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的形态学改变及GAP-43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鞠学红 刘光义 +2 位作者 李晓双 李若葆 王金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6-368,共3页
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坠落、碰撞等原因,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发病有增多趋势。管内段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已比较容易,但对视神经间接损伤的治疗争议较大,主要是在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以及选择手术时机上存在分歧。鉴于此,本实... 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坠落、碰撞等原因,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发病有增多趋势。管内段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已比较容易,但对视神经间接损伤的治疗争议较大,主要是在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以及选择手术时机上存在分歧。鉴于此,本实验通过建立与临床损伤相近的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比较激素和视神经管减压术对管内段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以进一步探讨其损伤机制,为临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管内段视神经损伤提供实验形态学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管内段 GAP-43 形态学改变 后视网膜 视神经间接损伤 视神经管减压术 实验形态学
下载PDF
严重烧伤早期腓肠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2
作者 王水明 刘友生 陈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10-1312,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早期腓肠肌损伤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光、电镜、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光光度比色法对远离大鼠 3 0 %TBSAⅢ度烧伤部位的腓肠肌组织的病理变化 ,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乳酸脱氢酶 (Lacticdehydro...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早期腓肠肌损伤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光、电镜、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光光度比色法对远离大鼠 3 0 %TBSAⅢ度烧伤部位的腓肠肌组织的病理变化 ,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乳酸脱氢酶 (Lacticdehydroge naseLDH)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黄嘌呤氧化酶 (XanthineoxidaseXO)、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MPO)及丙二醛 (Melondialde hydeMDA)的含量或活性进行一系列动态观测。结果 严重烧伤后腓肠肌肌纤维嗜酸性染色增强、肌纤维肿胀、横纹消失、肌浆溶解。电镜下核周基质水肿 ,Z线扭曲或中断 ,肌原纤维灶性溶解、线粒体肿胀或空化 ,肌浆网扩张和糖原颗粒减少。烧伤后 6~ 2 4hSDH活性进行性降低 ;而LDH活性在伤后 1~ 12h进行性增加 ,以后逐渐下降。NO、XO、MPO及MDA含量或活性分别在伤后 6、6~12、2 4、12~ 2 4h与相应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严重烧伤后腓肠肌也是受累的主要组织之一。能量生成减少、NO产生、XO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早期腓肠肌损伤 形态学改变
下载PDF
间接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研制及其形态学改变
3
作者 邢达勇 郝晶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910-911,共2页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动物模型 形态学改变
下载PDF
超生反应阶段骨骼肌机械性损伤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慧君 HoppeBHenssgeC 武忠弼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193-197,共5页
对20例1.25~8.30hpm具有超生反应能力的尸检骨骼肌和17例10~24hpm和48~60hpm不具超生反应能力的尸检骨骼肌进行机械性损伤刺激的形态学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机械打击刺激后,具超生兴奋性的肌肉,受打击部位的肌纤维出现类... 对20例1.25~8.30hpm具有超生反应能力的尸检骨骼肌和17例10~24hpm和48~60hpm不具超生反应能力的尸检骨骼肌进行机械性损伤刺激的形态学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机械打击刺激后,具超生兴奋性的肌肉,受打击部位的肌纤维出现类似典型生前伤征象的形态学改变,而不具超生兴奋性的肌纤维仅出现被动的肌纤维断裂等非活性肌纤维改变。通过对超生形态学反应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超生形态学的作用提示了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超生反应 机械损伤 形态学改变
下载PDF
沙鼠全脑缺血损伤的形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建华 周长满 韩晶岩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366-370,共5页
全脑缺血损伤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形态学及病理生理学改变,导致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尤其在海马和皮质,具有选择易损性和迟发性损伤的特点。损伤的机制主要与氧自由基的损伤、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等有关。本文旨在探... 全脑缺血损伤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形态学及病理生理学改变,导致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尤其在海马和皮质,具有选择易损性和迟发性损伤的特点。损伤的机制主要与氧自由基的损伤、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等有关。本文旨在探讨沙鼠的全脑缺血损伤的发生、发展、形态学变化、机制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损伤 形态学变化 沙鼠 病理生理学改变 兴奋性氨基酸 系统发生 发性损伤 氧自由基
下载PDF
糖尿病雄性生殖损伤及其发生机制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红光 朴春南 龚守良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67-770,共4页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其生殖损伤严重危害机体的健康。本文综述了糖尿病雄性生殖损伤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发生机制 ,高血糖导致的氧化应激在糖尿病雄性生殖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某些抗氧化剂可能成为有效治疗糖尿病生殖...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其生殖损伤严重危害机体的健康。本文综述了糖尿病雄性生殖损伤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发生机制 ,高血糖导致的氧化应激在糖尿病雄性生殖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某些抗氧化剂可能成为有效治疗糖尿病生殖损伤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殖损伤/形态学改变 氧化应激 内分泌激素 雄性
下载PDF
超生反应阶段人骨骼肌对电刺激反应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慧君 HoppeBHenssgeC 武忠弼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人骨骼肌在死亡早期阶段能对电刺激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点,以加大刺激强度为手段,对18例死亡早期阶段(1小时25分至6小时40分)具有超生反应能力的尸检骨骼肌和17例稍晚阶段(10~60小时)不具有超生反应能力的尸检骨骼肌,进行了... 利用人骨骼肌在死亡早期阶段能对电刺激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点,以加大刺激强度为手段,对18例死亡早期阶段(1小时25分至6小时40分)具有超生反应能力的尸检骨骼肌和17例稍晚阶段(10~60小时)不具有超生反应能力的尸检骨骼肌,进行了电刺激损伤的系列形态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死亡早期阶段的肢体骨骼肌,经电刺激后,能产生整个肌肉或局部肌肉的收缩;在电极周围以及电路中的肌纤维形成大片的极具特点的收缩带、条带状嗜酸性变、高度变形的节段状和盘片状崩解等改变;稍晚期阶段受刺激的肌纤维则未见上述改变。探讨形态学改变的形成机理及意义,为研究死亡早期阶段的电损伤提供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生反应 死后 电刺激 形态学改变 骨骼肌损伤
下载PDF
急性肾功能衰竭兔血液流变性改变致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久波 欧阳静萍 +3 位作者 王霞 陈林 朱少铭 易建华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1期54-55,F002,共3页
目的 :探讨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renalfailure ,ARF)家兔心肌缺血性损害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方法 :用 50 %的甘油 10ml/kg行兔后肢肌肉内加压注射 ,建立ARF动物模型 ,观察动物心肌组织形态学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 目的 :探讨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renalfailure ,ARF)家兔心肌缺血性损害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方法 :用 50 %的甘油 10ml/kg行兔后肢肌肉内加压注射 ,建立ARF动物模型 ,观察动物心肌组织形态学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ARF组兔出现高粘滞血症 ,表现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等明显升高。心肌组织出现严重的缺血性损害 ,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弥漫性变性、心肌纤维间质水肿、血管周围水肿等。结论 :ARF时血液流变特性恶化可能是造成心肌组织缺血性损害的直接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性 改变 急性肾功能衰竭 心肌缺血性损伤 ARF 病理生理基础 缺血性疾病 组织器官 形态学变化 心肌组织
下载PDF
法医尸解中肺水肿的形态学研究
9
作者 庄启元 胡雅丽 +1 位作者 王顺和 何绪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30-34,F003,共6页
在法医尸体检验实践过程中,许多死亡案例临终都具有程度不同的肺水肿病理改变。尤其常见于颅脑损伤致死、溺死、机械性窒息死、中毒死和急死等,尽管它们发生的机理不同,但最终在显微镜下表明都是肺泡腔内充满均匀粉红色浆液。Durlac... 在法医尸体检验实践过程中,许多死亡案例临终都具有程度不同的肺水肿病理改变。尤其常见于颅脑损伤致死、溺死、机械性窒息死、中毒死和急死等,尽管它们发生的机理不同,但最终在显微镜下表明都是肺泡腔内充满均匀粉红色浆液。Durlacher等认为肺淤血和水肿是尸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形态学研究 法医 尸解 机械性窒息 尸体检验 病理改变 死亡案例 颅脑损伤 显微镜下 粉红色 肺淤血
下载PDF
氟化物致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形态损伤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德新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5年第3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培养大鼠心肌细胞 氟化物 损伤 体外 培养心肌细胞 扫描电镜观察 培养的细胞 形态学改变 原代培养 毒性作用 细胞表面 细胞形态 细胞簇
下载PDF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微结构改变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元 张宏 +1 位作者 张国辉 薛鑫娜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6期29-33,共5页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在骨骼肌疾病中发病率较高,表现为运动后肌细胞的微细损伤,微结构的形态改变是肌肉损伤的直接证据。本文将通过骨骼肌微结构的形态学改变来探讨临床常用康复治疗方法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微结构 形态学改变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灰质体积变化: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12
作者 陈烁 周燕飞 +3 位作者 胡宗涛 操纵 杨立状 李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的大脑灰质体积在放疗期间的变化及其与放疗剂量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21例首发NPC患者,分别在放疗前(放疗开始前1~2 d)、放疗中(放疗开始后19~20 d)和放疗后(放疗结束后1~2 d)进行颅... 目的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的大脑灰质体积在放疗期间的变化及其与放疗剂量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21例首发NPC患者,分别在放疗前(放疗开始前1~2 d)、放疗中(放疗开始后19~20 d)和放疗后(放疗结束后1~2 d)进行颅脑3D-T1加权MRI扫描,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分析脑灰质体积在放疗期间的改变,并进行体积改变和剂量大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放疗前相比,NPC患者在放疗中颞叶(双侧梭状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枕叶(左侧舌回、右侧矩状回)、额叶(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边缘叶(左侧岛叶、双侧前扣带回)、左侧小脑灰质体积减小(cluster水平FWE校正,P<0.001);NPC患者在放疗后,上述颞叶、枕叶、额叶、边缘叶和小脑灰质体积仍显著减小,同时出现右侧岛叶,左侧颞叶、双侧额上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小脑、右侧海马旁回灰质体积减小(cluster水平FWE校正,P<0.001)。左侧小脑灰质体积变化与放疗剂量呈正相关(r=0.503,P=0.020)。结论NPC患者在放疗期间的大脑灰质结构已发生了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鼻咽癌 放射性脑损伤 大脑灰质形态学改变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二胺氧化酶与D-乳酸对脑损伤大鼠肠屏障功能的监测意义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秀凯 蒲践一 +2 位作者 邱方 程爱国 刘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7期669-671,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损伤后肠屏障功能的变化规律 ,评价二胺氧化酶与D -乳酸对肠屏障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 检测对照组及脑损伤后大鼠不同时相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D -乳酸的水平 ,在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大鼠脑损伤后 2h血浆... 目的 探讨脑损伤后肠屏障功能的变化规律 ,评价二胺氧化酶与D -乳酸对肠屏障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 检测对照组及脑损伤后大鼠不同时相血浆二胺氧化酶活性、D -乳酸的水平 ,在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大鼠脑损伤后 2h血浆DAO活性升高 ,呈双峰型变化 ,至伤后 1 68h ,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伤后 1hD -乳酸浓度已开始升高 ,后持续保持在高水平至 2 4h下降至略高于正常 ,于 72h形成另一小峰值。光镜下观察 :于伤后可见绒毛略有水肿 ,生长稀疏 ,淋巴滤泡增生及中性粒细浸润 ,血管扩张等改变。结论 脑损伤后早期即有肠屏障功能的严重受损 ,且一段时期内仍不能完全恢复。二胺氧化酶变化也较早 ,且持续时间长 ,适于动态监测脑损伤后肠屏障功能的改变。D -乳酸变化很早 ,且于 2 4h内维持高水平 ,有早期预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胺氧化酶 D-乳酸 损伤 大鼠 肠屏障功能 形态学改变 临床应用 监测
下载PDF
171例脑干颅神经损伤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青松 宋一璇 +1 位作者 何忠 祝家镇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 观察头部受力致脑干颅神经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探讨脑干颅神经损伤形成机制及其与头受力部位和方式的关系。方法  171例脑干标本 ,于双侧第 3~ 12对颅神经的根部水平横切取组织块 ,常规固定、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 ,光镜检... 目的 观察头部受力致脑干颅神经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探讨脑干颅神经损伤形成机制及其与头受力部位和方式的关系。方法  171例脑干标本 ,于双侧第 3~ 12对颅神经的根部水平横切取组织块 ,常规固定、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 ,光镜检查。结果 所有标本均见颅神经损伤。有动眼神经损伤 ( 12 0例 ,70 2 % ) ,面听神经损伤( 92例 ,5 3 8% ) ,三叉神经损伤 ( 85例 ,49 7% ) ,外展神经损伤 ( 4 5例 ,2 6 3 % ) ,舌下神经损伤 ( 3 1例 ,18 1% ) ,迷走神经损伤 ( 2 7例 15 8% ) ,舌咽神经损伤 ( 2 4例 ,14 0 % )及滑车神经和副神经损伤 (各 10例 ,5 8% )。损伤可为单侧或双侧 ,累及单条或多条。病理形态学改变有出血 ( 4 2例 ,2 4 6% ) ,水肿 ( 2 6例 ,15 2 % ) ,神经根部组织结构变形 ( 71例 ,41 5 % ) ,根部撕裂 ( 3 2例 ,18 7% )等。结论 脑干颅神经损伤是脑干损伤的并存病变 ;位脑干高位的颅神经损伤比位低位的多 ,粗的神经损伤比细的多而严重 ;动眼、面、听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形态学改变 脑干损伤 损伤机制 法医病理学
下载PDF
丹参改善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熊宗斌 吴萍 +4 位作者 黄云峰 张力 黄艳君 袁萍 叶笃筠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改善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 ,HE)染色,观察丹参干预后肝组织形态学改变,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 目的探讨丹参改善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 ,HE)染色,观察丹参干预后肝组织形态学改变,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检测肝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 4,TLR4)mRNA及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 -1,HO -1)mRNA的水平,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参能减轻酒精所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下调TLR4mRNA表达及HO 1mRNA表达,并能使TLR4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丹参可通过对TLR4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来减少酒精所引起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机制 丹参 小鼠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toll样受体 肝细胞脂肪变性 TLR4 苏木素-伊红 血红素氧合酶 蛋白表达水平 mRNA表达 信号传导途径 损伤模型 形态学改变 chain 方法建立
下载PDF
氧自由基在弥漫性脑损伤大鼠应激性肠黏膜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萍 蒲践一 +4 位作者 张小平 蒲国华 陈晨 李汉增 邱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弥漫性脑损伤 肠黏膜损伤 氧自由基 应激性 大鼠 丙二醛(MDA) 2004年6月 黄嘌呤氧化酶 2002年 形态学改变 髓过氧化酶 二胺氧化酶 肠黏膜屏障 颅脑损伤 光镜观察 组织匀浆 不同时相 动态观察 肠道营养 关指标 重度
下载PDF
两种不同细菌所致急性中耳炎对内耳损伤的差异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钰 马宏敏 +4 位作者 孙景豫 盛宏申 刘顺利 黄维国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毒力不同的细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对内耳超微结构损伤的差异。方法豚鼠麻醉后,一组在无菌条件下于右耳经鼓膜注射1×10·8L-1的绿脓杆菌液100μL,左耳作正常对照;另一组同法注射金葡菌液。三天后常规处理,透射、扫... 目的研究两种毒力不同的细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对内耳超微结构损伤的差异。方法豚鼠麻醉后,一组在无菌条件下于右耳经鼓膜注射1×10·8L-1的绿脓杆菌液100μL,左耳作正常对照;另一组同法注射金葡菌液。三天后常规处理,透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造模后三天,绿脓杆菌感染组及金葡菌感染组基底膜、血管纹均可见细胞损伤、细胞器变性,绿脓杆菌感染组内耳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重于金葡菌感染组。结论急性中耳炎早期即可有内耳的形态学改变,绿脓杆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会导致严重感音神经性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耳炎 内耳损伤 细菌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绿脓杆菌感染 金葡菌感染 扫描电镜观察 感音神经性聋 形态学改变 结构损伤 正常对照 常规处理 细胞损伤 超微结构 麻醉后 无菌条 基底膜 血管纹 细胞器 菌液 注射
下载PDF
四氯化碳与乙醇经口所致小鼠肝损伤病理模型重现性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阎向东 郑珊 熊晓燕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关键词 四氯化碳 小鼠肝损伤 病理模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现性 肝细胞脂肪变性 损伤模型 经口 化学性肝损伤 指标比较 1998年 形态学检查 保护功能 病理改变 病理变化 病变程度 不同时间 重复性 乙醇性 敏感 生化
下载PDF
广防己致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实验研究Ⅰ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贵友 周素娟 +11 位作者 赵雍 崔海峰 王秀荣 李丽 肖永庆 曹春雨 张春颖 吴子伦 高双荣 贺蓉 回连强 刘保延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0-613,共4页
目的: 观察广防己醇提取物(RAFE)急性以及不同剂量的RAFE对肾脏慢性毒性。方法:采用常规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和用不同剂量的RAFE(2 5 . 0 ,12 .0 0 ,2 0 0. 0mg·kg-1·d-1)以及马兜铃总酸(10. 0mg·kg-1·d-1)给大... 目的: 观察广防己醇提取物(RAFE)急性以及不同剂量的RAFE对肾脏慢性毒性。方法:采用常规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和用不同剂量的RAFE(2 5 . 0 ,12 .0 0 ,2 0 0. 0mg·kg-1·d-1)以及马兜铃总酸(10. 0mg·kg-1·d-1)给大鼠间断灌胃13周,分别于给药第4 ,8,13周留取血、尿和肾组织标本,检测相关肾功能和组织学变化。结果:RAFE的LD50 为36. 8g·kg-1,LD50 95 %可信限为38 .8~2 .8 .9g·kg-1;不同剂量的RAFE作用早期,大鼠肾功能改变为氮质血症、大量蛋白尿以及尿NAG酶升高。肾脏组织形态学:中、大剂量和总酸组给药早期主要表现以皮髓质交界为主的急性肾小管坏死,而后可见部分动物肾间质纤维化。结论:NAG可作为大鼠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观测指标之一;RAFE中、大剂量间断灌胃13周均可导致大鼠肾小管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损伤 广防己 大鼠 实验研究 急性肾小管坏死 早期肾功能损伤 肾小管功能损害 不同剂量 95%可信限 肾间质纤维化 组织学变化 肾功能改变 尿NAG酶 大量蛋白尿 组织形态学 慢性毒性 醇提取物 实验方法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大鼠吸入全氟异丁烯致急性肺损伤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海龙 刘吉福 +3 位作者 武姗姗 赵建 张宪成 黄春倩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吸入PFIB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早期肺脏形态学改变的特点。方法 动态观察大鼠吸入PFIB后24 h、72 h时肺脏在光镜、电镜下的改变。结果在24 h点,肺脏表面充血、淤血明显,触感变硬;光镜(10×10)下可看到肺泡萎陷、水肿、出... 目的探讨大鼠吸入PFIB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早期肺脏形态学改变的特点。方法 动态观察大鼠吸入PFIB后24 h、72 h时肺脏在光镜、电镜下的改变。结果在24 h点,肺脏表面充血、淤血明显,触感变硬;光镜(10×10)下可看到肺泡萎陷、水肿、出血、红细胞淤滞;透射电镜下看到Ⅰ、Ⅱ型上皮细胞内细胞器(板层体、线粒体、内质网)及细胞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改变;在72 h点,肺表面淤血、肿胀减轻。光镜(10×10)下肺泡萎陷、水肿等较24 h点明显减轻;透射电镜下看到Ⅰ、Ⅱ型上皮细胞内细胞器的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在急性肺损伤早期,肺内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聚集,Ⅰ、Ⅱ型上皮细胞内重要细胞器发生损伤性改变。在肺内存在微循环紊乱。在72 h点巨噬细胞比例明显增加,Ⅰ、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出现恢复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 急性肺损伤 形态学改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