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塘-人工湿地处理河源市新农村生活污水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诗殷 蔡信德 陈泽涛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0-31,134,共3页
采用生物塘+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对河源市滑滩村聚居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处理效果良好,监测期间COD、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5%、83%,出水水质可达地表水Ⅲ类标准GB 3838—2002。... 采用生物塘+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对河源市滑滩村聚居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处理效果良好,监测期间COD、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5%、83%,出水水质可达地表水Ⅲ类标准GB 3838—2002。该系统建造成本低、维护简单,且符合河源地区新农村的环境特点。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推广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源农村污水 生物 人工湿地
原文传递
生物转盘-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哲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随着国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高度重视。论文以湖南某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为例,采用生物转盘-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技术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结合污水处理的现场检测数... 随着国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高度重视。论文以湖南某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为例,采用生物转盘-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技术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结合污水处理的现场检测数据及运维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了组合工艺技术的可行性,为类似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 生物转盘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下载PDF
生态塘-潜表流复合人工湿地对抚仙湖入湖河流水质净化效应及途径 被引量:2
3
作者 苏孟白 王克勤 +3 位作者 宋娅丽 胡淳 王帅兵 赵昌彬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85,共14页
为探明人工湿地在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和高原湖泊及临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效用,本研究以尖山河流域生态塘-潜表流复合人工湿地11级功能区和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2021年雨季6场典型降雨后各功能区污染物负荷、一个刈割周期内植... 为探明人工湿地在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和高原湖泊及临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效用,本研究以尖山河流域生态塘-潜表流复合人工湿地11级功能区和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2021年雨季6场典型降雨后各功能区污染物负荷、一个刈割周期内植物各器官及其对应土壤的氮磷含量,分析其氮磷积累量、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的变化特点,深入探讨系统对不同面源污染物的去除效应及途径.结果表明:①生物沉砂塘对悬移质的沉积率范围为27.75%~55.00%,且逐级递减,系统对面源污染物的去除率在44.40%~78.87%之间,末端分区效果更为显著.②植物根区土壤作用(贡献率为59%~74%)是人工湿地氮去除的主要途径,植物吸收转化(贡献率为32%~42%)是磷去除的主要途径,在高污染负荷输入条件下悬移质削减率及污染物净化效应更优.③人工湿地植物营养元素的富集和株内迁移能力具有阶段性,氮、磷元素富集系数(分别为2.29~3.53、1.07~2.92)均大于1且向上迁移活跃,有利于修复环境污染.④单位面积氮磷去除速率均表现为表流湿地>潜流带状湿地,最优植物配置分别为再力花+旱伞草和香蒲+旱伞草.研究显示,合理调配土壤与植物比例及组合,高效利用不同植物配置路线对元素的敏感差异性,对入湿水体进行预处理和采用多功能、多塘系结合的人工湿地设计可稳定发挥水质净化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态-潜表流串联模式 水质净化 面源污染 抚仙湖
下载PDF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同喜 张环林 +4 位作者 欧阳军胜 张军 何厚柱 杜致远 彭小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目的】近年来,人工湿地(CW)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相耦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生物电化学系统——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具有出色的污染物降解和生物发电性能。本文旨在总结电极的特性和应用,介绍不同电极材料对系统的影响,... 【目的】近年来,人工湿地(CW)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相耦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生物电化学系统——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具有出色的污染物降解和生物发电性能。本文旨在总结电极的特性和应用,介绍不同电极材料对系统的影响,最后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方法】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结果】总结了电极的功能特性和应用,介绍了不同电极材料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性能差异以及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为CW-MFC的技术发展作进一步参考。【结论】CW-MFC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电化学系统。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电极材料、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同时,还需要加强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以推动该技术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物燃料电池 电极 污水处理
下载PDF
生物塘——人工湿地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工程实践 被引量:18
5
作者 韩勤有 徐雅娟 高升平 《陕西环境》 2003年第3期12-13,共2页
生物化学法处理草浆造纸废水已被科学家广泛认同并付诸实践。该文介绍了针对亚铵法制浆造纸废水,采用物理化学法作为前处理使部分废水资源化,剩余废水经过生物塘-人工湿地处理的工程实践,认为该项技术工艺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并可取得... 生物化学法处理草浆造纸废水已被科学家广泛认同并付诸实践。该文介绍了针对亚铵法制浆造纸废水,采用物理化学法作为前处理使部分废水资源化,剩余废水经过生物塘-人工湿地处理的工程实践,认为该项技术工艺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并可取得良好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塘-人工湿地处理 生物化学法 造纸废水 废水资源化 制浆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厌氧池/人工湿地/生物塘系统处理奶牛养殖场废水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杰 钟成华 邓春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3-85,共3页
采用厌氧池/人工湿地/生物塘的组合工艺对某奶牛养殖场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处理效果良好,SS和COD主要在厌氧池和人工湿地中被去除,NH4+-N、TN和TP主要在人工湿地和生物塘中被去除,整个系统对SS、COD、NH4+-N、TN和TP的平均... 采用厌氧池/人工湿地/生物塘的组合工艺对某奶牛养殖场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处理效果良好,SS和COD主要在厌氧池和人工湿地中被去除,NH4+-N、TN和TP主要在人工湿地和生物塘中被去除,整个系统对SS、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74%、72%、62%和85%,出水水质可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要求。该系统的成本低廉且易于运行维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场废水 厌氧池 人工湿地 生物
下载PDF
氧化塘-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处理造纸废水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亚东 王超 +1 位作者 王沛芳 徐维骝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2-385,共4页
在介绍江苏双灯纸业集团公司利用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处理废水的工艺过程和运行情况的同时,分析了该系统净化污染物的机理及生态环境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塘床系统不仅对特征污染物指标CODCr,BOD5和SS等具有较高的去除率,还通过出水... 在介绍江苏双灯纸业集团公司利用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处理废水的工艺过程和运行情况的同时,分析了该系统净化污染物的机理及生态环境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塘床系统不仅对特征污染物指标CODCr,BOD5和SS等具有较高的去除率,还通过出水灌溉芦苇降低了土壤盐渍化程度,并且湿地中生长的芦苇可作为造纸原材料回收利用,同时人工湿地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既改善了局部景观,又保护了野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床系统 造纸废水处理 生态效应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中水处理回用景观水体效能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学斌 柴宏祥 +1 位作者 彭述娟 龙腾锐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116,共5页
绿色建筑中水处理系统中,优质杂排水采用0.72kgBOD5·m^-3·d^-1的常规负荷(生物)接触氧化池预处理后,再采用人工湿地进行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该组合工艺出水水质达标的限制性指标为总氮(TN)。为使处理出水达到... 绿色建筑中水处理系统中,优质杂排水采用0.72kgBOD5·m^-3·d^-1的常规负荷(生物)接触氧化池预处理后,再采用人工湿地进行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该组合工艺出水水质达标的限制性指标为总氮(TN)。为使处理出水达到景观水回用标准,人工湿地的最大水力负荷分别为夏季(30~36℃)0.50m·d^-1冬季(8~12℃)0.33m·d^-1,夏季与冬季的最大水力负荷比为3:2。研究结果结合绿色建筑不同季节的中水用水量需求,可以确定绿色建筑“(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优质杂排水回用于景观用水的处理规模,指导该组合工艺的设计、运营以及预测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 绿色建筑 生物接触氧化 人工湿地 中水 景观回用水
下载PDF
生物栅-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黑臭河水的中试处理 被引量:5
9
作者 潘震 张勇 +2 位作者 黄民生 何岩 程庆霖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37-41,共5页
针对黑臭河水溶解氧极低、有机物污染重的特点,充分利用生物栅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组合而成生物栅-复合人工湿地系统(BFG-IVCWs),来净化黑臭河水降低COD等污染物质。试验结果表明:软性填料槽对COD的去除率为30%-40%,人工湿地对COD的... 针对黑臭河水溶解氧极低、有机物污染重的特点,充分利用生物栅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组合而成生物栅-复合人工湿地系统(BFG-IVCWs),来净化黑臭河水降低COD等污染物质。试验结果表明:软性填料槽对COD的去除率为30%-40%,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率保持在45%,梭鱼草及蜂巢石对COD去除效果明显。该系统运行期间TP去除率为58.13%-83.25%,对TN去除效果初期较好,达到5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黑臭河水 软性填料 梭鱼草 蜂巢石
下载PDF
“A^2/O生物前处理-人工湿地”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示范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晴 王君勤 +3 位作者 高鹏 罗茂盛 麻泽龙 康小平 《四川水利》 2020年第2期86-91,共6页
根据四川省典型农村社区生活污水的收集排放特点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造生物前处理工艺和重构潜流人工湿地,使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得以达标排放,小区水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该组合技术处理规模约100m^3/d,进水CODcr为320~360mg/L、B... 根据四川省典型农村社区生活污水的收集排放特点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造生物前处理工艺和重构潜流人工湿地,使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得以达标排放,小区水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该组合技术处理规模约100m^3/d,进水CODcr为320~360mg/L、BOD5为130~150mg/L、NH3-N为25~40mg/L、SS为120~180mg/L、TP为3~5mg/L,经"A^2/O生物前处理-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组合工艺节能高效、管理维护简便、生态环境效益显著,适合应用于经济条件较好的近郊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处理 A^2/O工艺 人工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产电性能和水质净化
11
作者 张晨晨 余倩 +3 位作者 袁树堂 朱玲 杨琳 陈晨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
人工湿地(CW)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MFC)是两种具有潜力的环境技术,用于水污染治理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上流式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探索,很难用到实际的人工湿地上。主要以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 人工湿地(CW)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MFC)是两种具有潜力的环境技术,用于水污染治理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上流式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探索,很难用到实际的人工湿地上。主要以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的产电性能和水质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垂直流CW-MFC系统中,产电性能和水体污染物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在模拟自然的水流情况下,CW-MFC1阳极生物氧化产生的质子和电子迁移至CW-MFC2的阴极也能同其电子受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压电流,且其电压高于单一垂直流CW-MFC系统;模拟自然情况下的CW-MFC系统对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都有不错的去除效果,其中磷酸盐和总磷的去除率为97.5%和97.9%,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为86.4%和66%,COD去除率最低为36.5%,表明复合垂直流CW-MFC系统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起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工程 人工湿地-生物燃料电池 去除污染物性能 产电性能
下载PDF
潜流式人工湿地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尾水的微生物特性
12
作者 陈曙平 卢原 +4 位作者 张文艺 李乔 吴科 吴金海 金林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农村生活污水经A1/O1/A2/O2设施处理后流入潜流式人工湿地(简称人工湿地),为揭示其生物降解特性,通过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进水处的脲酶活性高于出水处的脲酶活性,出水处的脲酶... 农村生活污水经A1/O1/A2/O2设施处理后流入潜流式人工湿地(简称人工湿地),为揭示其生物降解特性,通过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进水处的脲酶活性高于出水处的脲酶活性,出水处的脲酶活性与总氮去除率呈显著正相关,出水处脲酶活性越高,总氮的去除效果越好;微生物扩增子测序表明,人工湿地的优势菌门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由进水处到出水处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下降8.41个百分点和12.14个百分点,厚壁菌门上升12.91个百分点;人工湿地进水处、出水处脱氮菌属含量较大,相对丰度分别为20.51%、14.18%,其中,具有异养硝化反硝化功能的菌属也相对丰富,分别为8.54%、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O1/A2/O2 潜流式人工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尾水 生物 脲酶活性 生物扩增子测序
下载PDF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对农药处理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松鹤 朴文华 金明姬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136,共8页
本文构建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处理以阿特拉津为代表的农药,以了解该系统的农药处理效能及处理机理.结果显示,该系统对阿特拉津具有较好的处理性能.当阿特拉津浓度小于4mg/L时,系统的处理性能稳定保持在85%以上;当阿特拉... 本文构建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处理以阿特拉津为代表的农药,以了解该系统的农药处理效能及处理机理.结果显示,该系统对阿特拉津具有较好的处理性能.当阿特拉津浓度小于4mg/L时,系统的处理性能稳定保持在85%以上;当阿特拉津浓度为4mg/L时,系统产电性能最优,此时,系统输出平均日电压,最大功率密度及电流密度分别为284.4mV、19.64mW/m^(3)及46.09mA/m^(3).农药对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显著,而对微生物基因功能的影响不显著,对系统菌属的影响小于电场.系统优势菌门有变形菌门,优势电化学活性菌门有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而降解农药优势菌门有放线菌门,优势菌纲有Alphaproteobacteria与Actinobacteria,优势菌属有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 农药 处理性能 产电性能 生物群落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处理常低温生活污水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智超 张为堂 +3 位作者 崔鹏 黄剑明 史文燕 陈永志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28-34,共7页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BC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常低温生活污水,当BCO的气水比为7∶1、回流比为100%、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9 h,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HLR)为3. 65 m3/(m2/d)时,在常温下(22~27℃),组合工艺出水COD、NH_4^+—N、T...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BC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常低温生活污水,当BCO的气水比为7∶1、回流比为100%、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9 h,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HLR)为3. 65 m3/(m2/d)时,在常温下(22~27℃),组合工艺出水COD、NH_4^+—N、TN和PO_4^(3-)—P分别为14. 60、1. 40、12. 70和0. 43 mg/L,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而低温下(7~12℃),组合工艺出水COD、NH_4^+—N、TN和PO_4^(3-)—P分别为29. 60、9. 90、19. 90和0. 88 mg/L。保持气水比和回流比不变,控制低温下BCO的HRT为12 h,人工湿地的HLR为2. 74 m3/(m2/d)时,组合工艺出水COD、NH_4^+—N、TN和PO_4^(3-)—P为18. 40、6. 17、14. 17和0. 66 mg/L,去除率分别为90. 60%、87. 80%、75. 40%和85. 30%。结果表明:常、低温下该组合工艺均能够实现污染物的良好去除,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法(BCO)-人工湿地 常低温生活污水 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负荷 污水处理
下载PDF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菁 骆辉 +6 位作者 蔡冰鑫 掌文浩 王惠腾 秦腾 杨明宇 荆肇乾 何宝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57-2164,共8页
介绍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的脱氮原理、净化多类废水(含铬废水、含酚废水、高盐度废水、抗生素废水及含氮废水等)的效能,总结利用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方法处理这几种废水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 介绍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的脱氮原理、净化多类废水(含铬废水、含酚废水、高盐度废水、抗生素废水及含氮废水等)的效能,总结利用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方法处理这几种废水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效率的因素(水力停留时间、湿地植物与微生物、电极和温度等),最后分析其产电特征以期为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在处理废水的应用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生物燃料电池 高盐废水 影响因素 产电 生物
下载PDF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左泽蛟 沈正华 +2 位作者 邱国兴 汪平生 金杰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第3期75-80,共6页
人工湿地(CW)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MFC)作为水处理方面十分成熟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但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环境生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水处理技术由于自身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高质量的要求,而人工湿地(CW)... 人工湿地(CW)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MFC)作为水处理方面十分成熟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但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环境生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水处理技术由于自身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高质量的要求,而人工湿地(CW)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MFC)二者都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进行水处理,且MFC要求阳极保持无氧状态,阴极暴露在氧气中,这些氧化还原条件恰好可以在CW中实现。因此便出现将人工湿地(CW)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MFC)耦合进行污水处理的研究,其不仅能更有效的处理污水,而且还能产生电能,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物燃料电池 污水处理 CW-MFC
下载PDF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海华 杨亚萍 +2 位作者 李瑞娟 马宁 张倩 《工业催化》 CAS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技术,同时实现污染物去除和发电。综述了CW-MFC系统废水处理机制及产电原理,主要从CW-MFC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微生物、植物、电极和基质材料)介绍了CW-MFC系统研究进展,最后展望...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技术,同时实现污染物去除和发电。综述了CW-MFC系统废水处理机制及产电原理,主要从CW-MFC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微生物、植物、电极和基质材料)介绍了CW-MFC系统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CW-MFC系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工程 人工湿地 生物燃料电池 废水处理 电化学机制
下载PDF
人工湿地/稳定塘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被引量:40
18
作者 李松 单胜道 +1 位作者 曾林慧 宿志弘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7-69,共3页
采用人工湿地/稳定塘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果表明,系统对COD、BOD5、SS、TN、NH4+-N、TP和粪大肠杆菌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5.1%~87.3%)、(75.2%~94.3%)、(90.2%~97.6%)、(50.2%~67.8%)、(65%~75.3%)、(70.6%~85.9%)和98.7%~... 采用人工湿地/稳定塘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果表明,系统对COD、BOD5、SS、TN、NH4+-N、TP和粪大肠杆菌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5.1%~87.3%)、(75.2%~94.3%)、(90.2%~97.6%)、(50.2%~67.8%)、(65%~75.3%)、(70.6%~85.9%)和98.7%~100%,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该工艺投资少、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生态处理 人工湿地 稳定
下载PDF
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袁红丹 《建筑科技》 2018年第4期84-87,共4页
结合上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实例,介绍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污水处理系统。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是生物-生态相结合的组合式水处理工艺,出水中的CODcr(重铬酸盐指数)、BOD_5 (生化需氧量)、NH_4^+-N (铵态氮)和TP ... 结合上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实例,介绍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污水处理系统。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是生物-生态相结合的组合式水处理工艺,出水中的CODcr(重铬酸盐指数)、BOD_5 (生化需氧量)、NH_4^+-N (铵态氮)和TP (总磷)的浓度均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这一组合工艺还具有处理效率高、效果好、建造成本和运行费用低、结构简单便于管理维护等多方面优点,因此在上海农村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生物滤池 人工湿地 组合式水处理工艺 CODcr(重铬酸盐指数) BOD5(生化需氧量) NH4+-N(铵态氮) TP(总磷)
下载PDF
生态塘-人工湿地-生态塘复合系统对城市河水中氮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建 栗志芬 +1 位作者 朱琼璐 崔理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91-195,共5页
为对滇池流域重污染河流的治理探究出一套有效、实用污水处理方案,该试验通过中试规模的生态塘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塘2复合系统,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3 d,2 d,1 d)条件下对昆明市新运粮河水中氮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生... 为对滇池流域重污染河流的治理探究出一套有效、实用污水处理方案,该试验通过中试规模的生态塘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塘2复合系统,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3 d,2 d,1 d)条件下对昆明市新运粮河水中氮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生态塘1和生态塘2对河水中氮的处理都能保持良好的效果,且稳定性高,抗负荷能力强,总体上要优于人工湿地。其中,生态塘1在高负荷条件下的除氮效果最好,起到了蓄洪池、沉淀池等综合作用;生态塘2的处理效果表现稳定,保证了最终出水的水质,起到了生态塘和景观池的双重功效,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和景观效益;人工湿地对氮的处理效果较差,抗负荷能力较弱。在HRT为3 d、2 d和1 d条件下,复合系统对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39.39%、25.26%、19.62%,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51.98%、29.14%、21.18%;对TN的处理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对NH3-N的处理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二级排放标准;1 d宜作为复合系统运行的最佳HRT参数。生态塘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塘2复合系统对城市河水中氮的处理效果显著,可选择作为有效治理滇池流域重污染河流的工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环境保护 生态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水力停留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