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楚与巴土社会生活传统比较研究——兼论生活民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2
1
作者 姚伟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2,共5页
荆楚与巴土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日常生活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主要体现在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更有交流互补。荆楚地区社会生活的这种多元性,在文化交... 荆楚与巴土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日常生活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主要体现在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更有交流互补。荆楚地区社会生活的这种多元性,在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一般而言,内蕴丰富、情况复杂的地区,也正是研究社会生活史的极好对象。可以说,全面探讨荆楚与巴土的社会生活传统及其之间的文化关系,实质上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荆楚文化和巴土文化,由此进一步挖掘这些地区的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 巴土 生活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较
下载PDF
重阳节生活传统、文化旨归与品牌建设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继富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4-31,共8页
重阳节是民众生活实践和文化创造智慧的结晶,呈现出以线性为核心的生活传统的累层,以及多民族、多地域不同身份民众的多元共生、共享的生活。重阳节核心要素是其意义表达、功能实现的主要方式。新时代,以重阳节核心传统为中心的品牌塑造... 重阳节是民众生活实践和文化创造智慧的结晶,呈现出以线性为核心的生活传统的累层,以及多民族、多地域不同身份民众的多元共生、共享的生活。重阳节核心要素是其意义表达、功能实现的主要方式。新时代,以重阳节核心传统为中心的品牌塑造,成为当代人生活的表现。重阳节品牌建设表达者、组织者,成为重阳节重构的推动者、实施者。各地利用重阳节品牌增强区域性凝聚力和扩散力,重阳节品牌建设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强大文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阳节 生活传统 文化旨归 品牌建设
下载PDF
中国人道德生活传统的现当代转变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学胜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4-67,共4页
中国人道德生活传统的现当代转变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可从市场经济、现代国家和理性形而上学三种社会结构要素来把握当代中国人道德生活传统的转变。启蒙主义、古典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是三种典型的理解现代社会转型的方案;其中,... 中国人道德生活传统的现当代转变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可从市场经济、现代国家和理性形而上学三种社会结构要素来把握当代中国人道德生活传统的转变。启蒙主义、古典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是三种典型的理解现代社会转型的方案;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案更为深刻与根本,是理解和引导中国人道德生活传统现当代转变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道德生活传统 现代社会转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黄四姐》:从生活传统到文化品牌
4
作者 王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116,共6页
作为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中打喜花鼓的经典曲目,《黄四姐》诞生于民众生活中,传唱在百姓口头上,经历了一个走入喜花鼓又走出喜花鼓、与喜花鼓共存共荣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乡村田野向都市舞台、由风俗俚曲向文化品牌的转... 作为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中打喜花鼓的经典曲目,《黄四姐》诞生于民众生活中,传唱在百姓口头上,经历了一个走入喜花鼓又走出喜花鼓、与喜花鼓共存共荣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乡村田野向都市舞台、由风俗俚曲向文化品牌的转型,成为地方文化的表征和民族身份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四姐》 喜花鼓 生活传统 文化品牌 清江流域 土家族
下载PDF
传统民间生活游戏融入学前教育的综述研究
5
作者 夏冰怡 曹玉洁 焦小燕 《教育进展》 2024年第4期770-775,共6页
传统民间生活游戏是指儿童自发地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内容而进行的游戏,是幼儿进行日常生活,实现社会化的有效方式。此类型的游戏内容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不但符合幼儿好模仿和好游戏的心理发展特征,而且能让幼儿了解自己生活环境的优秀... 传统民间生活游戏是指儿童自发地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内容而进行的游戏,是幼儿进行日常生活,实现社会化的有效方式。此类型的游戏内容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不但符合幼儿好模仿和好游戏的心理发展特征,而且能让幼儿了解自己生活环境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民间生活游戏的特点、对儿童的发展价值、实施现状、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为传统民间生活游戏的深入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间游戏 传统民间生活游戏 幼儿
下载PDF
生活传统的时空互构:东丰台木版年画传承人董静口述史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洁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年画作为传统美术中服务于“俗”的重要形式,其功能化与集体化特征明显,制作者身份具有画师与画匠的双重性。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程中,地缘、业缘、血缘的有机互动共同联结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网络,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其仍需... 年画作为传统美术中服务于“俗”的重要形式,其功能化与集体化特征明显,制作者身份具有画师与画匠的双重性。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程中,地缘、业缘、血缘的有机互动共同联结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网络,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其仍需要一个前提,即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与区位条件。此外,民间市场与出口贸易的萎缩对于全国年画产业的影响十分显著,缺乏良性循环的市场运作难以达到生产性保护的目的,进而引发后继乏人、无序开发等一系列传承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丰台木版年画 传承人口述史 生活传统 区位功能变迁 非遗传承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生活文化及其价值标识蠡探
7
作者 宋明霞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华夏文明之所以绵延不衰,主要是因为中华民族注重文明积累和发展,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文献,更有众多的古实物,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交替演进,形成了传统生活文化发展的璀璨典范。其中,中国陶瓷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贡献了高品质生... 华夏文明之所以绵延不衰,主要是因为中华民族注重文明积累和发展,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文献,更有众多的古实物,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交替演进,形成了传统生活文化发展的璀璨典范。其中,中国陶瓷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贡献了高品质生活文化的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器具文化的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美食文化的绿色通道,让健康美食香飘世界。中国丝绸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了衣披天下的织物皇后,使生活中的穿着文化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标识,体现了中国人生活文化的智慧和开拓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传统生活文化 价值标识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生活美学的复兴
8
作者 鹿广静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第4期26-29,共4页
以“新中式茶饮”“新中式穿搭”“新中式养生”等为代表的“新中式生活方式”逐渐在年轻人中形成一股潮流,这一现象与20多年来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有着密切关系。文章阐述了非遗传承发展对人们审美的塑造,从政... 以“新中式茶饮”“新中式穿搭”“新中式养生”等为代表的“新中式生活方式”逐渐在年轻人中形成一股潮流,这一现象与20多年来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有着密切关系。文章阐述了非遗传承发展对人们审美的塑造,从政府引导层面、认识层面、实践层面和民众思想层面分析非遗保护助推传统生活美学复兴的机制。文章提出:非遗引领当代生活,需要坚持文化惠民;需要理性看待生产性保护和商业化;需要平衡非遗传承发展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生活美学 传薪 创新 治理生态
下载PDF
浅谈西藏牛羊粪、薪柴等传统生活能源替代 被引量:6
9
作者 杨跃晶 次仁罗布 +1 位作者 李金祥 仓啦 《西藏科技》 2008年第7期32-35,共4页
浅谈结合西藏实际,利用技术上成熟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群众能够接受的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石油液化气或天然气、地热能等作为西藏牛羊粪、薪柴等传统生活能源的替代形式,改变城乡居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促进... 浅谈结合西藏实际,利用技术上成熟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群众能够接受的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石油液化气或天然气、地热能等作为西藏牛羊粪、薪柴等传统生活能源的替代形式,改变城乡居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促进西藏能源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薪柴 牛羊粪 传统生活能源 替代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对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朱梅新 张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与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其中消费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闲暇生活方式的不断合理...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与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其中消费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闲暇生活方式的不断合理化,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容,交往范围的扩大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这些变化与其他民族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 传统生活方式 体育文化 消费生活方式 闲暇生活方式 交往生活方式
下载PDF
珞巴族尼西人的传统社会生活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金轲 马得汶 马进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85,共12页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尼西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西藏山南地区卡门河至西巴霞曲之间的地带。20世纪50...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尼西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西藏山南地区卡门河至西巴霞曲之间的地带。20世纪50年代至今,尼西人一直处于印方控制之下。由于相关资料缺乏和实地考察不便,目前国内学界对这部分珞巴族人口的情况关注较少。本文结合中外文资料,对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尼西部落的传统社会生活做了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尼西人 传统社会生活
下载PDF
论幸福视界下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毕昌萍 田娟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本质规定性紧密相连,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表现。这种生活方式是在传统文化的幸福思想、幸福理念的指导下,能够使人们较好地遵循幸福原则去追求和获得幸福,从而内在地具有幸福功能。无论是传统的劳动与交往...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本质规定性紧密相连,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表现。这种生活方式是在传统文化的幸福思想、幸福理念的指导下,能够使人们较好地遵循幸福原则去追求和获得幸福,从而内在地具有幸福功能。无论是传统的劳动与交往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还是闲暇生活方式,抑或是精神生活方式,都合乎并体现出幸福的和谐性、共享性、简单性、适度性、精神性等本质特征。因此,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幸福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从中萃取一种有益于现代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活理念和精神元素,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传统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 和谐
下载PDF
传统生活陶瓷的设计思想对现代生活陶瓷产品设计的启迪 被引量:2
13
作者 齐瑞文 钟丹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3-45,共3页
传统生活陶瓷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思想反映在古代文献、传统造物实践、物化的陶瓷器皿等方方面面。本文意在以现代生活陶瓷的优势与反思为切入点,结合传统生活陶瓷的设计思想,为机械化产品冲蚀的今天提供借鉴和引导。
关键词 传统生活陶瓷 现代生活陶瓷 设计思想
下载PDF
论我国传统生活陶瓷的工艺追求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金泉 钟丹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77,共2页
传统生活陶瓷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艺追求反映在古代工艺文献中,反映在传统造物实践中,反映在物化的陶瓷器皿中,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意在挖掘传统生活陶瓷设计思想中工艺追求的部分,为机械化产品冲蚀的今天提... 传统生活陶瓷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艺追求反映在古代工艺文献中,反映在传统造物实践中,反映在物化的陶瓷器皿中,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意在挖掘传统生活陶瓷设计思想中工艺追求的部分,为机械化产品冲蚀的今天提供借鉴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活陶瓷 工艺追求 中国 工艺美术
下载PDF
珞巴族阿迪人的传统社会生活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得汶 李金轲 姚万禄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7,共8页
仅以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阿迪人的情况来看,20世纪中期以前,珞巴族阿迪部落延续着古老的生活习俗。其传统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在政治方面,科邦是阿迪人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教育方面,集体宿舍是培养青年男女协作精神和生活技能的... 仅以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阿迪人的情况来看,20世纪中期以前,珞巴族阿迪部落延续着古老的生活习俗。其传统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在政治方面,科邦是阿迪人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教育方面,集体宿舍是培养青年男女协作精神和生活技能的学校;在经济方面,兼顾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和家禽饲养;在宗教方面,信仰以万物有灵、宰牲祭祀为特征;在文化习俗方面,能歌善舞,以口头方式承传部落文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阿迪人 传统社会生活
下载PDF
中国生活审美传统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富兴 《民族艺术研究》 2004年第3期4-13,共10页
以温暖人情经营和体验为基本内容的生活审美是当代社会大众审美的基本形式。中国有着悠久、深厚的生活审美传统 ,历来强调克己利人以求人伦之乐、社会之和。自然人性论、群体本位和有等级差别的爱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之最大局限。当代美... 以温暖人情经营和体验为基本内容的生活审美是当代社会大众审美的基本形式。中国有着悠久、深厚的生活审美传统 ,历来强调克己利人以求人伦之乐、社会之和。自然人性论、群体本位和有等级差别的爱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之最大局限。当代美学当与伦理学结盟 ,融合荀、墨、佛教和基督教之有益伦理思想资源、立足文化人性、个体本位和舍异求同原则 ,以人生哲学智慧激发个体间之相互同情、关爱和依恋 ,以善求美 ,化善为美 ,兼融美善 ,共同服务于当代社会大众之精神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审美 中国生活审美传统 伦理学 人情之美
下载PDF
金秀瑶族传统生活用具的设计文化管窥——甲骨文溯源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嫄嫄 汤志坚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4年第6期30-31,共2页
本文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部分传统生活用具进行设计事理分析,例如金秀瑶族禾剪与甲骨文"利"字,金秀瑶族竹制织锦工具与甲骨文"巾"字,金秀盘瑶出行背袋与甲骨文"西"字等,揭示其与"甲骨文"象形造... 本文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部分传统生活用具进行设计事理分析,例如金秀瑶族禾剪与甲骨文"利"字,金秀瑶族竹制织锦工具与甲骨文"巾"字,金秀盘瑶出行背袋与甲骨文"西"字等,揭示其与"甲骨文"象形造字的渊源关系。研究旨在借助甲骨文象形释义的参考,为无本族文字的金秀瑶族传统生活用具设计的"传统性"溯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再如,金秀瑶族丧葬习俗与甲骨文"尸"字,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揭示用具"物理"背后所蕴含的"事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传统生活用具 甲骨文 关联性
下载PDF
客家传统生活日用品设计文化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晓日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2-98,共7页
客家传统生活日用品是传递客家传统生活风貌及设计文化特质的有效物质载体,对其设计文化传承与保护方式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促进现代设计的良性发展。通过对客家传统生活日用品概念、类型、发展态势的研究分析,... 客家传统生活日用品是传递客家传统生活风貌及设计文化特质的有效物质载体,对其设计文化传承与保护方式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促进现代设计的良性发展。通过对客家传统生活日用品概念、类型、发展态势的研究分析,挖掘得出客家传统生活日用品设计文化具有生态质朴、简而不凡、师承传统、原乡性、寓教性、民俗适应性等文化特质,进一步探寻得出对生活方式的重塑与再思考及对设计发展方式的反思与完善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核心切入点。最终提出运用数字化协同保护策略、构建设计文化产业链、促进设计文化产业模式转型升级、借助现代多元化宣传模式及教育力量等方式,实现对客家传统生活日用品设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传统生活日用品 设计文化特性 文化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生活史序言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瑛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7-35,共9页
一般来说,道德生活与伦理思想、道德理论的关系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但它们之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而且不断地进行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中国古代伦理生活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从科学的社... 一般来说,道德生活与伦理思想、道德理论的关系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但它们之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而且不断地进行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中国古代伦理生活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从科学的社会发展史出发,坚持中国的古代社会从远古到清朝末,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的论断,并以此作为"主要经线",以家庭婚姻道德、政治行政道德、社会行业及不同阶层的道德为"主要纬线",围绕着一定时期人们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这个核心,来构筑理论框架,努力展现我国古代道德生活的原貌和它的历史演变,揭示出其中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生活 道德生活 伦理思想
下载PDF
首都传统文化生活与未来发展
20
作者 张晓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71-75,共5页
本文介绍了首都传统文化生活的现状,并就如何利用首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首都经济发展服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首都经济发展应充分利用其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市场机制,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使首都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本文介绍了首都传统文化生活的现状,并就如何利用首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首都经济发展服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首都经济发展应充分利用其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市场机制,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使首都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促进首都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传统文化生活 现状 发展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