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离子注入植物种子的深度分布及生物效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陆挺 周宏余 +2 位作者 丁晓纪 汪新福 朱光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822-4826,共5页
采用四种物理测量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技术和正电子湮没技术测定了能量为200keVV+注入干花生种子的深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注入的低能离子在干种子花生内的深度远比TRIM95的理... 采用四种物理测量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技术和正电子湮没技术测定了能量为200keVV+注入干花生种子的深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注入的低能离子在干种子花生内的深度远比TRIM95的理论计算值为高.对低能离子注入植物种子后的生物效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注入 植物种子 深度分布 生物效应机理 机理研究 生物效应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量色散 测量方法 花生种子
原文传递
XeCl(308nm)准分子紫外激光对生物大分子酵母甘露聚糖分子结构的辐照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汝多 朱峰 +10 位作者 陈彦 戴玲 李振华 陈涛 智小勇 吴志芳 陈永荣 殷宝龙 胡能书 廖映枌 仇月玲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40-449,共10页
激光在农业和医疗等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并且取得增产和一定疗效,但也有费介现象(暂称后继效应或潜在效应)。激光辐照生物体虽然是局部的有限时间,但对由多种生物大分子组成的生物体的影响可能是综合的。为了探索激光生物学效应的分子机理... 激光在农业和医疗等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并且取得增产和一定疗效,但也有费介现象(暂称后继效应或潜在效应)。激光辐照生物体虽然是局部的有限时间,但对由多种生物大分子组成的生物体的影响可能是综合的。为了探索激光生物学效应的分子机理,以便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激光的生物学效应,对激光直接辐照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酵母甘露聚糖产生的效应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和紫外及红外光谱法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08 nm激光(单脉冲25 m J,33.3 m J^34.4 m J,脉冲频率2次/s)无论是固定辐照时间(45 s)变化样品所置距离,或反之固定样品所置距离(290 mm)改变辐照时间为15 s、30 s、45 s或60 s,都能引起受照样品的结构(构象)变化,特别是糖分子结构中富含的-OH-、CH-OH、-C-O-C--、N-C=O-、C=O等结构部件处的IR谱线对激光能量变化影响敏感。它们既是糖分子内或分子间形成氢键和糖苷键的结构基础部件,又是甘露聚糖(M an-nan)糖基化其他生物大分子进而影响它们在生物信息流中作用的重要结构部件。结果显示糖在激光生物效应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为综合探索激光生物效应分子机理和糖在生物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为选择甘露聚糖作为生物导弹载体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Cl(308 nm)准分子激光 辐照 生物大分子酵母甘露聚糖 结构(构象)变化 糖基化作用 生物信息流影响 激光生物效应分子机理
下载PDF
Ce^(3+)对大白鼠肝细胞和肝脏ATPase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申治国 雷衡毅 +3 位作者 魏青 杨杏芬 庄志雄 杨燕生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7,61,共4页
研究了 Ce3+对肝细胞和肝脏 ATPase的影响。结果表明 ,Ce3+对肝细胞 ATPase的影响不显著 ;长期用含 Ce3+饲料喂养大白鼠 ,低浓度的 Ce3+刺激肝脏 ATPase的活性 ,高浓度的 Ce3+则抑制肝脏
关键词 大白鼠 ATP酶 肝细胞 生物效应机理
下载PDF
稀土跨膜的荧光法与膜片钳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魏春英 杨频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6-250,共5页
本文主要对国内稀土离子跨膜运输研究的进展作了评述 ,着重介绍了用荧光法及膜片钳法研究的结果 。
关键词 荧光法 膜片钳法 稀土离子 细胞 跨膜运输 生理活动 生物效应机理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α溶血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杰 房春红 +1 位作者 矫洪涛 李景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4-87,共4页
大肠埃希菌α溶血素是RTX毒素家族的典型代表,也是大肠埃希菌肠外感染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详细介绍了大肠埃希菌α溶血素的成熟、分泌、溶血机理及其生物学效应,这将对大肠埃希菌肠外感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大肠埃希菌α溶血素是RTX毒素家族的典型代表,也是大肠埃希菌肠外感染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详细介绍了大肠埃希菌α溶血素的成熟、分泌、溶血机理及其生物学效应,这将对大肠埃希菌肠外感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细菌溶血素致病机制研究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α溶血素成熟分泌溶血机理生物效应
下载PDF
低能离子注入引起的植物种子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陆挺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55-557,共3页
以植物干种子芸豆和花生为生物体材料 ,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 (PAT)测定了该两类生物样品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 (PAL) .测量结果表明 ,在芸豆和花生生物体内存在着大量微小的孔洞 ,孔洞的直径分别为 0 4 8nm和0 7nm .植物种子的这类特殊... 以植物干种子芸豆和花生为生物体材料 ,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 (PAT)测定了该两类生物样品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 (PAL) .测量结果表明 ,在芸豆和花生生物体内存在着大量微小的孔洞 ,孔洞的直径分别为 0 4 8nm和0 7nm .植物种子的这类特殊的微孔结构是低能离子注入生物效应机理的基础 .对注入 2 0 0keV低能V离子的花生样品也测量了它的PAL谱 ,并与未经离子注入的花生样品的PAL谱作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注入 微结构 正电子湮没 植物种子 离子注入生物效应机理 辐射育种
原文传递
高压静电场对动物机体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春艳 张俐 郑世民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04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动物机体 生物效应机理 免疫系统 物理环境
原文传递
Toxic effects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underlying mechanisms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艳丽 丁琳 +5 位作者 姚晨婕 李晨晨 邢晓军 黄雅男 顾天骄 吴明红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2期93-108,共16页
Nanomaterial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owing to their uniqu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The wide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has raised many concerns about their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en... Nanomaterial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owing to their uniqu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The wide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has raised many concerns about their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Metal oxide nanopartides(MONPs),one of the main members of nanomaterials,have been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such as food,medicine,cosmetics,and sensors.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bio-toxic effects of widely applied MONPs and their underlying mechanisms.Two main underlying toxicity mechanisms,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and non-ROS-mediated toxidties,of MONPs have been widely accepted.ROS activates oxidative stress,which leads to lipid peroxidation and cell membrane damage.In addition,ROS can trigger the apoptotic pathway by activating caspase-9 and-3.Non-ROS-mediated toxicity mechanism includes the effect of released ions,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NPs on the cell surface,and combination of NPs with specific death receptors.Furthermore,the combined toxicity evaluation of some MONPs is also discussed.Toxicity may dramatically change when nanomaterials are used in a combined system becau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Ps that play a key role in their toxicity such as size,surface properties,and chemical nature in the complex system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ristine N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bio-toxicity effect NANOTOXICOLOGY underlying mechan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