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在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感染状况,分析近3年来支原体的感染及耐药变迁。方法采用培养法(Mycop lasm a IST)对NGGU的分泌物进行支原体的培养、体外药敏试验及分析。结果支原体阳性率为47.0%,其...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在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感染状况,分析近3年来支原体的感染及耐药变迁。方法采用培养法(Mycop lasm a IST)对NGGU的分泌物进行支原体的培养、体外药敏试验及分析。结果支原体阳性率为47.0%,其中Uu阳性率为34.0%,Uu+Mh阳性率为11.4%,Mh阳性率为1.6%;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的敏感率无明显变化,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则呈逐渐上升趋势,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从2002年的38.9%及40.0%上升到了2004年的79.2%及66.4%。结论支原体的耐药率正逐步增加,其中喹诺酮类的高耐药率提示其在治疗支原体感染中的地位改变,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药物敏感监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在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感染状况,分析近3年来支原体的感染及耐药变迁。方法采用培养法(Mycop lasm a IST)对NGGU的分泌物进行支原体的培养、体外药敏试验及分析。结果支原体阳性率为47.0%,其中Uu阳性率为34.0%,Uu+Mh阳性率为11.4%,Mh阳性率为1.6%;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的敏感率无明显变化,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则呈逐渐上升趋势,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从2002年的38.9%及40.0%上升到了2004年的79.2%及66.4%。结论支原体的耐药率正逐步增加,其中喹诺酮类的高耐药率提示其在治疗支原体感染中的地位改变,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药物敏感监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