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Nd:YAG激光照射唇部静脉湖温度场分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
作者 孔亚群 刘伟超 +3 位作者 董晓曦 李倩 刘耀然 赵继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69-73,114,115,共7页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照射唇部静脉湖后热传输的特点,提供脉冲Nd:YAG激光作用唇部静脉湖后组织热效应的有效预测平台。方法建立唇部静脉湖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不同照射时间下(2s、3s、5s、7s)Nd:YAG激光照射唇部静脉湖模型后的温度响...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照射唇部静脉湖后热传输的特点,提供脉冲Nd:YAG激光作用唇部静脉湖后组织热效应的有效预测平台。方法建立唇部静脉湖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不同照射时间下(2s、3s、5s、7s)Nd:YAG激光照射唇部静脉湖模型后的温度响应。建立Nd:YAG激光照射唇部静脉湖生物模型,获取激光照射过程中生物模型温度的变化规律,验证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结果理论模型显示,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距离照射点轴向3mm处的温度呈曲线上升。在不考虑血液灌注的情况下,2s、3s、5s、7s时的温度分别为(51±0.12)℃、(56±0.20)℃、(77±0.20)℃、(90±0.12)℃(P<0.05)。生物模型显示,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距离照射点轴向3mm处的温度呈曲线逐渐上升,在7s时的温度为(90±0.20)℃,实际温度变化曲线和不考虑血液灌注的理论曲线基本吻合(P>0.05)。结论有限元分析模型可以比较好地预测组织的反应,对于研究激光治疗血管性病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有限元分析模型结果提示,临床治疗唇部静脉湖中应注意单点照射时间不宜超过7s,以免造成组织不可逆的热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静脉湖 生物热传输模型 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