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多聚物—壳聚糖的开发前景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玉萍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1995年第1期86-92,共7页
介绍了壳聚糖的研究现状、结构性能和应用机理;指出壳聚糖研究的重点是开发应用研究,其化学修饰的研究是应用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壳聚糖 生物多聚物 甲壳质
下载PDF
基于海洋生物多聚物的功能因子递送系统
2
作者 陈西广 郎需谦 毕世超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17,共4页
基于海洋多聚物的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因子负载体系,临床应用中药物与功能因子的递送方式主要有3种,分别是口服、经皮和注射,但由于体感差、药物递送量低、副作用和有效成分活性丧失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人们更加希望选择既能提高医... 基于海洋多聚物的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因子负载体系,临床应用中药物与功能因子的递送方式主要有3种,分别是口服、经皮和注射,但由于体感差、药物递送量低、副作用和有效成分活性丧失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人们更加希望选择既能提高医疗效果和健康水准,又能满足良好舒适性的传输递送方式。研究发现基于海洋多聚物的纳米材料与传统口服递送体系的系统结合可以实现抗癌药物、营养物质、益生菌、疫苗等功能成分的高效递送,大大提高了上述成分的整体生物利用度。通过阐述纳米载体的制备、功能因子的负载及其吸收机制为基于海洋多聚物功能因子递送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因子递送 口服 海洋生物多聚物 壳聚糖 纳米颗粒
下载PDF
几丁质,脱乙酰几丁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多聚物 被引量:5
3
作者 黄秀梨 《应用微生物》 1989年第3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几丁质 脱乙酰几丁质 生物多聚物
下载PDF
一种由微球菌制备生物多聚物絮凝剂的方法
4
作者 张淑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5,共1页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微球菌制备生物多聚物絮凝剂的方法.包括菌种选育、发酵培养及生物产品制备。发明选用微球菌为生物多聚物絮凝剂的产生菌种,经过具有特别组合比例的培养基进行发酵及生物分离制得用于水质净化的高效生物多聚物絮凝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微球菌制备生物多聚物絮凝剂的方法.包括菌种选育、发酵培养及生物产品制备。发明选用微球菌为生物多聚物絮凝剂的产生菌种,经过具有特别组合比例的培养基进行发酵及生物分离制得用于水质净化的高效生物多聚物絮凝剂。本发明的生物多聚物絮凝剂具有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的特点,其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聚物 絮凝剂 微球菌 制备 菌种选育 发酵培养 生物降解 生物产品
下载PDF
蓝藻胞外多聚物生物合成、群体形成与微囊藻水华 被引量:4
5
作者 邱东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8-1013,共6页
有毒微囊藻水华在太湖、巢湖和滇池等饮用水源地频繁暴发,对居民健康和水产养殖等构成严重威胁,亟需开发新技术加以有效控制和利用。在水华暴发时,蓝藻大量分泌胞外多聚物而形成细胞群体,是蓝藻水华发生的关键和前提。蓝藻群体中胶质状... 有毒微囊藻水华在太湖、巢湖和滇池等饮用水源地频繁暴发,对居民健康和水产养殖等构成严重威胁,亟需开发新技术加以有效控制和利用。在水华暴发时,蓝藻大量分泌胞外多聚物而形成细胞群体,是蓝藻水华发生的关键和前提。蓝藻群体中胶质状胞外多聚物由胞外多糖、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组成,对其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途径研究了解仍然有限。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微囊藻和其他多种蓝藻中编码大量的具有称之为PEP-CTERM结构域的潜在胞外蛋白质,这些潜在的蛋白质可能通过特殊的分选系统分泌到细胞表面,与胞外多糖相互作用形成结构更复杂的胞外多聚物,介导细胞群体的形成和水华发生。亟需建立微囊藻遗传操作技术,深入揭示胞外多聚物生物合成和群体形成的分子机制,寻找控制蓝藻胞外多聚物的组装和分泌及群体形成的关键靶点,将有助于揭示蓝藻水华形成机理及开发新型控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群体形成 胞外多聚生物合成 蛋白质分选 群体感应
下载PDF
pH对以PBS为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硝酸盐的影响 被引量:51
6
作者 周海红 王建龙 赵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0-293,共4页
PBS为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多聚物(BDPs),可以作为生物膜载体和碳源去除饮用水中的硝酸盐,对该工艺中pH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S颗粒表面可以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对膜内的反硝化菌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PBS反硝化系统承受pH冲... PBS为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多聚物(BDPs),可以作为生物膜载体和碳源去除饮用水中的硝酸盐,对该工艺中pH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S颗粒表面可以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对膜内的反硝化菌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PBS反硝化系统承受pH冲击负荷的能力优于传统填料为载体的反硝化系统,当进水pH介于5.0~9.0之问时,反硝化过程中溶液的pH趋向中性,硝态氮的去除速率为0.60~0.63mg/(g·d),最高达到0.70mg/(g·d)(pH7.5~8.0).当溶液中pH在6~8之间时,出水亚硝酸盐不稳定;pH〈6时,出水中亚硝酸盐浓度高达0.7mg/L;pH〉8时出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反硝化 生物 生物降解多聚
下载PDF
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碳源去除海水闭合循环养殖系统中的硝酸盐 被引量:13
7
作者 谭洪新 赖才胜 +3 位作者 罗国芝 孙大川 阮赟杰 周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7,共6页
针对海水闭合循环养殖系统废水脱氮过程中低C/N的问题,采用室内试验装置,研究了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BDPs)PBS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填料床反应器对含盐水体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器能有效去除含盐水... 针对海水闭合循环养殖系统废水脱氮过程中低C/N的问题,采用室内试验装置,研究了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BDPs)PBS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填料床反应器对含盐水体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器能有效去除含盐水体中的硝酸盐,出水DOC浓度小,出水pH值随反硝化反应的进行有上升的趋势。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的脱氮效率影响较大,在温度为14~30℃范围内,温度为30℃时的反硝化速率比14℃时的2倍还要大,反硝化温度常数为0.039;水力停留时间对NO3--N去除率起重要作用,NO3--N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进水NO3--N浓度对反应器的处理效率有一定影响,浓度过高会导致NO3--N去除率下降。反应器对进水pH值和DO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很强,当进水pH值在5.0~9.0与进水DO在2.1-6.8mg/L范围内变化时,反应器的NO3--N去除率基本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硝酸盐 含盐水体 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降解多聚
下载PDF
反硝化生物膜对PBS表面形态及化学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海红 王建龙 赵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07-2510,共4页
PBS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BDPs),可以用做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硝酸盐.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反硝化生物膜生长前后PBS颗粒表面形态、化学组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BS仅在微生物... PBS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BDPs),可以用做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硝酸盐.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反硝化生物膜生长前后PBS颗粒表面形态、化学组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BS仅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并为反硝化菌提供碳源.PBS颗粒可以在12h内使进水中53mg·L^-1的硝态氯降低到10mg·L^-1以下(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为:NO3^--N〈15mg·L^-1).红外光谱表明,反硝化微生物附着生长后其PBS在2925cm^-1和2850cm^-1附近的吸收带以及3200cm^-1~3410cm^-1处峰值减弱,说明PBS材料中甲基、羟基官能团比例下降,而其它官能团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PBS的主要单体组分淀粉和乙烯都可以被反硝化微生物用作碳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反硝化生物膜附着生长后,PBS颗粒表面会出现空洞,扩大了生物膜生物附着生长的表面积,有利于形成致密的反硝化生物膜,对反硝化菌形成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生物 生物降解多聚 碳源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与非可降解涂层支架临床应用的meta分析
9
作者 王珂 仓彦 李伟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48-53,共6页
目的对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支架与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我国冠心病人群的安全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搜索国内外电子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方式,收集已公开发表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支架(biodegradable po... 目的对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支架与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我国冠心病人群的安全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搜索国内外电子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方式,收集已公开发表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支架(biodegradable polymer drug eluting stent,BPS)与永久聚合物涂层支架(permanent polymerdrug eluting stent,PPS)相关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对随访末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支架内血栓事件(stent thrombosis,ST)及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late lumen loss,LLL)情况进行meta分析,探讨BPS在我国冠心病人群中晚期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共纳入国内公开发表的研究共7篇文献,共有2 533名患者分别植入BPS及PPS。BPS与PPS两组之间,1年随访末期MACE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68~1.32,Z=0.34,P=0.74>0.05),1年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3,95%CI:0.59~5.04,Z=1.00,P=0.32>0.05),随访末期血管造影支架内LLL发生无统计学差异(WMD=-0.02,95%CI:-0.24~0.19,Z=0.22,P=0.83>0.05)。结论根据目前研究结果,BPS应用于中国人群其安全性并不劣于PPS,而以支架内LLL作为评价标准,BPS早期也并未表现出预期降低管腔丢失的优势。BPS的理论优越性尚需要随访时间更长、规模更大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生物可降解多聚涂层支架 META分析
下载PDF
种植神经干细胞-许旺细胞的共聚物支架移植修复大鼠损伤脊髓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雷 郝淑煜 +4 位作者 李德志 陈刚 高川川 历俊华 万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7期8821-8825,共5页
背景:前期实验显示,在体外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与神经干细胞和许旺细胞有良好的相容性。目的:观察与许旺细胞共移植,神经干细胞是否能在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取向支架内存活、分化,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组织工程复合物是否能促进轴突... 背景:前期实验显示,在体外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与神经干细胞和许旺细胞有良好的相容性。目的:观察与许旺细胞共移植,神经干细胞是否能在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取向支架内存活、分化,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组织工程复合物是否能促进轴突再生及其髓鞘化。方法:制作成年Wistar大鼠T8段半横断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支架组植入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神经干细胞组植入接种神经干细胞(标记绿色荧光蛋白)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取向支架,联合组植入接种神经干细胞(标记绿色荧光蛋白)和许旺细胞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取向支架。结果与结论: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可在大鼠脊髓内存活,并迁移至邻近脊髓,联合组标记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神经干细胞组(P<0.001)。联合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标记绿色荧光蛋白双阳性细胞多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标记绿色荧光蛋白双阳性细胞,神经干细胞组未发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标记绿色荧光蛋白双阳性细胞。联合组有少部分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突触素,再生轴突和有髓轴突数量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表明与许旺细胞共移植,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少部分神经元样细胞还可能形成了突触连接;种植了神经干细胞和许旺细胞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可促进轴突再生及其髓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组织工程 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生物相容性多聚 乙交酯-丙交酯共聚支架
下载PDF
几丁质酶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4
11
作者 蒋红彬 张瀛 +1 位作者 蒋千里 李树品 《山东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41-45,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几丁质酶系的研究状况及进展 ,简要分析了几丁质酶系的研究热点 ,提出几丁质酶系的研究与开发在农业、工业、食品。
关键词 几丁质酶 甲壳素 生物多聚物 酶活性 防卫反应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合成聚(3-巯基丙酸)和聚(3-羟基丁酸-3-巯基丙酸)的研究(英文)
12
作者 刘双江 Tina Lütke-Eversloh Alexander Steinbüchel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5-199,共5页
利用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的丁酸激酶基因 (buk)和磷酸转丁酰基酶基因 (ptb) ,以及Thiocapsapfennigii的PHA合成酶基因 ,设计了一条能够合成多种聚羟基烷酸的代谢途径 ,用构建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获得了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前期的... 利用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的丁酸激酶基因 (buk)和磷酸转丁酰基酶基因 (ptb) ,以及Thiocapsapfennigii的PHA合成酶基因 ,设计了一条能够合成多种聚羟基烷酸的代谢途径 ,用构建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获得了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前期的研究表明 ,在合适的前体物条件下 ,该重组大肠杆菌能够合成包括聚羟基丁酸、聚 (羟基丁酸 戊酸 )等多种生物聚酯 [LiuandSteinb櫣chel,Appl.Environ .Microbiol.6 6 :739 743]。利用该重组大肠杆菌 ,通过生物催化作用合成了 3 巯基丙酸的同型共聚酯 ,同时利用该重组大肠杆菌还获得了含 3 巯基丙酸单体的多种异型共聚物。实验首先研究了 3 巯基丙酸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培养过程中添加 3 巯基丙酸的时机和浓度 ,结果表明 ,在实验的条件下 ,细胞合成聚 (3 巯基丙酸 )可达 6 7% (占细胞干重 ) ,合成聚 (3 羟基丁酸— 3 巯基丙酸 ) (分子中 3 巯基丙酸 :3 羟基丁酸 =3:1)可达 2 4 3%。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同时或分别表达以上 3个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合成聚合物的能力 ,结果表明只有当 3个基因同时表达时才能合成聚合物 ,说明 3个基因对合成过程是必须的 ,从而表明了合成途径是按照设计的路线进行的。还通过GC MS、GPC、IR等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聚3—巯基丙酸 聚3—羟基丁酸—3—巯基丙酸 生物合成 聚羟基烷酸 生物多聚物
下载PDF
一种水凝胶注射心肌有望用于晚期心衰患者
13
《现代医院》 2014年第12期85-85,共1页
AHA科学年会的一项报告表明,Algisyl-LVR水凝胶注射直接注射入左心室心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并且可改善晚期心衰患者6个月时临床终点。 此项II期临床试验从欧洲15个中心共纳入78例晚期心衰患者,其中NYHA Ⅲ、Ⅱ和Ⅳ级患者分别为58、14和... AHA科学年会的一项报告表明,Algisyl-LVR水凝胶注射直接注射入左心室心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并且可改善晚期心衰患者6个月时临床终点。 此项II期临床试验从欧洲15个中心共纳入78例晚期心衰患者,其中NYHA Ⅲ、Ⅱ和Ⅳ级患者分别为58、14和4例,另有1例分级未知。给予患者Algisyl-LVR水凝胶注射或临床常规治疗。水凝胶被直接注射入心肌之中,并作为内支架以增加心排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注射 临床终点 临床试验 凝胶组 左室重构 生物多聚物 心排出量 双盲试验 发生数量 内支架
下载PDF
Biogeography of the leafhopper subfamily Stegelytrinae(Hemiptera:Cicadellidae),based on a cluster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n areas of endemism combined with phylogeny of the subfamily
14
作者 魏琮 程若琳 张雅林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5-586,共12页
Biogeography of the leaflaopper subfamily Stegelytrinae Baker is studie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is subfamily worldwide using a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zo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areas o... Biogeography of the leaflaopper subfamily Stegelytrinae Baker is studie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is subfamily worldwide using a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zo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areas of endemism as well as the phylogeny of representatives of this subfamily.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gelytrinae mainly occur in the Oriental Region and in the Mediterranean area of the Palaearctic Region, and this extends to the east side of both Wallaee's and Weber's lines. Eleven areas of endemism of this subfamily are recognized. The proportions of endemic taxa in different areas of endemism are generally very high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leaflaopper groups, but distinct differences could be found among the different areas of endemism of Stegelytrinae. This subfamily is most intensively diversified i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INCN). This is the stegelytrine distribution center, having the highest biodiversity at both genetic and species levels. The dendrogram of endemic areas of Stegelytrinae constructed using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zo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Stegelytrinae at generic level shows the endemic areas of Stegelytrinae can be divided into 4 large groups.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endemic areas of Stegelytrinae correspond largely to the geologic history of related area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volution and vicariance of this subfamily have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y of continental drift and climate changes. It is deduced that the presumed monophyletic Stegelytrinae originated in the Oriental Region after North America had separated from Eurasia; this is the case in the monophyletic genera group which is supported by the lateral frontal sutures extending dorsally well beyond the corresponding ocellus. In addition, two expanding traces of the Stegelytrinae are presumed, which remain plau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 dispersal of Stegelytrinae: (1) New Guinea (and probably (+ Australia)) - Kalimantan - Sumatra - Malay Peninsula - Indochina Peninsula -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 (Southwestern China + Nepal + Northeastern India) - (Northwestern India + Eastern Afghanistan); and (2) Indochina Peninsula-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Western Asia + Mediterranean Sea coastal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biodiversity origin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下载PDF
Hydrodynamic Shear Stress Affects Cell Growth and Metabolite Production by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海刚 钟建江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6-428,共3页
By investigating the shear effect on submerged cultivation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 Ganoderma lucidum, a relatively high cell concentration of 13.8 g·L-1 by dry mass was obtained in bioreactor at a... By investigating the shear effect on submerged cultivation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 Ganoderma lucidum, a relatively high cell concentration of 13.8 g·L-1 by dry mass was obtained in bioreactor at an impeller tip speed (ITS) of 0.51m·s-1. At an ITS of 0.51,1.02 and 1.53m·s-1, a maximal production titer of 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was 2.64, 2.20 and 2.28g·L-1 and that of ganoderic acid was 306, 299 and 273g·L-1, respectively. Under these ITSs, the maximal mean projected area of dispersed hyphae was 3.70, 2.54 and 2.13×104μm2, and that of pellets was 0.91, 0.67 and 0.55mm2, respectively.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is useful for efficient submerged 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on a large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oderma lucidum mushroom cultures shear effect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 ganoderic acid BIOREACTOR
下载PDF
A study on interaspecific biodiversity of eight groups of silkworm (Bombyx mori) by biochemical markers
16
作者 KAYVANETEBARI S.Z.MIRHOSEINI L.MATINDOOST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7-94,共8页
The recognition of biodiversity in different races and lines of silkworm (Bombyx mori) is very useful for breeding programs and production of high efficiency hybrids. In this study eight groups of silkworm were select... The recognition of biodiversity in different races and lines of silkworm (Bombyx mori) is very useful for breeding programs and production of high efficiency hybrids. In this study eight groups of silkworm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103, 107, Xihang 1 and 2 of Japanese origin and 104, 110, Koming 1 and 2 of Chinese origin. The activity levels of three enzymes including alkaline phosphata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in haemolymph of fifth instar larva were measured. Moreover, the quantitative amount of total protein, cholesterol and glucose of haemolymph was evaluated.The data reveal that the activity level of measured macromolecules except for alkaline phosphatas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all the groups. Hierarchical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 under UPGMA model separated line 104 from other groups. Two groups of Koming 1 and Xihang 1 had the most intergroup similar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KWORM biochemical markers BIODIVERSITY hierarchical agglomerativecluster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