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喘喝”与“魄汗”——《素问·生气通天论》析疑二则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季祥 《江苏中医药》 CAS 2002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喘喝 魄汗 《素问·生气通天论
下载PDF
试论《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阳气的认识 被引量:5
2
作者 蔡明德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素问 阳气 生气通天论
下载PDF
以《内经·生气通天论篇》为例论中医经典中比喻修辞的英译
3
作者 任俊伟 涂宇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98-101,共4页
比喻是中医说理的重要手段,又附着浓郁文学色彩。因此,中医经典中的比喻修辞兼备文学英译和科技英译双重属性。本文以《内经·生气通天论》中的比喻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几个译本得与失,必要时结合文学英译的处理方法,旨在总结出更佳... 比喻是中医说理的重要手段,又附着浓郁文学色彩。因此,中医经典中的比喻修辞兼备文学英译和科技英译双重属性。本文以《内经·生气通天论》中的比喻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几个译本得与失,必要时结合文学英译的处理方法,旨在总结出更佳的翻译策略,一定程度上为英译中医经典中文学语言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气通天论篇》 比喻 英译
下载PDF
《素问·生气通天论》临床施治思路刍议 被引量:2
4
作者 宾炜 何丽君 +4 位作者 林晓彤 老膺荣 郑嘉乾 梁咏欣 彭颖君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4期169-170,共2页
《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经典论述之一,学界对其理论和临床价值已有较为深入认识,但其中尚有若干存疑和值得商榷之处,使该篇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未能完全展现。笔者通过句读、行文和含义上对这些存疑的条文进行训诂,挖掘... 《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经典论述之一,学界对其理论和临床价值已有较为深入认识,但其中尚有若干存疑和值得商榷之处,使该篇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未能完全展现。笔者通过句读、行文和含义上对这些存疑的条文进行训诂,挖掘出其中的临床施治思路,兹述如下。1按照周期性和时序性选择施治时机本条治则出自"苍天之气……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一句。本句在字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生气通天论 周期性 时序性 畅阳 治未病 临床治疗思路
下载PDF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节选)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平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关键词 生气通天论
下载PDF
《素问·生气通天论》条文辨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心毅 何斌 江岚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9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素问 生气通天论 条文辨析
下载PDF
《生气通天论》析疑
7
作者 申鸿砚 《河北中医》 1984年第3期3-4,共2页
1、阳气者,烦劳则张:“烦劳”,在此有两点含义,一指摄生不当,造成阴虚阳亢的病理状态,《素问》所谓”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欲如运枢”、“起居如惊”之类是也。王冰云:“不当烦扰筋骨,使阳气发泄於皮肤”,又云:“劳疲筋... 1、阳气者,烦劳则张:“烦劳”,在此有两点含义,一指摄生不当,造成阴虚阳亢的病理状态,《素问》所谓”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欲如运枢”、“起居如惊”之类是也。王冰云:“不当烦扰筋骨,使阳气发泄於皮肤”,又云:“劳疲筋骨,动伤神气,耗竭天真,则筋脉膜胀。”正指出调摄失法,养生不当可造成阳亢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气通天论 析疑 病理状态 阴虚阳亢 《素问》 阳气 筋骨
下载PDF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黄帝内经《节选》)
8
《中国绿色画报》 2004年第6期96-97,共2页
本篇要点一、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天人相应"的观点,为全篇的中心思想。二、指出人身阳气的重要性,并详细讨论由于种种原因使阳气受伤引起的病变。三、指出人身的阴阳平衡协调,是健康的重要因素。四、指出... 本篇要点一、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天人相应"的观点,为全篇的中心思想。二、指出人身阳气的重要性,并详细讨论由于种种原因使阳气受伤引起的病变。三、指出人身的阴阳平衡协调,是健康的重要因素。四、指出四时气候和饮食五味都能影响五脏而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气通天论 黄帝内经 天人相应 阴阳平衡 四时气候 人的生命 阴阳变化 风疟 煎厥 筋脉横解
下载PDF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语词考释八则
9
作者 朱鹏举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93-998,共6页
以训诂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对《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其所""欲如运枢""偏沮""闭拒""收拒""气立""露风""寒热"等八个语词进行考释,最终得出如下... 以训诂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对《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其所""欲如运枢""偏沮""闭拒""收拒""气立""露风""寒热"等八个语词进行考释,最终得出如下结论:"其所"义犹"其宜",《太素》作"其行",是因"所""行"草法相近而致误;"欲如运枢"中,"欲如"为同义复词,"运枢"是"连枢"之误,其义是说人感受寒邪之后,活动不利犹如腰髀牵连一般;"偏沮"义谓半身湿润,而非半身无汗;"闭拒"或作"闭距",为同义复词,是闭合、关闭之义;"收拒"或作"收距",亦是同义复词,即止之义,犹言收工、休息;"气立"即气之存在,引申为人身之气的运行;"露风"即雾露与邪风,泛指外来邪气;"寒热"是指以恶寒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而不可简单理解为恶寒发热之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生气通天论 语词 考释
原文传递
从小儿不可晚出浅谈“生气通天”中的阴阳
10
作者 王凤鑫 陈楚风 李保建 《饮食科学》 2018年第1X期245-245,共1页
阴阳之气,相生相长相杀相藏,关系微妙,不断变化。中医学认为,生命源于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人的生命活动也与自然界阴阳之气息息相通,从而形成了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一致的生命规律,这种生命规律也渗透到了民俗生活中。因此,明阴阳之道,... 阴阳之气,相生相长相杀相藏,关系微妙,不断变化。中医学认为,生命源于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人的生命活动也与自然界阴阳之气息息相通,从而形成了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一致的生命规律,这种生命规律也渗透到了民俗生活中。因此,明阴阳之道,晓'生气通天'之理,顺应天地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实践具有较为深远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小儿不可晚出 天人相应 生气通天论
下载PDF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与光驱动的人体褪黑素-生物化学反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柯尊华 闫昱江 +2 位作者 张荣强 周锋 柏鲁宁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21-23,共3页
“生气通天”意指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通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具有相似的节律。结合《内经》有关文献,从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与光-褪黑素-生物钟系统对睡眠调节、五脏应时与人体褪黑素分泌的季节性波动、人体生命周期与褪... “生气通天”意指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通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具有相似的节律。结合《内经》有关文献,从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与光-褪黑素-生物钟系统对睡眠调节、五脏应时与人体褪黑素分泌的季节性波动、人体生命周期与褪黑素相关性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具有昼夜和季节性节律的光-MT-生物化学信号是生气通天的重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气通天 天人相应 褪黑素
下载PDF
内服外治,中医帮您减“痔”痛
12
作者 毛丽芳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3年第1期48-48,共1页
对于痔疮,中医早有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擗为痔",指出了痔的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使肛门筋脉血肉松弛扩张而成痔。《医宗金鉴》也有“痔疮形名亦多般,不外风湿燥热源,肛门内外俱可发,溃久成漏最... 对于痔疮,中医早有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擗为痔",指出了痔的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使肛门筋脉血肉松弛扩张而成痔。《医宗金鉴》也有“痔疮形名亦多般,不外风湿燥热源,肛门内外俱可发,溃久成漏最难痊”的说法,认为痔疮多是由风热和湿热蕴结肠道,损伤脉络致便秘、便后出血,导致肛门处破裂不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宗金鉴》 生气通天论 饮食不节 湿热蕴结 筋脉横解 病因病机 风热
下载PDF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养生意蕴阐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鑫 彭佳华 +1 位作者 蒋力生 叶明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4-2137,共4页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生气通天”四字不单指“阳气与天地相贯通”,还具有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养生意蕴与内涵。笔者拟从“明造化,固‘生气’之本源;陈阴阳,稳‘恒通’之状态;法自然,得‘天年’之真道”3个方面对“生气通天”四字...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生气通天”四字不单指“阳气与天地相贯通”,还具有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养生意蕴与内涵。笔者拟从“明造化,固‘生气’之本源;陈阴阳,稳‘恒通’之状态;法自然,得‘天年’之真道”3个方面对“生气通天”四字的养生意蕴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 养生 意蕴 阐论
原文传递
从伏邪论治慢性肾脏病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玉宁 方敬爱 王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2期95-97,共3页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的常见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因素。隐匿起病,隐匿进展是其最为显著的临床特点。多数病人一经发现患有慢性肾脏病,则病程已历数载,此乃本病治疗棘手,经久难图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将试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慢性肾...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的常见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因素。隐匿起病,隐匿进展是其最为显著的临床特点。多数病人一经发现患有慢性肾脏病,则病程已历数载,此乃本病治疗棘手,经久难图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将试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开启新思路。1伏邪理论探讨"伏邪"是感邪后不立即发病,移时而发的病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理论 生气通天论 终末期肾脏病 移时 肾脏疾病 分消走泄 发病机制 邪正 虫类药 肾病研究
下载PDF
从伏邪论治糖尿病肾病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珍 王耀献 刘玉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635-636,共2页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难治病,是糖尿病的全身微血管病变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因素,亦是临床治疗的棘手病种。中医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追根溯源,找准病机,从理论上寻找新的切入点。本文将探讨伏邪理论与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难治病,是糖尿病的全身微血管病变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因素,亦是临床治疗的棘手病种。中医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追根溯源,找准病机,从理论上寻找新的切入点。本文将探讨伏邪理论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治疗上的相关性,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开启新思路。1伏邪理论应用拓展"伏邪"是指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伏邪理论 生气通天论 终末期肾脏病 分消走泄 微血管病 应用拓展 重订广温热论 外感六淫 少阴
下载PDF
“藏精起亟”论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力红 赵琳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3,共2页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阳者卫外为固,历代医家的见解基本一致,无大的争议,而于阴者藏精起亟,则颇有不同见解,且疑惑难明,兹举数家以说明:王冰:“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阳者卫外为固,历代医家的见解基本一致,无大的争议,而于阴者藏精起亟,则颇有不同见解,且疑惑难明,兹举数家以说明:王冰:“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言在人之用也。亟,数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生气通天论 藏精起亟
下载PDF
少阳学说与小儿体质特点 被引量:21
17
作者 徐荣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56,共2页
中医儿科理论有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两种学说分别体现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纯阳学说展现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稚阴稚阳学说展现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中医学一贯主张阴阳互根,相互依存。《素问... 中医儿科理论有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两种学说分别体现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纯阳学说展现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稚阴稚阳学说展现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中医学一贯主张阴阳互根,相互依存。《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体质 稚阴稚阳 形气未充 纯阳 脏腑娇嫩 生气通天论 小儿生理特点 中医儿科 生机蓬勃 阴阳互根
下载PDF
“阳气”当作“元气”解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红斌 陈丹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43,共1页
阳气是中医理论重要的基本概念,源出于《黄帝内经》。《内经》言阳气者凡百二十九处,其中尤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言之最详。所谓生气即是阳气,生气通天即是阳气通天。若姚止庵氏云:“生气者何?生生之气,阳气也。”通篇所述... 阳气是中医理论重要的基本概念,源出于《黄帝内经》。《内经》言阳气者凡百二十九处,其中尤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言之最详。所谓生气即是阳气,生气通天即是阳气通天。若姚止庵氏云:“生气者何?生生之气,阳气也。”通篇所述阳气者凡五见:一曰“阳气者,若天与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生气通天论 阳气 卫气 元气
下载PDF
肛垫下移学说与PPH手术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建荣 王业皇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关键词 肛垫下移学说 PPH手术 临床运用 吻合器痔 排便作用 肛肠疾病 结缔组织 生气通天论
下载PDF
中医“毒”义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成志 李雪倩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4期3728-3728,共1页
“毒”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广泛应用。其含义包含有病因、病机学的内容,又包含病名和中药学的内容,准确把握毒的含义,对学习理解中医理论,指导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1病因之毒 1.1传染性病因:传染性病因是六淫之外的一类特殊病因.中... “毒”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广泛应用。其含义包含有病因、病机学的内容,又包含病名和中药学的内容,准确把握毒的含义,对学习理解中医理论,指导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1病因之毒 1.1传染性病因:传染性病因是六淫之外的一类特殊病因.中医典籍中称之为厉气、疫毒等,《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称之为“苛毒”,其致病力强、来势凶猛、变化多端,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病因之毒 生气通天论 传染性 中医理论 中医典籍 病机学 中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