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室黄瓜应用生物型土壤修复剂肥效试验
1
作者 王永江 王子臣 张晋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3期60-60,共1页
在温室黄瓜上开展生物型土壤修复剂+复合肥效果试验,对照为鸡粪+复合肥。施用生物型土壤修复剂的黄瓜比对照增产20%,地温提高2℃,土壤容重提高,行间根系量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土壤改良和修复效果。
关键词 生物土壤修复 温室黄瓜
下载PDF
生物型土壤修复剂治理盐碱地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梅 王永江 +1 位作者 张晋 郭丽羡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8期118-119,共2页
为检验生物型土壤修复剂盐碱地治理效果,为大面积推广示范提供数据分析。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开展大区对比试验,试验不设重复,以当地农民传统种植方法做为对照。试验显示施用生物型土壤修复剂,向日葵较对照亩成株率提高15.68%,盘径增加14.5... 为检验生物型土壤修复剂盐碱地治理效果,为大面积推广示范提供数据分析。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开展大区对比试验,试验不设重复,以当地农民传统种植方法做为对照。试验显示施用生物型土壤修复剂,向日葵较对照亩成株率提高15.68%,盘径增加14.54%,盘粒数增加25.66%,百粒重增加9.13%,产量增加71.82%,并对改良盐碱地表现出显著的持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生物土壤修复 盐碱地
下载PDF
循环养殖系统中多级生物处理对水质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成渤 李建国 +2 位作者 赵冬艳 陈家长 李崇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3,共8页
研究了根据不同生物的功能特性及其间的协同作用,建立的由芦苇湿地、沉水植被群落、人工基质固定化微生物膜、软体底栖动物和滤食性鱼类组成的自净型多级生物修复系统,对养殖塘环境改善情况。结果显示:与实施修复前的系统相比,营养盐NO... 研究了根据不同生物的功能特性及其间的协同作用,建立的由芦苇湿地、沉水植被群落、人工基质固定化微生物膜、软体底栖动物和滤食性鱼类组成的自净型多级生物修复系统,对养殖塘环境改善情况。结果显示:与实施修复前的系统相比,营养盐NO2-N、NO3-N和PO4-P的去除率分别达87.46%、62.99%和75.74%;浮游动、植物的生物量分别减少92.83%和15.90%。养殖塘排水营养盐NO2-N、NO3-N和PO4-P的去除率分别为27%~96%(年均87%)、37%~84%(年均84%)和30%~17%(年均9%),CODMn的去除率为1%~17%(年均9%)。经系统多级处理后水体透明度分别提高了75%和17%,最高值达52 cm。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减少63.93%,尤其是蓝藻,平均减少68.17%。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转好,硅藻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也由小型原生动物占优向大型枝角类、轮虫转变。受控于滤食性鱼类,浮游动物生物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塘 浮游生物 水化学 自净多级生物修复系统 生物修复
下载PDF
高原区近自然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孙一丹 龚瀚 +1 位作者 郑宏刚 文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2-435,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由于高原地区近自然河道自身的特点,单一的工程措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在阐述高原近自然河道自然特性和生态河道治理内涵的基础上,从水利功能和生态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由于高原地区近自然河道自身的特点,单一的工程措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在阐述高原近自然河道自然特性和生态河道治理内涵的基础上,从水利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原生态型、工程生态型、生物修复型3种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不同模式适用条件,对高原地区河道的生态恢复、建设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区近自然河道 生态治理模式 原生态 工程生态 生物修复型
下载PDF
Bridging peripheral nerve defect with chitosan-collagen film 被引量:5
5
作者 魏欣 劳杰 顾玉东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3年第3期131-134,共4页
Objective: To seek new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Methods: In rat model with sciatic nerve defect, chitosan collagen film was sutured into conduit to bridge 5 mm , 10 mm nerve defects. Rats t... Objective: To seek new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Methods: In rat model with sciatic nerve defect, chitosan collagen film was sutured into conduit to bridge 5 mm , 10 mm nerve defects. Rats that underwent end to end anastomosis were taken as controls. General observation,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histological study and image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at 4, 8, 12 weeks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In 5 mm nerve defects, the quality of nerve regeneratio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For 10 mm nerve defect, nerve regeneration was inf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hitosan collagen film obviously degraded at 12 weeks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s: Chitosan collagen film conduit can be used to bridge peripheral nerve de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pheral nerves Nerve regeneration Nerve conduit COLLAGEN CHITOSA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