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红色元素硒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利用性 被引量:62
1
作者 高学云 张劲松 张立德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58,共2页
纳米红色元素硒是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元素硒的纳米粒子,粒径在60nm 以内。体外研究证实,纳米红色元素硒能够与谷胱甘肽反应,其反应能力约为亚硒酸钠的1/20至1/10。急性毒性实验证实以口服硒元素的量计,纳米红色元素硒的LD50 = 112.98(89... 纳米红色元素硒是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元素硒的纳米粒子,粒径在60nm 以内。体外研究证实,纳米红色元素硒能够与谷胱甘肽反应,其反应能力约为亚硒酸钠的1/20至1/10。急性毒性实验证实以口服硒元素的量计,纳米红色元素硒的LD50 = 112.98(89.95~141.90)m g/kgBW,亚硒酸钠的LD50= 15.72(13.38~18.47)m g/kgBW,显示出纳米红色元素硒的毒性低。生物利用性试验证实:小鼠分别口服纳米红色元素硒和亚硒酸钠(Se 50μg/kg BW)30天,与对照组比,2种硒都能显著提高小鼠血硒和肝硒浓度,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利用性 纳米红色元素硒
下载PDF
含朱砂口服中成药中汞的生物利用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9
2
作者 齐江宁 胡广林 +2 位作者 庞京团 韩彬 黄维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49-2751,共3页
目的从生物利用性角度评价含朱砂中成药中汞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含朱砂中成药总汞含量,体外消化透析法模拟人体胃肠消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检测得到含朱砂中成药中汞生物利用性相关数据... 目的从生物利用性角度评价含朱砂中成药中汞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含朱砂中成药总汞含量,体外消化透析法模拟人体胃肠消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检测得到含朱砂中成药中汞生物利用性相关数据。结果 6种常用含朱砂中成药在人工胃液中汞溶出率在0.14%~1.96%范围内,小肠阶段汞可接受率为0.003 8%~0.011 7%。基于汞在人体的半衰期和蓄积中毒量,反推导出含朱砂中成药中汞元素的安全阈值为每人每天0.099 mg。结论综合考虑6种常用含朱砂中成药的汞含量水平、服用剂量、服用频次等,说明口服含朱砂中成药引起汞暴露的安全风险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利用性 体外消化透析法 含朱砂中成药 安全阈值
下载PDF
海南产槟榔、沉香及槟榔-沉香药对中锰的测定与生物利用性
3
作者 黄维钱 胡广林 +2 位作者 邹涛 刘江涛 王安航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1年第8期37-43,共7页
为测定海南产槟榔、沉香及槟榔-沉香(质量比为1∶1)药对中锰的含量与生物利用性,并了解锰的健康效应,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槟榔、沉香原药及其水煎液中锰的含量,并用体外消化-透析法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研究了锰的生物利... 为测定海南产槟榔、沉香及槟榔-沉香(质量比为1∶1)药对中锰的含量与生物利用性,并了解锰的健康效应,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槟榔、沉香原药及其水煎液中锰的含量,并用体外消化-透析法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研究了锰的生物利用性。结果表明,该法回收率为98.32%~102.40%,RSD为1.24%~1.76%。原药材中锰的含量为:40.22μg.g-1(槟榔)、238.52μg.g-1(沉香)、139.37μg.g-1(槟榔-沉香药对);水煎液中锰的含量为:29.19μg.g-1(槟榔)、162.66μg.g-1(沉香)、95.37μg.g-1(槟榔-沉香药对);锰的生物可接受率为:0.74%(槟榔)、0.48%(沉香)、0.63%(槟榔-沉香药对),槟榔(10 g)、沉香(10 g)及槟榔-沉香药对(20 g)水煎剂中锰的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8.3%(槟榔),46.5%(沉香),54.5%(槟榔-沉香药对)。沉香及槟榔-沉香(质量比为1∶1)药对中锰的含量丰富,口服沉香原药及含沉香中药时沉香是人体摄入锰的一种重要来源,但锰的生物可接受率却很低(<1%),说明锰的生物利用性很差,服用槟榔、沉香以及槟榔-沉香(质量比为1∶1)药对,从锰的角度来说没有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沉香 药对 体外消化-透析法 生物利用性
下载PDF
类蛋白反应修饰的牡蛎肽锌结合物的生物利用性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再扬 曹玉惠 +3 位作者 赵元晖 崔永日 薛长湖 曾名湧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1,共6页
通过类蛋白反应(Plastein)修饰制备具有较高锌离子结合能力的牡蛎源肽(EVPPEEH),其锌结合能力为161 mg/g。以缺锌型SD大鼠为试验模型,以牡蛎酶解肽-锌结合物OPZ、类蛋白反应修饰的牡蛎酶解肽-锌结合物LPZ和ZnSO4(ZS)为对照,研究牡蛎源肽... 通过类蛋白反应(Plastein)修饰制备具有较高锌离子结合能力的牡蛎源肽(EVPPEEH),其锌结合能力为161 mg/g。以缺锌型SD大鼠为试验模型,以牡蛎酶解肽-锌结合物OPZ、类蛋白反应修饰的牡蛎酶解肽-锌结合物LPZ和ZnSO4(ZS)为对照,研究牡蛎源肽(EVPPEEH)与锌的结合物(MZ)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和生物利用途径。结果表明:MZ组大鼠血清锌水平,股骨锌储备量及肝脏锌含量和肾脏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脾脏锌含量MZ组和LPZ组恢复程度相似,均显著高于OPZ组和ZS组。MZ组和各对照组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显著增加,效果相似。大鼠小肠转锌蛋白(ZnT1)的表达量MZ组与无机锌组差异不是很明显,而小肽转运蛋白(PepT1)的表达量MZ组最高,相对于ZS组上调了20%,显著高于各对照组,说明大鼠小肠对MZ的吸收利用一部分是通过传统锌离子途径,另一部分是通过小肽途径。MZ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补锌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肽锌结合物 类蛋白反应 生物利用性 转锌蛋白
下载PDF
浅谈钙盐和铁盐的生物利用性
5
作者 R.Schnee W.Feldheim 《中国食品工业》 1998年第12期18-20,共3页
过去几年问,食品和饮料工业界中新产品层出不穷,配料的生产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并推出许多营养强化食品和饮料产品。目前采用矿物质来强化食品和饮料趋势的形成,是由于可以让消费者选择的食品种类始终有限,未能满足人体各项所需,从而影... 过去几年问,食品和饮料工业界中新产品层出不穷,配料的生产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并推出许多营养强化食品和饮料产品。目前采用矿物质来强化食品和饮料趋势的形成,是由于可以让消费者选择的食品种类始终有限,未能满足人体各项所需,从而影响个人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盐 铁盐 生物利用性 PH值 吸收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分析
6
作者 孙境蔚 赵洁妮 +1 位作者 张云峰 侯雅涵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福建省泉州市4个绿地公园的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Cr、Mn、Ni、Cu、Zn、Pb)的总量、赋存形态含量和植物样品(兰花草、龙船花、鬼针草、肾蕨)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特...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福建省泉州市4个绿地公园的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Cr、Mn、Ni、Cu、Zn、Pb)的总量、赋存形态含量和植物样品(兰花草、龙船花、鬼针草、肾蕨)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特征和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中Mn、Ni、Cu、Zn、Pb平均含量均大于福建省土壤背景值;(2)Mn、Zn、Pb、Cr以有效态为主,生物可利用性高,Ni、Cu以残渣态为主,但不能忽略其他形态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结果表明,Zn、Pb和Mn的生物可利用性较强;(3)不同植物不同部位对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富集迁移能力,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与迁移能力并非呈现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形态 绿地公园 土壤-植物体系 生物利用
下载PDF
一种鸡粪来源溶解有机氮在天然海水中不同降解阶段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组分结构特征
7
作者 曾翠 李克强 +3 位作者 张现盛 赵婧 所芳屹 王修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5-690,共16页
陆源溶解有机氮(DON)是近海环境中的重要氮来源,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与自身生物可利用性、组分和结构有关。如何表征DON在天然海水老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结构特征是难点。以畜禽养殖鸡粪作为DON来源,通过1年的天然海水... 陆源溶解有机氮(DON)是近海环境中的重要氮来源,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与自身生物可利用性、组分和结构有关。如何表征DON在天然海水老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结构特征是难点。以畜禽养殖鸡粪作为DON来源,通过1年的天然海水自然降解实验,测定和表征了不同降解阶段DON的理化参数和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按培养时间划分的生物可利用组分(BDON)中,易利用组分(LBDON,0~12 d)、半易利用组分(HLBDON,12~80 d)和难利用组分(RBDON,80~365 d)占比分别为51.41%、31.79%和2.63%。其中,LBDON和HLBDON主要是三维荧光色氨酸T组分和土壤富里酸D组分,结构上主要是胺基官能团;RBDON主要是可见光富里酸C1组分,主要包括胺基、羟基、芳基和羧基/酯基等官能团;而惰性组分(RDON)主要是三维荧光紫外区富里酸A组分和类腐殖酸E组分,结构上主要包括炔基、芳基和羧基/酯基等。RDON较BDON在芳香性、疏水性和腐殖化指数上均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89.8%、86.5%和39.2%。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海洋中陆源DON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氮(DON) 生物利用 组分结构特征 陆源 莱州湾
下载PDF
南黄海溶解态氨基酸组成特征及DON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8
作者 孙虎 高新芃 +1 位作者 孟潇 苏荣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4,共10页
生物可利用性有机氮(BDON)在海洋生态系统氮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氨基酸是BDON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DON生物可利用性的重要指示物。本研究阐述2021年春、夏季南黄海水体中总溶解氨基酸(THAA)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南黄海DON生物可利用... 生物可利用性有机氮(BDON)在海洋生态系统氮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氨基酸是BDON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DON生物可利用性的重要指示物。本研究阐述2021年春、夏季南黄海水体中总溶解氨基酸(THAA)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南黄海DON生物可利用性进行分析。南黄海DON物质的量的浓度(下文简称浓度)分布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征,夏季THAA水平分布上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夏季南黄海THAA的平均浓度(1.11±0.34μmol/L)略高于春季(0.98±0.28μmol/L)而DON平均浓度春季(8.17±5.06μmol/L)明显高于夏季(5.72±2.82μmol/L)。南黄海氨基酸主要由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等构成,其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春季(61.51%)略低于夏季(65.69%)。南黄海以硅藻为主的浮游植物群落是水体氨基酸的重要来源,浒苔绿潮暴发显著影响了水体氨基酸的组成。夏初浒苔绿潮进入消亡和降解阶段,这可能是南黄海35°N以北海域DON具有很高的生物可利用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溶解态氨基酸 溶解有机氮 南黄海 降解因子 生物利用
下载PDF
土壤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评估与修复策略探析
9
作者 张雁然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4期139-140,143,共3页
本文聚焦于土壤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估及其修复策略,旨在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首先,文章综述了全球范围内土壤污染的现状,强调了土壤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评估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随后,文章详细分析了现有的评估... 本文聚焦于土壤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估及其修复策略,旨在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首先,文章综述了全球范围内土壤污染的现状,强调了土壤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评估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随后,文章详细分析了现有的评估方法,包括生物测试、化学模拟以及综合评估方法,并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此外,文章还深入探讨了多种土壤修复策略,如生物、物理、化学修复以及综合修复策略,并对这些策略的效果和适用性进行了评价。最后,文章讨论了评估方法与修复策略的整合应用,指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与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方向。本文通过对土壤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全面评估与修复策略的深入分析,为有效应对土壤污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生物利用 评估方法 修复策略 环境管理
下载PDF
胶州湾不同形态磷的沉积记录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戴纪翠 宋金明 +3 位作者 李学刚 袁华茂 郑国侠 李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9-936,共8页
利用磷的连续分级浸取法,研究了胶州湾柱状沉积物不同粒级中磷的赋存形态,并探讨了影响磷含量与分布的因素和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在细、中和粗3个粒级的沉积物中,无机磷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Ca-P则是无机磷的优势形态,有... 利用磷的连续分级浸取法,研究了胶州湾柱状沉积物不同粒级中磷的赋存形态,并探讨了影响磷含量与分布的因素和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在细、中和粗3个粒级的沉积物中,无机磷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Ca-P则是无机磷的优势形态,有机磷只占较小的比例.粒度、有机碳(OC)、pH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是影响胶州湾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除Ca-P外,其他形态的磷大都随着粒度的变细,含量逐渐增加.磷的生物可利用性分析表明,胶州湾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主要包括可交换态磷、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等4种赋存形态,并且潜在的生物可利用磷的含量随着粒度的变细,其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性磷与浮游植物的数量和水体中的磷酸盐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形态 粒度 生物利用 胶州湾沉积物
下载PDF
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郑爱榕 沈海维 李文权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7,共9页
用MgCl2,NaOH和HCl对大亚湾的大鹏澳、南海的珠江口、厦门湾的胡里山沉积物进行了逐级提取和总磷分析,并以这3种沉积物为惟一磷源培养小球藻和球等鞭金藻,估算了藻类对沉积物中磷的可利用量.结果表明,3种沉积物总磷含量分别为449 3,650 ... 用MgCl2,NaOH和HCl对大亚湾的大鹏澳、南海的珠江口、厦门湾的胡里山沉积物进行了逐级提取和总磷分析,并以这3种沉积物为惟一磷源培养小球藻和球等鞭金藻,估算了藻类对沉积物中磷的可利用量.结果表明,3种沉积物总磷含量分别为449 3,650 1和643 9mg/kg;MgCl2和NaOH提取的生物可利用的非磷灰石无机磷分别为168 8,146 6和118 1mg/kg.非磷灰石无机磷占总磷的18 3%~32 6%.3种提取剂对3种沉积物提取的磷是HCl提取相最大,NaOH提取相次之,MgCl2提取相最小.小球藻和球等鞭金藻在3种沉积物中的最大相对生长率为4 3%~26 9%,两种藻在3种沉积物中的生长与非磷灰石无机磷和藻类可利用的颗粒磷量相对应.颗粒磷占非磷灰石无机磷的42 4%~78 2%,占沉积物中总无机磷的21 1%~27 1%,占总磷的11 8%~2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形态 生物利用
下载PDF
富营养化湖泊溶解性有机碳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叶琳琳 孔繁翔 +3 位作者 史小丽 阳振 闫德智 张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9-788,共10页
富营养化湖泊溶解性有机碳(DOC)包括内源和外源性碳源,不同来源碳源在物质化学结构组成和分子量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进而影响到对细菌的生物可利用性和碳素在食物网中的传递效率。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内外源DOC在碳稳定同位素值域... 富营养化湖泊溶解性有机碳(DOC)包括内源和外源性碳源,不同来源碳源在物质化学结构组成和分子量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进而影响到对细菌的生物可利用性和碳素在食物网中的传递效率。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内外源DOC在碳稳定同位素值域上的显著差异,建议通过对DOC碳稳定同位素的分析来识别富营养化湖泊中DOC的主要来源;通过对比内外源DOC在碳水化合物、结合态中性糖和腐殖质含量上的差异,并结合细菌生长参数如细菌二级生产力、细菌呼吸作用及细菌生长效率来分析内外源DOC对细菌的生物可利用性。从富营养化湖泊DOC来源的角度探讨其生物可利用性和碳素传递效率,有助于了解富营养化湖泊食物网中碳素循环特征,加强对湖泊生态学的认识,为湖泊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湖泊 溶解有机碳 来源 生物利用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与宽浓度范围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创建——以小秦岭金矿区农田土壤为例 被引量:20
13
作者 卢聪 李涛 +3 位作者 付义临 徐友宁 张江华 吴耀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54-2060,共7页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是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研究与实践证明其有效性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不足之处:忽略了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之间潜在生态风险的差异,且只重视重金属含量高于参考值时的生态风险,而对低于参...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是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研究与实践证明其有效性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不足之处:忽略了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之间潜在生态风险的差异,且只重视重金属含量高于参考值时的生态风险,而对低于参考值时的情况没有给予考虑,以致特定情况下的评价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生态风险,因而有必要创建适用性更广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为此,基于全过程控制优化的思想,引入了生物可利用性毒性系数,并将修正浓度与参考值差值引入计算公式,创建了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与宽浓度范围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实现了对重金属不同形态风险贡献的差异及重金属浓度低于参考值情况下潜在生态风险的准确把握。以小秦岭金矿区为典型区域,辅以对采集土样重金属总量及5种形态含量的分析,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与宽浓度范围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能客观地揭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是一种有效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建 生物利用 宽浓度范围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土壤 重金属
下载PDF
两种形态分析法对EDTA萃取前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秦普丰 廖柏寒 +1 位作者 雷鸣 曾清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2-727,共6页
采集2种重金属污染土壤,运用Tessier和Leleyter2种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Pb、Cd、Cu和Zn的形态及其分布,研究了EDTA萃取前后土壤重金属Pb、Cd、Cu和Zn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EDTA能有效地萃取土壤中重金属,在一定浓度条件下,EDT... 采集2种重金属污染土壤,运用Tessier和Leleyter2种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Pb、Cd、Cu和Zn的形态及其分布,研究了EDTA萃取前后土壤重金属Pb、Cd、Cu和Zn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EDTA能有效地萃取土壤中重金属,在一定浓度条件下,EDTA溶液对Pb、Cd和Cu的萃取能力比其对Zn的强。EDTA萃取前,2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态含量及其百分比都较低,而其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的含量及其百分比都较高。萃取后,2种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态含量和百分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其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的含量有所减少。EDTA促进了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的重金属向生物可利用态转变。Leleyter连续提取法在评价生物潜在利用态重金属方面较Tessier连续提取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重金属 污染土壤 Leleyter法 Tessier法 生物利用
下载PDF
不同浓度Mn^2+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海明 王宁 +2 位作者 王晓蓉 李玉成 金相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6,共4页
利用MA培养液进行藻类增长潜力(AGP)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Mn2+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n2+为0mg/L时,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很大抑制,叶绿素a含量较低;Mn2+为0.7~6.0mg/L时,铜绿微囊藻生长较快,叶绿素a含量都较... 利用MA培养液进行藻类增长潜力(AGP)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Mn2+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n2+为0mg/L时,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很大抑制,叶绿素a含量较低;Mn2+为0.7~6.0mg/L时,铜绿微囊藻生长较快,叶绿素a含量都较高,并且相互差异不明显;Mn2+为12.0mg/L时,可能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产生了毒性,生长受到抑制,且叶绿素a含量较低;Mn2+在藻类正常生长所需浓度范围内,其生物可利用性与溶液中Mn2+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Mn^+ AGP 叶绿素A 生物利用
下载PDF
黑碳对土壤和沉积物中菲的吸附解吸行为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齐亚超 张承东 +1 位作者 王贺 陈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8-855,共8页
利用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的生物富集实验,研究了黑碳对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菲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黑碳对菲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并用"双元平衡解吸(DED)模型"对解吸行为进行了预测.... 利用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的生物富集实验,研究了黑碳对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菲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黑碳对菲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并用"双元平衡解吸(DED)模型"对解吸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土壤和沉积物中黑碳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菲在颤蚓体内的生物累积因子(BSAF)的降低,其原因在于菲在黑碳沉积物样品中的不可逆吸附程度的显著增强.研究发现,土壤和沉积物中菲的生物可利用性与土壤和沉积物中菲的吸附相浓度无关而与孔隙水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解吸 生物利用 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价 被引量:174
17
作者 雷鸣 廖柏寒 秦普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51-1556,共6页
重金属化学形态是近年来土壤化学、植物营养和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利用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和含量变化来评价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有利于全面研究重金属的危害性和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结果表明,水溶态和交换态的重金... 重金属化学形态是近年来土壤化学、植物营养和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利用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和含量变化来评价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有利于全面研究重金属的危害性和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结果表明,水溶态和交换态的重金属易被生物吸收利用,而残留态重金属一般不被生物利用,其它形态如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的生物可利用性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利用 化学形态 污染土壤 重金属
下载PDF
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生物可利用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小勇 杨茜 +1 位作者 孙耀 黄建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509-3519,共11页
采用1992年Ruttenberg连续提取法(SEDEX)将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的磷分为交换态磷(Ex-P),Fe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有机磷(Or-P),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的结果,探讨了柱状沉积... 采用1992年Ruttenberg连续提取法(SEDEX)将黄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的磷分为交换态磷(Ex-P),Fe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有机磷(Or-P),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的结果,探讨了柱状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磷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黄东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各形态磷平均含量为:Au-P(140.72μg/g)>De-P(59.23μg/g)>Or-P(32.69μg/g)>Fe-P(29.91μg/g)>Ex-P(5.92μg/g);各形态磷在沉积时间序列上分布不同,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和气候环境等因子对磷埋藏量影响的不同,其中Au-P在长江口H1-18站位含量比南黄海中部3个站位要低得多;调查区表层潜在生物有效磷为13.55%左右,仅仅占沉积磷中的一小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东海陆架区 沉积物 磷形态 年代序列 生物利用
下载PDF
长江大通站溶解有机氮生物可利用性潜力及输入通量 被引量:10
19
作者 石晓勇 张桂成 +1 位作者 梁生康 韩秀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98-3706,共9页
根据2012~2013年度隔月对长江大通站的6次调查,分析了长江水体中溶解态总氮(TDN)的构成,包括溶解无机氮(DIN)及溶解有机氮(DON)中的尿素、自由态氨基酸(DFAA),结合态氨基酸(DCAA)的构成和丰度,并评价了DON的生物利用性潜力,... 根据2012~2013年度隔月对长江大通站的6次调查,分析了长江水体中溶解态总氮(TDN)的构成,包括溶解无机氮(DIN)及溶解有机氮(DON)中的尿素、自由态氨基酸(DFAA),结合态氨基酸(DCAA)的构成和丰度,并评价了DON的生物利用性潜力,估算了不同形态氮的输入通量.结果表明,受稀释作用和悬浮颗粒物吸附影响,长江水体中DON浓度呈现出春冬季高、夏秋季低的变化特征,平均浓度为(33.28±21.35)μmol/L,占TDN比例平均为20.05%±13.53%;DON中组分尿素、DFAA和DCAA占DON的氮摩尔占比分别为21.94%±19.89%,0.84%±0.52%,3.68%±2.61%.其中,尿素浓度受季节性施肥灌溉影响,与径流量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总溶解态氨基酸(TDAA)占溶解有机碳(DOC)的碳摩尔分数和氨基酸降解指数均表明长江水体中DON具有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且呈现出春夏季高、秋冬季低的变化趋势.DON的年输入通量为42.04万t,约占TDN年输入通量的17%其中,具有高生物可利用性的尿素、DFAA、DCAA分别占DON年通量的15.50%、0.64%、2.80%.上述结果表明,长江输入的DON具有相当高的生物可利用性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氮 生物利用 输入通量 长江
下载PDF
城市河流淤泥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鱼 刘亮 +4 位作者 董德明 徐珑 花修艺 杨帆 孙亚红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采用"三步连续萃取法"研究了哈尔滨市何家沟淤泥样品中重金属(Cu,Pb,Zn和Cd)的生物可利用性,结合淤泥中重金属"可利用态"分析了重金属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为淤泥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河流淤泥 重金属 生物利用 环境污染 生物有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