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步法制备生物发酵蛋白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蔡吉 陈文聪 +5 位作者 刘军 李丽 张桂容 附俊杰 冯洁雅 刘雪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7-212,共6页
该研究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固态发酵、酶解两步法协同处理农副加工产物(菜籽粕、豆粕)制备发酵蛋白,以达到改善蛋白质品质、降低抗营养因子的目的。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原料组成为70%菜籽粕+30%豆粕;固态... 该研究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固态发酵、酶解两步法协同处理农副加工产物(菜籽粕、豆粕)制备发酵蛋白,以达到改善蛋白质品质、降低抗营养因子的目的。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原料组成为70%菜籽粕+30%豆粕;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蛋白原料初始含水量45%,米曲霉麸皮种子接种量3%,发酵时间40 h,发酵温度30℃;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32 h,酶解初始含水量56%,酶解温度50℃。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蛋白的蛋白溶解度(65.80%)提高97.49%,酸溶蛋白/粗蛋白(44.13%)提高779.75%,硫苷含量(8.63μmol/g)降低69.14%。表明利用两步法处理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能在改善蛋白品质的同时,降低抗营养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豆粕 固态发酵 酶解 生物发酵蛋白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对肥育猪生产性能、猪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何正兴 单昊书 +1 位作者 凌方正 王云立 《农业装备技术》 2010年第3期63-64,共2页
试验选用39头60 kg左右长白×大白公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13头,试验选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一组、二组分别用35%和50%的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替代部分豆粕,对照采用基础日粮。试验从肉猪60 kg开始至90 kg结束。试验结果表明:试... 试验选用39头60 kg左右长白×大白公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13头,试验选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一组、二组分别用35%和50%的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替代部分豆粕,对照采用基础日粮。试验从肉猪60 kg开始至90 kg结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一组、二组的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6.7%和13.31%,饲料报酬率提高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屠宰率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眼肌面积、瘦肉率、后腿比例、脂肪率均无明显变化;猪肉品质无异味,肉色、大理石纹、酸度、肉香味和嫩度未见不良变化,在熟肉率上较对照组提高了9.11%和7.85%,试验二组的失水率减少了4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蛋白饲料 肥育猪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肉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的研制及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梅宁安 刘自新 +3 位作者 方海田 丁建宁 陈桂芬 张国玲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年第3期34-36,共3页
试验研究了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的研制方法及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15头,对照组日粮组成为添加30%胡麻饼的精料补充料+青贮饲料+苜蓿干草,试验组日粮组成为添加30%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 试验研究了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的研制方法及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15头,对照组日粮组成为添加30%胡麻饼的精料补充料+青贮饲料+苜蓿干草,试验组日粮组成为添加30%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的精料补充料+青贮饲料+苜蓿干草,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头均日产奶量提高2.25%(P>0.05),试验期头均产奶总增加量提高43.51%(P<0.01),料奶比降低9.20%(P<0.05),头均毛利润提高40.34元,经济效益提高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蛋白饲料 荷斯坦奶牛 生产性能
下载PDF
利用动物血、内脏生物发酵蛋白饲料
4
《中国科技成果》 2002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动物血 血粉 内脏 全价配合饲料 生物发酵蛋白饲料
原文传递
微生物固态发酵蛋白补充料工艺条件的优化
5
作者 杨晶晶 张政 +4 位作者 张琪炜 苏星 李冬芳 刘世雄 刘大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本试验旨在固态发酵条件下研究微生物发酵蛋白补充料的工艺条件。以物料堆积高度、初始含水量、翻料温度和发酵时间4个因素为条件,利用DPS软件混料试验方案设计出8种不同发酵工艺,分别进行固态堆积发酵,以物料pH值、有机酸含量,酵母菌... 本试验旨在固态发酵条件下研究微生物发酵蛋白补充料的工艺条件。以物料堆积高度、初始含水量、翻料温度和发酵时间4个因素为条件,利用DPS软件混料试验方案设计出8种不同发酵工艺,分别进行固态堆积发酵,以物料pH值、有机酸含量,酵母菌活菌数及3种营养活性物质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来确定最佳发酵工艺。结果显示:微生物发酵蛋白补充料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堆积料高为30 cm,初始含水量为47.3%,翻料温度为45℃和发酵周期48 h,此时物料中酵母菌活菌数达到9.77×10~7CFU/g、β-葡聚糖含量55.95 mg/g、甘露聚糖28.03 mg/g、多肽1.39 mg/g和有机酸4.7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蛋白补充料 固态发酵 发酵工艺
原文传递
Alkaline Protease Production by a Strain of Marine Yeasts 被引量:1
6
作者 WANG Ping CHI Zhenming MA Chunli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6年第3期263-268,共6页
Yeast strain 10 with high yield of protease was isolated from sediments of saltern near Qingdao, China. The protease had the highest activity at pH 9.0 and 45 ℃. The optimal medium for the maximum alkaline protease p... Yeast strain 10 with high yield of protease was isolated from sediments of saltern near Qingdao, China. The protease had the highest activity at pH 9.0 and 45 ℃. The optimal medium for the maximum alkaline protease production of strain 10 was 2.5 g soluble starch and 2.0 g NaNO3 in 100 mL seawater with initial pH 6.0. The optimal cultivation conditions for the maximum protease production were temperature 24.5 ℃, aeration rate 8.0 L min -1 and agitation speed 150 r min -1.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623.1 U mg -1 protein of alkaline protease was reached in the culture within 30 h of fer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yeasts alkaline protease FERMENTATION optimal conditio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