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NA技术在水生态学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
1
作者 王赛 王团团 黄丽波 《河南科技》 2021年第17期125-129,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eDNA(environmental DNA)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监测手段,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eDNA是指生物体通过唾液、粪便、分泌物和皮肤脱落等释放到环境中的无细胞DNA,因此,eDNA的采集和检测具有环境友好、易于取样和灵敏...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eDNA(environmental DNA)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监测手段,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eDNA是指生物体通过唾液、粪便、分泌物和皮肤脱落等释放到环境中的无细胞DNA,因此,eDNA的采集和检测具有环境友好、易于取样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提供实时的物种分布和群落多样性信息。本文从e DNA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及其在水生态学中的应用(如监测入侵种和濒危物种,追踪物种生活史过程,推算种群的丰度和生物量,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等方面进行介绍,阐明eDNA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适用性和重要性,指出当前eDNA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展望了eDNA在生态学和环境学领域的科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入侵种 濒危物种 生活史过程
下载PDF
人体隐孢子虫病
2
作者 马济宏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8年第4期18-18,共1页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隐孢子虫是Tyzzer于本世纪初在实验小鼠胃肠道内首先发现的一种能广泛感染脊椎动物的寄生原虫。其后,在哺乳类、鸟类、鱼类和爬行类等动物中也有发现。1976年Nime和Meise...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隐孢子虫是Tyzzer于本世纪初在实验小鼠胃肠道内首先发现的一种能广泛感染脊椎动物的寄生原虫。其后,在哺乳类、鸟类、鱼类和爬行类等动物中也有发现。1976年Nime和Meisel分别首次报告人体隐孢子病例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隐孢子虫 隐抱子虫 隐孢子虫病 寄生原虫 实验小鼠 上皮细胞 微绒毛 胃肠道 生活史过程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头足类海洋动物中寄生虫研究进展
3
作者 方舟 舒月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3-1052,共10页
头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头足类为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的寄生虫广泛存在于海洋食物链的不同营养级中。由于寄生虫生活史的特殊性,其生命周期会贯穿宿主的整个或部分生活史,对宿主的生长和生存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针... 头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头足类为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的寄生虫广泛存在于海洋食物链的不同营养级中。由于寄生虫生活史的特殊性,其生命周期会贯穿宿主的整个或部分生活史,对宿主的生长和生存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针对寄生于头足类的寄生虫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类组成、生活史、感染状况等方面。因此,本文对头足类动物感染寄生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感染头足类的寄生虫类群主要有二胚虫、绦虫和线虫等。二胚虫不仅是头足类所特有的寄生虫,同时其终末宿主也均为头足类,其成熟与繁殖都在头足类肾脏中进行。而作为中间宿主,头足类极易被绦虫和线虫的幼体所感染,且感染率相对较高,感染部位主要是胃壁和体腔。线虫是头足类感染寄生虫物种中最丰富和最常见的种类之一,会对宿主产生重要的病理影响。其他种类的寄生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头足类的生理特征。目前针对头足类中的寄生虫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建议加快建立头足类中寄生虫开放数据库,扩充并共享寄生虫的种类信息;深入探究头足类中寄生虫种类的生命过程,进一步了解其在宿主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尝试利用头足类中的寄生虫作为宿主种群划分的生物标记,为头足类的渔业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足类 寄生虫 种类组成 生活史过程 感染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