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临产前后母猪生殖疾病防治
1
作者 周敏德 《吉林畜牧兽医》 2018年第5期23-24,共2页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母猪繁殖性疾病,特别是临产前后生殖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其不仅影响母猪繁殖年限(一般6~8年),而且也影响仔猪断奶窝重和母猪配种期的时长。据统计,因该类疾病的发生使母猪...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母猪繁殖性疾病,特别是临产前后生殖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其不仅影响母猪繁殖年限(一般6~8年),而且也影响仔猪断奶窝重和母猪配种期的时长。据统计,因该类疾病的发生使母猪繁殖年限降低为3~5年,年产仔猪窝数两窝以下(正常2.5窝/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疾病防治 母猪 产前 繁殖年限 业内人士 断奶窝重 规模化 养猪业
下载PDF
提高黄牛受胎率的十项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孔伟 《黄牛杂志》 2004年第1期69-70,共2页
黄牛人工授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受胎率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只要掌握好每一个技术环节要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结合实际对提高黄牛受胎率进行了10个方面的综述。
关键词 黄牛 受胎率 人工授精 技术培训 冻精质量 解冻温度 消毒 输精方法 输精部位 发情鉴定 生殖疾病防治
下载PDF
综合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3
3
作者 荣海林 李慧颖 +4 位作者 荣柏玉 高振灵 王海峰 高亚杰 吕桂英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5年第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母牛 繁殖率 饲料 饲养管理 输精 生殖疾病防治
下载PDF
提高奶牛繁殖率的几项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崇立 《养殖技术顾问》 2004年第12期9-9,共1页
关键词 奶牛 繁殖率 发情鉴定 输精方法 输精部位 生殖疾病防治
下载PDF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措施
5
作者 李雷斌 胡绍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奶牛 受胎率 日粮配制 饲养管理 配种 生殖系统疾病防治 激素
下载PDF
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武守忠 吴海船 +1 位作者 张元新 李良杰 《山东畜牧兽医》 2003年第3期6-6,共1页
关键词 奶牛 繁殖率 饲养 配种技术 生殖器官疾病防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高空怀母猪受孕率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黎明雄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空怀母猪 受孕率 己烯雌酚 氯前列烯醇 注射 生殖系统疾病防治
下载PDF
如何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
8
作者 张金荣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1年第6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母猪 受胎率 产仔数 饲养管理 适时配种 生殖疾病防治
下载PDF
怎样稳定奶牛产奶量
9
作者 张士泉 张坷 《农村实用技术》 2001年第6X期37-37,共1页
一些奶农往往在奶牛产后72~93天内,由于发情鉴定不准确和牛患生殖系统疾病没有及时治愈,造成奶牛不能及时受孕,致使产犊间隔时间超过12个月,进而产奶时间也随之向后推迟,超过305天.有些奶农还误认为,只要母牛有奶可产,下一次产犊间隔... 一些奶农往往在奶牛产后72~93天内,由于发情鉴定不准确和牛患生殖系统疾病没有及时治愈,造成奶牛不能及时受孕,致使产犊间隔时间超过12个月,进而产奶时间也随之向后推迟,超过305天.有些奶农还误认为,只要母牛有奶可产,下一次产犊间隔延长也无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产奶量 配种 生殖系统疾病防治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