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向多维放射治疗(MD-CRT):生物影像和生物适形
1
作者 孙保锦 李平 申文江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2年第6期374-378,共5页
癌症探查、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发展需要新类型影像和强化影像。目前放射影像主要显示解剖部位,建议“新”影像(相对于解剖学)为“生物学”影像。生物学影像是广泛的,包括代谢、生化、生理和功能影像,也包括目前正研究的分子的基因型、表... 癌症探查、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发展需要新类型影像和强化影像。目前放射影像主要显示解剖部位,建议“新”影像(相对于解剖学)为“生物学”影像。生物学影像是广泛的,包括代谢、生化、生理和功能影像,也包括目前正研究的分子的基因型、表型的影像。对放射治疗来说,放射生物学影像显示的是影响放射敏感性和治疗结果等因素的信号,分别介绍了磁共振显像/光谱学用于判断肿瘤的分级、类型、治疗的疗效和远期的预后判断,反映了功能状态。生物学影像与PET对癌症的发现、分期、治疗设计和评价有很大意义,能发现乏氧细胞、分子影像和放射生物的表型的进展并介绍了生物靶区(BTV)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放射治疗 生物影像 生物适形 肿瘤 治疗 适形放射治疗 生物学标记 放射性核素显像 核磁共振
下载PDF
分子生物影像技术——正电子显像(PET)
2
作者 唐安戊 徐卫平 《医疗保健器具(医疗器械版)》 2003年第6期5-5,16-21,共7页
X线发现100多年以来,医学影像不断地发展,成为医学诊断和科研的主要手段。综合来说,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人体器官解剖结构成像(形态学影像),二是器官或组织功能影像(功能影像)、三是细胞和分子代谢水平成像(分子影像学... X线发现100多年以来,医学影像不断地发展,成为医学诊断和科研的主要手段。综合来说,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人体器官解剖结构成像(形态学影像),二是器官或组织功能影像(功能影像)、三是细胞和分子代谢水平成像(分子影像学)。目前可借助高档的MR、红外线成像技术和正电子断层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影像技术 放射治疗 分子生物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 正电子显像
下载PDF
基于低相干干涉的透镜厚度测量及生物影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檀泽浩 冯云鹏 王钟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4,共10页
低相干光干涉测量技术作为重要的非接触测量方法之一,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测量速度快及分辨率高的优点,在光学系统的非接触测量及生物医学影像等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透镜组的光学元件中心厚度及空气间隔的非接触测量技术... 低相干光干涉测量技术作为重要的非接触测量方法之一,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测量速度快及分辨率高的优点,在光学系统的非接触测量及生物医学影像等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透镜组的光学元件中心厚度及空气间隔的非接触测量技术进行了总结,简述了基于OCT的生物医学影像方面研究现状,重点论述基于低相干光干涉法测量原理和研究进展,对比分析相关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创新之处,并从系统结构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对低相干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测量 低相干干涉 光学层析成像 透镜厚度 生物医学影像
下载PDF
生物影像研究进展及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雷明芳 杨伟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1-503,共3页
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放射影像对疾病诊断与指导治疗一直起着非常重要作用。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放射影像对疾病诊断与指导治疗一直起着非常重要作用。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的研制成功,使放射影像从传统的解剖结构影像进入了生物影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研究 生物影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放射影像 指导治疗 疾病诊断 解剖结构
原文传递
影像生物学标记定量评价肝脏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倩 杨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333-336,共4页
随着影像学新技术设备的临床应用,涌现出了一系列影像学生物指标(Imaging Biomarker)使定量诊断成为可能。与传统的单参数成像的螺旋CT相比,能谱CT的物质分离图像、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等多参数信息,可进行物质成分的定量检测。3.0场... 随着影像学新技术设备的临床应用,涌现出了一系列影像学生物指标(Imaging Biomarker)使定量诊断成为可能。与传统的单参数成像的螺旋CT相比,能谱CT的物质分离图像、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等多参数信息,可进行物质成分的定量检测。3.0场强的高端MRI设备新的化学位移水脂分离如迭代最小二乘法非对称采集水脂分离(IDEAL)梯度回波技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等技术,为定量分析组织脂肪含量变化,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扩散状态以及毛细血管血流的微灌注状态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就近年影像学定量评价的新技术在肝脏微环境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微环境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手区胃疾病生物信息影像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谢莉青 刘希双 李水贤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基于胎儿生物信息基本形态在孕妇手掌内可成像展现的研究成果,探讨胃疾病信息与信息传递现象是否在手掌展现及如何用现代科学技术表达。方法:通过模式识别技术提取手区胃疾病生物信息特征,转换成数字影像表达;利用胃息肉切除前后... 目的:基于胎儿生物信息基本形态在孕妇手掌内可成像展现的研究成果,探讨胃疾病信息与信息传递现象是否在手掌展现及如何用现代科学技术表达。方法:通过模式识别技术提取手区胃疾病生物信息特征,转换成数字影像表达;利用胃息肉切除前后胃镜的临床结果与同期手区影像色谱图实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手区影像所表达的胃息肉形态、定位与胃镜下的描述是一致的,且息肉切除的生物信息会迅速传递到手区成像。结论:手区胃(息肉)生物信息的影像表达是胃(息肉)生物信息的反映,手区具有体内脏器病证生物信息实时表达的功能,初步证实了"大脑对体内器官存在监控表达体系"假说的客观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胃息肉 手诊 手区疾病生物信息影像色谱图 图像处理 模式识别
下载PDF
胃黏膜色泽与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表达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希双 谢莉青 李水贤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404-405,425,共3页
目的:研究胃黏膜色泽变化与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胃镜观察胃窦黏膜的色泽与手区疾病生物信息中医影像诊断仪记录的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色谱图进行比较。结果:胃镜下胃窦黏膜的色泽、定位、数量分布特征与手区胃信息... 目的:研究胃黏膜色泽变化与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胃镜观察胃窦黏膜的色泽与手区疾病生物信息中医影像诊断仪记录的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色谱图进行比较。结果:胃镜下胃窦黏膜的色泽、定位、数量分布特征与手区胃信息影像色谱图的胃窦区域的图像素颜色的分级、分布具有客观一致性。结论: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色谱图可以成为无损伤的体外观测和记录胃窦黏膜色泽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色谱图 胃镜 胃黏膜 色泽 计算机图像识别 中医诊断
下载PDF
影像生物标志物与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治疗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诊断及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文燕 王翠英 赵宝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055-105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像生物标志物联合贝伐珠单抗在胶质母细胞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BEV组(n=20)与TMZ组(n=18),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BE... 目的:探讨影像生物标志物联合贝伐珠单抗在胶质母细胞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BEV组(n=20)与TMZ组(n=18),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BEV组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TMZ组选择替莫唑胺治疗,治疗后行DSC-MRI、DCE-MRI及PET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段影像生物标志物指标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疾病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T0时刻rCBV、rCBF、Ktrans比较无显著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T1-T3时刻两组患者rCBV、rCBF、Ktrans均呈下降趋势,并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通过MRI检查观察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影像生物标志物可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并且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可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改善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诊断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 @影像生物标志物 @贝伐珠单抗
下载PDF
生物医学影像新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延斌 逄天秋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3年第6期891-895,共5页
生物医学影像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微观形态学、生物代谢、基因成像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成像、功能成像、细胞成像和基因成像等方面。分子成像基础研究的工具有基因重组技术、X... 生物医学影像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微观形态学、生物代谢、基因成像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成像、功能成像、细胞成像和基因成像等方面。分子成像基础研究的工具有基因重组技术、X线晶格成像、快速物质波谱分析、计算机和机器人技术。发展和测试体内特异性分子成像、光学成像与显微CT/MRI/PET/光学成像以及PET,SPECT等,适用于分子、基因的显像和定位。结合微创性操作的影像指导技术,可用于指导病变的治疗和监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即在疾病的功能性障碍发展早期识别病变,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愈来愈多地使用创伤性更小、精确度更高的成像技术以及影像指导下的手术操作,是研究生命科学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影像 分子成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基因成像
下载PDF
动态生物代谢影像(PET/CT/MRI)与肿瘤生物适形调强放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树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动态生物代谢影像 PET/CT/MRI 肿瘤 生物适形调强放疗 医学影像
下载PDF
生物医学影像的新进展
11
作者 李延斌 逄天秋 吕希玉 《生命科学仪器》 2003年第3期40-45,共6页
生物医学影像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微观形态学、生物代谢、基因成像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研究集中在分子成像、功能成像、细胞成像和基因成像等方面。分子成像基础研究的工具有基因重组技术、X线晶格成像... 生物医学影像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微观形态学、生物代谢、基因成像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研究集中在分子成像、功能成像、细胞成像和基因成像等方面。分子成像基础研究的工具有基因重组技术、X线晶格成像、快速物质波谱分析、计算机和机器人技术。发展和测试体内特异性分子成像。PET、SPECT、光学成像及显微CT/MRT/PET/光学成相等,适用于分子、基因的显像和定位。结合微创性操作的影像指导技术,指导病变的治疗和检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即在疾病的功能性障碍发展早期识别病变,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愈来愈多的使用创伤性小,精确度更高的成像技术以及影像指导下的手术操作,是研究生命科学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影像 分子成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基因成像 分子成像 功能成像 细胞成像
下载PDF
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创作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12
作者 朱朝义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55,共2页
本文例谈如何指导学生挖掘自然界和生活中广泛而丰富的生物学素材,进行生物科学影像作品创作。并就在创作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青少年 生物影像作品 核心素养 创作与培养
下载PDF
荧光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医学影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旖菱 苏媛媛 何耀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生物荧光探针是进行各种生物学行为研究的重要工具。荧光纳米颗粒(Ⅱ-Ⅵ半导体量子点、碳纳米颗粒、硅纳米颗粒等)由于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高荧光强度、抗光漂白性、发光颜色可调等),作为新型生物荧光探针在分子生物学、免疫生物学、临... 生物荧光探针是进行各种生物学行为研究的重要工具。荧光纳米颗粒(Ⅱ-Ⅵ半导体量子点、碳纳米颗粒、硅纳米颗粒等)由于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高荧光强度、抗光漂白性、发光颜色可调等),作为新型生物荧光探针在分子生物学、免疫生物学、临床医学等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越来越诱人的应用前景。作者结合国际相关最新研究进展,就荧光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医学影像(如细胞标记和活体成像)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荧光探针 纳米颗粒 荧光纳米探针 生物医学影像 文献综述
下载PDF
生物学影像和生物学适形
14
作者 王德智 《黑龙江医学》 2004年第7期515-516,共2页
该文就核磁共振与ECT等近代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学特性和在临床医学运用中若干理论问题进行较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 医学影像 生物影像 核磁共振 PET 生物造形
下载PDF
面向生物医学影像研究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明庆 张凯 +2 位作者 王土生 胡海波 张建国 《中国数字医学》 2012年第6期57-60,共4页
介绍了面向生物医学影像e-Science平台共享交换架构研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采用基于IHE XDS的影像文档共享交换系统,能够为e-Science平台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影像文档共享平台。该研究项目将向多学科生物医学影像研究者提供一... 介绍了面向生物医学影像e-Science平台共享交换架构研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采用基于IHE XDS的影像文档共享交换系统,能够为e-Science平台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影像文档共享平台。该研究项目将向多学科生物医学影像研究者提供一个影像信息和文档共享交换协同平台,是一个结合了信息学、生物医学的跨学科e-Science创新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cience平台 生物医学影像 IHE XDS 共享交换
下载PDF
磁共振影像生物标志物预测肝细胞癌术后复发风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长江 朱绍成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4-157,共4页
MRI可以预测肝细胞癌的预后,近年来功能MRI和肝胆特异性对比剂的应用推广以及影像组学的发展,使得MRI预测肝细胞癌预后及复发风险评估这一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并探索出部分影像生物标志物。本文对此类磁共振影像生物标志物的定义、特征... MRI可以预测肝细胞癌的预后,近年来功能MRI和肝胆特异性对比剂的应用推广以及影像组学的发展,使得MRI预测肝细胞癌预后及复发风险评估这一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并探索出部分影像生物标志物。本文对此类磁共振影像生物标志物的定义、特征、潜在发生机制及临床关联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MRI评估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价值的认识,更好地辅助科研和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生物标志物 术后复发 预后 风险预测
下载PDF
面向生物医学影像e-Science平台的审计监控系统
17
作者 王土生 杨媛媛 张建国 《中国数字医学》 2013年第9期45-48,共4页
在面向重大疾病的生物医学成像与临床应用等研究中,常常需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的科研工作者进行协同交互。为此采用网格技术构建了生物医学影像e-Science平台,实现了跨机构之间大数据的快速共享与交... 在面向重大疾病的生物医学成像与临床应用等研究中,常常需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的科研工作者进行协同交互。为此采用网格技术构建了生物医学影像e-Science平台,实现了跨机构之间大数据的快速共享与交换。由于系统的分布性和节点的异构性,难以避免会碰到系统的软硬件故障。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XMPP协议的审计监控系统,既对e-Science的各个主机系统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又对平台中数据业务进行审计跟踪。系统最终被部署应用征e-Science平台,具有良好的便捷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影像 E-SCIENCE XMPP Avro 审计监控
下载PDF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实验平台成立
18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0年第S1期132-132,共1页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实验平台于6月15日在清华大学宣布成立,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郭启勇教授与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岑章志共同为其揭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实验平台是在学校985学科建设项目支持下的集研究、教学与临...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实验平台于6月15日在清华大学宣布成立,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郭启勇教授与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岑章志共同为其揭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实验平台是在学校985学科建设项目支持下的集研究、教学与临床合作于一体的多模态医学影像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影像 实验平台 清华大学 磁共振 华盛顿大学 多学科 合作关系 成立 国际 教学
下载PDF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成立典礼6月15日在京召开
19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4期320-320,共1页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典礼于6月15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郭启勇教授与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岑章志共同为中心揭牌。该中心是在清华大学985学科建设项目支持下的集研究、教学...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典礼于6月15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郭启勇教授与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岑章志共同为中心揭牌。该中心是在清华大学985学科建设项目支持下的集研究、教学与临床合作于一体的多模态医学影像中心,清华大学医学院从美国华盛顿大学引进国际心血管磁共振领域的著名专家苑纯教授担任该中心主任。中心的研究团队包括多名国际医学影像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以及多位有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留学经历的青年骨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影像 清华大学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主任委员 医学影像中心 华盛顿大学 建设项目 研究团队
下载PDF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成立
20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第7期166-167,共2页
6月15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京宣布成立。作为国内顶尖高校,清华大学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利用中心的先进技术平台,力争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所突破。中心致力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临床实用技术,并... 6月15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京宣布成立。作为国内顶尖高校,清华大学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利用中心的先进技术平台,力争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所突破。中心致力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临床实用技术,并开发出适合中国人的影像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影像 清华大学 科技成果转化 多学科交叉 技术平台 生命科学 实用技术 诊断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