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及其在空气质量模式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司徒淑娉 安丽娜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关于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排放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BVOCs排放的化学组成、影响排放的主要环境因素和排放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等。重点探讨BVOCs排放在空气质量模拟应用中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关于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排放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BVOCs排放的化学组成、影响排放的主要环境因素和排放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等。重点探讨BVOCs排放在空气质量模拟应用中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关键点。最后从BVOCs排放模式机理、基础数据和大气化学输送模式对BVOCs排放处理等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源排放 空气质量 数值模拟 综述
下载PDF
对流层垂直臭氧分布变化量对生物质燃烧响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新梅 王卫国 +1 位作者 吴涧 樊雯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50,共6页
采用区域气候模式与大气化学模式相连接的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对流层垂直臭氧分布变化量对东南亚生物质燃烧排放源强变化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源区对流层臭氧垂直积分浓度对燃烧源强变化十分敏感,下游区次之.特别是在对流层的中低层影... 采用区域气候模式与大气化学模式相连接的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对流层垂直臭氧分布变化量对东南亚生物质燃烧排放源强变化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源区对流层臭氧垂直积分浓度对燃烧源强变化十分敏感,下游区次之.特别是在对流层的中低层影响最显著,但对源区臭氧的贡献比下游区要大得多.在对流层中高层,源区和下游区受影响程度相当.对流层低层源区臭氧增加的时间超前下游区,超前的时间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在对流层中层出现滞后现象,到对流层高层臭氧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大气化学模式 生物质燃烧排放 对流层垂直臭氧分布变化量
原文传递
O_3与异戊酸叶醇酯和己酸叶醇酯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3
作者 张启磊 张永灏 +3 位作者 俞辉 林晓晓 盖艳波 张为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96-2802,共7页
利用搭建的流动反应系统研究了两种生物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异戊酸叶醇酯和己酸叶醇酯与O3的反应动力学.实验采用绝对速率法,以保证异戊酸叶醇酯和己酸叶醇酯浓度远远高于臭氧浓度,在准一级实验条件下获得反应的速率常数信息.首先,利... 利用搭建的流动反应系统研究了两种生物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异戊酸叶醇酯和己酸叶醇酯与O3的反应动力学.实验采用绝对速率法,以保证异戊酸叶醇酯和己酸叶醇酯浓度远远高于臭氧浓度,在准一级实验条件下获得反应的速率常数信息.首先,利用该装置测得了臭氧与异戊二烯和α-蒎烯的反应速率常数,发现其与文献报道值在误差范围内非常吻合,验证了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的可靠性.进而实验测定了298 K和1.01×105Pa条件下异戊酸叶醇酯和己酸叶醇酯与O3的气相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78±0.24)×10-16和(1.54±0.18)×10-16cm3·molecule-1·s-1.利用测得的速率常数和大气中臭氧浓度,估算得到两种叶醇酯与臭氧反应的大气寿命约在2 h甚至更短,说明与臭氧的反应是它们在大气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消除途径,尤其是在污染严重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源排放 反应动力学 绝对速率法 臭氧 流动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