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偶联过程对于聚合物包覆的水溶性CdSe/ZnS核壳量子点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友林 曾庆辉 孔祥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以传统的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实现了聚丙烯酸包覆的CdSe/ZnS量子点和人IgG蛋白分子的偶联,同时研究了偶联过程对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证明量子点和蛋白分子偶联成功。通过稳态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偶联过程对... 以传统的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实现了聚丙烯酸包覆的CdSe/ZnS量子点和人IgG蛋白分子的偶联,同时研究了偶联过程对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证明量子点和蛋白分子偶联成功。通过稳态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偶联过程对量子点荧光性质的影响。发现偶联到量子点表面的戊二醛分子能够破坏量子点的表面从而增加其表面缺陷,使量子点发光效率降低;上述产物进一步与人IgG偶联增强了量子点的荧光强度,这是由于连接到量子点上的蛋白分子修复了量子点的表面,从而降低了表面缺陷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ZNS 量子点 生物偶联 荧光性质
下载PDF
生物偶联协酵技术生产大樱桃酒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超萍 王新生 +1 位作者 王传宝 李敬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8-130,共3页
采用生物偶联协酵等现代生物加工技术,以新鲜樱桃为原料,经选料、清洗、榨汁后加入自行筛选的樱桃酒酵母和生香酵母进行生物偶联协酵,酿造出口味纯正、香气浓郁丰满、余味平衡温厚的樱桃酒。
关键词 樱桃酒 生物偶联协酵 澄清剂
下载PDF
磁性复合微球的生物偶联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瑜 张秋禹 +1 位作者 刘清 张宝亮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17,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由磁性物质和高分子复合而成的新型有机-无机功能材料——磁性复合微球,综述了其生物偶联改性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该材料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 磁性复合微球 生物偶联改性
下载PDF
水溶性β-NaY(Gd)F_4∶Yb^(3+)/Er^(3+)纳米棒的水热合成及生物偶联
4
作者 肇欣 孙振刚 +1 位作者 张伟 华瑞年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得了表面氨基修饰的水溶性β-NaY(Gd)F4∶Yb3+/Er3+纳米棒,并对β-NaY(Gd)F4∶Yb3+/Er3+上转换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条件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Gd3+的引入摩尔分数为40%时,200℃下反...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得了表面氨基修饰的水溶性β-NaY(Gd)F4∶Yb3+/Er3+纳米棒,并对β-NaY(Gd)F4∶Yb3+/Er3+上转换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条件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Gd3+的引入摩尔分数为40%时,200℃下反应8 h即可获得纯β-NaY(Gd)F4∶Yb3+/Er3+纳米棒。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及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构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样品为单相β-NaY(Gd)F4∶Yb3+/Er3+纳米棒,纳米棒的截面粒径约为40 nm,平均长度约为210 nm。在980 nm波长激发下,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光谱中出现了4个发射中心位于407,529,546,660 nm的发射带,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2H9/2→4I15/2、2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15/2跃迁。采用戊二醛法,使β-NaY(Gd)F4∶Yb3+/Er3+上转换纳米棒表面的氨基与牛血清蛋白(BSA)分子中的氨基成功偶连在一起。利用紫外光谱分析(UV)和考马斯亮蓝法,对二者的偶联进行了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NaY(Gd)F4∶Yb3+/Er3+ 上转换发光 生物偶联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粘菌素生物偶联物的HPLC表征
5
作者 贾梦雪 《当代化工研究》 2020年第15期4-6,共3页
近年来,RP-HPLC已成为纯化和准确研究聚合物-肽生物偶联物聚乙二醇化程度的有效分析方法。在该项目中,将采用分析型RP-HPLC查找最佳分离条件,以有效地将聚合物-蛋白质结合物与其他产物、副产物或者原料(更准确地说是与聚乙二醇化粘菌素... 近年来,RP-HPLC已成为纯化和准确研究聚合物-肽生物偶联物聚乙二醇化程度的有效分析方法。在该项目中,将采用分析型RP-HPLC查找最佳分离条件,以有效地将聚合物-蛋白质结合物与其他产物、副产物或者原料(更准确地说是与聚乙二醇化粘菌素生物偶联物)分离。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HPLC方法将最初分离条件下分出的三个峰成功提升至五个峰,对于后续结合质谱判断组分分子量及聚乙二醇化程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偶联 RP-HPLC 聚乙二醇化
下载PDF
亲和素-生物素间接偶联的压电DNA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志贤 晁福寰 +4 位作者 王红勇 房彦军 宁保安 潘海峰 朱惠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4-459,共6页
采用 33′ 二巯基硫代丙酸的金电极自组装技术 ,用乙基 3 (3 二甲氨基 )碳二亚胺盐酸盐 (EDC)和N 羟基磺基琥珀酰亚胺 (NHS)偶联剂将亲和素固定于金电极上 ,联于生物素标记的探针 ,制备成压电DNA传感器的检测电极 ,和杂交液中的待检葡... 采用 33′ 二巯基硫代丙酸的金电极自组装技术 ,用乙基 3 (3 二甲氨基 )碳二亚胺盐酸盐 (EDC)和N 羟基磺基琥珀酰亚胺 (NHS)偶联剂将亲和素固定于金电极上 ,联于生物素标记的探针 ,制备成压电DNA传感器的检测电极 ,和杂交液中的待检葡萄球菌肠毒素B的ssDNA进行杂交 ,通过频率信号检测DNA杂交的量 ,达到检测的目的 .采用不同长度的基因片段进行了研究 ,制作的传感器一致性、特异性都较好 ;杂交后的电极 ,电极再生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素-生物素间接 压电DNA传感器 分子自组装膜
下载PDF
生物素-卟啉偶联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夏淑贞 刘自兵 吴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14,共3页
以混合溶剂法直接用对硝基苯甲醛和吡咯合成了Meso 5 ,10 ,15 ,2 0 四 (对硝基苯基 )卟啉 (H2 TNPP) ,通过SnCl2 /浓HCl还原得到Meso 5 ,10 ,15 ,2 0 四 (对氨基苯基 )卟啉 (H2 TAPP) .D 生物素经羰基二咪唑活化后 ,在吡啶中与H2 TAP... 以混合溶剂法直接用对硝基苯甲醛和吡咯合成了Meso 5 ,10 ,15 ,2 0 四 (对硝基苯基 )卟啉 (H2 TNPP) ,通过SnCl2 /浓HCl还原得到Meso 5 ,10 ,15 ,2 0 四 (对氨基苯基 )卟啉 (H2 TAPP) .D 生物素经羰基二咪唑活化后 ,在吡啶中与H2 TAPP反应合成生物素 卟啉偶联物 ,偶联物与醋酸锌通过固相反应 ,制得了金属配合物 ,并通过FT IR ,UV Vis ,MS ,1HNMR和元素分析对生物素 卟啉偶联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合成的偶联物可望为生物医学检测提供一种稳定的生物探针 ,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或其他生物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卟啉 生物 卟啉 合成
下载PDF
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Ⅱ_6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易 季晖 +1 位作者 张奕华 蒋丽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40-844,共5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Ⅱ6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阿司匹林为对照,观察Ⅱ6经口给药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和脑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Ⅱ6对大鼠血浆、主动脉条和ECV304细胞上清液中血栓...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Ⅱ6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阿司匹林为对照,观察Ⅱ6经口给药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和脑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Ⅱ6对大鼠血浆、主动脉条和ECV304细胞上清液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用G riess法测定Ⅱ6对ECV304细胞外液和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NO)释放的影响。结果化合物Ⅱ6可减轻实验动物血栓的重量,降低TXB2的生成,提高大鼠血清和ECV304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论Ⅱ6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XA2的释放,增加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供体的阿司匹林衍生物 抗血栓 一氧化氮释放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生物催化偶联去消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曾浩 薛亚平 郑裕国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8期4-9,共6页
手性化合物是医药、农药和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去消旋外消旋化合物是生产光学纯手性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策略。氧化-还原生物催化偶联去消旋是目前制备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不仅简化了催化系统、提高了原子利用率和催化效率,而且经济... 手性化合物是医药、农药和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去消旋外消旋化合物是生产光学纯手性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策略。氧化-还原生物催化偶联去消旋是目前制备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不仅简化了催化系统、提高了原子利用率和催化效率,而且经济环保。综述了氧化-还原生物催化偶联去消旋2-羟酸、氨基酸和醇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消旋 氧化-还原生物催化 2-羟酸 氨基酸
下载PDF
生物素-卟啉偶联物的合成及表征
10
作者 刘自兵 《科技与企业》 2014年第1期269-269,共1页
以混合溶剂法(丙酸,硝基苯,冰醋酸),直接用对羟基苯甲醛和吡咯合成了Meso-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H2THPP),H2THPP与三氟乙酸酐(TFAA)反应生成活性酯,活性酯与生物素反应合成生物素-卟啉偶联物,偶联物与二氯化钯反应,制得了金属... 以混合溶剂法(丙酸,硝基苯,冰醋酸),直接用对羟基苯甲醛和吡咯合成了Meso-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H2THPP),H2THPP与三氟乙酸酐(TFAA)反应生成活性酯,活性酯与生物素反应合成生物素-卟啉偶联物,偶联物与二氯化钯反应,制得了金属配合物。通过IR,MS,UV-vis,元素分析对生物素-卟啉偶联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合成的偶联物,在生物医学上作为诊断试剂,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或其他生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卟啉 生物 合成
下载PDF
高活性辣根过氧化物酶-金纳米偶联物的制备与表征
11
作者 王丽英 刘春丽 +1 位作者 张鹏 彭池方 《纳米科技》 2012年第4期27-31,共5页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模型,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将蛋白分子固定在金纳米粒子(GNP)表面的方法,制备得到一种高活性的辣根过氧化物酶-金纳米粒子生物偶联物。采用水溶性碳化二亚胺法制备了生物素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柠檬酸根离子稳...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模型,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将蛋白分子固定在金纳米粒子(GNP)表面的方法,制备得到一种高活性的辣根过氧化物酶-金纳米粒子生物偶联物。采用水溶性碳化二亚胺法制备了生物素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柠檬酸根离子稳定化的金纳米粒子表面,通过静电吸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亲和素体系方便地制备得到高活性的HRP—GNP生物偶联物,单位酶活力提高了10倍以上。HRP—GNP生物偶联方法在制备高活性的生物探针和固定化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金纳米粒子 纳米生物偶联
下载PDF
硅包覆上转换纳米晶制备和表征及生物特异性标记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凯 田利金 +6 位作者 孔祥贵 刘开 张庆彬 杜创 曾庆辉 孙雅娟 刘晓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6,共4页
以NaYF_4为代表的上转换纳米晶作为细胞及组织标记的研究越来越热。但易团聚,水溶性、生物兼容性差,没有与生物偶联官能团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因而表面修饰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通过水热和共沉淀相结合方法,制备了NaYF_4:Yb^(3+),Er^(3+)... 以NaYF_4为代表的上转换纳米晶作为细胞及组织标记的研究越来越热。但易团聚,水溶性、生物兼容性差,没有与生物偶联官能团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因而表面修饰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通过水热和共沉淀相结合方法,制备了NaYF_4:Yb^(3+),Er^(3+)上转换纳米晶,并对其包覆二氧化硅壳层。SEM表征硅包覆前后分别为25和250 nm的单分散粒子,说明硅已成功地包覆于纳米晶表面。980 nm激光照射下,样品的PBS胶体溶液呈可视上转换绿光。上转换荧光光谱和寿命均表明二氧化硅壳层对其发光性质影响很小。圆二色谱说明蛋白分子通过戊二醛与纳米晶偶联前后的二级结构基本不变。基于硅片上的抗原抗体荧光免疫识别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偶联蛋白分子的特异性,表明该上转换纳米晶适合于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硅包覆 生物偶联 免疫荧光成像
下载PDF
基于遗传密码扩增技术的生物医药开发及应用
13
作者 苏桃根 邹卓锦 +1 位作者 宋潇达 刘玮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306-312,共7页
遗传密码扩增是将具有不同活性基团的非天然氨基酸引入到蛋白质的特定位点的化学生物学技术。非天然氨基酸具有的不同基团,可以赋予蛋白质独特的生物活性。遗传密码扩增技术的关键是与宿主内源氨酰tRNA合成酶-tRNA对正交的酶对(aaRS/tRN... 遗传密码扩增是将具有不同活性基团的非天然氨基酸引入到蛋白质的特定位点的化学生物学技术。非天然氨基酸具有的不同基团,可以赋予蛋白质独特的生物活性。遗传密码扩增技术的关键是与宿主内源氨酰tRNA合成酶-tRNA对正交的酶对(aaRS/tRNA),通过对aaRS/tRNA进行定向进化,可以实现在靶蛋白序列中定点引入非天然氨基酸。文章从古菌吡咯赖氨酸氨酰tRNA合成酶对(PylRS/tRNAPyl CUA)出发,介绍了能够引入的不同类型非天然氨基酸和对应的突变位点,以及在生物正交反应、翻译后修饰、生物偶联及生物治疗领域的部分应用。遗传密码扩增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及前景,这将为生物药物的设计开发提供全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密码扩增 非天然氨基酸 生物正交 翻译后修饰 生物偶联 生物治疗
原文传递
糖基-羧基酞菁锌偶联衍生物的合成及相关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凤翔 邵宇飞 黄剑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分别将1(4),8(11),15(18),22(25)-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1)和1-(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2)与溴代乙酰糖基(乳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偶联,得到5种糖基酞菁偶联衍生物,IR,MS和UV-Vis光谱证实羧基酞菁与糖基成功偶联.糖基过... 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分别将1(4),8(11),15(18),22(25)-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1)和1-(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2)与溴代乙酰糖基(乳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偶联,得到5种糖基酞菁偶联衍生物,IR,MS和UV-Vis光谱证实羧基酞菁与糖基成功偶联.糖基过量时,由1主要获得糖基二取代产物.溶解性和稳定性研究表明:5种偶联衍生物易溶或可溶于DMF、丙酮、THF、氯仿和甲醇中,不溶于水,它们在DMF中避光均能稳定存在.在DMF、丙酮、THF、甲醇和氯仿中它们显示相似的酞菁单体的电子吸收光谱,在体积分数0.1%DMF的水中出现聚集,这些体系中的Q带特征吸收峰位于670~690nm;在DMF和含0.1%DMF的水中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358~0.721与0.121~0.198,为原酞菁(1和2)的2~3倍和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剂 合成 酞菁 生物 性质
原文传递
基于点击化学反应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奇 王彬 +4 位作者 黎霞 侯洁 白芳 孙丹 白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1-285,共5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免疫荧光标记方法及其在细胞荧光检测中的应用.首先,合成了2个关键的化合物6-叠氮-己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和4-乙炔基-N-乙基-1,8-萘酰亚胺,并将合成的6-叠氮-己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与抗her2抗体Anti-HP15的游离氨基偶联获... 报道了一种新型免疫荧光标记方法及其在细胞荧光检测中的应用.首先,合成了2个关键的化合物6-叠氮-己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和4-乙炔基-N-乙基-1,8-萘酰亚胺,并将合成的6-叠氮-己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与抗her2抗体Anti-HP15的游离氨基偶联获得叠氮化IgG;随后通过铜离子催化4-乙炔基-N-乙基-1,8-萘酰亚胺中的炔基与标记抗体的叠氮基团进行点击化学反应,同时以NHS-FITC和NHS-Rhodamine标记的抗体为阳性对照,测定了该标记方法的灵敏度,其检出限可达0.1μg,EC50结果与阳性对照相当.然后,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染色分析.结果表明,叠氮标记抗体可有效应用于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最后,采用激光共聚焦三通道复合荧光分析法对不同标记方法及其对应的免疫荧光显色方法进行了研究,确认采用本文方法标记的抗体可与其它免疫荧光技术同时使用,且结果互不干扰.本研究通过开发一种新型的抗体标记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免疫荧光抗体分析方法,并在细胞水平上进行了应用验证,丰富了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手段,该方法在未来的免疫研究中具备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击化学 免疫荧光分析 生物偶联
下载PDF
包裹RuBpy二氧化硅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用于肝癌细胞的识别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敏艳 陈泽忠 +3 位作者 王维 朱链 唐宏武 庞代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6-331,共6页
制备了两种不同官能团修饰的偶联亲和素的包裹钌联吡啶(RuBpy)二氧化硅荧光纳米探针A和探针B,并分别用于肝癌细胞的识别。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得到表面修饰不同官能团的纳米颗粒,然后通过亲和素与羧基化包裹RuBpy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相互... 制备了两种不同官能团修饰的偶联亲和素的包裹钌联吡啶(RuBpy)二氧化硅荧光纳米探针A和探针B,并分别用于肝癌细胞的识别。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得到表面修饰不同官能团的纳米颗粒,然后通过亲和素与羧基化包裹RuBpy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相互连接而制备得到探针A;通过亲和素与PEG修饰的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相互作用而制备得到探针B。与探针A不同的是,探针B通过一个长链PEG分子将亲和素与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偶联在一起。利用免疫荧光成像法将这两种探针分别用于人肝癌细胞的识别,结果表明,含有长链PEG分子的探针B更能够有效地识别肝癌细胞表面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荧光纳米颗粒 生物偶联 肝癌细胞 癌胚抗原
下载PDF
脱氧核糖醛缩酶与醇脱氢酶共催化合成(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
17
作者 旋凯昂 张荣珍 +1 位作者 饶俊超 徐岩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1,共7页
为实现生物法“一步”合成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采用生物偶联的方法分别构建不同抗性的两种重组质粒,即来源于Streptococcus suis的脱氧核糖醛缩酶基因与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的醇脱氢酶基因的重... 为实现生物法“一步”合成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采用生物偶联的方法分别构建不同抗性的两种重组质粒,即来源于Streptococcus suis的脱氧核糖醛缩酶基因与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的醇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将两种重组质粒共转化于大肠杆菌BL21同一细胞中,实现两种酶的可溶性共表达。以重组大肠杆菌为生物催化剂,全细胞催化两种底物:400 mmol/L乙醛与200 mmol/L氯乙醛发生反应,获得产物(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在缺少标准产物对照的条件下,利用质谱(MS)以及氢谱(1H-NMR)进行产物鉴定,最终确定合成的产物为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 (3R 5S)-6-氯-2 4 6-三脱氧己内酯 生物偶联 全细胞催化 产物鉴定
下载PDF
Efficient Syntheses of Permethylated Derivatives of Neolamellarin A,a Pyrrolic Marine Natural Product 被引量:2
18
作者 YIN Ruijuan JIANG Long +1 位作者 WAN Shengbiao JIANG Ta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5年第2期329-334,共6页
The pyrrole-derived alkaloids with marine origin, especially their permethyl derivatives, have unique structures and promising biological activities. Marine natural product neolamellarins are a collection of lamellari... The pyrrole-derived alkaloids with marine origin, especially their permethyl derivatives, have unique structures and promising biological activities. Marine natural product neolamellarins are a collection of lamellarin-like phenolic pyrrole compounds, which can inhibit hypoxia-induced HIF-1 activation. Many pyrrole-derived lamellarin-like alkaloids show potent MDR reversing activity. In this study, five permethylated derivatives of neolamellarin A were synthesized with their MDR reversing activity studied in order to identify new MDR reversal agents. A convergent strategy was adopted to synthesize the permethylated derivatives of neolamellarin A. Pyrrole was first converted into a corresponding N-trisisopropylsilyl (TIPS)-substituted derivative, then through iodination afforded 3,4-diiodinated pyrrole compound. The key intermediate, 3,4-disubstituent-lH-pyrrole, was obtained through desilylation of 3,4-disubstituent-l-TIPS pyrrole, which was prepared from 3,4-diiodinated pyrrole derivative and aryl boronic acid ester through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them. Then, the intermediate, 3,4-disubstituent-lH-pyrrole, reacted with fresh phenylacetyl chloride under n-BuLi/THF condition afforded the target compounds. Finally, we obtained five novel pyrrolic com- pounds, permethylated derivatives ofneolamellarin A 16a-e, in 30%-37% yield through five step reactions. The bioactivity testing of these compounds are i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lamellarin A DERIVATIVE SYNTHESIS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ACYLATION
下载PDF
生物正交反应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汪欣 张贤睿 +2 位作者 黄宗煜 樊新元 陈鹏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6-413,共8页
生物正交反应是指能够在生物体系中进行、且不会与天然生物化学过程相互干扰的一类化学反应.这类反应的出现为科学家对生命进程的原位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已经成为化学生物学这一新兴交叉领域的核心方向之一.自这一概念提出的近二... 生物正交反应是指能够在生物体系中进行、且不会与天然生物化学过程相互干扰的一类化学反应.这类反应的出现为科学家对生命进程的原位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已经成为化学生物学这一新兴交叉领域的核心方向之一.自这一概念提出的近二十年里,生物正交化学经历了反应类型由单一的“偶联反应”向成键偶联、断键剪切反应并重,应用场景由简单的活细胞体系向更为复杂的生物活体升级的一系列发展历程.同时,在生命科学研究、医药研发、临床诊疗等多个领域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学者们积极参与并推动了生物正交反应的快速发展,在反应开发、体系优化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原创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生物正交剪切反应”概念的提出与开发应用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本综述中,分别按照金属介导、光介导和化学小分子介导的生物正交偶联反应以及生物正交剪切反应,对近五年来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代表性成果进行系统介绍.最后对生物正交反应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加以展望.我们期待更多高效、兼容的生物正交反应得以发展,并提出“遥控生物正交化学”的未来发展目标,期待更多的化学家能够加入生物正交反应的开发拓展与应用探索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正交反应 生物正交剪切反应 生物正交反应 遥控生物正交化学 剪切化学
原文传递
RNA药物非病毒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欢 魏利军 《药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839-847,共9页
RNA疗法通过将外源性的RNA引入特定细胞来调控基因表达,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疾病治疗策略。然而,由于存在体内稳定性差、难以高效进入靶细胞等问题,RNA药物的递送需借助合适的药物递送系统。与病毒载体相比,非病毒载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RNA疗法通过将外源性的RNA引入特定细胞来调控基因表达,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疾病治疗策略。然而,由于存在体内稳定性差、难以高效进入靶细胞等问题,RNA药物的递送需借助合适的药物递送系统。与病毒载体相比,非病毒载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介绍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系统、生物偶联递送系统以及外泌体递送系统这3种可帮助RNA疗法进入临床的非病毒载体递送系统,并对其技术进展和难点进行分析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药物 非病毒递送系统 脂质纳米粒 生物偶联 外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