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医学超声传播实验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张博 张澜 +2 位作者 莫钊懿 钟徽 张建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131,137,共5页
生物医学超声传播实验是生物医学超声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帮助学生深入掌握超声物理基础以及相关实验设备的原理与使用具有重要价值。传统实验开设受时间、环境和设备成本的制约,为此,基于Matlab App Designer环境开发系统,通过可视化交... 生物医学超声传播实验是生物医学超声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帮助学生深入掌握超声物理基础以及相关实验设备的原理与使用具有重要价值。传统实验开设受时间、环境和设备成本的制约,为此,基于Matlab App Designer环境开发系统,通过可视化交互式界面设计和模块化虚拟仪器仿真,实现一套完整的信号发生、参数设置、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显示的实验系统。系统可完成超声透射、反射、衰减和非线性参数B/A测量等实验,能够直观、灵活地展示超声传播的规律,并可进行信号二次处理与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超声传播特性,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超声 传播实验 实验系统 虚拟仿真
下载PDF
医学超声工程现状和生物医学超声概况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威琪 徐智章 +1 位作者 江源源 莫善钰 《声学技术》 CSCD 1994年第1期27-35,共9页
医学超声工程现状和生物医学超声概况王威琪,徐智章,江源源,莫善钰(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中山医院,无锡雷声电子设备厂)1引言生物医学超声是指超声在离休或活体的生物组织中的现象、效应、作用、机制和应用。它是一门边缘学... 医学超声工程现状和生物医学超声概况王威琪,徐智章,江源源,莫善钰(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中山医院,无锡雷声电子设备厂)1引言生物医学超声是指超声在离休或活体的生物组织中的现象、效应、作用、机制和应用。它是一门边缘学科,其原理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诊断 生物医学超声
下载PDF
基于医工融合的生物医学超声技术课程建设及实践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红 吕丹 程海凭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第16期95-96,104,共3页
生物医学超声技术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综合了超声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学、临床医学等多门学科。传统的工学授课方式很少结合临床诊断,仅从原理和电路开展教学。通过教材、实训条件、教学方式、师资培养等几个方... 生物医学超声技术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综合了超声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学、临床医学等多门学科。传统的工学授课方式很少结合临床诊断,仅从原理和电路开展教学。通过教材、实训条件、教学方式、师资培养等几个方面的建设,进行医工融合课程建设的探索,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融合 生物医学超声技术 问题为导向 课程建设
下载PDF
PAD教学在“生物医学超声技术”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伍秀玭 朱耿 +1 位作者 郝丽俊 伍雯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1年第6期782-785,793,共5页
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知识的灌输和自我消化,其在“生物医学超声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应用效果欠佳,易出现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无法真正消化吸收知识的状况,原因可归结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欠缺。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将PA... 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知识的灌输和自我消化,其在“生物医学超声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应用效果欠佳,易出现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无法真正消化吸收知识的状况,原因可归结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欠缺。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将PAD教学(即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教学)灵活地应用于“生物医学超声技术”课程改革,该教学方法可总结为“五步六字”,包括讲授理论知识、内化吸收理论、分组实践理论、提升学习能力及总结答疑思考,并以超声换能器的声场重建内容为例,详细阐述了教学实施。通过调研课改前后的学习情况,发现该教学方法在课程满意度和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课堂 生物医学超声技术” 学习兴趣 自主能动性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多模式思政在“生物医学超声技术”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伍秀玭 朱耿 +1 位作者 涂华婷 伍雯 《科教导刊》 2022年第20期93-96,共4页
课程思政是如今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自2017年教育界掀起了课程思政的热潮,从高校层面到教师层面已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的意识,但课程思政的具体方向和实施方案并未得到很好的明确和实践。文章探讨多模式思政在“生物医学超声技... 课程思政是如今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自2017年教育界掀起了课程思政的热潮,从高校层面到教师层面已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的意识,但课程思政的具体方向和实施方案并未得到很好的明确和实践。文章探讨多模式思政在“生物医学超声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根据各部分课程内容的特点,分别采用讲述故事,联系实际,阐述由来,举例说明,撰写体会、播放视频和分组讨论七种不同的模式,进行了课程思政,并评估了该方案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多模式思政后同学们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感大幅提高,其中对传统的思政方式和观点接纳度最高,而对联系实际的方式所传达的思政要点认识不是太深刻,此外,同学们的医疗器械法制意识比较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 思政教育 生物医学超声技术 教学评价
下载PDF
多功能生物医学超声:分子影像、给药与神经调控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海荣 蔡飞燕 +4 位作者 严飞 牛丽丽 李飞 孟龙 邱维宝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864-1873,共10页
超声作为一种安全、经济、便携、快速的成像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个领域并几乎涉及每一种人体器官和每一个医学分支.近年来,随着重大疾病早期诊疗的迫切需求,结合物理、工程、技术的综合发展,提出了超声分子成像、定点给药、超... 超声作为一种安全、经济、便携、快速的成像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个领域并几乎涉及每一种人体器官和每一个医学分支.近年来,随着重大疾病早期诊疗的迫切需求,结合物理、工程、技术的综合发展,提出了超声分子成像、定点给药、超声神经调控及诊疗一体化等新技术,生物医学超声将从单纯的成像手段转变为具有精确诊断、调控和治疗的多种功能.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生物医学超声基本物理特征(波动、力学和热效应),然后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回顾近几年超声在生物医学中的新研究进展(分子影像、操控给药和神经调控等方面),并探讨超声诊疗一体化和超声神经调控在精准医学和脑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超声 超声分子成像 定点给药 超声神经调控 诊疗一体化
原文传递
肺超声伪影的产生机理、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泉龙 高琨 +1 位作者 张皓宇 钟徽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181,共9页
近年来,肺部超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肺部超声可以对肺组织以及胸膜进行快速的视觉评估,用来诊断心源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肺部疾病。相较于CT、磁共振成像(MRI)而言,超声对人体无辐射危险,且超声技术简单、安... 近年来,肺部超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肺部超声可以对肺组织以及胸膜进行快速的视觉评估,用来诊断心源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肺部疾病。相较于CT、磁共振成像(MRI)而言,超声对人体无辐射危险,且超声技术简单、安全、成本相对较低。而肺超声伪影可以反映出诸多肺部组织病理信息,临床诊断中能观察到的肺部伪影主要包括有A线、B线与Z线。通过这些伪影可以对患者进行生理和病理的诊断,尤其是B线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该文就肺部超声伪影的产生机理、定量及半定量检测技术以及肺超声伪影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伪影 B线检测 半定量检测 生物医学超声 医学超声成像
下载PDF
拉普拉斯分布表面超声背向散射的研究
8
作者 李继凯 李林功 谷金宏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9-21,共3页
假设随机粗糙表面符合拉普拉斯分布,得出了来自粗糙表面的超声背向散射声强与物体表面粗糙度,超声频率和掠射角之间的闭形解析表达式.与Boyd[1]等报道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其结果的近似程度在大掠射角时比文献[2]预言的更好.
关键词 拉普拉斯分布 粗糙表面 背向散射 生物医学超声 超声频率 掠射角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超声刺激器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荥娟 郑政 吴永亮 《软件》 2017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超声刺激器是研究神经调制的必备工具,然而目前大多数的超声刺激器的软件控制部分皆由PC端完成,设备体积大且无法满足操作人员远距离进行控制的需求。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超声刺激器控制系统,系统软件部分通过手机... 超声刺激器是研究神经调制的必备工具,然而目前大多数的超声刺激器的软件控制部分皆由PC端完成,设备体积大且无法满足操作人员远距离进行控制的需求。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超声刺激器控制系统,系统软件部分通过手机蓝牙端口与刺激器通信,可将手机端输入的参数信息发送至刺激器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进行编译处理。通过该系统向刺激器发送参数进行实验,经刺激器处理后在示波器上观察脑刺激所需的刺激信号,结果表明此控制系统参数传输准确,控制有效。同时此设备体积小、携带方便,设计界面简单易懂,便于操作,扩大了研究人员的操控范围,因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超声刺激器 控制设备 ANDROID 蓝牙 刺激信号
下载PDF
基于微泡共振的快速微流体声学混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章风 张文俊 +2 位作者 牛丽丽 孟龙 郑海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56-163,共8页
微流体在生物医学、化学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并具有重大意义.在预处理中,液体混合也是关键且最为必要的前序.为了提高微流控腔道内液体混合的效率,本文提出基于单微泡振动的声学混合器,通过微泡共振,产生声微流,声微流形成的剪切力将在... 微流体在生物医学、化学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并具有重大意义.在预处理中,液体混合也是关键且最为必要的前序.为了提高微流控腔道内液体混合的效率,本文提出基于单微泡振动的声学混合器,通过微泡共振,产生声微流,声微流形成的剪切力将在流体中产生微扰动,实现液体的混合.设计了底面直径为40μm的微孔结构,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形成微泡,在共振频率为165 kHz的压电换能器激励下,气泡发生共振产生声微流.通过对压电换能器输入不同能量,获取混合液体的最优参数,可在37.5 ms内实现混合效果,混合均匀度达到92.7%.本文设计的单微泡振动混合器结构简单、混合效率高、混合时间短、输入能量低,可为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超声 单微泡 振动 声微流
下载PDF
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伍秀玭 李晓欧 +2 位作者 司博宇 涂华婷 伍雯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第20期50-53,共4页
探究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方法在生物医学超声技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实施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方法后,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其中优、良的占比分别从13%和25%上升到19%和36%,而不及格占比由11%下降到2%。此外,该方法... 探究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方法在生物医学超声技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实施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方法后,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其中优、良的占比分别从13%和25%上升到19%和36%,而不及格占比由11%下降到2%。此外,该方法还能培养团结协作意识,提高个人竞争力,促进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翻转课堂 生物医学超声技术
下载PDF
Speckle Reduction Based on Contourlet Transform Using Scale Adaptive Threshold for Medical Ultrasound Image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晓阳 陈亚珠 +1 位作者 张素 阳维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8年第5期553-558,共6页
A new speckle suppression method in contourlet domain was presented. By modeling the subband contourlet coefficients of the ultrasound images after logarithmic transform as generalized Gaussian distribution (GGD), we ... A new speckle suppression method in contourlet domain was presented. By modeling the subband contourlet coefficients of the ultrasound images after logarithmic transform as generalized Gaussian distribution (GGD), we gave a scale-adaptive threshold in Bayesian framework.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both synthetic and clinical ultrasound images show that our method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on speckle suppressing than the wavelet-based method while well preserving the feature deta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ourlet transform speckle reduction ultrasound image generalized Gaussian distribution(GGD)
原文传递
Construction of smart inorganic nanoparticle-based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and thei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被引量:4
13
作者 Ming Ma Hangrong Chen Jianlin Shi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3期1170-1183,共14页
Ultrasound(US) imaging in combination with US contrast agents(UCAs) is a powerful tool in the modern biomedical field because of its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easy access to patients and minimum invasiveness.The microb... Ultrasound(US) imaging in combination with US contrast agents(UCAs) is a powerful tool in the modern biomedical field because of its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easy access to patients and minimum invasiveness.The microbubble-based UCA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diagnosis; however, they are only limited to the blood pool imaging and not applicable to the tissue-penetrated imaging due to their large particle size and structural instability. Inorganic nanoparticles(NPs), such as silica,gold and Fe x O y, featured with both satisfactory echogenic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as a new generation of UCAs. In this review, we present the most recent progresses in the tailored construction of inorganic UCAs and thei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US imaging-involved fields. Firstly, the typical inorganic NP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including solid, hollow and multiple-layer forms will be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d in terms of their structure design,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US imaging mechanism and diverse applications; secondly, the recent progress in exploring the gas-generating inorganic NP system for US imaging purpose will be reviewed, and these intelligent UCAs are multifunctional for simultaneous US imaging and disease therapy; thirdly, several nanocomposite platforms newly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inorganic UCAs with other functional components will be presented anddiscussed. These multifunctional NPs are capable of further enhancing the imaging resolution by providing more comprehensive anatomical information simultaneously.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design criteria for developing promising UCAs to satisfy both clinical demands and optimized US imaging capability will b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organic nanoparticle .Ultrasoundimaging . Theranostic . Contrast ag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