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绒螯蟹生殖蜕壳后卵巢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葛永春 吴旭干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6-770,共5页
在水温19.2~28.5℃下,将生殖蜕壳前体质量为50~70 g的中华绒螯蟹雌蟹养殖在室内2.5 m×3.75 m×1.0 m聚乙烯水桶中,桶中放聚氯乙烯板和水草等遮蔽物。当试验蟹生殖蜕壳硬化后,取出30只雌体继续养殖60 d,每5~10 d随机解剖3只,称... 在水温19.2~28.5℃下,将生殖蜕壳前体质量为50~70 g的中华绒螯蟹雌蟹养殖在室内2.5 m×3.75 m×1.0 m聚乙烯水桶中,桶中放聚氯乙烯板和水草等遮蔽物。当试验蟹生殖蜕壳硬化后,取出30只雌体继续养殖60 d,每5~10 d随机解剖3只,称量卵巢质量和体质量,同时取少量卵巢组织固定于波恩氏液中,做组织学观察。共解剖6次,以研究养殖条件下群体的生殖蜕壳后的成活率、质量增加率和卵巢发育规律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雌体生殖蜕壳后的平均成活率和质量增加率分别为(71.11±3.85)%和(54.60±4.93)%;生殖蜕壳后20 d内雌体卵巢发育较为缓慢,随后卵巢进入快速发育阶段,生殖蜕壳后60 d时,雌体的平均卵巢指数为(7.43±0.23)%;生殖蜕壳后雌体的卵母细胞长径随着卵巢的发育持续增加,待生殖蜕壳后60 d时,雌体卵母细胞的长径可高达280μm;雌体卵巢组织学变化主要发生在生殖蜕壳后20~50 d,主要变化为由内源性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发育为近成熟期卵母细胞,平均卵巢指数由(1.48±0.09)%增加至(6.83±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生殖蜕壳 卵巢发育 卵巢指数 组织学
下载PDF
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二龄雌体生长规律和生殖蜕壳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倪国彬 何杰 +5 位作者 赵恒亮 高峰 黄志峰 葛永春 成永旭 吴旭干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池塘养殖是我国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最主要的养殖方式,尚不清楚池塘养殖条件下二龄雌体的生长规律。本研究通过定点、定时连续采样,研究了池塘养殖过程中长江水系河蟹二龄雌体的体重、壳长、壳宽和体厚变化、生殖蜕壳时间和成... 池塘养殖是我国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最主要的养殖方式,尚不清楚池塘养殖条件下二龄雌体的生长规律。本研究通过定点、定时连续采样,研究了池塘养殖过程中长江水系河蟹二龄雌体的体重、壳长、壳宽和体厚变化、生殖蜕壳时间和成蟹体重分布等,并探讨了体重、壳长、壳宽和体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池塘养殖条件下二龄雌体的体重、壳长、壳宽和体厚增长主要发生在3-8月,其中4—5月份的各参数增长率和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其它组,8—10月壳长、壳宽和体厚增长不显著;(2)整个养殖过程中,体重、壳长、壳宽和体厚分别增长了14.71、1.49、1.46、1.73倍,雌体肥满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壳长、壳宽和体厚均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均为幂函数关系;壳长与壳宽、壳长与体厚、壳宽与体厚间也均呈幂函数关系;f3)二龄雌体自7月底开始生殖蜕壳,其高峰期发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10月初全部完成生殖蜕壳;池塘养殖雌体成蟹平均体重为126.4g,主要集中在125-149.9g和100~124.9g两个体重范围,两者之和占78%左右。因此,探明池塘养殖河蟹二龄雌体的生长规律和生殖蜕壳时间,可以为其池塘养殖管理和强化育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池塘养殖 二龄雌体 生长规律 生殖蜕壳
下载PDF
室内养殖条件下三疣梭子蟹的生殖蜕壳和交配行为 被引量:6
3
作者 宣富君 姜森颢 +8 位作者 卞勋光 刘秋宁 葛宝明 崔军 张代臻 李超峰 管卫兵 周春霖 唐伯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9-586,共8页
本文采用外部特征观察和红外线摄像,对室内配对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生殖蜕壳和交配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近交配季节,雌性三疣梭子蟹腹甲出现蓝黑色并不断加深,游泳足掌节则最终汇聚成一轮红色月牙,这... 本文采用外部特征观察和红外线摄像,对室内配对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生殖蜕壳和交配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近交配季节,雌性三疣梭子蟹腹甲出现蓝黑色并不断加深,游泳足掌节则最终汇聚成一轮红色月牙,这些体表特征集中出现在生殖蜕壳前期,可能是除信息素外,另一类用于交配活动的视觉信号。三疣梭子蟹的交配活动起始于两性间的求偶抱对行为,雌性完成生殖蜕壳便进行软壳交配,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随后的抱对守护行为;期间,相对于交配前后的抱对行为,三疣梭子蟹用于实质性交配活动的时间十分有限。然而,这可能是一种生殖策略:一方面,雌性可以采用抱对这种方式确保随后进行的生殖蜕壳及软壳交配过程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安全有序地完成;另一方面,作为补偿,雄性可通过交配活动在雌性生殖道内生成精子塞来保证父权,减少个体间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生殖蜕壳 交配行为
原文传递
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选育第五代(G5)的生长性能和性腺发育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范陈伟 姜晓东 +1 位作者 成永旭 吴旭干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101,共10页
为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二龄早熟(EM)和晚熟(LM)品系第五代选育效果,本研究以未选育群体作为对照组,比较了两选育品系与对照组在扣蟹及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性能和性腺发育差异,结果显示:(1)两选育品系在扣蟹养殖阶段的平... 为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二龄早熟(EM)和晚熟(LM)品系第五代选育效果,本研究以未选育群体作为对照组,比较了两选育品系与对照组在扣蟹及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性能和性腺发育差异,结果显示:(1)两选育品系在扣蟹养殖阶段的平均体质量与增重率(WGR)均高于对照组,其中8月和10月时LM雄体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7-9月期间LM品系雌雄扣蟹的W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两选育品系在成蟹养殖阶段的平均体质量一直高于对照组,且两选育品系中LM品系平均体质量一直高于EM品系,但两选育品系之间并无显著差异;(3)雌雄个体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殖蜕壳高峰期分别为7月25日-9月5日和8月15日-9月25日,在此期间EM品系的生殖蜕壳率高于对照组,LM品系的生殖蜕壳率低于对照组,其中EM品系雌雄个体在8月15日的生殖蜕壳率均显著高于LM品系;(4)就性腺发育而言,EM品系在性腺发育期间的性腺指数(GSI)始终较高,LM品系的GSI始终较低,其中在10月25日EM品系雄体的GSI显著高于LM;综上,经过连续多代选育,中华绒螯蟹二龄EM和LM品系在扣蟹和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较对照组均表现出较大提升,EM扣蟹和成蟹最终体质量比对照组高1.34%~7.27%和6.74%~8.19%,LM品系则高7.24%~22.31%和15.76%~16.00%,且EM和LM品系在生殖蜕壳方面比对照组提前和推迟10~15 d左右,EM成蟹性腺指数始终高于对照组,在性腺发育速度方面也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选择育种 生长性能 生殖蜕壳 性腺发育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2龄早熟和晚熟品系选育第4代(G4)在成蟹阶段养殖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范陈伟 姜晓东 +1 位作者 成永旭 吴旭干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第5期241-249,共9页
为评估选育第4代(G4)的中华绒螯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情况,以G4中华绒螯蟹2龄早熟和2龄晚熟品系为试验对象,以未经选育的养殖群体作对照,比较了这3个群体的扣蟹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性腺发育及最终养殖效果的差异。试验结... 为评估选育第4代(G4)的中华绒螯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情况,以G4中华绒螯蟹2龄早熟和2龄晚熟品系为试验对象,以未经选育的养殖群体作对照,比较了这3个群体的扣蟹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性腺发育及最终养殖效果的差异。试验结果显示:(1)2个选育品系在成蟹养殖阶段的平均体质量始终高于对照组,其中在9月份和11月份,2龄晚熟雌、雄个体的平均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龄早熟雌、雄个体的生殖蜕壳时间均早于其他2组,此外,2龄晚熟雌、雄个体分别在7月25日和8月15日的生殖蜕壳率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3)就性腺发育而言,2龄早熟品系在性腺发育期间的性腺指数(GSI)始终较高,而2龄晚熟品系的GSI始终较低,其中在9月25日2龄早熟雌蟹的GSI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4)2个选育品系成蟹的最终平均体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晚熟雌蟹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就规格分布而言,晚熟雄蟹体质量在145.00~169.99 g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195.00 g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晚熟雌蟹体质量在80.00~99.99 g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140.00 g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结果表明,遗传选育可以有效控制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速度及最终体质量。这一结果为2龄早熟和2龄晚熟新品种的申报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早熟品系 晚熟品系 生长速度 性腺发育 生殖蜕壳 规格分布
下载PDF
西双版纳河蟹性腺发育规律和营养品质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世会 龙晓文 +2 位作者 祖露 吴旭干 成永旭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3-490,共8页
为了解云南西双版纳池塘养殖河蟹的性腺发育规律及其成蟹的常规营养组成,通过连续采样和生化分析研究8—11月该地区池塘养殖河蟹的生殖蜕壳率、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变化,进一步比较了雌雄成蟹的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 为了解云南西双版纳池塘养殖河蟹的性腺发育规律及其成蟹的常规营养组成,通过连续采样和生化分析研究8—11月该地区池塘养殖河蟹的生殖蜕壳率、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变化,进一步比较了雌雄成蟹的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肥满度(CF)、色泽和可食组织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1)8月西双版纳地区池塘养殖雌蟹已经全部完成生殖蜕壳,此时雄蟹的生殖蜕壳率仅为53.85%,9月中旬雄体全部完成生殖蜕壳;8—11月,雌雄个体的GSI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主要增加分别发生在8—9月,HSI呈下降趋势(P<0.05)。(2)上市成蟹雌体的HSI、GSI、TEY显著高于雄蟹,而MY和CF均以雄蟹较高(P<0.05)。(3)就色泽而言,雄蟹肝胰腺的红度值(a~*)显著高于雌蟹(P<0.05),而亮度值(L~*)和黄度值(b~*)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雄蟹头胸甲烘干样L~*和b~*显著高于雌蟹(P<0.05),而a~*无显著差异(P>0.05)。(4)就常规营养成分而言,成蟹雌体性腺中粗蛋白和总脂显著高于雄体(P<0.05),但雄体肝胰腺中粗蛋白和灰分显著高于雌体(P<0.05);雌雄成体肌肉中仅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综上,西双版纳地区池塘养殖河蟹雌雄个体的生殖蜕壳主要发生在7—8月和8—9月,该地区雌雄成蟹可食率分别为42.91%和40.26%,可食组织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河蟹 生殖蜕壳 性腺发育 营养品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