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生物可降解性支架的研究
1
作者 王田蔚 杨海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1期79-80,F003,共3页
关键词 介入疗法 冠状动脉 生物可降解性支架 生物相容性 多孔性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性支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越勇 张金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9-460,共2页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血管内支架 血管狭窄性病变 生物可降解性支架 现状 展望
原文传递
心肌内双层多孔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的制备(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吕丰 刘天军 +2 位作者 赵健 刘晓程 宋存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4374-4376,共3页
目的:制备心肌内双层多孔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评估其对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聚己内酯为材料,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为药物载体,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采... 目的:制备心肌内双层多孔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评估其对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聚己内酯为材料,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为药物载体,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采用考马斯亮蓝试剂法对支架上牛血清白蛋白含量及体外释放量进行测定,万能材料测定仪测定支架的力学性能。制备猪慢性心肌局部缺血模型,体内评估该支架在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对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结果:该支架牛血清白蛋白携带量为每支架10mg,30d后牛血清白蛋白释放量达80%,支架压缩80%时承受的应力为1.2MPa,在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后可保持心肌孔道通畅。结论:成功制备心肌内双层多孔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能承受心肌压力并达到缓慢控制释放药物的效果,可维持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后的心肌孔道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 牛血清白蛋白 聚己内酯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吕丰 刘天军 +2 位作者 赵健 刘晓程 宋存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8-582,I0004,共6页
目的制备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评估其对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TMR)后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聚己内酯(PCL)为材料,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药物载体,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 目的制备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评估其对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TMR)后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聚己内酯(PCL)为材料,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药物载体,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采用考马斯亮蓝试剂法对支架上BSA含量及体外释放量进行测定,万能材料测定仪测定支架的力学性能,核磁波谱对支架的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制备猪慢性心肌局部缺血模型,在体评估该支架在TMR后对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结果该支架BSA吸附量为13.1μg/mg支架,30d后BSA释放量达95%,支架压缩80%时承受的应力为1.7MPa,在TMR后可保持心肌孔道通畅。结论成功制备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能承受心肌压力并达到缓慢控制释放药物的效果,可维持TMR后的心肌孔道通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 牛血清白蛋白 聚己内酯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恒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1期35-36,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金属支架置入术的近期疗效显著,但术后存在再狭窄率高、血栓源性强及支架永久存留于体内等缺陷,远期效果不理想。生物可降解性支架(BDS)的应用已不断取得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金属支架置入术的近期疗效显著,但术后存在再狭窄率高、血栓源性强及支架永久存留于体内等缺陷,远期效果不理想。生物可降解性支架(BDS)的应用已不断取得进展,但仍面临不少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学科协作的加强,载药生物可降解性冠状动脉支架有望最终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物可降解性支架 再狭窄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性紫杉醇支架预防血管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肖越勇 张金山 +1 位作者 崔福斋 孟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 探讨生物可降解性紫杉醇支架防治血管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制备“Z形”聚左旋乳酸 (PLLA)裸支架和含抗增生药物紫杉醇 6 0 μg的PLLA支架。应用 7F球囊对 8只犬肾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进行 2处扩张 ,制成血管再狭窄模型。按照解剖... 目的 探讨生物可降解性紫杉醇支架防治血管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制备“Z形”聚左旋乳酸 (PLLA)裸支架和含抗增生药物紫杉醇 6 0 μg的PLLA支架。应用 7F球囊对 8只犬肾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进行 2处扩张 ,制成血管再狭窄模型。按照解剖标志分别将裸支架和紫杉醇支架置入扩张后的腹主动脉处。支架置入术后 6周处死实验犬取出标本行组织病理、形态学测量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裸支架组血管平均管腔面积为 (775 86 5± 6 6 0 ) μm2 ;紫杉醇支架组血管平均管腔面积为 (113435 9± 71 0 ) μm2 ,紫杉醇支架组管腔平均面积大于裸支架组 (P <0 0 1)。裸支架组血管新生内膜平均增生面积为 :(2 4 80 3± 5 6 ) μm2 ;紫杉醇组平均内膜增生面积为 (12 931± 6 3) μm2 ,紫杉醇支架组新生内膜平均面积明显小于裸支架组 (P <0 0 1)。裸支架组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细胞阳性率为 (38± 15 ) % ;紫杉醇支架组为 (11± 0 31)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生物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作为载荷和释放药物的有效平台 ,通过携带抗增生药物紫杉醇可以显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血管内膜的增生 ,是防治血管再狭窄的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性紫杉醇支架 预防 血管再狭窄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0
7
作者 许培钦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17-719,共3页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介入治疗 超声导管 切割导管 生物可降解性支架 和肝素膜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