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龚新怀 李明春 +3 位作者 辛梅华 赵瑨云 赵晓杰 吕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83-291,共9页
茶叶在种植、生产、加工及消费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茶剩余物,茶生物质呈中空多孔隙结构,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及茶多酚、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在农牧业、医疗健康、食品、环境治理及复合板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尤其是茶生物... 茶叶在种植、生产、加工及消费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茶剩余物,茶生物质呈中空多孔隙结构,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及茶多酚、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在农牧业、医疗健康、食品、环境治理及复合板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尤其是茶生物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得到快速和广泛发展。该文首先概述了茶生物质资源特点及其化学组成,然后综述了茶生物质填充不同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刨花板、仿木材料、吸声材料、制浆造纸、环境治理及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须加强:1)茶生物质中多种组分的综合化、集成化利用研究;2)茶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在阻燃、电学、热学及抗菌除臭等性能研究;3)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旅游、养生、装修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4)茶生物质生化成分变化对茶食品口味、外观及保健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生物 环境保护 资源循环利用 生物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
下载PDF
自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修复材料诱导骨再生 被引量:2
2
作者 汪炬 肖刚 +5 位作者 陈阳 周智优 林永亮 吴昊 查振刚 周天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806-3810,共5页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是目前发现的一类惟一可独立诱导骨再生的细胞因子,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它们价格昂贵,限制了在中国的应用。目的:探讨自主生产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骨诱导活性及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电泳及质谱的方...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是目前发现的一类惟一可独立诱导骨再生的细胞因子,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它们价格昂贵,限制了在中国的应用。目的:探讨自主生产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骨诱导活性及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电泳及质谱的方法检测其复性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纯度,通过C2C12细胞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下向成骨细胞分化检测其骨诱导活性。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以动物骨为原料加工制成的新型骨修复材料复合,植入新西兰兔桡骨缺损实验模型观察其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与结论:自主生产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纯度≥95%,能明显诱导C2C12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分化早期大量表达碱性磷酸酶,分化末期形成大量的矿化小节,诱骨活性良好。在兔桡骨修复试验中,X射线影像学及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材料组在2个月时形成大量骨痂,4~6个月时载体与自体骨融合,材料大量降解,修复效果良好;单纯骨填充材料组4~6个月时只有少量新生骨桥与自体骨连接,降解量极少;空白对照组损伤部位为纤维化组织所填充。结果提示自主生产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进骨修复作用明显,适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生产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生物型骨填充材料 桡骨缺损 骨修复
下载PDF
人源型可溶性胶原的研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孟佳帆 王霞红 +3 位作者 戎志毅 陈树英 王素珍 朱威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 寻找人面部或体表软组织病变或缺损造成凹陷的填充和修复材料。方法 从胎盘中提纯可溶化性胶原 ,并经动物实验进行观察。结果 在动物皮内可较长期存在而不改变形态 ,且未检出相应抗体 ,也未引起过敏反应 ,组织形态学观察未见明... 目的 寻找人面部或体表软组织病变或缺损造成凹陷的填充和修复材料。方法 从胎盘中提纯可溶化性胶原 ,并经动物实验进行观察。结果 在动物皮内可较长期存在而不改变形态 ,且未检出相应抗体 ,也未引起过敏反应 ,组织形态学观察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此胶原制剂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胶原 生物填充材料 人源型
下载PDF
注射隆胸术后并发症处理的同期改用假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4
作者 张建强 史颂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4期482-482,共1页
关键词 注射式丰乳 并发症处理 隆胸术后 假体植入术 临床分析 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生物填充材料 整形外科领域
下载PDF
医疗器械GMP认证迫在眉睫 被引量:1
5
作者 雪墨 《医疗保健器具》 2005年第7期47-47,共1页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医疗器械司有关领导介绍,市场上的一次性注射器、骨科内固定器械、生物填充材料等医疗器械产品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产品技术结构简单,企业的装备、场地和人员要求不高,导致这类产品出现问题较多...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医疗器械司有关领导介绍,市场上的一次性注射器、骨科内固定器械、生物填充材料等医疗器械产品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产品技术结构简单,企业的装备、场地和人员要求不高,导致这类产品出现问题较多,而这些技术含量不高、常用的产品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影响面较广,对人体生理的伤害也是较大的,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产品 GMP认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骨科内固定器械 一次性注射器 生物填充材料 安全隐患 技术结构 人员要求 技术含量
下载PDF
PATELLA AND PATELLOFEMORAL RESURFACING(37 CASES REPORT)
6
作者 沈建雄 叶启彬 +1 位作者 李士英 邱贵兴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55-258,共4页
Chondromalacia and 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 are common diseases that cause pain and disablement of the knee. Conservative therapy is not always effective. Since 1983 we have used isolated polyethylene patellar pr... Chondromalacia and 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 are common diseases that cause pain and disablement of the knee. Conservative therapy is not always effective. Since 1983 we have used isolated polyethylene patellar prosthesis for patella resurfacing of 19 patients with 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 After an average of 44. 9 months follow-up, we found the treatment was not as satisfactory as earlier trials. The main reason is the wide erosion of femoral condyle caused by the polyethylene patella. To overcome this shortness, we designed a new type of patellofemoral prosthesis which is named Y-L-Q. From January . 1991 to November. 1 993, we used this prosthesis to treat 16 knees of 13 patients with 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 Most of those patients improved both symptomatically and functionally. The good to excellent results rate was 87. 5% (1 4/16 knees) at the time of an average 16 months follow-up. The early results of our experience with patellofemoral resurfacing are encouraging. And extended follow-ups are in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NDROMALACIA 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 patellofemoral resurfacing
下载PDF
新书快讯:畅销十年的美容外科医学经典
7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645-645,共1页
医学科学的发展是依赖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换句话说,医学科学的发展是上述三类科学发展成果不断向医学渗透的结果。这种科学发展在医学上主要体现在物理方面的光、激光、电、超声、等离子等临床治疗设备和仪器等;化学方... 医学科学的发展是依赖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换句话说,医学科学的发展是上述三类科学发展成果不断向医学渗透的结果。这种科学发展在医学上主要体现在物理方面的光、激光、电、超声、等离子等临床治疗设备和仪器等;化学方面主要是药物、生物填充材料等;生物学方面主要是再生医学、组织工程、细胞疗法和干细胞疗法等。上述三方面的发展均表现为微创无创技术的发展。这是客观现实,也体现当今医学高端技术发展现实。这也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客观规律。资深教授李森恺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创新提出《综合集成思维方法论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实现外科手术过程的动态控制细节优化与精细化管理》。临床实践中思维方法是临床疗效的“金钥匙”是“医学家”的必备条件。同时“医学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依赖于实验研究,这种研究的最终结果,依赖于人体实验”。资深教授李森恺所报告的此创新课题益于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整形美容医学工作者认真阅读、学习,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经典 美容外科 干细胞疗法 社会科学 医学科学 生物填充材料 临床实践 思维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