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诺氟沙星吸附剂生物炭-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犇 郎印海 +1 位作者 朱春苗 赵华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8-1143,共6页
为了提高生物炭-壳聚糖复合微球对NOR(诺氟沙星)的吸附能力,以复合微球对NOR的吸附量为指标,考察了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壳聚糖脱乙酰度、戊二醛用量、交联时间、交联速率及生物炭热解温度对复合微球吸附NOR的影响,并由均匀试验确定... 为了提高生物炭-壳聚糖复合微球对NOR(诺氟沙星)的吸附能力,以复合微球对NOR的吸附量为指标,考察了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壳聚糖脱乙酰度、戊二醛用量、交联时间、交联速率及生物炭热解温度对复合微球吸附NOR的影响,并由均匀试验确定复合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壳聚糖脱乙酰度、戊二醛用量、交联时间、交联速率及生物炭热解温度对复合微球吸附NOR具有明显影响.制备复合微球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生物炭热解温度、戊二醛用量和交联速率.吸附NOR的复合微球最佳制备条件:生物炭热解温度为300℃、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为5∶1、壳聚糖脱乙酰度为77%、戊二醛用量为80 m L、交联速率为150 r/min、交联时间为3 h.此时,复合微球对NOR的吸附量为9.51 mg/g,且具有较高的耐酸溶性和机械强度.研究显示,复合微球能够高效吸附NOR,并且吸附后容易分离,具有修复水体污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壳聚糖复合微球 诺氟沙星 吸附 均匀试验
下载PDF
生物炭-壳聚糖复合材料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2
作者 杨克俭 李忠徽 +3 位作者 姜凌 闫江涛 王显炜 杨雅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炭-壳聚糖复合材料(CBC)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方法]以黑麦草为供试植物进行盆栽试验,探究向酸性低镉土壤、中性高镉土壤和碱性高镉土壤中分别添加0、0.5%、1.0%和3.0%(W/W)的CBC时,土壤pH、全镉含量、有效态镉... [目的]探讨生物炭-壳聚糖复合材料(CBC)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方法]以黑麦草为供试植物进行盆栽试验,探究向酸性低镉土壤、中性高镉土壤和碱性高镉土壤中分别添加0、0.5%、1.0%和3.0%(W/W)的CBC时,土壤pH、全镉含量、有效态镉含量、黑麦草根和茎叶的生物量以及其中的全镉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施用CBC可以提高酸性和中性土壤的pH。随着CBC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降低,当施加量至3.0%时达到显著水平。CBC可以钝化土壤中的镉活性,其钝化效果与土壤污染程度、酸碱性密切相关。随着CBC施加量的增加,黑麦草根和茎叶中镉含量降低,尤其植物地上部分降低效果明显,也证明了CBC对土壤中镉具有钝化作用;黑麦草的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随CBC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小,表明施用CBC能够减弱土壤中的镉向植株体内的迁移,从而达到缓解镉毒害的作用。[结论]CBC可以用于镉污染土壤的修复,尤其是在污染程度严重的酸性土壤中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壳聚糖复合材料 土壤酸碱性 钝化修复 镉污染土壤 黑麦草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β-环糊精复合微球的合成与性能
3
作者 袁秋华 王涛 +8 位作者 余宏 代小毅 吴晓婉 吴文珊 简友亮 杨袁 李瑞龙 钟骏熙 夏贤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3-462,共10页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载药材料,将HA与相关材料复合制成载药微球可较好缓解药物突释现象.本研究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onate,SDS)和脯氨酸(proline,Pro)作为模板剂,通过水热沉淀法合成碳...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载药材料,将HA与相关材料复合制成载药微球可较好缓解药物突释现象.本研究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onate,SDS)和脯氨酸(proline,Pro)作为模板剂,通过水热沉淀法合成碳酸钙微球,再通过水热法以离子交换方式将具有空腔结构的HA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进行复合,探究合成条件变化对微球的形貌影响,成功制备出形貌良好、分散性好、性能优良的HA-β-CD复合微球,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度计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再以姜黄素作为负载药物进行载药性能测试,对载药量和包封率两个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HA-β-CD微球在体外药物释放实验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探究.结果表明,当β-CD质量分数在20%~30%、水热反应时间为6 h时,所制得的HA-β-CD复合微球的形貌良好,分散性好,复合微球的粒径主要分布在6.4~13.9μm,粒径大小均匀且具有空腔结构.载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β-环糊精的掺入可以有效提升复合微球的药物包封效率和载药量,当β-环糊精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微球的载药量达到5.03%±0.37%,包封率达到37.67%±1.37%.药物体外释放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合成的HA-β-CD复合微球能明显缓解传统HA载药微球的突释现象,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具备良好的缓释性能.同时,对载药微球的形成机理及细胞毒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HA-β-CD载药复合微球通过HA、β-CD及药物三者包合形成,可实现药物延迟释放,明显改善载药微球的缓释性能,且测试结果证明,HA-β-CD复合微球对细胞增殖几乎没有毒性.制备的HA-β-CD复合微球改善了纯HA载药微球易突释、载药量低和作用时间短等问题,具备良好的医用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复合 羟基磷灰石 Β-环糊精 模板法 载药性能 姜黄素
下载PDF
氟虫腈/β-环糊精衍生物/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张红丽 张仙娜 +1 位作者 赵雅宁 玄光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2-1332,共11页
本研究首先将β-环糊精(β-CD)进行修饰,以水难溶性氟虫腈(FP)为模型农药,制备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和羧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CM-HP-β-CD)为载体的FP包合物(ICs),然后ICs与壳聚糖(CS)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微球(NPs),... 本研究首先将β-环糊精(β-CD)进行修饰,以水难溶性氟虫腈(FP)为模型农药,制备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和羧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CM-HP-β-CD)为载体的FP包合物(ICs),然后ICs与壳聚糖(CS)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微球(NPs),并对纳米微球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包合物的溶解度、纳米微球的储存稳定性及光稳定性、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FP经CM-β-CD和CM-HP-β-CD作用后可形成1:1的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提高了102.34和76.29倍。载药纳米微球外观呈规则球形,粒径分布在200 nm左右,包封率最高可达90.42%。紫外光照射48 h后,2种纳米微球药物降解率均小于30%,明显低于FP原药的降解率(88.8%)。从释放曲线得知纳米微球中的FP具有缓释性能,且释放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并在偏碱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释放率,这有助于提高对消化液偏碱性虫类的杀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Β-环糊精衍生物 壳聚糖 纳米 缓释性能
下载PDF
壳聚糖-生物炭微球对甲基红的吸附及微球菌剂的吸附增益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敬霆 孙朋飞 +1 位作者 赵宇华 张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8-236,共9页
以典型偶氮染料甲基红为吸附对象,将壳聚糖和生物炭混合制成微球制剂,对该制剂吸附甲基红的潜力、机制及添加微生物后微球菌剂的吸附增益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壳聚糖-生物炭微球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在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 以典型偶氮染料甲基红为吸附对象,将壳聚糖和生物炭混合制成微球制剂,对该制剂吸附甲基红的潜力、机制及添加微生物后微球菌剂的吸附增益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壳聚糖-生物炭微球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在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p H 3.0和20℃条件下,微球对甲基红的最大吸附量为460 mg/g.Freundlich等温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模型与该吸附过程拟合良好.利用Elovich方程与颗粒内扩散方程对微球的吸附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证实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过程,内部扩散为该过程的限速步骤.通过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到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G0、ΔH0和ΔS0分别为-24.35 k J/mol(30℃)、-21.36 k J/mol和8.45 J/(mol K).表明此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较高温度可降低微球吸附的自发性并抑制微球对甲基红的吸附作用.利用神经网络对影响吸附过程的4个因素(p H值,温度,初始浓度,吸附时间)进行建模分析,发现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最大,相对重要性为32.76%,时间次之(为25.56%),其余依次为p H(23.36%)和初始浓度(18.32%).包埋微生物的微球菌剂与无微生物的纯壳聚糖-生物炭微球相比,脱色率提高了29%;与微生物单独脱色相比,脱色率提高了76%,表明生物吸附材料与微生物混合制备成菌剂的吸附增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红 壳聚糖 生物 吸附机制 菌剂 增益效应
下载PDF
半乳糖酰化壳聚糖衍生物包复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8
6
作者 程耀 张灿 +1 位作者 平其能 熊净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制备肝靶向的半乳糖酰化壳聚糖衍生物包复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方法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了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分别以均匀设计和单因素处方分析优化了该制备工艺,然后在其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力包裹壳聚糖衍生物,采用正交实验... 目的制备肝靶向的半乳糖酰化壳聚糖衍生物包复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方法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了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分别以均匀设计和单因素处方分析优化了该制备工艺,然后在其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力包裹壳聚糖衍生物,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包裹条件,得到壳聚糖衍生物包复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结果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5氟尿嘧啶浓度10μg/ml,w/o体积比1/20,戊二醛加入量10ml/100mg牛血清白蛋白,固化时间4h,衍生物包复时包裹时间10min,衍生物浓度2%,冰醋酸浓度2%。结论本法简便、易操作,实验设计方案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白蛋白 半乳糖酰化壳聚糖生物 包裹
下载PDF
阳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复合胰岛素的海藻酸钠/壳聚糖载药微球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岚 辛剑宇 +1 位作者 张楠 李建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81-1485,共5页
背景:大多数蛋白质类药物采用注射剂型是因为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低,为了提高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蛋白质药物包裹在脂质体或微球中,并且在这些体系中引入多糖类化合物可促进生物吸收或降低蛋白酶破坏。目的:构建载有... 背景:大多数蛋白质类药物采用注射剂型是因为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低,为了提高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蛋白质药物包裹在脂质体或微球中,并且在这些体系中引入多糖类化合物可促进生物吸收或降低蛋白酶破坏。目的:构建载有阳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胰岛素复合物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做为口服给药系统,考察阳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的电荷密度对胰岛素在模拟胃肠液中释放行为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10/2008-07在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实验楼完成。材料:β-环糊精、环氧氯丙烷由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氯化胆碱、海藻酸钠由成都科龙试剂公司提供,壳聚糖由浙江金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提供,胰岛素由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将β-环糊精、环氧氯丙烷和氯化胆碱经过一步缩聚反应制得阳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并通过投料比控制其电荷密度。将该聚合物与胰岛素形成复合物,采用锐孔-凝固法制备含有该复合物的海藻酸钠/壳聚糖载药微球,并对所得微球进行模拟胃肠液中释药行为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微球的胰岛素包封率及在模拟胃肠液中胰岛素的释放行为。结果:微球的胰岛素包封率与阳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的电荷密度相关,最高能达到(76.3±1.5)%。体外释药实验显示,在模拟胃液中微球药物损失小于不加入阳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的载有胰岛素的微球;在模拟肠液中累积释放的胰岛素量为5.8IU,大于不加入阳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的载有胰岛素的微球。结论:载有阳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胰岛素复合物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作为口服给药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包封率和改善胰岛素在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β-环糊精聚合物 胰岛素 海藻酸钠/壳聚糖 生物材料
下载PDF
5-氟尿嘧啶结肠定位壳聚糖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可欣 赵秀峰 +2 位作者 庞大海 赵秀丽 陈大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9-443,共5页
目的对结肠定位壳聚糖微球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考察,为壳聚糖微球在结肠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HPLC法测定大鼠口服5-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受试制剂)和5-氟尿嘧啶溶液(参比制剂)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5-氟尿... 目的对结肠定位壳聚糖微球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考察,为壳聚糖微球在结肠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HPLC法测定大鼠口服5-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受试制剂)和5-氟尿嘧啶溶液(参比制剂)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5-氟尿嘧啶的质量浓度,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微球和溶液的ρmax分别为(30.16±2.870)mg.L-1和(13.23±2.817)mg.L-1,tmax分别为(8.333±1.505)h和(1.042±0.400)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15.42%。结论5-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与溶液剂相比,具有一定的结肠定位性和缓释性,且相对生物利用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壳聚糖 药物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盐酸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透明质酸复合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乐国平 张明 +1 位作者 席立成 罗瀚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8-534,共7页
背景: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可解决全身应用抗生素时引发的全毒性反应与短期局部注射抗生素半衰期短的问题。目的:制备盐酸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透明质酸[vaneomyeinhydroehlorid@poly(lactic acid glycolic acid)-chito... 背景: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可解决全身应用抗生素时引发的全毒性反应与短期局部注射抗生素半衰期短的问题。目的:制备盐酸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透明质酸[vaneomyeinhydroehlorid@poly(lactic acid glycolic acid)-chitosanhyaluronic acid,VA@PLGA-CS-HA]复合缓释微球,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乳液法制备VA@PLGA-CS-HA复合缓释微球与未载药PLGA-CS-HA复合微球,其中载药微球中万古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100 g/L,检测载药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与体外缓释性能。将3种载药微球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共培养,相应时间点内检测抑菌率。将4种微球浸提液分别与MC3T3-E1细胞和MG-63细胞共培养,培养1,3,7 d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1)含盐酸万古霉素25,50,100 g/L载药微球的包封率分别为(79.70±5.11)%,(86.41±3.91)%,(63.18±1.96)%,载药量分别为(3.98±0.26)%,(8.64±0.39)%,(12.63±0.39)%;50 g/L载药微球的包封率高于100 g/L载药微球(P<0.05),100 g/L载药微球的载药量高于其他两组(P <0.05);(2)3种载药微球在24 h内均无明显的突释,其中50 g/L载药微球不同时间点的药物释放率快于其他两组,100 g/L载药微球不同时间点的药物释放量高于其他两组,并且3组在56 d时释放的药物质量浓度均高于盐酸万古霉素最小抗菌浓度;(3)3种载药微球均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第14-28天期间3种微球的相对菌落率低于3%,说明3种载药微球能持续而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4)含盐酸万古霉素25,50 g/L载药微球对MC3T3-E1细胞和MG-63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100 g/L载药微球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5)结果表明,VA@PLGA-CS-HA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抗菌能力与生物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盐酸万古霉素 壳聚糖 透明质酸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诺氟沙星在壳聚糖-生物炭复合材料上的解吸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郎印海 刘犇 +1 位作者 何淑雯 赵华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25,共7页
吸附材料再生可以实现吸附材料的循环使用,降低处理成本。本文研究了壳聚糖-生物炭复合材料上诺氟沙星(NOR)解吸的影响因素,考察了NOR解吸动力学过程,并通过多次再生实验探讨了其重复使用潜力。结果表明,以NaOH为解吸剂时有利于促进壳聚... 吸附材料再生可以实现吸附材料的循环使用,降低处理成本。本文研究了壳聚糖-生物炭复合材料上诺氟沙星(NOR)解吸的影响因素,考察了NOR解吸动力学过程,并通过多次再生实验探讨了其重复使用潜力。结果表明,以NaOH为解吸剂时有利于促进壳聚糖-生物炭复合材料上NOR的解吸,随NaOH浓度的提高,NOR的解吸率增大。溶液离子强度提高了NOR的解吸率,离子强度为0.1mol/L时NOR的解吸效果最好。热力学参数ΔG和ΔS表明该解吸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NOR在壳聚糖-生物炭复合材料上的解吸主要受慢解吸和极慢解吸控制。双常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可较好描述复合材料上NOR的解吸动力学行为。壳聚糖-生物炭复合材料重复使用6次后,NOR的解吸率为66.88%,吸附量为8.675mg/g,表明壳聚糖-生物炭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可循环利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生物复合材料 诺氟沙星 解吸动力学 再生次数
下载PDF
2,4-D-明胶/壳聚糖/葡甘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丽 叶群丽 +2 位作者 陈玉玲 朱仁庆 王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27-31,共5页
以植物生长调节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囊芯,以液体石蜡为连续油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在W/O型乳化体系中,采用乳化-交联方法成功制备了2,4-D-明胶/壳聚糖/葡甘聚糖复合微球。并考察了明胶、壳聚糖和葡甘聚糖三者的... 以植物生长调节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囊芯,以液体石蜡为连续油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在W/O型乳化体系中,采用乳化-交联方法成功制备了2,4-D-明胶/壳聚糖/葡甘聚糖复合微球。并考察了明胶、壳聚糖和葡甘聚糖三者的质量比,交联剂戊二醛的用量,乳化剂Span-80的用量,油水比,乳化时间,固化时间等因素对微球的大小和形貌的影响,芯壁材比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明胶、壳聚糖和葡甘聚糖三者的质量比为1∶1∶1,戊二醛的用量为10 mL,Span-80为2 mL,油水比为1.5∶1,乳化30 min时,制备出的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球粒适中并有良好的分散性。芯壁材之比为1∶20时,其包封率可达78.3%,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该复合微球可望在农业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壳聚糖 葡甘聚糖 2 4-二氯苯氧乙酸 复合 缓释性能
下载PDF
壳聚糖复合微球吸附反-2-壬烯醛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永根 郝小惠 +1 位作者 彭佳 金青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3-97,103,共6页
以β-环糊精、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β-环糊精/壳聚糖复合微球,采用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β-环糊精/壳聚糖复合微球对反-2-壬烯醛的吸附行为和解吸行为,分析了其动力学特征,绘制了不同温度下... 以β-环糊精、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β-环糊精/壳聚糖复合微球,采用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β-环糊精/壳聚糖复合微球对反-2-壬烯醛的吸附行为和解吸行为,分析了其动力学特征,绘制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方程,探究了初始质量浓度、pH等影响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β-环糊精/壳聚糖复合微球交联充分,粒径分布均匀,对反-2-壬烯醛的吸附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为0.9982,吸附平衡时间为2.5 h,平衡吸附量为0.735 mg/g,解吸附时间越长,解吸量越多,基本在48 h后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在25、30、40、50℃条件下,符合Freundlich方程,斜率分别为0.9732、0.9811、1.0332、0.9724,基本都小于1,吸附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壳聚糖 复合 吸附 -2-壬烯醛
下载PDF
生物素化壳聚糖微球的体外抗癌活性 被引量:32
13
作者 方华丰 周宜开 任恕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 研究一套有预定位及肿瘤导向作用的药物载体系统。方法 以生物素化无唾液酸胎球蛋白为分子识别系统 ,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 ,将包封有 5 Fu的壳聚糖微球生物素化 ,作为药物载体 ,通过生物素 亲和素系统将二者桥连 ,用“三步法... 目的 研究一套有预定位及肿瘤导向作用的药物载体系统。方法 以生物素化无唾液酸胎球蛋白为分子识别系统 ,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 ,将包封有 5 Fu的壳聚糖微球生物素化 ,作为药物载体 ,通过生物素 亲和素系统将二者桥连 ,用“三步法”研究微球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 亲和素 生物素化受体介导的生物素化壳聚糖微球能与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特异结合并有显著的抗癌作用。结论 生物素化微球 亲和素 生物素化受体 (或单克隆抗体 )系统可望在体内有预定位及肿瘤靶向作用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亲和素系统 壳聚糖 靶向治疗 肿瘤
下载PDF
人同种异体骨载异烟肼-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和体内外释药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宏其 高琪乐 +4 位作者 郭虎兵 李劲松 郭超峰 鲁世金 黄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79-483,共5页
背景: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活性,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药物缓释系统中。目的:制备人同种异体骨载异烟肼-壳聚糖微球,并分析其体内释药性能。方法: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异烟肼-壳聚糖微球,进行体外45d的药物释放实验。将单独... 背景: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活性,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药物缓释系统中。目的:制备人同种异体骨载异烟肼-壳聚糖微球,并分析其体内释药性能。方法: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异烟肼-壳聚糖微球,进行体外45d的药物释放实验。将单独装载异烟肼的异体骨块(对照组)和装载异烟肼-壳聚糖微球的异体骨块(实验组)分别植入家兔两侧髂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体内释放情况。结果与结论:异烟肼-壳聚糖微球外观呈圆形、表面光滑、分散良好;平均粒径(3.33±0.9)μm,载药率(16.25±1.24)%。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显示无突释现象,24h释放20%左右,45d释放76%,释放曲线较平缓,释放稳定;数学模型拟合符合Ritger-Peppas模型。实验组异烟肼浓度在前28d内缓慢升高,其后缓慢下降,持续56d以上,浓度38.50~155.75μg/g;对照组异烟肼浓度在1周左右达高峰,为1982.5μg/g,21d后骨块周围药物不能测到。说明异烟肼-壳聚糖缓释微球在体内外均可以缓慢平稳释放异烟肼,且持续时间长。提示人同种异体骨载异烟肼-壳聚糖缓释微球复合体可以作为骨结核病灶清除后的一种置入材料,在提供机械支持的同时进行长时间的局部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壳聚糖 人同种异体骨 骨结核 复合 缓释
下载PDF
2,4-D在明胶/壳聚糖微球中的包埋与释放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碧 刘凯 张良英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7-60,共4页
以明胶/壳聚糖复合物为水相,液体石蜡为连续油相,农药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芯材,Span80为乳化剂,通过醛交联,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了2,4-D-明胶/壳聚糖微球.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球形貌及包封率的影响,并研究了2,4-D在微球中的释放性能... 以明胶/壳聚糖复合物为水相,液体石蜡为连续油相,农药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芯材,Span80为乳化剂,通过醛交联,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了2,4-D-明胶/壳聚糖微球.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球形貌及包封率的影响,并研究了2,4-D在微球中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当Span80为1mL,油水比为4∶1,用一定量甲醛与戊二醛的混合物为交联剂,芯壁材比大于1∶14时,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分散性较好.该复合微球中2,4-D的包封率为70.8%,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作为一种新型农药剂型可望在农业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壳聚糖 2 4-二氯苯氧乙酸 复合 缓释性能
下载PDF
生物素化壳聚糖微球用于体外肿瘤靶向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方华丰 周宜开 任恕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生物素 -亲和素介导的肿瘤靶向治疗是近几年来肿瘤早期诊断、治疗研究的热点。将包封有 TNFα的壳聚糖微球生物素化 ,以生物素化无唾液酸胎球蛋白为导向系统 ,采用“三步法”研究了微球体外抗肿瘤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生物素化壳聚糖微... 生物素 -亲和素介导的肿瘤靶向治疗是近几年来肿瘤早期诊断、治疗研究的热点。将包封有 TNFα的壳聚糖微球生物素化 ,以生物素化无唾液酸胎球蛋白为导向系统 ,采用“三步法”研究了微球体外抗肿瘤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生物素化壳聚糖微球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 SMMC- 772 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为 6 0 .8%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壳聚糖 生物-亲和素系统 肿瘤
下载PDF
3D打印多孔β-磷酸三钙负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抗结核药物缓释微球复合材料:构建及细胞毒性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磊 甄平 梁晓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750-3756,共7页
背景:3D打印多孔β-磷酸三钙负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抗结核药物缓释微球复合材料,对细胞尤其是成骨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尚缺乏可靠的生物医学证据。目的:构建3D打印多孔β-磷酸三钙负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抗结核药物... 背景:3D打印多孔β-磷酸三钙负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抗结核药物缓释微球复合材料,对细胞尤其是成骨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尚缺乏可靠的生物医学证据。目的:构建3D打印多孔β-磷酸三钙负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抗结核药物缓释微球材料,检测其细胞毒性。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20个孔径400μm的多孔β-磷酸三钙材料,随机抽取其中10个负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抗结核药物缓释微球,作为载药支架,其余10个作为非载药支架。将以上两种支架浸提液与成骨细胞共同培养72h,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CCK-8法测得成骨细胞A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评价支架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载药支架大小适度,结构规则,孔隙均匀。培养72 h内,载药支架浸提液中的成骨细胞呈长条形或长梭形,可见少量细胞核固缩,表现出轻微中毒表现,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无明显细胞毒性。结果表明3D打印多孔β-磷酸三钙负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抗结核药物缓释微球无明显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3D 打印 β-磷酸三钙负载抗结核药物缓释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CCK-8法 成骨细胞 相对增殖率 细胞毒性分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超顺磁Fe3O4/SiO2-聚乙烯亚胺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基因传递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庆云 李荣荣 +2 位作者 邓桂茹 朱辉 杨晓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6期2570-2575,共6页
背景:在基因治疗中选择合适、低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载体,使基因高效地转移至靶向部位并有效表达相关产物尤为关键。目的:制备超顺磁性Fe3O4/SiO2-聚乙酰亚胺复合微球。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聚集体,再利用stobe... 背景:在基因治疗中选择合适、低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载体,使基因高效地转移至靶向部位并有效表达相关产物尤为关键。目的:制备超顺磁性Fe3O4/SiO2-聚乙酰亚胺复合微球。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聚集体,再利用stober法合成超顺磁性Fe3O4/SiO2核壳型微球,进一步在该微球表面修饰聚乙酰亚胺,得到超顺磁性Fe3O4/SiO2-聚乙酰亚胺复合微球,并对其进行透射电镜、Zeta电位和磁性等结构性能表征。将Fe3O4/SiO2-聚乙酰亚胺复合微球与Plasmid DNA按照不同的质量比(29∶1,39∶1,49∶1,59∶1,68∶1,78∶1,88∶1)混合,通过凝胶电泳测定该复合微球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结合能力。将Plasmid DNA分别与Fe3O4/SiO2-聚乙酰亚胺、聚乙酰亚胺混合,通过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测其在HeLa细胞中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情况。结果与结论:成功合成了Fe3O4/SiO2-聚乙酰亚胺复合微球,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均匀,约为100 nm,表面电荷为21.07 mV,饱和磁化强度为28.05 emu/g,为超顺磁性。随着复合微球与Plasmid DNA质量比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Plasmid DNA质粒被吸附在Fe3O4/SiO2-聚乙酰亚胺复合微球上,此时Plasmid DNA质粒过量,当质量比达到59∶1时,所有的pDNA质粒都被吸附在复合微球上;质量比大于59∶1时,复合微球过量,因此质量比为59∶1时二者均无过量,结果较好,用于HeLa细胞转染。与聚乙酰亚胺相比,Fe3O4/SiO2-聚乙酰亚胺复合微球可显著提高Plasmid DNA的转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超顺磁性 FE3O4 SiO2-聚乙酰亚胺复合 基因传递 PLASMID DNA质粒
下载PDF
明胶海绵颗粒和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在肺结核咯血应用中的对比 被引量:5
19
作者 冀萍 陈哲 +1 位作者 孙晓晨 袁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76-2880,共5页
背景:文献报道显示,明胶海绵颗粒和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在肺结核咯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目的:观察明胶海绵颗粒和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在肺结核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40只昆明小鼠,采用雾化吸入感染装置构... 背景:文献报道显示,明胶海绵颗粒和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在肺结核咯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目的:观察明胶海绵颗粒和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在肺结核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40只昆明小鼠,采用雾化吸入感染装置构建肺结核咯血模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进行栓塞止血治疗,治疗后15,30 d,观察体质量变化、止血时间、止血有效率、心肌相关指标及肺结核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1)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组治疗后15 d的体质量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2)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组止血有效率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止血时间短于明胶海绵组(P<0.05);(3)两组N端BNP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酸激酶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组材料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存在坏死病灶,材料上存在大量活性细胞;明胶海绵颗粒组材料上存在少许淋巴细胞,存在坏死病灶;(5)结果表明,将壳聚糖/α,β-甘油磷酸凝胶微球应用于肺结核小鼠动物模型中可获得更好的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明胶海绵颗粒 壳聚糖 β-甘油磷酸凝胶 动物模型 肺结核咯血 生物相容性 肺结核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的生物学功能:本刊中文部
2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8期7132-7132,共1页
1壳聚糖微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孚嚼卜羟基乙酸复合支架制备及其蛋白缓释效果:与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支架。
关键词 复合支架材料 壳聚糖 生物学功能 聚乳酸-羟基乙酸 纳米羟基磷灰石 中文 缓释效果 支架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