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国风变装”短视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批判性透视
1
作者 赵雯睿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当今各大视频平台流行的“国风变装”短视频可被看作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现象,其中融入了丰富的美感元素。但是,这种美感并非我们在经典美学中所理解的美感,而是由消费社会制造的、披着“美”的外衣的快感。“国风变装”短视频带... 当今各大视频平台流行的“国风变装”短视频可被看作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现象,其中融入了丰富的美感元素。但是,这种美感并非我们在经典美学中所理解的美感,而是由消费社会制造的、披着“美”的外衣的快感。“国风变装”短视频带有明显的文化工业特质,在消费逻辑的操纵之下,创作者对于流量的关注更胜于质量,因而常常创作出模式化的视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推进成了促进消费的一种话语策略,所生产出的实为美感的幻象,在这种情况下,美感被快感偷换,人们的感性钝化,审美能力被削弱,最终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真正的审美相背离。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已违背了其推崇者最初的美学畅想,我们需要回溯其理论渊源,以此来重建一种与当今时代之人的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变装”短视频 日常生活审美 消费社会 文化工业
下载PDF
当代观念艺术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
2
作者 刘紫荆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4期0087-0089,共3页
在当代文化工业背景下,后现代艺术与商业相融,复制、消费、平面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艺术观念取代艺术实物的结构与色彩,使得传统艺术门类被消解、变得虚无,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承载的意义被放大,成为一件艺术作品产生的最主要目... 在当代文化工业背景下,后现代艺术与商业相融,复制、消费、平面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艺术观念取代艺术实物的结构与色彩,使得传统艺术门类被消解、变得虚无,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承载的意义被放大,成为一件艺术作品产生的最主要目的,观念艺术油然而生。随着当代社会工业文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的观念艺术在生活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多、逐渐日常生活审美化。基于此,本文对当代观念艺术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作了一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文化工业 观念艺术 生活审美
下载PDF
以日常生活审美化透视新媒介文艺的特性
3
作者 李敏 《文化产业》 2023年第29期106-108,共3页
当今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消费社会,消费和文化占据中心位置。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边界逐步模糊,符号与影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体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距离感。当某一现存媒介的全部功能或部分功能有被同类媒介兼容的风险时,新兴... 当今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消费社会,消费和文化占据中心位置。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边界逐步模糊,符号与影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体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距离感。当某一现存媒介的全部功能或部分功能有被同类媒介兼容的风险时,新兴媒介便应运而生。而新媒介文艺的内涵兼具广义与狭义两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 新兴媒介 日常生活审美 距离感 媒体受众 广义与狭义 文艺 传播者
下载PDF
空间与媒介维度下独立咖啡馆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4
作者 周阳熙 罗奕 《视听》 2023年第11期144-147,共4页
当前,小而美的独立咖啡馆遍地开花,体现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品咖啡需求,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表征。基于费瑟斯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从物理空间和媒介空间双重维度看,独立咖啡馆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路径是:... 当前,小而美的独立咖啡馆遍地开花,体现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品咖啡需求,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表征。基于费瑟斯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从物理空间和媒介空间双重维度看,独立咖啡馆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路径是:在感知空间中让艺术日常生活化,在构想空间中对日常生活进行精神性改造,在体验空间中进一步实现日常生活美学的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咖啡馆 空间生产 社会化媒体 日常生活审美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何以可能--韦尔施论“浅层审美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孟祥昱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期45-47,共3页
如今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虽“硝烟”已散,但对该问题的展开在今日远比之前更宽阔,研究也更加具体与深入。韦尔施论述该命题时分别阐述了其中不同的内涵,其态度略有不同,他虽然着重强调“深层审美化”,但却不可忽视他对“浅表... 如今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虽“硝烟”已散,但对该问题的展开在今日远比之前更宽阔,研究也更加具体与深入。韦尔施论述该命题时分别阐述了其中不同的内涵,其态度略有不同,他虽然着重强调“深层审美化”,但却不可忽视他对“浅表审美化”方面的研究。他对“浅表审美化”现象给予否定态度,认为其只是一种快感满足,但与之相对的理论却应该恢复到“美学”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 韦尔施 浅层审美 审美 美感 快感
下载PDF
社交媒体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探究
6
作者 马宜筱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3期250-252,共3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诞生于后现代文化及消费社会的背景中,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在这种审美现象中,艺术走下神坛,与大众文化融合,审美被纳入日常生活的范畴。作为与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相关的重要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 日常生活审美化诞生于后现代文化及消费社会的背景中,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在这种审美现象中,艺术走下神坛,与大众文化融合,审美被纳入日常生活的范畴。作为与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相关的重要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更频繁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文化与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理论命题在中国的出现提供了现实契机,“美”已经渐渐进入现实生活,融入人们的日常情境里。当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把这种对现实生活美的审视延伸至更宽广、更自由的虚拟空间中。21世纪初,中国美学界、文艺理论研究界曾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展开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美学命题的提出,对美学的内涵和原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出现与发展给审美日常化的进程带来了新变化。视觉文化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导致审美浅表化;社交媒体形成的审美化图像具有重构现实的功能;表层美更容易被符号化、被建构,美因而趋向于模板化。在这种语境下,社交媒体与美学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日常生活审美 虚拟化 审美符号化
下载PDF
论“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深层次危机性问题
7
作者 杨倩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3-47,71,共6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隐藏着诸多带有危机性的、深层次的问题。消费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康德开启的主流审美原则即“审美无功利的合目的性”相背离;日常生活审美所具有的“当下、现实、平庸和有限”的特征,也拒斥了传统审...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隐藏着诸多带有危机性的、深层次的问题。消费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康德开启的主流审美原则即“审美无功利的合目的性”相背离;日常生活审美所具有的“当下、现实、平庸和有限”的特征,也拒斥了传统审美的超越性;其刺激消费的深层动机,成为了资本与欲望的陷阱,削弱了人类的精神性追求,助长了人的物质主义与享乐主义的倾向;同时使人在与物的关系中,丧失了主体性地位而变为资本流通的一个环节,人的生存被进一步伪饰化、虚拟化,人被异化为“非人”,现实感丧失。“日常生活审美化”充满假象和欺骗性的及浅表化、伪饰化的审美事实,违背了美的本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它隐藏着的未被充分反思与言明的、关乎人类未来的危机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 功利性 超越性 物质主义 人的异化
下载PDF
记叙文写作:基于生活审美的思辨体验
8
作者 陈淮高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9期65-67,共3页
高中写作教学,普遍存在记叙文写作难以体现思辨性的认知误区。记叙文同样可以体现思辨性。经过从生活现象到生活体验的美感,对生活体验再加工的美妙,最后实现生活体验思辨转化的美悟,如此层层掘进,记叙文写作便能通过生活审美的思辨体... 高中写作教学,普遍存在记叙文写作难以体现思辨性的认知误区。记叙文同样可以体现思辨性。经过从生活现象到生活体验的美感,对生活体验再加工的美妙,最后实现生活体验思辨转化的美悟,如此层层掘进,记叙文写作便能通过生活审美的思辨体验呈现别样的精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叙文 写作 生活审美 思辨体验
下载PDF
户外广告的日常生活审美与优化
9
作者 陈新达 《声屏花》 2023年第7期0166-0168,共3页
在繁华都市中,户外广告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对人们的审美、交流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探索户外广告的日常生活审美及优化的方法,分析不同场景下的广告投放策略,注重广告素材的选择与运用,线上、线下广告的结合与互动,以提... 在繁华都市中,户外广告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对人们的审美、交流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探索户外广告的日常生活审美及优化的方法,分析不同场景下的广告投放策略,注重广告素材的选择与运用,线上、线下广告的结合与互动,以提升户外广告的审美效果与品质,并且提升户外广告在城市旅游宣传中的应用效果,助力城市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广告 日常生活审美 优化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曹州面塑发展新机遇
10
作者 吴婷婷 《文存阅刊》 2023年第6期0007-0009,共3页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审美活动进入了人们的眼界。但是现代化批量生产的方式,造成了现代生活的异化,根据人们消费心理的变化,应当出现消费时代特有的审美取向,以艺...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审美活动进入了人们的眼界。但是现代化批量生产的方式,造成了现代生活的异化,根据人们消费心理的变化,应当出现消费时代特有的审美取向,以艺术与生活融合的方式解决人们现代生活异化的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曹州面塑作为一种自身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的民间工艺,应当充分考虑现代人的审美取向,结合其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实现符合现代审美、可持续的文化传承,对曹州面塑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州面塑 日常生活审美 新机遇
下载PDF
中国生活审美传统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富兴 《民族艺术研究》 2004年第3期4-13,共10页
以温暖人情经营和体验为基本内容的生活审美是当代社会大众审美的基本形式。中国有着悠久、深厚的生活审美传统 ,历来强调克己利人以求人伦之乐、社会之和。自然人性论、群体本位和有等级差别的爱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之最大局限。当代美... 以温暖人情经营和体验为基本内容的生活审美是当代社会大众审美的基本形式。中国有着悠久、深厚的生活审美传统 ,历来强调克己利人以求人伦之乐、社会之和。自然人性论、群体本位和有等级差别的爱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之最大局限。当代美学当与伦理学结盟 ,融合荀、墨、佛教和基督教之有益伦理思想资源、立足文化人性、个体本位和舍异求同原则 ,以人生哲学智慧激发个体间之相互同情、关爱和依恋 ,以善求美 ,化善为美 ,兼融美善 ,共同服务于当代社会大众之精神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审美 中国生活审美传统 伦理学 人情之美
下载PDF
人物摆拍短视频创作的策略研究--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视角
12
作者 李芊莹 张剑 《湖南包装》 2023年第6期93-97,共5页
随着融媒体时代深入推进、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短视频摄影创作尤其是人像摄影创作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日常文化消费娱乐活动。文章从人物摆拍历史、分类、现状三方面入手,采用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结合审美理论视角,... 随着融媒体时代深入推进、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短视频摄影创作尤其是人像摄影创作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日常文化消费娱乐活动。文章从人物摆拍历史、分类、现状三方面入手,采用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结合审美理论视角,探讨人物摆拍策略,试图链接艺术与生活,为提升用户短视频摆拍的拍摄技巧与审美水平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摆拍 短视频 生活审美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 被引量:46
13
作者 王德胜 李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6,共7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不是西方理论话语的简单移植,它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现实以及审美泛化境况内在契合,构成当代美学研究的整体现实语境。其论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日常生活"、"感性"的差异性理解之上... "日常生活审美化"不是西方理论话语的简单移植,它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现实以及审美泛化境况内在契合,构成当代美学研究的整体现实语境。其论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日常生活"、"感性"的差异性理解之上。同时,"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与"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内在延续性,它们使"日常生活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现实的美学话语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 审美文化研究 感性 日常生活美学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教师生活审美建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晓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3,共6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文化研究热点之一。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教育自然也受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泛化影响,其中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升了教师的审美能力,拓展了教师的教学空...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文化研究热点之一。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教育自然也受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泛化影响,其中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升了教师的审美能力,拓展了教师的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师的生活情趣等;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拟像化"导致了教师形象"妖魔化","审美功利化"使教师生存的意义世界被割裂,并由此引发教师身份认同的危机。因此,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探讨教师超越审美泛化进行"审美化"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教师自我认知 教师生活审美建构
下载PDF
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悦笛 许中云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9,共5页
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了“后现代”的美学特质,然而,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历史趋势都被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审美泛化”包涵着双重的逆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了“后现代”的美学特质,然而,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历史趋势都被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审美泛化”包涵着双重的逆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前者是就“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言的,它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主要包括“表层审美化”与“深度审美化”两类;后者则主要是就“后现代艺术”的大致取向来说的,它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但这种趋势在前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那里就已存在。由此观之,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图景,便在历史整体性上被呈现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泛化 后现代 日常生活审美 审美日常生活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女性身体审美的陌生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华林 刘敏 李天道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04-107,共4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学界的讨论方兴未艾,它所带来的审美泛化以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对传统美学进行质疑乃至颠覆,对当下女性身体审美必然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女性身体在当下被纳入日常生活审美的视野中,是以一个被重新建构的审美对象而出现...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学界的讨论方兴未艾,它所带来的审美泛化以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对传统美学进行质疑乃至颠覆,对当下女性身体审美必然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女性身体在当下被纳入日常生活审美的视野中,是以一个被重新建构的审美对象而出现的,或者说,当代女性身体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染下,审美主体对女性身体的观照方式、审美习惯、审美心理、审美感受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当代女性身体审美陌生化的问题也就逐渐凸现出来并成为当今社会对女性身体的一种反传统规则的审美化趋向。本文无意在价值判断层面上再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跟风式的褒贬和唏嘘,而是将其与当代女性身体审美及其陌生化联系起来讨论,旨在找到讨论的可行性,梳理两者间的联系、意义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 当代女性身体 陌生化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溯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弓 苏颖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1,共4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出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学者费瑟斯通和德国学者沃尔夫冈·韦尔施是这一理论最早的倡导者。对他们的理论作进一步梳理,以期对我国关于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 新型知识分子 理性审视
下载PDF
SoLoMo的兴起与日常生活审美的新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黎杨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1-157,共7页
SoLoMo模式(社交、本地化与移动的合一)的兴起,代表着当前在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所形成的核心生活趋势与经营理念。SoLoMo带来了日常生活审美的新动向。日常消费与审美活动走向前所未有的深化与扩张,引领日常生活审美潮... SoLoMo模式(社交、本地化与移动的合一)的兴起,代表着当前在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所形成的核心生活趋势与经营理念。SoLoMo带来了日常生活审美的新动向。日常消费与审美活动走向前所未有的深化与扩张,引领日常生活审美潮流的主体与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大众点评与分享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通过大数据挖掘而形成的智能化推荐取代了传统广告的功能。SoLoMo也带来了大众随时随地对日常生活进行记录与审美呈现的网络习惯,而基于SoLoMo原理的新媒体艺术则提供了对日常生活的同质化、权力的控制以及虚拟沉浸的美学反抗。SoLoMo时代刚刚开始,展望未来,它对现实的冲击及对日常生活审美的深刻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OMO 智能手机 移动互联网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审美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复兴 被引量:21
19
作者 高建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44,共11页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三次美学热潮。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美学大讨论",以"美的本质"和"形象思维"为讨论话题,以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三次美学热潮。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美学大讨论",以"美的本质"和"形象思维"为讨论话题,以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任务。第二次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美学热",以对西方美学的引进为主要内容,以克服"文革"影响,解放思想为中心任务。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着第三次美学热潮,是近年来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也称为"美学的复兴"。它是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时代出现的。美学应该针对经济发展对社会和文化生活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保持和发挥它作为一种理论的批判功能,从而在变动的现代社会里寻求一种人文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 美学的复兴 批判的美学
下载PDF
艺术终结之后:试论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艺术转向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剑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6-131,159,共6页
黑格尔和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并未指出艺术彻底的终止或消亡,但确实揭示了艺术所面临的困境。从当下的艺术发展现状来看,"终结"的不是艺术整体,而是现代以来的艺术形式,是宣称"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自律论... 黑格尔和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并未指出艺术彻底的终止或消亡,但确实揭示了艺术所面临的困境。从当下的艺术发展现状来看,"终结"的不是艺术整体,而是现代以来的艺术形式,是宣称"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自律论。在日常生活与艺术界限消弭的今天,艺术不再是一个可以明确界定的范畴。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艺术与生活的双向互动,正切实改变着艺术的当代走向。后现代文化语境为艺术创造了探寻自身存在价值的契机,与生活合流、与技术结合为艺术提供了多元化的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终结 日常生活审美 后现代 技术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