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文大潮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
1
作者 刘明东 杨光兵 +2 位作者 熊学军 陈亮 宫庆龙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基于2020年8月至11月在南海北部获取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观测数据,利用后向散射强度数据估算得到相对体积散射强度并用其表征浮游动物生物量的相对大小,对相对体积散射强度的半月变化与具有半月周期的潮流动能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分... 基于2020年8月至11月在南海北部获取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观测数据,利用后向散射强度数据估算得到相对体积散射强度并用其表征浮游动物生物量的相对大小,对相对体积散射强度的半月变化与具有半月周期的潮流动能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分析天文大潮对声学估算的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月周期的相对体积散射强度与潮流动能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天文大潮时,潮流动能较强,水体相对体积散射强度较低,浮游动物生物量则较小,天文小潮时则情况相反。初步推测其原因为:天文大潮时,强潮流一方面导致浮游动物生存环境恶化,使其生物量下降,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浮游动物垂直迁移特性,浮游动物迁移到近海底处使其难以被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大潮 南海北部 游动生物 半月变化 昼夜垂直迁移
下载PDF
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和仿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陆夕云 杨基明 +1 位作者 尹协振 童秉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59-1163,共5页
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是一门以流体力学为先导的交叉科学,我们采用活体观测、实验测量、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多种手段,以及力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地开展了关于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以及相关的仿生技术研究.论文... 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是一门以流体力学为先导的交叉科学,我们采用活体观测、实验测量、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多种手段,以及力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地开展了关于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以及相关的仿生技术研究.论文从生物活体实验测试及其动力学特性、生物运动的拍动推进和波状摆动推进机理、理论分析和理论模化、水下仿生机器研制等几个方面分别简要介绍我们近期的主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和游动生物力学 生物外部流体力学 拍动推进 波状摆动推进 仿生技术
下载PDF
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夕云 徐永亮 尹协振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1-5,共5页
本文将童秉纲先生领导的研究群体在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方面的近期主要研究进展,从生物活体实验测试、生物运动的拍动推进和波状摆动推进机理、理论分析和理论模化等几方面分别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飞行和游动生物力学 生物外部流体力学 拍动推进 波状摆动推进
下载PDF
浮游动物生物量和能量研究中的一些转换系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武昌 王 克 肖 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6,共4页
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是海洋浮游动物研究的重要内容.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包括以下内容:沉降体积(SV)、无水体积(DV)、湿重(WM)、干重(DM)、无灰干重(AFDM)、含碳(或氮)量和主要有机物(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一些研究中,含能量比... 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是海洋浮游动物研究的重要内容.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包括以下内容:沉降体积(SV)、无水体积(DV)、湿重(WM)、干重(DM)、无灰干重(AFDM)、含碳(或氮)量和主要有机物(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一些研究中,含能量比生物量更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游动生物 含能量
下载PDF
长江口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年间变化 被引量:31
5
作者 徐兆礼 沈新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286,共5页
根据2000~2003年长江口邻近海域2个季节8个航次海洋调查资料,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年间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月高生物量分布区在交汇水团的海水一侧,而交汇水团的淡水一侧生物量较低。8月高生物量分布在交汇水团的两... 根据2000~2003年长江口邻近海域2个季节8个航次海洋调查资料,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年间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月高生物量分布区在交汇水团的海水一侧,而交汇水团的淡水一侧生物量较低。8月高生物量分布在交汇水团的两侧,交汇水团的生物量较低。长江口生物量的年间变动与外海水势力有关。高生物量分布区往往位于长江口水域的东侧,当外海暖水势力强盛时,高生物量分布区向长江口伸展,使整个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增高,而当外海暖水势力较弱时,高生物量分布区范围缩小。2001至2003年浮游动物生物量逐年迅速降低与此有密切的关系。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及丰度变化是影响长江口饵料生物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动生物 长江口水域 年间变化 生物 2003年 邻近海域 分布区 调查资料 年间变动 饵料生物 水团 交汇 势力 优势种 海水 暖水 海洋 航次 伸展 丰度
下载PDF
渤海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主要种类数量变动的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白雪娥 庄志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1年第12期71-92,共22页
关键词 渤海 游动生物 种类 数量变动 研究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盐湖浮游生物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霍元子 赵文 +4 位作者 张永生 郑绵平 贾沁贤 王海雷 吕光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250,共8页
2001年9月和2002年8、9月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几个小型盐湖的浮游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9种(属),优势种类为:线形粘杆藻、针晶蓝纤维藻、小席藻、微小平裂藻、舟形藻、绿裸藻、普通小球藻、盐生杜氏藻和衣藻等;浮... 2001年9月和2002年8、9月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几个小型盐湖的浮游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9种(属),优势种类为:线形粘杆藻、针晶蓝纤维藻、小席藻、微小平裂藻、舟形藻、绿裸藻、普通小球藻、盐生杜氏藻和衣藻等;浮游动物34种(属),优势种类为:膜袋虫、裸口虫、四膜虫、纤毛虫、褶皱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蒙古裸腹溞、卤虫、咸水北镖水蚤和新月北镖水蚤等.浮游植物生物量以达格尔淖最高,平均为166.56mg/L;其次是扎格斯台淖为106.77mg/L;再次是夏日淖和桑根达莱淖,分别为6.39mg/L和2.83mg/L,变动幅度较小.浮游动物生物量以桑根达莱淖最高,平均为24654mg/L,变动幅度较大;其次是扎格斯台淖为27.24mg/L,再次为夏日淖和达格尔淖,分别为12.01mg/L和2.76mg/L.文中讨论了内陆盐水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生物量和盐度耐性与盐度、营养盐、碱度、pH及离子组成的关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盐湖 群落特征 分布 锡林郭勒盟 内蒙古 浮游植物生物 游动生物 褶皱臂尾轮虫 萼花臂尾轮虫
下载PDF
冬季南海北部海域微型浮游动物及其对浮游植物摄食压力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郑丽平 相卫国 黄邦钦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2-78,共7页
2009年1月在南海北部海域的5个站位,采用稀释法和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同时测定了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类群组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主要以无壳纤毛虫为主,南海北部微... 2009年1月在南海北部海域的5个站位,采用稀释法和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同时测定了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类群组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主要以无壳纤毛虫为主,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细胞丰度为33~529个/dm3.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45~1.83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为0.44~1.76 d-1,摄食压力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42.6%~82.8%,占初级生产力的97.3%~225.1%.近岸区摄食压力比陆架区高,表明冬季南海近岸区微型浮游动物摄食能够有效的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而陆架区浮游植物生长率大于摄食率,浮游植物存在着现存量的积累,微型浮游动物并不能完全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浮游植物:南海北部
下载PDF
稻虾、鳖、蟹综合种养水体浮游生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毛栽华 汪习兵 《科学养鱼》 2019年第8期71-72,共2页
稻渔共作遵循养殖水体自然物质循环规律,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传统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精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生态种植、高效养殖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提高渔业综合生产效果,是一种'... 稻渔共作遵循养殖水体自然物质循环规律,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传统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精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生态种植、高效养殖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提高渔业综合生产效果,是一种'种养结合'的低风险、低投入、高效益生态养殖模式,可促进养殖水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动生物 浮游生物 原生动物 优势种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二维翼型非定常运动的涡流场显示——2俯仰运动和沉浮/俯仰联合运动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肇 宋红军 尹协振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2,57,共6页
介绍了在水洞中进行的二维机翼纯俯仰运动和沉浮/俯仰联合运动时的流动显示实验。实验结果揭示了机翼做纯俯仰运动时尾迹涡街的特性以及与Strouhal数(Ste)的关系。在Ste=0.105附近,涡街排列成一条线;大于该值,为逆Karman涡街;小于该值,... 介绍了在水洞中进行的二维机翼纯俯仰运动和沉浮/俯仰联合运动时的流动显示实验。实验结果揭示了机翼做纯俯仰运动时尾迹涡街的特性以及与Strouhal数(Ste)的关系。在Ste=0.105附近,涡街排列成一条线;大于该值,为逆Karman涡街;小于该值,为正Karman涡街。机翼做沉浮/俯仰联合运动时,尾迹中总是出现逆Karman涡街。结合数值计算结果说明,机翼做沉浮/俯仰联合运动时,推力及最大有效迎角与沉浮和俯仰运动之间的相位差有关。并讨论了前缘涡与后缘涡相互作用对推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运动 涡动力学 Strouhal数 流动显示 生物游动 飞行力学
下载PDF
论池塘养鱼如何进行养水
11
作者 田洁莉 《黑龙江水产》 2017年第5期22-24,共3页
常言道: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这句话里所说的养水,主要是指培养池塘里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水体中鱼、虾类等最基本的食物源泉,又和水中溶氧状况紧密联系,因此用浮游生物量作为划分养鱼水质的标准是合理的.但是不同类型的水体应有... 常言道: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这句话里所说的养水,主要是指培养池塘里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水体中鱼、虾类等最基本的食物源泉,又和水中溶氧状况紧密联系,因此用浮游生物量作为划分养鱼水质的标准是合理的.但是不同类型的水体应有所侧重,如鱼苗池水质以浮游动物生物量为基础进行判断,而养成鱼池塘水则以浮游植物生物量为依据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鱼 养水 浮游生物 游动生物 浮游植物生物 水中溶氧 食物源 鱼苗池
下载PDF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ecological assess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Harbin Section of the Songhua River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钰 于洪贤 马成学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344-1351,共8页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water quality in the Harbin Section of the Songhua River,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June,August,and October 2011....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water quality in the Harbin Section of the Songhua River,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June,August,and October 2011.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and saprobic indices were used to process and analyze the data.Seasonal variability was identified as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variation,which explains the fluctuation in zooplankton density.In autumn,the dry season,water residence time increased and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 accumulated in the slow flowing waters.Zooplankton abundance increased when food conditions improved.Therefore,the total zooplankton abundance in autumn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spring and summer.According to the saprobic indices,all the sample sites had mesosaprobic water and water quality was worse in autumn.CCA revealed that temperature accounted for most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y.Moreover,pH,dissolved oxygen saturation,and turbidity we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zooplankton community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动生物 松花江哈尔滨段 群落结构 环境因素 水质 生态评估 季节性变化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海洋与湖沼》2011年第5期论文导读
13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3-144,共2页
胶州湾浮游动物群落长期变化基于胶州湾浮游动物长期观测资料,系统分析1977~2008年胶州湾浮游动物群落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胶州湾浮游动物生物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之后胶州湾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达到0.361 g/m3... 胶州湾浮游动物群落长期变化基于胶州湾浮游动物长期观测资料,系统分析1977~2008年胶州湾浮游动物群落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胶州湾浮游动物生物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之后胶州湾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达到0.361 g/m3,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规律已转变为2000年之后春季生物量和丰度最高,夏季次之的季节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动生物 游动物群落 季节变化特征 导读 论文 湖沼 海洋 季节变化规律
下载PDF
Long-term changes in the fishery ecosystem structure of Laizhou Bay,China 被引量:32
14
作者 JIN XianShi SHAN XiuJuan +3 位作者 LI XianSen WANG Jun CUI Yi ZUO T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366-374,共9页
Laizhou Bay provides a critical spawning and nursery habitat for many fishery species,including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such as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nd Larimichthys polyactis.The bay is severely stressed d... Laizhou Bay provides a critical spawning and nursery habitat for many fishery species,including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such as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nd Larimichthys polyactis.The bay is severely stressed due to high fishing pressur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Based on the long-term ecosystem surveys in Laizhou Bay during the main spawning period(May) of most fishery species from 1959 to 2008,the responses of the Laizhou Bay fishery ecosystem were analyzed here,including regime shifts in species composition,biomass,species diversity,zooplankton,phytoplankton,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The dominant species of large-size and high economic value(e.g.Trichiurus haumela,L.polyactis) have been replaced by the short-lived,low-trophic-level planktivorous pelagic species(e.g.Setipinna taty,Engraulis japonicus) since the 1980s,and it is probable that the small-sized pelagic fishes have been recently replaced by invertebrates(e.g.Oratosquilla oratoria,Crangon affinis).The biomass of fishery resources declined continuously from 423.6 kg haul?1 h?1 in 1959 to 164.6 kg haul?1 h?1 in 1982,37.7 kg haul?1 h?1 in 1993,and less than 8 kg haul?1 h?1 in 1998-2008.Moreover,the biomass of zooplankton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during 1959-2006,but showed a slight decline in 2008.The abundance of phytoplankton increased from 1959 through 1982,decreased substantially in 1993,and increased again until 2004.More recently,however,the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was very low.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d sea bottom temperature(SBT) in May increased by 0.23°C a?1 and 0.16°C a?1,respectively,during 1982-2008.The salinity in May showed large fluctuations and reached its lowest values in 2004 and 2006.The ratio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 to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ate(DIP) increased.However,the dissolved silicon(DSi):DIP and DSi:DIN ratios decreased to a low level during 1959-2008.These changes seriously impacted primary production,and cascade effects then change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fishery ecosystem.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ultiple stresses caused the alteration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Laizhou Bay fishery ecosystem.The top-down effect was identified as the main influence on the fishery species(at the top of the food chain) over the past five decades due to the increasing fishing pressure,whereas the bottom-up effect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due to the strong variations in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结构 渔业资源 中国对虾 莱州湾 长期变化 游动生物 物种多样性 中上层鱼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