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野生乳孔硫磺菌Laetiporus cremeiporus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黄嘉鸣 刘文琪 +2 位作者 段应策 刘成伟 张杰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34-442,共9页
在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内采摘到一株野生硫磺菌子实体,经分离纯化培养后,利用分子生物学分析,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鉴定其为乳孔硫磺菌(Laetiporus cremeiporus,L.cremeiporus)。采用单... 在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内采摘到一株野生硫磺菌子实体,经分离纯化培养后,利用分子生物学分析,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鉴定其为乳孔硫磺菌(Laetiporus cremeiporus,L.cremeiporus)。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乳孔硫磺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硫酸铵,最适pH为4.0,最适温度为20℃。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了正交实验,乳孔硫磺菌菌丝最适生长因子组合为葡萄糖、牛肉膏、pH 4.0、30℃,各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为pH>温度>碳源>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孔硫磺菌 ITS序列分析 生物学特性 培养条件优化
下载PDF
猕猴桃黑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研究
2
作者 付博 王家哲 +4 位作者 任平 李浩 常青 李英梅 张锋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2期125-130,共6页
明确猕猴桃黑头病病原菌的生物学及致病特性,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体的生长特性,及其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的致病性差异,为深入开展侵染机理、流行规律及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猕猴桃黑头病的病原菌Diaporthe eres... 明确猕猴桃黑头病病原菌的生物学及致病特性,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体的生长特性,及其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的致病性差异,为深入开展侵染机理、流行规律及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猕猴桃黑头病的病原菌Diaporthe eres在15~30℃、pH 5~11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28℃,对高温敏感,高于35℃时菌体生长速度显著降低。菌体在多种碳源中均能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更易利用有机氮源,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钙离子对病原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菌体生长速度与钙离子含量呈正比。菌体不能产生有性孢子,只能以无性分生孢子进行繁殖。对‘翠香’、‘徐香’、‘瑞玉’猕猴桃具有明显的致病性,但是不侵染‘海沃德’、‘亚特’、‘秦美’猕猴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黑头病 间座壳属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培养条件 钙离子影响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的培养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帆 王建华 +2 位作者 刘立恒 杨雅麟 滕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6,共4页
对嗜酸乳杆菌的培养条件及其生物量、产酸、耐酸、抗胆盐、世代繁殖和抑菌特性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长温度为36~38℃,最适起始pH为5 5~6 2 ,静置培养比振荡培养好,最高生物量和滴定酸度分别可达10 10 CFU/mL和2 19&#... 对嗜酸乳杆菌的培养条件及其生物量、产酸、耐酸、抗胆盐、世代繁殖和抑菌特性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长温度为36~38℃,最适起始pH为5 5~6 2 ,静置培养比振荡培养好,最高生物量和滴定酸度分别可达10 10 CFU/mL和2 19°T。同时嗜酸乳杆菌具有强耐酸性和耐胆盐性,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培养条件 生物学特性 最适生长温度 抑菌特性 振荡培养 静置培养 生物 抑菌作用 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 耐酸性 胆盐 产酸 酸度
下载PDF
海洋细菌S-980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与产色素的人工培养条件 被引量:9
4
作者 田黎 何培青 +3 位作者 刘晨临 武洪庆 张久明 李光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77-81,共5页
由渤海大陆架和珠江口分离到207株海洋细菌菌株,经筛选获得1株产生鲜艳红色素的S-9801菌株,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条件等进行了测试.经鉴定,该菌株为黄杆菌属,菌株在2216E培养基形成的菌落鲜红至玫瑰红色,适宜的人工培养条件为... 由渤海大陆架和珠江口分离到207株海洋细菌菌株,经筛选获得1株产生鲜艳红色素的S-9801菌株,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条件等进行了测试.经鉴定,该菌株为黄杆菌属,菌株在2216E培养基形成的菌落鲜红至玫瑰红色,适宜的人工培养条件为NaCl浓度1%~3%,pH值3~8,温度为25~28℃,以胰蛋白胨加酵母粉做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菌株在上述条件下培养12h,开始产生红色素,36h色素产量达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色素海洋细菌 生物学特性 人工培养条件
下载PDF
光合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海燕 孙淑荣 +3 位作者 单崇华 徐凤双 刘春光 范作伟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5期54-56,共3页
通过对从吉林省公主岭市屠宰场、部队造纸厂下水污泥、机场泡子和大榆树稻田土中分离的4株光合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明确了光合细菌在光照条件下分别显现桔红、桔黄、紫和深紫等颜色;细胞形态分别为短杆、杆状;菌落特征为圆形、凸起... 通过对从吉林省公主岭市屠宰场、部队造纸厂下水污泥、机场泡子和大榆树稻田土中分离的4株光合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明确了光合细菌在光照条件下分别显现桔红、桔黄、紫和深紫等颜色;细胞形态分别为短杆、杆状;菌落特征为圆形、凸起、边缘整齐、湿润光滑、不透明;革兰氏染色、淀粉水解和硝酸盐还原等都为阴性。按其分类学地位,归属于红色假单胞菌属(Rhodopeudomouas.spp)。在菌种分离、培养鉴定的基础上,于2000年进行了光合细菌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光合细菌可以使大豆植株高大健壮、根系发达、光合作用增强。产量水平以10倍稀释液拌种和40倍液喷施效果最佳,分别比基质对照和清水对照增产20.32%和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生物学特性 红色假单胞菌属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6
作者 陈莉娜 王颖 +1 位作者 张艳艳 关伟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26,共2页
骨髓间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来源于中胚层间质,形成于发育中的骨髓腔,是骨髓内除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 stem cells,HSCs)之外的另一类干细胞。于1968年由Friedenstein首次从骨髓中分离出来,称为成纤维集落... 骨髓间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来源于中胚层间质,形成于发育中的骨髓腔,是骨髓内除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 stem cells,HSCs)之外的另一类干细胞。于1968年由Friedenstein首次从骨髓中分离出来,称为成纤维集落生成细胞(Colony-forming units-fibroblastic,CFUF),能分化为类似骨和软骨聚集物样集落。目前,人、猪、大鼠、小鼠、兔和狗等动物的MSCs已被成功地分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生物学特性 应用 造血干细胞 生成细胞 MSCS
下载PDF
乳酸菌产细菌素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肖珊 李轩伊 +5 位作者 王志贤 蔡嘉铭 陶冶 王波 蔡燕雪 王际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6期5620-5626,共7页
目的研究乳酸菌产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并优化培养条件。方法将实验室保藏的EF2(植物乳杆菌)和PP2(嗜酸乳杆菌)2株乳酸菌进行混合发酵,采用牛津杯法分析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EF2和PP2混合发酵产细菌素的... 目的研究乳酸菌产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并优化培养条件。方法将实验室保藏的EF2(植物乳杆菌)和PP2(嗜酸乳杆菌)2株乳酸菌进行混合发酵,采用牛津杯法分析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EF2和PP2混合发酵产细菌素的培养条件。结果细菌素在酸性、中性、弱碱性条件下活性较强;耐高温,属于热稳定性物质,它对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蛋白酶K和中性蛋白酶敏感,对α-淀粉酶和木瓜蛋白酶不敏感,是广谱细菌素。EF2、PP2混合发酵产细菌素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0g/L、蛋白胨12.5 g/L、牛肉膏15 g/L、酵母膏5 g/L、K2HPO4·3H2O 2 g/L、无水乙酸钠5 g/L、柠檬酸三铵2 g/L、MgSO40.2 g/L、MnSO4 0.05 g/L、Tween-80 2 mL/L、蒸馏水1 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为6.5、接种量4%,装液量100 mL/250 mL,发酵温度35℃,在此条件下,细菌素抑菌活性比优化前提高了1.36倍。结论乳酸菌EF2和PP2混合培养得到的细菌素为具有较好抗性的广谱细菌素,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2株乳酸菌混合培养产细菌素的优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素 抑菌活性 生物学特性 培养条件优化
下载PDF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
8
作者 王帅帅 沈霞 +2 位作者 崔桂云 叶新春 万美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3期426-427,共2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medium,CM)的制备方法,并分析MSCs的旁分泌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足月健康新生儿的脐带血,经肝素抗凝,离...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medium,CM)的制备方法,并分析MSCs的旁分泌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足月健康新生儿的脐带血,经肝素抗凝,离心后分离、培养、传代hUCB-MSCs,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时期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并用酶标仪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待细胞融合达80%时更换培养基,再继续培养24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即为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hUCB-MSCs-CM)。结果经过传代后,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形态趋于均一,为梭形或成纤维样、体积较大、单个核,呈漩涡样生长,且增殖能力较强,能较好的制备出其条件培养基。结论能通过此方法成功制备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其中含有MSCs旁分泌的各种生物活性因子,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来源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 旁分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拜赖青霉菌株47M-1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对芝麻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新贝 赵辉 +7 位作者 倪云霞 刘新涛 何碧珀 贾敏 张春艳 李永冬 赵世魁 刘红彦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7-175,共9页
拜赖青霉Penicillium bilaiae 47M-1是具备广谱抑菌活性和促生能力的高效生防菌株,但其生物学特性、最佳培养条件及对芝麻病害的防治效果尚未见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明确拜赖青霉47M-1的生物学特性、最佳培养条件及病害防治效果。在明... 拜赖青霉Penicillium bilaiae 47M-1是具备广谱抑菌活性和促生能力的高效生防菌株,但其生物学特性、最佳培养条件及对芝麻病害的防治效果尚未见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明确拜赖青霉47M-1的生物学特性、最佳培养条件及病害防治效果。在明确菌株47M-1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以芝麻枯萎病病原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靶标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菌株47M-1的最佳培养条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菌株的防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菌株47M-1在25℃~28℃,p H 5.0~7.0,光周期中0~16 h光照的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在25℃~28℃,p H 3.0~10.0,光周期中8 h光照的条件下产孢量最大,该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菌株47M-1最佳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培养液配方为:蔗糖30 g,酵母粉/牛肉膏/蛋白胨5 g,KCl 0.5 g,Mg SO_(4)·7H_(2)O 0.5 g,Fe SO_(4)·7H_(2)O 0.01 g,蒸馏水1000 m L。将菌株47M-1的孢子悬浮液按2%或3%接种至p H 7.0的75~125 m L优化后的培养液中,在25℃~27℃的恒温摇床上培养5 d时,其发酵液抑菌活性最强。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47M-1的孢子悬浮液及其发酵滤液10倍稀释液对芝麻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拜赖青霉47M-1是具备良好防治效果的潜力生防菌,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最佳培养条件及病害防治效果,为该菌株抑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菌剂生产和田间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赖青霉 芝麻枯萎病 生物学特性 培养条件优化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自体成骨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福军 夏玉莲 +5 位作者 李雨民 孙元明 刘征 刘宗礼 李贺达 杨学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3-266,276,共5页
目的 诱导培养来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细胞或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 ,进行自体成骨细胞异体骨复合移植实验研究。方法 抽取动物骨髓、抗凝稀释 ,以适当条件培养诱导 ,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分析细胞生物学特性。成骨细胞生长在同种异... 目的 诱导培养来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细胞或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 ,进行自体成骨细胞异体骨复合移植实验研究。方法 抽取动物骨髓、抗凝稀释 ,以适当条件培养诱导 ,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分析细胞生物学特性。成骨细胞生长在同种异体骨制成的载体上 ,形成复合物 ,植入人工缺损处 ,观察骨修复情况。结果 可以诱导培养出大量的成骨细胞或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自体成骨细胞异体松质骨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实验为自体成骨细胞异体骨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自体 异体骨 复合移植 临床应用 前体细胞 诱导培养 细胞生物学特性 骨修复 缺损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立新 肖桂芝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32-1134,共3页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临床应用 细胞培养 基因工程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芙蓉 何欣 +3 位作者 丁旭 王辉 张明明 杨旭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1期1984-1986,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为多能干细胞的一种。它最早发现于骨髓中,具有向三种胚层细胞分化的多向分化潜能[1]。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技术的发展,干细胞移植已经在临床开始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为多能干细胞的一种。它最早发现于骨髓中,具有向三种胚层细胞分化的多向分化潜能[1]。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技术的发展,干细胞移植已经在临床开始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实验从脐带分离培养出MSC,并对其形态、免疫表型等基本特性进行研究,为干细胞来源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生物学特性 多向分化潜能 临床应用 多能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来源
下载PDF
大枣树生物学特性及保花保果复合剂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唐桂辉 赵浩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63-63,共1页
总结了大枣树的生物学特性,指出落花落果是造成大枣树产量低的根本原因。介绍了大枣保花、保果复合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并阐述了该复合剂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大枣树 生物学特性 保花保果复合剂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人胚肺细胞系(MU-L1)生物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田玲 乔自林 +5 位作者 杨迪 王家敏 刘振斌 马忠仁 马桂兰 王明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对新建人胚肺细胞系(MU-L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以期建立可用于疫苗生产的人二倍体细胞株.方法:使用不同培养基及血清、不同血清浓度和传代比例培养MU-L1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增殖速率和生长动力学等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较适宜的... 目的:对新建人胚肺细胞系(MU-L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以期建立可用于疫苗生产的人二倍体细胞株.方法:使用不同培养基及血清、不同血清浓度和传代比例培养MU-L1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增殖速率和生长动力学等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较适宜的培养条件,用适宜的培养条件连续培养细胞至生命周期结束.传代过程中检查无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因子,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常用培养基(MEM、DMEM、M199、DME/F12和PRMI1640)、胎牛血清和新生牛血清中MU-L1细胞均良好生长;按1∶4传代比例,使用含10%新生牛血清的MEM培养基培养,可培养至67代(世代),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经液氮冻存,复苏活率在91.56%~98.92%,生长良好.染色体核型为正常人二倍体核型,2n=46,无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因子检查均为阴性.结论:MU-L1为正常人二倍体细胞系,具备作为病毒性疫苗基质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肺细胞 培养条件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的生物学特性与培养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古玉环 陈军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4期52-55,共4页
盐生杜氏藻富含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适宜在高纬度、光照强的各种咸水环境中生长.对它的生物学特性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适宜于盐生杜氏藻生长的培养基主要成份为:2mol/LNaCl,5mmol/LKNO_3,6.5m... 盐生杜氏藻富含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适宜在高纬度、光照强的各种咸水环境中生长.对它的生物学特性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适宜于盐生杜氏藻生长的培养基主要成份为:2mol/LNaCl,5mmol/LKNO_3,6.5mmol/LNaHCO_3,5mmol/LMgSO_4,0.3mmol/LKH_2P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杜氏藻 生物学特性 培养条件
下载PDF
SD大鼠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敏 亢军琪 +2 位作者 林洪 韩善华 胡火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方法,明确增殖及生长特征。方法:从骨髓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加入淋巴分离液后用密度梯度离心培养法和静止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对其进行...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方法,明确增殖及生长特征。方法:从骨髓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加入淋巴分离液后用密度梯度离心培养法和静止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对其进行传代扩增和形态学观察,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结果:(1)通过离体培养,可使体内环境下低丰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现数目扩增;(2)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贴壁生长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多数具有成纤维细胞生长特性。结论:对比两种分离方法可知淋巴分离法更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化,体外培养成功为今后进一步利用体内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细胞衰老,并建立衰老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生物学特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分离培养 密度梯度离心 细胞生长特性 cells 淋巴分离液 形态学观察 干细胞研究 生长特征 MSCs 分离纯化 细胞计数 生长曲线 离体培养 体内环境 培养条件 分离方法 衰老模型 细胞衰老
下载PDF
红豆杉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应用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鸿 周宏治 +1 位作者 江海平 简涌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红豆杉属植物 紫杉醇 生物学特性 开发应用 红豆杉植物 红豆杉科 细胞培养 抗癌药物 云南红豆杉 同而不同
下载PDF
葡萄房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博 杨红 +1 位作者 傅俊范 邢志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4,共4页
对葡萄房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该菌在5~30℃中都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为25℃;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分生孢子在5~30℃之间均能萌发,萌发最适温度... 对葡萄房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该菌在5~30℃中都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为25℃;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分生孢子在5~30℃之间均能萌发,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在5%蔗糖、5%葡萄汁中孢子的萌发率较高;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房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培养 光照条件
下载PDF
灰树花泰山-1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明才 于清伟 +4 位作者 安秀荣 王庆武 兰玉菲 李秀梅 唐丽娜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73-75,共3页
以培养温度、pH值及不同碳氮源对灰树花泰山-1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试验,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泰山-1菌丝体培养最适温度为26~28℃,最适pH值为5~6;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各因素对菌... 以培养温度、pH值及不同碳氮源对灰树花泰山-1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试验,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泰山-1菌丝体培养最适温度为26~28℃,最适pH值为5~6;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各因素对菌丝体生长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葡萄糖>酵母膏>MgSO4>KH2 PO4,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酵母膏5 g/L、KH2 PO42 g/L、MgSO4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泰山-1 碳氮源 培养条件 正交试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江秀均 柴建萍 +1 位作者 苏振国 罗雁婕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3-529,共7页
桑褐斑壳丰孢(Phloeospora maculans)是近几年鉴定的云南蚕区桑园发生桑褐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培养基及碳源和氮源、p H值、温度、光照条件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与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褐斑壳丰孢的... 桑褐斑壳丰孢(Phloeospora maculans)是近几年鉴定的云南蚕区桑园发生桑褐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培养基及碳源和氮源、p H值、温度、光照条件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与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褐斑壳丰孢的菌丝适宜在PDA培养基和PDA+1%桑叶碎片培养基(简称PDA桑叶培养基)上生长,其中PDA桑叶培养基是最佳的产孢培养基;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物质分别是麦芽糖、蛋白胨,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产孢量最大,而在所有有氮源和无氮源物质的培养基上均不产孢;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p H值为6-9,而p H 6时产孢量最大;在22-28℃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大;连续黑暗条件适合菌丝生长和产孢;菌丝的致死温度条件为50℃水浴处理10 min。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桑褐斑壳丰孢有很强的营养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褐斑病 桑褐斑壳丰孢 生物学特性 培养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