在治疗前和每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进行平衡木实验检测其神经运动功能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的VEGF和HIF-1α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中VEGF受体(VEGFR)2与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Src)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土家族麝针组和针刺组运动功能明显降低,血浆中VEGF和HIF-1α含量明显增高(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与模型组比较,麝针组和针刺组的运动功能明显提高,血浆中HIF-1α和VEGF含量明显升高,大鼠海马中VEGFR2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Src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针刺组相比,麝针组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明显较好,血浆中VEGF和HIF-1α含量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麝针组海马中VEGFR2相对表达明显升高,Src蛋白相对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土家族麝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以“活血化瘀生新”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 麝针疗法 运动功能 活血生新
下载PDF
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脑出血失眠症临床研究
9
作者 赵和兰 蓝蓓蕾 盛义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131-136,共6页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脑出血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例脑出血后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及酒石酸唑比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脑出血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例脑出血后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及酒石酸唑比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生活功能状态(KPS)量表、生活质量(IBS-QOL)量表评分、血生化指标[红细胞压积(HC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80.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失眠日久、胸闷、夜寐不安、胸痛或头痛日久等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KPS、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KPS、IB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CT、ACE、CysC、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4项血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脑出血后失眠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睡眠质量及氧化应激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失眠症 祛瘀生新 针刺 吴茱萸 穴位敷贴 血液黏度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下载PDF
城市更新的空间网红化与地方的再营造——以上生新所城市更新为例
10
作者 任鑫 覃洋 潘骁 《住区》 2024年第4期124-130,共7页
移动互联网兴起和注意力经济崛起的双重影响下,城市空间更新的模式正发生转变,如何应对城市更新的空间网红化成为当下地方建构的新课题。研究以网红现象为视角,尝试认知在网络技术信息时代当代中国城市更新的网红化趋势,分析网红趋向下... 移动互联网兴起和注意力经济崛起的双重影响下,城市空间更新的模式正发生转变,如何应对城市更新的空间网红化成为当下地方建构的新课题。研究以网红现象为视角,尝试认知在网络技术信息时代当代中国城市更新的网红化趋势,分析网红趋向下的城市更新导致地方缺位等问题,并探讨在网红时代背景下“地方”如何去延续。基于文化背景介绍和相关文献研究,提出以文化原真创造“地方”、以内容运营延续“地方”、以网络媒介重塑“地方”;选取上生新所的更新实践作为实证案例,通过对更新过程中地方营造的策略研究,对网红驱动下城市更新的地方建造逻辑进行印证,以此对新时期的城市空间更新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 网红化 地方营造 生新
下载PDF
从祛瘀生新探讨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
11
作者 方敏 杨成龙 刘建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4期758-760,共3页
“祛瘀”是排除体内瘀血浊邪的一种方法。祛瘀生新是在祛除瘀血基础上促进血脉新生的治法,其机制包括3方面内容:活血祛瘀生新血、通络活络生新脉、化瘀祛腐生新物。血管新生是机体在局部损伤刺激下调控相关生长因子,促进内皮细胞迁移、... “祛瘀”是排除体内瘀血浊邪的一种方法。祛瘀生新是在祛除瘀血基础上促进血脉新生的治法,其机制包括3方面内容:活血祛瘀生新血、通络活络生新脉、化瘀祛腐生新物。血管新生是机体在局部损伤刺激下调控相关生长因子,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形成新血管的生物学过程。阐述祛瘀生新理论促进血管新生的中医机制及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 祛瘀生新
下载PDF
基于中药“望闻问切”理论探析花椒的功效和祛瘀生新原理
12
作者 杨莉 唐阿飞 +2 位作者 朋汤义 陈浩 奚然然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6-19,共4页
花椒属于药食同源之品,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阴痒、湿疹、蛔虫腹痛等证。中药“望闻问切”理论,是通过望其形色、嗅其气味、尝其五味、切其质地四法来探究药物的形色气味。花椒的药性和功效与其色泽、气味、质地息息相关,色赤入心营血... 花椒属于药食同源之品,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阴痒、湿疹、蛔虫腹痛等证。中药“望闻问切”理论,是通过望其形色、嗅其气味、尝其五味、切其质地四法来探究药物的形色气味。花椒的药性和功效与其色泽、气味、质地息息相关,色赤入心营血分以祛瘀血,性温热入肾补火以生新血,暖水土温中健脾以助行血。以此达祛瘀生新之效,而“祛瘀生新”之法在临床所用甚广,以期此思路对今后花椒临床运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中药理论 祛瘀生新
下载PDF
从祛瘀生新论治薄型子宫内膜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丽萍 杜利立 张婉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5期1033-1034,共2页
理想的子宫内膜厚度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如果扳机日或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小于7mm,即可诊断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1])。据报道[2-3],TE的发生率2.4%~8.5%,是影响胚胎着床和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 祛瘀生新 子宫内膜厚度 辅助殖技术 胚胎植入 胚胎着床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活血化瘀“生新层面”之“化旧生新”法干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宝霞 白娟 +1 位作者 赵珍珍 张金生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生新层面"之"化旧生新"干预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清洁级SD成年雄性健康大鼠采用Oli-vette[5]方法建立AMI模型,造模24 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5组,活血化瘀高剂量组:血塞通600 mg.kg-1灌胃;活血化...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生新层面"之"化旧生新"干预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清洁级SD成年雄性健康大鼠采用Oli-vette[5]方法建立AMI模型,造模24 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5组,活血化瘀高剂量组:血塞通600 mg.kg-1灌胃;活血化瘀中剂量组:血塞通400 mg.kg-1灌胃;活血化瘀低剂量组:血塞通200 mg.kg-1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 mL.kg-1,连续灌胃15 d,每天1次,直到每组处死动物前保证8只存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边沿区Bax和Bcl-2蛋白表达、蛋白caspase-3的表达和采用TUNEL染色检测梗死边沿区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活血化瘀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明显下调Bax蛋白表达(P<0.05),上调Bcl-2蛋白表达(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Bax蛋白阳性表达有所升高,Bcl-2蛋白表达有所下降(P<0.05);活血化瘀高、中剂量组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比较,能明显抑制大鼠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P<0.05)。模型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边沿区蛋白caspase-3呈现过度表达,活血化瘀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生新层面之"化旧生新"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多靶点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多途径降低细胞凋亡指数有关,从而发挥保护心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生新层面 化旧生新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中医生新理论浅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冬 宋军 陈可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4,共2页
人在其生命周期中,诸多因素均会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生新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修复创伤、抵御疾病的重要途径。由此,人体的生新功能对于创伤修复以及诸多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新 活血生新
下载PDF
祛瘀生新方剂型选择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肿痛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鹏飞 杨权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0期1980-1984,共5页
目的探究祛瘀生新方剂型选择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肿痛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第二中医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56例,应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1组52例、观察2组52例、对照组52例。3组患者均行经皮... 目的探究祛瘀生新方剂型选择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肿痛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第二中医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56例,应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1组52例、观察2组52例、对照组52例。3组患者均行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消肿止痛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1组辅助祛瘀生新配方颗粒治疗,观察2组辅助祛瘀生新汤治疗,持续5 d。比较3组患者患肢肿胀情况、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rlogerl,Fg)]、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3组患肢肿胀程度优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1组、观察2组患肢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观察1组、观察2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观察1组、观察2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观察1组、观察2组患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3组患者PT、APTT水平高于术后第1天,DD、Fg、TNF-α、IL-1、IL-6水平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1组、观察2组P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DD、Fg、TNF-α、IL-1、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观察1组、观察2组PT、APTT、DD、Fg、TNF-α、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生新配方颗粒、汤剂辅助外科手术治疗四肢骨折,均可减轻术后早期肿痛,促进骨折愈合,可能与调节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介质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生新配方颗粒 祛瘀生新 四肢骨折 肿痛 炎症因子 凝血指标
下载PDF
关于活血化瘀生新层面之“生新脉”调控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振伟 白娟 张金生 《中医研究》 2012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生新层面之"生新脉"调控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术后24 h将存活大鼠60只随机分为活血化瘀高、中、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15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活血化瘀高、中、低剂量...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生新层面之"生新脉"调控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术后24 h将存活大鼠60只随机分为活血化瘀高、中、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15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活血化瘀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以血塞通0.6,0.4,0.2 mg/g体质量灌胃;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以生理盐水0.01 mL/g体质量;连续灌胃15 d,1 d 1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半暗带区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量、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结果:活血化瘀高、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半暗带皮质区域VEGF、bFGF表达明显增多;活血化瘀高、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半暗带区域vWF染色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明显增多,微血管数增多(P<0.05),活血化瘀高、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对比,Nes-tin、BDNF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总面积增多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生新层面之"生新脉"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促进缺血后血管再生,改善半暗带改善血液供应,促进NSCs的增殖、迁移并分化,进而启动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缺血组织中微循环建立,减少后遗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生新层面/药物作用 生新脉/药效学 血管/药物作用
下载PDF
祛瘀生新针法配合Bobath技术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塔长峰 王海燕 +3 位作者 孔杰 占大权 骆振宇 金远林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10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针法配合Bobath康复技术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术后3~14 d加祛瘀生新针法及Bobath康复治疗,对照组术后...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针法配合Bobath康复技术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术后3~14 d加祛瘀生新针法及Bobath康复治疗,对照组术后予常规药物及Bobath康复技术治疗。评定并比较治疗前后及2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Barthel指数(MBI)、简化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及运用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分(FIM),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采用祛瘀生新针法配合Bobath康复技术早期干预后,治疗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且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祛瘀生新针法配合Bobath康复技术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祛瘀生新针法 Bobath康复技术 活质量
下载PDF
祛瘀生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塔长峰 吴定奇 马腾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痉挛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选用...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痉挛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选用祛瘀生新针法,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表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上、下肢Ashworth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生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的降低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促进偏瘫患者的正常运动模式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痉挛性瘫痪 针刺 祛瘀生新 康复
下载PDF
祛瘀生新法对药流后大鼠子宫蜕膜孕激素受体PRmRNA及凋亡基因Fas/Fasl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燕 张云竹 +2 位作者 王桂媛 周景华 韩凤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21-1223,共3页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法的代表方剂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蜕膜PRmRNA及Fas/Fas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受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孕鼠组、模型组、益母草组、生化止血饮组,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子宫蜕膜PRmRNA及Fas/FaslmRNA...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法的代表方剂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蜕膜PRmRNA及Fas/Fas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受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孕鼠组、模型组、益母草组、生化止血饮组,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子宫蜕膜PRmRNA及Fas/FaslmRNA表达。结果:生化止血饮可降低PRmRNA表达水平,增强Fas/FaslmRNA表达水平,生化止血饮组与模型组及益母草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祛瘀生新法的代表方剂生化止血饮可明显促进药流后大鼠子宫蜕膜细胞调亡,加快蜕膜脱落,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生新 子宫蜕膜 PRmRNA Fas/FaslmRNA 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