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可降解微纳米塑料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与 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丹妮 章敏 +4 位作者 高富龙 郑榕辉 黄文树 薄军 方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5-201,共27页
近年来用生物可降解塑料(BPs)替代传统塑料(CPs)被认为是应对塑料污染危机的有效途径。由于BPs比CPs更容易分解成微纳米塑料(MNPs),因此生物可降解微纳米塑料(BMNPs)的生物毒性效应是当前关注的焦点,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BM... 近年来用生物可降解塑料(BPs)替代传统塑料(CPs)被认为是应对塑料污染危机的有效途径。由于BPs比CPs更容易分解成微纳米塑料(MNPs),因此生物可降解微纳米塑料(BMNPs)的生物毒性效应是当前关注的焦点,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BMNPs本身、渗滤液及其与其他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物3个方面入手,系统总结了BMNPs生物毒性效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关注BMNPs与传统微纳米塑料(CMNPs)之间的差异。本文总结的研究显示,与CMNPs相比,BMNPs的生物毒性效应表现为减弱、无显著变化和显著增强的研究结果分别占总研究结果的21%、25%和54%。其中BMNPs的生物毒性效应显著增强主要原因在于,首先BMNPs表面比CMNPs更加粗糙复杂,对被测生物表现出更强的机械性损伤能力。其次,进入生物体内的BMNPs会被生物分解成更小尺寸的塑料,更容易进入生物体的组织和细胞,产生更大的危害效应。此外,BMNPs更容易被微生物所吸收,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对相关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一系列连锁负面影响。再者,BMNPs在分解、降解和老化过程中能更快地释放出添加剂,并且释放出的某些化合物具有更强的生物可利用性。最后,与CMNPs相比,BMNPs与其他污染物产生的复合生物毒性效应更强,这与BMNPs特殊的表面和内部结构造成其对污染物拥有更强的吸附和解吸能力有关。本文还通过梳理上述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BMNPs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检测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BPs污染的有效防治和生态风险评估,以及MNPs相关产品的管理和认证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塑料 传统塑料 生物毒性效应 微纳米塑料 复合毒性效应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2
作者 李广科 赵由才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5-115,共1页
应用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考察垃圾渗滤液对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毒性效应。研究从垃圾渗滤液原水及各种工艺处理出水两方面入手,利用大麦、小鼠、鲫鱼为试验材料,初步考察了渗滤液对三种生物的生长及遗传毒性效应,并以此为标准对渗滤液... 应用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考察垃圾渗滤液对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毒性效应。研究从垃圾渗滤液原水及各种工艺处理出水两方面入手,利用大麦、小鼠、鲫鱼为试验材料,初步考察了渗滤液对三种生物的生长及遗传毒性效应,并以此为标准对渗滤液的各种处理工艺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填埋场 渗滤液 生物毒性效应 活性炭
下载PDF
环境中汞的迁移转化及其生物毒性效应 被引量:11
3
作者 苗亚琼 熊丹 林清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2期59-61,共3页
指出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汞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汞对大气、水体、土壤的严重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生物体的健康,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介绍了汞的理化性质,汞污染的来源,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汞污染对生物体造... 指出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汞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汞对大气、水体、土壤的严重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生物体的健康,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介绍了汞的理化性质,汞污染的来源,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汞污染对生物体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汞污染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转化 环境污染 生物毒性效应
下载PDF
浅谈重金属对生物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36
4
作者 郁建栓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31,共4页
初步阐明了重金属对生物产生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以及重金属参与生物过程的生物活性点位;阐述了金属离子对生物活性点位的竞争及其对金属生物毒性的影响;讨论了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积累的分子机理以及对生物毒性的关系。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活性点位 生物毒性效应 中毒
下载PDF
深圳西部海域河流入海口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同步提取重金属分布特征与生物毒性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际标 杨波 +1 位作者 陈涛 陈春亮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101,共13页
对深圳西部海域7个河流入海口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的区域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深圳西部海域河流入海口沉积物AVS的含量范围为0.54~24.17μm... 对深圳西部海域7个河流入海口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的区域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深圳西部海域河流入海口沉积物AVS的含量范围为0.54~24.17μmol·g^(-1)之间,平均为10.74μmol·g^(-1),分布规律为后海河河口>西乡河河口>新圳河河口>大沙河河口>铁岗水库洪排口>福永河河口>深圳河河口;ΣSEM含量范围为5.58~32.18μmol·g^(-1)之间,平均值为15.63μmol·g^(-1),分布规律为铁岗水库洪排口>深圳河河口>福永河河口>新圳河河口>西乡河河口>后海河河口>大沙河河口。ΣSEM垂直分布规律与AVS相似,都有先增高后降低趋势;沉积物中AVS与沉积物有机碳(TOC)、粒度以及溶出液p H呈显著性相关,河口区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越高、粒度越大、p H越高越有利于AVS生成;对沉积物进行重金属生物毒性效应分析,表层沉积物中(ΣSEM/AVS)、(ΣSEM-AVS)和(ΣSEM-AVS)/foc值(foc为有机碳百分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7~8.93、–5.58~16.85μmol·g^(-1)和-244.30~2071.65μmol·g^(-1),而柱状沉积物中(ΣSEM/AVS)、(ΣSEM-AVS)和(ΣSEM-AVS)/foc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8~8.93、-19.69~36.05μmol·g^(-1)和-1278.27~2931.28μmol·g^(-1)。其中,福永河河口、铁岗水库洪排口和深圳河河口沉积物重金属表现为高生物毒性效应,应加强重金属污染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同步可提取重金属 生物毒性效应 河流入海口 深圳西部海域
下载PDF
盐酸四环素废水剩余污泥毒性效应及其对Cu^(2+)吸附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松岩 王昕彤 +1 位作者 解永磊 罗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0-104,111,共6页
该文研究了以填埋为可能处置途径的盐酸四环素废水剩余污泥对环境的生物毒性效应及未来填埋过程中对重金属的截留作用。该污泥中四环素含量为1 367.12μg/g,在水中2 h后的四环素浸出量为13.883μg/g,24 h增加至20.834μg/g。经250℃处... 该文研究了以填埋为可能处置途径的盐酸四环素废水剩余污泥对环境的生物毒性效应及未来填埋过程中对重金属的截留作用。该污泥中四环素含量为1 367.12μg/g,在水中2 h后的四环素浸出量为13.883μg/g,24 h增加至20.834μg/g。经250℃处理后污泥浸出液中四环素含量显著减少,2 h为2.459μg/g,24 h为2.912μg/g。通过对斜生栅藻及502发光菌的抑制率,确定污泥毒性等级为Ⅰ级、微毒。研究了pH、时间和温度因素对Cu^(2+)的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对Cu^(2+)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在p H范围3~7内,温度范围在15~30℃,接触时间达到90 min时,污泥去除Cu^(2+)的效率能到90%以上。通过研究可知,高温对污泥中的四环素有较强的削减作用,且污泥对Cu^(2+)有良好的截留能力,因此建议发酵类抗生素废水剩余污泥经高温处理后填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四环素 剩余污泥 生物毒性效应 吸附
下载PDF
沉积物污染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海燕 段雪梅 +1 位作者 顾娟娜 徐东炯 《环境科技》 2018年第5期68-71,共4页
水体沉积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污染生物效应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水环境的综合污染水平,正确评价沉积物污染状况是进行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要素。现行环境管理通常只关注上覆水的水质评价和管理,对沉积物的影响重视不... 水体沉积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污染生物效应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水环境的综合污染水平,正确评价沉积物污染状况是进行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要素。现行环境管理通常只关注上覆水的水质评价和管理,对沉积物的影响重视不够。因此,从沉积物生物群落、生物毒性和生物蓄积效应3个方面进行沉积物污染生物效应的研究探讨,为建立沉积物综合污染水平评价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生物群落效应 生物毒性效应 生物蓄积效应
下载PDF
模拟酸性水对煤矸石生物毒性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陈涛 刘文钊 刘高奎 《宜宾科技》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煤矸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各类矿山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0%左右。矿山废水中污染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是矿山排放的酸性废水。由于煤矿酸陛废...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煤矸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各类矿山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0%左右。矿山废水中污染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是矿山排放的酸性废水。由于煤矿酸陛废水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和较低的pH值,因而给矿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模拟酸性水淋溶浸泡煤矸石后的生物毒性效应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理化分析是临测煤矸石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效应 煤矸石 酸性水 模拟 矿山废水 工业废水 污染范围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应用蛋白核小球藻监测工业废水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雪梅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1997年第6期18-21,共4页
实验结果表明,苯酚浓度与蛋白核小球藻生长抑制率成线相关,相关水平小于0.01。依据苯酚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呈线性相关规律,探索出以蛋白核小球藻作为监测生物,用苯酚作为参比毒物,将工业污染废水定量地表征出其综合毒性。这... 实验结果表明,苯酚浓度与蛋白核小球藻生长抑制率成线相关,相关水平小于0.01。依据苯酚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呈线性相关规律,探索出以蛋白核小球藻作为监测生物,用苯酚作为参比毒物,将工业污染废水定量地表征出其综合毒性。这种监测与评价方法的结果与实际水质状况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核小球藻 废水毒性 生物毒性效应 监测
下载PDF
Oryzias latipes鱼体对不同形态镧的积累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涛 王立军 +2 位作者 章申 黄玉瑶 赖英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3-446,共4页
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Oryziaslatipes鱼体对不同形态轻稀土La的积累特征及它对游离La吸收的动力学过程 ,并初步探讨了鱼对La的吸收机制。结果表明 ,试验鱼对La的积累量随水相游离La浓度增高、暴露时间增长而增加 ;水相富里酸的存在明显... 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Oryziaslatipes鱼体对不同形态轻稀土La的积累特征及它对游离La吸收的动力学过程 ,并初步探讨了鱼对La的吸收机制。结果表明 ,试验鱼对La的积累量随水相游离La浓度增高、暴露时间增长而增加 ;水相富里酸的存在明显降低了La对鱼的生物有效性。此外 ,试验鱼也可以通过摄食获取水相中的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积累 Oryziaslatipes青将鱼 生物毒性效应 吸收机制 吸收动力学
下载PDF
新型POPs全氟烷基化合物污染毒理学评述 被引量:8
11
作者 洪文秀 费磊 +4 位作者 左胜鹏 秦伯强 周守标 蒋小峰 丁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5-82,共8页
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是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研究领域一大新的热点。该文概述了PFCs的结构和来源,分析了PFCs的迁移转化、污染机理以及生物毒性效应,介绍了检测和处... 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是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研究领域一大新的热点。该文概述了PFCs的结构和来源,分析了PFCs的迁移转化、污染机理以及生物毒性效应,介绍了检测和处理方法以及PFCs的风险评价,指出PFCs为新型POPs,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温室效应的潜在活性。此外,该文还提出了现阶段PFCs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烷基化合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污染机理 生物毒性效应
下载PDF
气相色谱测定鱼体的痕量甲基汞 被引量:2
12
作者 傅连进 《今日科技》 2006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气相色谱测定 甲基汞 鱼体 样品前处理 痕量 生物毒性效应 生物样品 半胱氨酸 人类健康 测定方法
下载PDF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nd effect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aquatic ecosystems 被引量:6
13
作者 HE Wei BAI ZeLin +5 位作者 LI YiLong KONG XiangZhen LIU WenXiu YANG Chen YANG Bin XU FuLi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746-759,共14页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is a group of compounds that have complex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multiple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surrounding materials. More than one trillion tons of DOM are stocked in the world's...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is a group of compounds that have complex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multiple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surrounding materials. More than one trillion tons of DOM are stocked in the world's aquatic ecosystems. DOM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aquatic ecosystem productivity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global carbon cycling. DOM has rich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nd effects such as influenc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contaminants, serving as an important inducer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and protecting aquatic organisms from the harm of dangerous ultraviolet radiation. There have been many systematic studies on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sources of DOM because such studies are much easier to conduct than studies on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nd effects of DOM. Due to many factors, the research systems of DOM's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nd effects are still being developed and have become a hotspo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is review paper focuses on some critical progress, problems, and trends of DOM's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nd effects in aquatic ecosystems, including mutual exchange mechanisms between DOM and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 with influencing factors, photochemical behaviors of DOM especially inducing ROS, bi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DOM and anthropogenic organic contaminants(AOC), interactions between DOM and microorganisms, effects of DOM on pollutants' bioavailability, ecotoxicity, and ecological risks. Hopefully, this paper will contribute to a mor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DOM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nd effects and to promoting further relevant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Mutual exchange mechanisms Photochemical behavior Binding interaction BIOAVAILABILITY
原文传递
Toxic effects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underlying mechanisms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艳丽 丁琳 +5 位作者 姚晨婕 李晨晨 邢晓军 黄雅男 顾天骄 吴明红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2期93-108,共16页
Nanomaterial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owing to their uniqu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The wide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has raised many concerns about their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en... Nanomaterial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owing to their uniqu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The wide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has raised many concerns about their potential risks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Metal oxide nanopartides(MONPs),one of the main members of nanomaterials,have been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such as food,medicine,cosmetics,and sensors.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bio-toxic effects of widely applied MONPs and their underlying mechanisms.Two main underlying toxicity mechanisms,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and non-ROS-mediated toxidties,of MONPs have been widely accepted.ROS activates oxidative stress,which leads to lipid peroxidation and cell membrane damage.In addition,ROS can trigger the apoptotic pathway by activating caspase-9 and-3.Non-ROS-mediated toxicity mechanism includes the effect of released ions,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NPs on the cell surface,and combination of NPs with specific death receptors.Furthermore,the combined toxicity evaluation of some MONPs is also discussed.Toxicity may dramatically change when nanomaterials are used in a combined system becau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Ps that play a key role in their toxicity such as size,surface properties,and chemical nature in the complex system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ristine N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bio-toxicity effect NANOTOXICOLOGY underlying mechan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