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状态下微生物紊乱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张金辉 张溪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状态下微生物紊乱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就诊的96例孕妇,根据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结果阳性,n=44)和对照组(结果阴性,n=52),比较... 【目的】探讨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状态下微生物紊乱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就诊的96例孕妇,根据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结果阳性,n=44)和对照组(结果阴性,n=52),比较两组孕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96例孕妇中下生殖道感染44例(45.83%),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细菌感染率为38.64%,真菌感染率为13.64%,衣原体感染率为15.91%,支原体感染率为18.18%,解脲脲原体感染率为2.27%,滴虫感染率为11.36%。观察组孕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褥期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2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败血症、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肺炎等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孕妇下生殖道感染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发现感染后应及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微生物学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孕妇下生殖道感染对生殖道微生物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影响
2
作者 冯红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观察发生下生殖道感染的孕妇的生殖道微生物水平的变化及下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10月~2023年5月收治的患有下生殖道感染的预孕妇及同期收治的生殖道健康的预产妇各50例。存在下生殖道感染的为观察组(n=50)... 观察发生下生殖道感染的孕妇的生殖道微生物水平的变化及下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10月~2023年5月收治的患有下生殖道感染的预孕妇及同期收治的生殖道健康的预产妇各50例。存在下生殖道感染的为观察组(n=50),生殖道健康的为对照组(n=50)。检测两组预产妇生殖道微生物水平,并对比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孕产妇生殖道菌群均以乳酸菌占比最高,其次,观察组孕产妇乳酸菌及普氏菌占比低于对照组,梭杆菌、阿托波菌、动弯杆菌、霍及、链球杆菌的菌群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妇下生殖道感染会使生殖道菌群占比发生明显改变,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不良情况的发生风险,并会引起机体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异常。所以,对下生殖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孕产妇应及早进行相关治疗,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孕产妇下生殖道菌群恢复平衡,避免对孕产妇及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下生殖感染 生殖微生物水平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妊娠期生殖道微生物分布特征与妊娠结局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吴伟霞 赵得雄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2期581-587,共7页
女性生殖道菌群与宿主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微生态平衡,乳酸杆菌是女性生殖道中最重要的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构成防止外来细菌入侵的一道生物屏障,防止炎症感染,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女性成功妊娠率。当菌群环境失调时,则... 女性生殖道菌群与宿主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微生态平衡,乳酸杆菌是女性生殖道中最重要的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构成防止外来细菌入侵的一道生物屏障,防止炎症感染,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女性成功妊娠率。当菌群环境失调时,则会导致各种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等,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如胎膜早破、早产、流产、绒毛膜羊膜炎等。本文就女性生殖道微生物在正常妊娠中的影响及常见生殖道微生物与妊娠不良结局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论述,为研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 微生物 生殖感染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宫颈分泌物微生物分布特征研究
4
作者 李小亮 闫国贝 伦瑞花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2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9月到2022年12月收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女性患者345例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检测微生物分布情况并进行多因素分析,同时对... 目的:探讨与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9月到2022年12月收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女性患者345例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检测微生物分布情况并进行多因素分析,同时对特定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在345例患者中,判断为泌尿生殖道感染86例,占比24.93%,共分离到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革兰阳性菌30株,真菌5株,分布排前三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2株大肠埃希菌中,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0.00%,对头孢曲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氯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20.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可达到90.9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住院时间、吸烟、年龄等为导致泌尿生殖道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P <0.05)。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相对比较低,糖尿病、住院时间、吸烟、年龄等为导致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感染 宫颈分泌物 微生物 耐药性 女性
下载PDF
不孕症女性患者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与性功能障碍、阴道微生态及卵巢颗粒细胞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
5
作者 苏芳 江梦华 李玲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孕症女性患者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并探讨其与性功能障碍、阴道微生态及卵巢颗粒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85例女性不孕症患者、80例人工流产术后的健康女性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比较... 目的分析不孕症女性患者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并探讨其与性功能障碍、阴道微生态及卵巢颗粒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85例女性不孕症患者、80例人工流产术后的健康女性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根据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将不孕症患者分为感染组(n=54)和无感染组(n=31),比较两组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量表得分、阴道微生态情况及卵巢颗粒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解脲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53%、1.25%,P<0.05)。与无感染组相比,感染组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更高,性欲、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高潮、性交痛维度得分及FSFI量表总分更低,阴道菌群密度异常率、阴道pH值异常率、阴道微生态失调率更高,卵巢颗粒细胞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现象严峻。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不孕症患者性功能障碍、加重阴道微生态失调,并导致卵巢颗粒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解脲支原体感染 生殖 性功能 微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孕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和药物敏感情况分析
6
作者 李丽红 李威 +3 位作者 陈晓庆 崔蕊 毛瑞涛 冯雪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7期812-814,共3页
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支原体为解脲脲原体(Ureaplsama urealyticum, 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 Mh),备孕期女性支原体感染,可引起盆腔炎症性疾病,影响卵子的正常输送、受精和受精卵的着床,男性支原体感染可直接影响精液的... 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支原体为解脲脲原体(Ureaplsama urealyticum, 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 Mh),备孕期女性支原体感染,可引起盆腔炎症性疾病,影响卵子的正常输送、受精和受精卵的着床,男性支原体感染可直接影响精液的生成和质量,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动力下降等,所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感染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不孕不育 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 药物敏感情况 盆腔炎症性疾病 精子数量
下载PDF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基于2014—2023年广州市海珠区数据
7
作者 宋叶 郑惠结 +5 位作者 梁乐境 许美振 吴天石 黄婷欢 彭寅 朱凯星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7期458-463,共6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海珠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模块收集2014—2023年广州市海珠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和空间聚...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海珠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模块收集2014—2023年广州市海珠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广州市海珠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发病率从2014年的90.02/10万下降到2023年的51.55/10万,年均发病率下降6.01%,呈缓慢下降趋势(Z=-11.44,P<0.001);男性报告发病率略平稳,女性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Z=-13.38,P<0.0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人群(占82.48%);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人员、职业不详为主。2017、2019—2023年报告病例数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均Moran′s I指数>0,Z>1.960,P<0.05),其中空间聚集程度2020年最高,2017年最低;“高-高”聚集区域主要集中在赤岗街道和凤阳街道;“低-高”聚集区域为琶洲街道。结论 2014—2023年广州市海珠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在人群和空间分布上有显著聚集性,需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控制疫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沙眼衣原体感染 性传播疾病 流行特征 空间聚集性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感染检测及细菌药敏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闻文 阎祖炜 +1 位作者 戴橄 龚道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 :从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培养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 ,了解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人工培养方法从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分离培养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 ,用多种抗生素对细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菌大多数为... 目的 :从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培养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 ,了解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人工培养方法从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分离培养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 ,用多种抗生素对细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菌大多数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 ,少数为革兰阴性杆菌或大肠杆菌或伴有支原体、衣原体生长。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Ⅴ号、利福平、庆大霉素及强力霉素等敏感。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微生物感染 检测 细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ICU患者医院感染微生物学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石海鸥 王力红 +1 位作者 张京利 王桂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97-499,共3页
为了解宣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及病原微生物构成情况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 ,对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ICU住院患者进行实时监测。 1年中 5个ICU共收治住院患者 1 91 8例 ,发生医院感染 2 67例次 ,医院感... 为了解宣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及病原微生物构成情况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 ,对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ICU住院患者进行实时监测。 1年中 5个ICU共收治住院患者 1 91 8例 ,发生医院感染 2 67例次 ,医院感染例次率 1 3 .92 %。医院感染率居前 3位的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 (3 9.70 % )、胃肠道 (2 9.96% )和泌尿道 (1 5 .73 % )。医院感染构成比居前 3位的病原微生物依次为真菌 (3 7.98%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4.0 5 % )和大肠埃希菌 (1 0 .1 3 % )。提示 :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ICU患者 住院患者 病原微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部位 调查 微生物学 真菌 胃肠
下载PDF
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李利娟 王灵香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0-12,16,共4页
目的:分析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性病门诊收治的100例女性就诊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性病门诊女性就诊... 目的:分析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性病门诊收治的100例女性就诊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22例,占22.00%,设为感染组,其余78例设为未感染组。感染组婚姻状况(未婚/离异/丧偶/同居/分居)、文化程度大专以下、职业状况待业及退休、过去6个月异性性伴侣数≥2个、安全套使用情况(偶尔用/从未用)、支原体感染认知不了解、淋球菌阳性等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过去6个月异性性伴侣数≥2个、安全套使用情况(偶尔用/从未用)、支原体感染认知不了解、淋球菌阳性等均为影响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过去6个月异性性伴侣数≥2个、安全套使用情况(偶尔用/从未用)、支原体感染认知不了解、淋球菌阳性等均为影响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女性 生殖支原体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及构成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华信 王仰坤 +3 位作者 吴英超 张玉娟 杨冬梅 于涵 《人民军医》 200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及其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状况及构成变化 ,为防治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妇科门诊初诊为生殖道炎 4 6 92例 ,用病原培养法、抗原或抗体免疫检测法及显微镜进行病原学检测 ,并对其病原微生物构...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及其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状况及构成变化 ,为防治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妇科门诊初诊为生殖道炎 4 6 92例 ,用病原培养法、抗原或抗体免疫检测法及显微镜进行病原学检测 ,并对其病原微生物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10岁以下儿童组链球菌的检出率最高(36 0 % ) ;5 0岁以上组念珠菌感染率最高 (2 6 8% ) ,其次是假单胞菌 (10 7% ) ;其他病原微生物以 2 1~ 30岁和 31~ 4 0岁两组检出率最高。病原微生物构成 :性传播疾病 (STD)支原体感染率 6 0 8% ,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为 2 0 2 %、17 4 %和 13 5 %。合并 2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者 136 1例(36 6 % ) ,合并 3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者 6 2 4例 (16 8% ) ,合并 4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者 16 2例 (4 4 % )。结论 :育龄妇女为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主要被感染者 ,应重点检测和防治 ;支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殖感染 病原微生物 生殖系统炎症 病原学检测 支原体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12
作者 何小芹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16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行细菌培养,确认无乳链球菌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16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行细菌培养,确认无乳链球菌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6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检出无乳链球菌104例(6.27%),其中产科、妇科、泌尿外科检出率较高。104例乳链球菌标本来源包括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中段尿,其中阴道分泌物检出率最高。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未出现耐药;对克林霉素、四环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34%,其中对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率较高,常见于产科、妇科、泌尿外科,阴道分泌物采集可以作为标本采集的主要方式,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可作为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女性 泌尿生殖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与不孕不育的关系研究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庆兰 崔艳萍 +2 位作者 黄文静 刘艳红 朱素婧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1期12-15,23,共5页
目的探讨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原发性不孕症患者、300例继发性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导流杂交低密度芯片检测生殖道感染,确定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 目的探讨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原发性不孕症患者、300例继发性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导流杂交低密度芯片检测生殖道感染,确定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微小脲原体(Up)1/3/6/14、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和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在两组中的单独和协同感染率。研究不同感染状态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结果不孕症组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30岁不孕症患者中CT、Uu及协同感染率分别为19.6%、15.9%、17.6%,均分别高于31~42岁不孕症患者的1.6%、10.2%、9.9%,31~42岁不孕症患者中Up3、Up6感染率分别为22.0%、16.8%,均分别高于18~30岁不孕症患者的7.8%、10.1%(P<0.05)。原发性不孕症组的CT+Uu、Uu+Up3、Uu+Up6、Uu+Up3+Up6、Uu+Mh协同感染率与继发性不孕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女性中(包括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CT、Uu、Up3、Up6、Mh及协同感染的检出率均较高,不孕症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混合感染时,女性患不孕症的危险度更高,需加强不孕症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指导进行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杂交法 女性不孕症 生殖感染 病原微生物 协同感染
下载PDF
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慧君 姚丽艳 《新疆医学》 201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生殖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其中妊娠期合并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发生率的增加可能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有关。妊娠期妇女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 生殖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其中妊娠期合并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发生率的增加可能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有关。妊娠期妇女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下降,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生殖道感染率上升。当胚胎感染严重时,不能继续发育导致流产。近年来多数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妊娠期的生殖道感染对孕产妇及新生儿有直接的危害。以下对几种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造成的不良妊娠结局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生殖感染 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期妇女 淋巴细胞功能 菌群 细菌性阴 工作压力 孕妇感染 宫内感染
下载PDF
孕妇孕晚期生殖道GBS感染对胎膜早破、妊娠结局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洋 马晓丹 +1 位作者 吴云 马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66-868,873,共4页
目的:院内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调查并探究对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于本院定期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3970例GBS感染检测,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胎膜早破发... 目的:院内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调查并探究对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于本院定期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3970例GBS感染检测,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及妊娠不良结局。结果:3970例孕妇中103例GBS感染,感染率2.6%,纳入感染组,非感染孕妇中随机选取103例纳入非感染组;感染组年龄≤30岁组感染率(68.0%)高于>30~35岁组及>35岁组,感染组胎膜早破发生率(18.5%)高于非感染组(4.9%),绒毛膜羊膜炎(6.8%)、新生儿肺炎(13.6%)、胎儿生长发育迟缓(8.7%)、新生儿感染(7.8%)、胎儿宫内窘迫(9.7%)发生率均高于非感染组(0、4.9%、1.0%、1.0%、1.9%)(均P<0.05);两组产妇分娩期发热、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未见差异(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发生GBS感染增加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临床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生殖感染 B族链球菌 胎膜早破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性病门诊病人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生殖道微生物感染分析
16
作者 陈洁 顾立国 +1 位作者 胡康容 乐嘉豫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388-389,共2页
关键词 加德纳菌 感染分析 门诊病人 微生物 生殖 男性非淋菌性尿 细菌性阴 急性输卵管炎
下载PDF
孕期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董理 邢燕平 乔梁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探讨孕期胎膜早破(PROM)孕妇生殖道感染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胎龄<32周新生儿的病历资料。根据孕妇是否确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再根据孕妇是否发生生殖道... 目的探讨孕期胎膜早破(PROM)孕妇生殖道感染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胎龄<32周新生儿的病历资料。根据孕妇是否确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再根据孕妇是否发生生殖道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3组孕妇及其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孕期发生PROM后发生生殖道感染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相关影响。结果对照组23例,NRDS发病12例(52.17%);感染组25例,NRDS发病21例(84.00%);未感染组24例,NRDS发病14例(58.34%);未感染组与对照组NRDS发病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对照组NRDS发病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NRDS发病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胃液泡沫稳定试验、使用呼吸机情况来对比NRDS的严重程度,未感染组的新生儿NRDS发病程度较轻,使用呼吸机频率较低(33.33%,8/24);感染组的新生儿NRDS发病程度较重,使用呼吸机频率最高(72.00%,18/25)。结论孕期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生殖感染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早产及未足月胎膜早破与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王春静 孟文颖 翟建军 《中国医药》 2024年第7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明确早产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与妊娠期生殖道感染(RT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规律产前检查及分娩的早产或PPROM孕妇41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娩期间(分娩当次入院)... 目的明确早产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与妊娠期生殖道感染(RT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规律产前检查及分娩的早产或PPROM孕妇41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娩期间(分娩当次入院)检查有无明确的RTI病原学证据分为观察组(171例,有证据)和对照组(245例,无证据)。对孕妇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孕早期患阴道炎症情况、PPROM发生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情况及不同年龄孕妇妊娠结局、相同孕周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观察组171例孕妇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前3位病原菌为解脲支原体感染14例(8.2%)、细菌性阴道病13例(7.6%)、霉菌性阴道炎10例(5.8%);细菌学培养RTI的常见病原体为无乳链球菌9例(5.3%)、白色念珠菌8例(4.7%)、大肠埃希菌6例(3.5%)。观察组孕早期患阴道炎症比例高于对照组[18.7%(32/171)比11.4%(28/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观察组与对照组PPROM发生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孕妇PPROM、RTI、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同孕周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无乳链球菌、白色念珠菌是RTI的主要致病菌;妊娠期RTI有增加早产或PPROM发病风险的可能,同时妊娠期RTI增加妊娠期母儿的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未足月胎膜早破 生殖感染
下载PDF
生殖道感染对足月和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及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
19
作者 李洁 程慕墨 +3 位作者 陈玲玲 解宗霖 严欣雨 张志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7期778-782,共5页
目的分析生殖道感染对足月和未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招募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的110例PRO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生殖道感染对足月和未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招募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的110例PRO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生殖道感染情况和孕周将其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感染组(34例)、pPROM非感染组(26例)、足月胎膜早破(tPROM)感染组(34例)、tPROM非感染组(16例)。比较四组一般资料、宫颈分泌液MMP-2和MMP-9表达水平以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ROM孕妇发生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四组年龄、孕次、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PROM感染组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高于pPROM非感染组和tPROM非感染组,tPROM感染组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高于tPROM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绒毛膜羊膜炎及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PROM感染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高于tPROM感染组和tPROM非感染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高于pPROM非感染组和tPROM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感染及较高的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是PROM孕妇发生不良母婴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可增加足月和未足月PROM孕妇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生殖道感染及较高的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是PROM孕妇发生不良母婴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感染 足月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不良母婴结局
下载PDF
输卵管性不孕和支原体感染及生殖道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瑞君 姚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205-1205,共1页
目的 探究输卵管性不孕和支原体感染及生殖道微生物分布特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观察组)进行支原体感染及生殖道微生物分布的检测,同时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妇女(对照组)... 目的 探究输卵管性不孕和支原体感染及生殖道微生物分布特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观察组)进行支原体感染及生殖道微生物分布的检测,同时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妇女(对照组)进行检测,将2组的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支原体感染比率与对照组支原体感染比率基本相同,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微生物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酸杆菌、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正常人和不孕症患者体内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意味着相关病变的发生,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对相关的菌群进行调节,以期改善患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性不孕 支原体感染 生殖微生物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