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染料及其在纺织品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慕莹 翟红霞 +4 位作者 邢铁玲 盛家镛 陈国强 田驰 刘雅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5-170,共6页
为实现环保染色,以近些年国内外对微生物染料在染色中的应用研究为基础,介绍了微生物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的性质、不同生成形式,概述了菌体染色和萃取液染色2种常见的微生物染色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以紫色杆菌、弧菌、曲霉菌等几种常... 为实现环保染色,以近些年国内外对微生物染料在染色中的应用研究为基础,介绍了微生物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的性质、不同生成形式,概述了菌体染色和萃取液染色2种常见的微生物染色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以紫色杆菌、弧菌、曲霉菌等几种常见的已应用于染整领域或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菌种为例,从菌种的性质、培养过程、发酵条件、染色方法及最佳工艺、染色后织物的主要性能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微生物染料生物相容性好,发酵工艺成熟且产量高,能够较好地上染织物,部分主要牢度达到服用性能要求,且少数染料还能赋予织物抗菌等性能;然而,作为一种天然染料,微生物染料同样也存在着诸如色谱不全、日晒牢度有待提高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细菌 生物染料 天然染料 染色 发酵
下载PDF
TiO_2纳米微粉及生物染料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季帆 隋振贵 +4 位作者 陆宏良 秦宏伟 范久峰 王建国 刘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6-337,共2页
 基于过氧络合热分解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7nm的TiO2微粒,并研究了对生物染料亚甲蓝、孔雀绿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用。亚甲蓝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峰(峰位波长663~646nm以及292~288nm)的吸光度随光催化时间的加长而明显减弱。孔...  基于过氧络合热分解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7nm的TiO2微粒,并研究了对生物染料亚甲蓝、孔雀绿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用。亚甲蓝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峰(峰位波长663~646nm以及292~288nm)的吸光度随光催化时间的加长而明显减弱。孔雀绿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峰(峰位波长617~612nm)的吸光度随光催化时间的加长也减弱。但是位于紫外光区256nm左右的吸收峰的吸光度却大幅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粉 生物染料 光催化降解 二氧化钛 废水处理 过氧络合热分解法
下载PDF
术中不同部位注射生物染料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学伟 阴贵华 朱振庆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第9期932-933,共2页
目的对比术中不同部位注射生物染料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行亚甲蓝染色法注射检测SLN患者108例根据注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取皮内皮下注射,对照组54例采取乳腺实质内注射,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对比术中不同部位注射生物染料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行亚甲蓝染色法注射检测SLN患者108例根据注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取皮内皮下注射,对照组54例采取乳腺实质内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检测率98.1%,SLN检出率98.2%,SLN转移检出率32.4%;对照组成功检测率98.1%,SLN检出率96.5%,SLN转移检出率31.8%;两组对比,P>0.05。结论在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时通过皮内皮下注射或乳腺实质内注射亚甲蓝染色法,可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其诊断准确性相似,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部位 生物染料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下载PDF
生物染料染色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望 李多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2-34,共3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染料染色的进展,文中以植物染料为主,从色素提取、染色方法、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植物染料染丝绸的方法。
关键词 生物染料 染色 植物染料
下载PDF
基于AQDS增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降解刚果红染料和产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铁梅 王宝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6,共3页
通过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系统中添加氧化还原介体AQDS,探讨了AQDS对MFC同步降解刚果红染料和产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相比,添加0.005 mmol/L AQDS后,MFC最大功率密度从53.1 mW/m2增大至67 mW/m2,增大了26%;脱色速率从3.3mg/(L.h)... 通过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系统中添加氧化还原介体AQDS,探讨了AQDS对MFC同步降解刚果红染料和产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相比,添加0.005 mmol/L AQDS后,MFC最大功率密度从53.1 mW/m2增大至67 mW/m2,增大了26%;脱色速率从3.3mg/(L.h)增大至16.3 mg/(L.h),增大了400%。AQDS浓度增大至0.05mmol/L时,MFC功率密度增大至100mW/m2,进一步增大了49%;脱色速率增大至21.5 mg/(L.h),进一步增大了32%。AQDS同时加速了电子由共基质(葡萄糖)到阳极和刚果红染料分子的传递,在减小阳极极化的同时加速了刚果红染料的还原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染料电池 偶氮染料 产电 脱色 强化
下载PDF
微生物在染料脱色中的应用及其机理 被引量:14
6
作者 郝鲁江 许平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52-56,共5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染料按化学结构及应用的分类、染料结构与生色机理的关系 ,染料脱色微生物 ,脱色机理及其相关的遗传背景。
关键词 染料 脱色机理 染料脱色微生物 生色机理 染料结构 印染废水治理
下载PDF
染料聚醚衍生物结构对其在母体分散染料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董霞 张宾 何瑾馨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70-76,共7页
针对商品分散染料面临的问题,本课题组曾设计了染料聚醚衍生物类分散剂。本文主要基于前期的研究工作,对母体染料分散体系进行了分析,主要探讨染料聚醚衍生物结构对其吸附行为的影响。基于吸附行为得到的有关结论,用标度理论推导了染料... 针对商品分散染料面临的问题,本课题组曾设计了染料聚醚衍生物类分散剂。本文主要基于前期的研究工作,对母体染料分散体系进行了分析,主要探讨染料聚醚衍生物结构对其吸附行为的影响。基于吸附行为得到的有关结论,用标度理论推导了染料聚醚衍生物在母体染料颗粒表面的吸附层状态,结果表明,饱和吸附时分子中聚氧乙烯醚链均形成了伸展的构象,吸附层厚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利用空间稳定理论分析分散体系的胶体化学模型,发现影响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吸附层厚度;饱和吸附时染料聚醚衍生物均能为染料粒子提供较强的空间位阻。对聚醚和染料聚醚衍生物溶液在染料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聚醚和染料聚醚衍生物在水溶液中自聚集和在表面的吸附共存,染料聚醚衍生物较聚醚的疏水性更强,自聚集的趋势更强,同时在染料表面的吸附量也更大;染料聚醚衍生物的疏水性越大,相分离和在表面的吸附越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聚醚衍生物 吸附行为 分散染料 标度理论 耗散离子动力学
下载PDF
双苯乙烯衍生物型液体染料在箱纸板生产中的染色试验
8
作者 赵会芳 沙力争 《湖南造纸》 2006年第2期20-21,共2页
本文用国产双苯乙烯衍生物型液体染料对箱纸板进行了染色试验,试验证明国产双苯乙烯衍生物型液体染料可较快达到目标纸样的颜色要求,与进口液体染料相比较,生产成本较低。
关键词 双苯乙烯衍生物型液体染料 染色 箱纸板
下载PDF
生物染料生命渲染衣装
9
作者 彭鹏 曾笑菲 +1 位作者 吴双(摄影) 唐志远(摄影) 《博物》 2009年第9期28-33,共6页
最纯正的红色,果真来自于猩猩的鲜血?高贵而稀有的紫色,是从狗嘴中发现的色彩;帝王威严的黄色,来自于毫不起眼的野草;相当普及的蓝色粗布褂,染色时需要借助于尿液。如今的服装当然色彩斑斓,然而再上溯两百年,人们则为了将衣衫... 最纯正的红色,果真来自于猩猩的鲜血?高贵而稀有的紫色,是从狗嘴中发现的色彩;帝王威严的黄色,来自于毫不起眼的野草;相当普及的蓝色粗布褂,染色时需要借助于尿液。如今的服装当然色彩斑斓,然而再上溯两百年,人们则为了将衣衫染上不同的色彩而大费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染料 渲染 生命 天然染料 排泄物 色彩 黄色 染色
原文传递
生物质染料的染色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娄江飞 巩继贤 +3 位作者 李政 任燕飞 李秋瑾 张健飞 《针织工业》 2016年第3期39-43,共5页
介绍了生物质染料的基本概况,并以乌龙茶提取液为染料,对纯棉织物进行染色,以小檗碱、可可碱及咖啡碱3种生物碱和酒石酸及柠檬酸两种有机酸为固色剂,分别对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处理。测试并分析了织物的固色及拼色效果,探讨了固色剂对紫... 介绍了生物质染料的基本概况,并以乌龙茶提取液为染料,对纯棉织物进行染色,以小檗碱、可可碱及咖啡碱3种生物碱和酒石酸及柠檬酸两种有机酸为固色剂,分别对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处理。测试并分析了织物的固色及拼色效果,探讨了固色剂对紫外线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乌龙茶提取液染色棉织物可以使用生物碱和有机酸进行固色;生物碱和有机酸作为生物质染料固色剂,具有固色效果及一定的拼色效应;生物碱和有机酸还可以增强织物的紫外线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染料 乌龙茶提取物 染色 生物 有机酸 固色 抗紫外线性能
下载PDF
染料聚醚衍生物及聚醚的分散染料表面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宾 董霞 何瑾馨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5,共5页
研究染料聚醚衍生物和聚醚在染料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借助分子模拟方法在分子尺度上了解染料聚醚衍生物及聚醚分子结构与染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揭示上述聚合物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染料聚醚衍生物和聚醚在染料表面的吸附等温线均... 研究染料聚醚衍生物和聚醚在染料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借助分子模拟方法在分子尺度上了解染料聚醚衍生物及聚醚分子结构与染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揭示上述聚合物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染料聚醚衍生物和聚醚在染料表面的吸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染料聚醚衍生物由于可与染料表面形成π-π堆积作用,且主要为平行和T型堆积排列方式,因而其最大吸附量、与染料表面的相互作用能和吸附能均大于相应的聚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染料聚醚衍生物 吸附
下载PDF
染料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娜 周泉城 《食品与药品》 CAS 2016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合成染料木素衍生物并研究其生物活性。方法以染料木素为起始原料,与(1-2,4-二甲基苯基哌嗪)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新型染料木素衍生物(GD)。经元素分析、MS及1H-NMR鉴定GD结构后,通MTT法、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DNA琼脂糖电泳法... 目的合成染料木素衍生物并研究其生物活性。方法以染料木素为起始原料,与(1-2,4-二甲基苯基哌嗪)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新型染料木素衍生物(GD)。经元素分析、MS及1H-NMR鉴定GD结构后,通MTT法、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DNA琼脂糖电泳法研究其抑菌和体外抑胃癌MGC-803细胞活性。结果 GD能显著抑制胃癌MGC-803细胞活性,当GD作用MGC-803细胞48 h后,细胞呈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并出现了凋亡DNA条带;研究GD抑菌活性发现,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高抑菌率为94.8%。结论本研究得到了一种新型的染料木素衍生物GD,GD能显著抑制胃癌MGC-803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并具有显著抑制枯草芽孢杆菌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衍生物 细胞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软叶刺葵果实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及其催化合成生物基印刷染料的研究
13
作者 刘静雯 彭洋洋 +2 位作者 付时雨 刘明 刘浩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5,共9页
本研究从软叶刺葵果实中提取出粗过氧化物酶,通过丙酮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超滤等方法对其进行纯化,得到分子质量为39670的电泳纯级过氧化物酶(PRP),对愈创木酚的最适催化条件为pH值5、温度60℃。通过测试不同金属离子、有机溶剂以及表... 本研究从软叶刺葵果实中提取出粗过氧化物酶,通过丙酮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超滤等方法对其进行纯化,得到分子质量为39670的电泳纯级过氧化物酶(PRP),对愈创木酚的最适催化条件为pH值5、温度60℃。通过测试不同金属离子、有机溶剂以及表面活性剂对PR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g/L的Span-80在常温、pH值5、添加Mn2+或乙醇条件下可提高PRP的酶活性。以愈创木酚、3,3′-二甲氧基联苯胺和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得PRP的米氏常数分别为1.053、5.563和2.316 mmol/L。PRP催化邻苯二酚和儿茶素、愈创木酚、3,3′-二甲氧基联苯胺分别得到黑色、橙红色和棕红色的染料,用纤维素衍生物调制后可用于丝网印刷,其中黑色水性墨在A4纸上的印刷密度达到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 软叶刺葵果实 催化 生物基印刷染料
下载PDF
生物基橄榄绿染料对棉纱线的染色及抗菌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炳举 李瑞卿 +2 位作者 周长文 王伟 李继往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8-41,共4页
采用生物基橄榄绿染料对棉纱线进行染色,利用复合还原剂D替代保险粉,讨论了还原剂D质量浓度、氢氧化钠质量浓度、染料质量分数、染色时间对棉纱线染色K/S值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染色后纱线的抗菌性及耐洗涤效果。优化的染色工艺为:生物... 采用生物基橄榄绿染料对棉纱线进行染色,利用复合还原剂D替代保险粉,讨论了还原剂D质量浓度、氢氧化钠质量浓度、染料质量分数、染色时间对棉纱线染色K/S值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染色后纱线的抗菌性及耐洗涤效果。优化的染色工艺为:生物基橄榄绿染料质量分数为8%(omf),还原剂D质量浓度为12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14 g/L,染色时间为25 min。染色后纱线各项色牢度均达3-4级以上,经过100次洗涤后的抗菌性可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还原染料 生物染料 抗菌性 棉纱线
下载PDF
水溶液中染料聚醚衍生物聚集行为的MesoDyn模拟
15
作者 张宾 董霞 何瑾馨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20,30,共6页
用MesoDyn模拟方法,研究了染料聚醚衍生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讨论了染料聚醚衍生物结构和体积分数对其微相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下,染料聚醚衍生物可在水溶液中形成3种聚集体:球状胶束、蠕虫状胶束、胶束簇;其胶束... 用MesoDyn模拟方法,研究了染料聚醚衍生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讨论了染料聚醚衍生物结构和体积分数对其微相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下,染料聚醚衍生物可在水溶液中形成3种聚集体:球状胶束、蠕虫状胶束、胶束簇;其胶束形成过程可分为诱导阶段、开始形成阶段、演化阶段和平衡稳定阶段;提高染料聚醚衍生物的初始体积分数可缩短形成胶束的诱导时间,并提高平衡后的有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聚醚衍生物 聚集行为 MesoDyn模拟 胶束
下载PDF
可水解桥基分散染料聚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
16
作者 宣建 张宾 +1 位作者 董霞 何瑾馨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8,共5页
基于超分散剂的构思,设计合成了一种水解型分散染料聚醚衍生物(连接基团为可水解的均三嗪桥基,将端氨基聚醚和分散染料连接起来),利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母体染料的分散效率及应用性能,初步探讨了其... 基于超分散剂的构思,设计合成了一种水解型分散染料聚醚衍生物(连接基团为可水解的均三嗪桥基,将端氨基聚醚和分散染料连接起来),利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母体染料的分散效率及应用性能,初步探讨了其水解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水解型分散染料聚醚衍生物具有优异的分散性能,能够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并减少有色废水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聚醚衍生物 分散染料 染色性能 水解行为 染料利用率
下载PDF
美科学家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出生物靛蓝染料 被引量:2
17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4年第9期48-48,共1页
据英国《工业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已经利用转基因细菌成功生产出靛蓝染料,此成果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环保型技术,替代化学法靛蓝生产。
关键词 转基因细菌 生产工艺 生物靛蓝染料 大肠杆菌 色氨酸 吲哚酚
下载PDF
HQSAR模型预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香豆素衍生物PCE值研究
18
作者 刘鹏飞 马羚 焦龙 《云南化工》 CAS 2022年第4期45-47,共3页
采用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方法建立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香豆素类染料敏化剂结构信息与光电转化效率(PCE)之间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构建的最有效HQSAR模型(q^(2)_(cv)=0.895,R^(2)=0.946)的片段参数为:fragment size“2~7... 采用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方法建立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香豆素类染料敏化剂结构信息与光电转化效率(PCE)之间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构建的最有效HQSAR模型(q^(2)_(cv)=0.895,R^(2)=0.946)的片段参数为:fragment size“2~7”:hologram length“97”,fragment distinctions“B”。两种验证方法,外部测试集验证和留一法交叉验证(LOO-CV)用于检验开发的最佳HQSAR模型的质量。结果表明,HQSAR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工具,来预测香豆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PCE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全息定量构效关系 有机染料敏化剂 光电转化效率 香豆素染料生物
下载PDF
美科学家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出生物靛蓝染料
19
《江苏纺织》 2004年第8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生物靛蓝染料 生产方法 大肠杆菌 基因改造
下载PDF
盐泽螺旋藻培养用于染料脱色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志慧 王爱丽 +1 位作者 王秀娟 张锡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研究了在含有结晶紫、亚甲基兰和番红花红T的培养液中,盐泽螺旋藻的生长状况和盐泽螺旋藻对这三种染料的脱色能力。当结晶紫浓度为20mg·L^-1时,盐泽螺旋藻在实验的第2天开始黄化失绿,并且逐渐死亡;当亚甲基兰和番红花红T浓度为... 研究了在含有结晶紫、亚甲基兰和番红花红T的培养液中,盐泽螺旋藻的生长状况和盐泽螺旋藻对这三种染料的脱色能力。当结晶紫浓度为20mg·L^-1时,盐泽螺旋藻在实验的第2天开始黄化失绿,并且逐渐死亡;当亚甲基兰和番红花红T浓度为20mg·L^-1时,盐泽螺旋藻的第8天生长速率分别是对照组的85%和89%。当亚甲基兰的浓度为15mg·L^-1时,盐泽螺旋藻对亚甲基兰的8天脱色率为98.9%。当番红花红T浓度为5mg·L^-1时,盐泽螺旋藻对番红花红T的8天脱色率为95.6%。经紫外光谱分析,当结晶紫、番红花红T的浓度为5mg·L^-1和亚甲基兰浓度为15mg·L^-1时,盐泽螺旋藻对这三种染料都存在降解作用。当亚甲基兰浓度为2.5mg·L^-1时,盐泽螺旋藻对亚甲基兰脱色效果最好的pH范围为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染料 盐泽螺旋藻 生长 脱色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