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筛选方法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9
1
作者 马建义 徐礼根 +3 位作者 郑永泉 王树凤 毛胜凤 杨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29-335,共7页
通过对 1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试验 ,建立了用于筛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物检测方法 .该方法第 1步采用萝卜、黄瓜、小麦、油菜 4种幼苗生长法联合筛选 ,第 2步采用萝卜子叶扩张法、黄瓜子叶生根法联合筛选 ,这样能保证有生长调节剂活性... 通过对 1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试验 ,建立了用于筛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物检测方法 .该方法第 1步采用萝卜、黄瓜、小麦、油菜 4种幼苗生长法联合筛选 ,第 2步采用萝卜子叶扩张法、黄瓜子叶生根法联合筛选 ,这样能保证有生长调节剂活性的化合物在普筛中不被漏筛 ,而且方法简便 ,测试周期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物筛选 植物激素 生物鉴定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微生物筛选法检测辐照食品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赵良娟 郑文杰 +2 位作者 张宏伟 李宏虹 赵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8-120,共3页
建立一种辐照食品的微生物筛选方法。研究采用细菌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筛选法检测不同辐照剂量的鸡肉、牛肉、羊肉、猪肉、鱼丸、虾丸、蟹棒、鱿鱼、虾仁,及进出口肉饼、糖果等食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对多种辐照食品的初... 建立一种辐照食品的微生物筛选方法。研究采用细菌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筛选法检测不同辐照剂量的鸡肉、牛肉、羊肉、猪肉、鱼丸、虾丸、蟹棒、鱿鱼、虾仁,及进出口肉饼、糖果等食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对多种辐照食品的初筛功能,准确性好,检测灵敏度≥1.5kGy。细菌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初筛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以作为多种辐照食品的初筛鉴别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筛选 辐照食品 革兰氏阴性菌 内毒素
下载PDF
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生物筛选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邴欣 汝少国 盛连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42,共5页
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是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已报道的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达 10 0种左右 ,但环境中大量的具有内分泌扰乱作用的化学物质还没有被认定。因此开展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的筛选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笔者综述了国外内分泌... 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是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已报道的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达 10 0种左右 ,但环境中大量的具有内分泌扰乱作用的化学物质还没有被认定。因此开展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的筛选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笔者综述了国外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的活体和离体生物筛选技术最新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扰乱化学物质 生物筛选 离体筛选 活体筛选
下载PDF
果胶酶微生物筛选和酶活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武莹浣 叶汉英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0,共4页
果胶酶能降解果胶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纺织品加工和造纸工业等领域。果胶酶作为组分复杂的复合酶,筛选和酶活测定方法很多。文章对多种酶活测定方法的使用条件和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生产和使用果胶酶时选择合适简便、快捷灵敏... 果胶酶能降解果胶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纺织品加工和造纸工业等领域。果胶酶作为组分复杂的复合酶,筛选和酶活测定方法很多。文章对多种酶活测定方法的使用条件和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生产和使用果胶酶时选择合适简便、快捷灵敏和可信准确的分析方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活力测定 生物筛选
下载PDF
大豆连作土壤中化感物质浸提剂的生物筛选 被引量:12
5
作者 阎飞 韩丽梅 +1 位作者 孙衍 刘金萍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7-11,28,共6页
通过大豆的正茬和重茬土壤水提液、磷酸缓冲液(pH=60)的乙醚萃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大豆和小麦种子萌发的研究表明:水和乙醇的正茬土壤提取液对大豆和小麦种子发芽无显著的抑制作用,它们的重茬土壤提取液对大豆种子发芽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通过大豆的正茬和重茬土壤水提液、磷酸缓冲液(pH=60)的乙醚萃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大豆和小麦种子萌发的研究表明:水和乙醇的正茬土壤提取液对大豆和小麦种子发芽无显著的抑制作用,它们的重茬土壤提取液对大豆种子发芽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水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无显著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乙醇提取液则显著的抑制(正茬土壤)或促进(重茬土壤)小麦种子的发芽,正茬、重茬土壤磷酸缓冲液———乙醚萃取液对大豆和小麦种子的发芽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根据大豆和小麦的生产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纯水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大豆连作障碍中土壤化感物质行之有效的土壤提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连作 土壤浸提剂 化感物质 生物筛选
下载PDF
采用EN 14569-2004 LAL/GNB微生物筛选法鉴别辐照食品的研究
6
作者 冯敏 朱佳廷 刘春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1325-11325,共1页
翻译了欧洲标准"EN 14569-2004 Foodstuffs-Microbiological screening for irradiated food using LAL/GNB procedures"。该方法已成功通过实验室验证,通常适用于新鲜的整禽或胸脯、腿、翅膀等器官以及去皮或未去皮的冷冻或... 翻译了欧洲标准"EN 14569-2004 Foodstuffs-Microbiological screening for irradiated food using LAL/GNB procedures"。该方法已成功通过实验室验证,通常适用于新鲜的整禽或胸脯、腿、翅膀等器官以及去皮或未去皮的冷冻或冰冻畜体的鉴别。该方法还可以提供待辐照样品微生物学质量的情况,但只能说明样品可能经过电离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法(LAL) 革兰氏阴性菌法(GNB) 生物筛选 辐照食品
下载PDF
用生物筛选法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7
作者 丁明玉 李红霞 刘德麟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介绍了作者运用生物筛选法筛选出了中药材川芎、麻黄和天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确定川芎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香兰素、阿魏酸和洋川芎内酯类化合物;麻黄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和去甲基伪麻黄碱;天麻中主要活性... 本文介绍了作者运用生物筛选法筛选出了中药材川芎、麻黄和天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确定川芎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香兰素、阿魏酸和洋川芎内酯类化合物;麻黄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和去甲基伪麻黄碱;天麻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天麻苷元和天麻苷。作者认为生物筛选法所得结果与已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说明生物筛选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生物筛选 川芎 麻黄 天麻
下载PDF
缺氧生物筛选—好氧处理技术及其在造纸废水处理工程上的应用
8
作者 丁春生 陈红英 葛世龙 《能源环境保护》 2003年第3期37-39,共3页
阐述了缺氧生物筛选——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设计要求。该技术用在造纸废水处理工程上作为主要的生化处理单元,可抑制丝状菌繁殖,避免污泥膨胀,而且还具有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等特点,实际工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缺氧生物筛选-好氧处理技术 造纸废水 生化处理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抗肿瘤的海洋微生物筛选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兰 何伟 +1 位作者 许书宁 周静雯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24-525,共2页
本研究利用人体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为靶细胞,在大连近海12种海洋动植物体内提取微生物。用4种分离培养基培养,分离并得到48株海洋微生物。对单菌落进行发酵,获得其次生代谢产物。随后,进行海洋微生物的发酵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肿... 本研究利用人体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为靶细胞,在大连近海12种海洋动植物体内提取微生物。用4种分离培养基培养,分离并得到48株海洋微生物。对单菌落进行发酵,获得其次生代谢产物。随后,进行海洋微生物的发酵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肿瘤鉴定,研究结果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抗肿瘤 生物筛选 次生代谢产物 分离培养基 HELA细胞 植物体内 大连近海
下载PDF
除草剂生物筛选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树凤 徐礼根 +1 位作者 马建义 陈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共7页
生物筛选是除草剂研制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近年来除草剂生物筛选技术的发展概况 ,重点介绍了除草剂筛选新方法——高通量筛选技术 。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 组合化学 除草剂 生物筛选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耐万古霉素微生物筛选模型
11
作者 郭长伟 郝伟月 许文思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95-497,共3页
为获得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金葡球菌 ,利用紫外线对 Enterococcus faecalis 4 5 8和 Staphylococcus aureus9918进行诱变 ,确定在不同处理中以紫外线照射 30 s为最佳。最后获得对万古霉素中敏的 E.faecalis 4 5 8V2 0和S.aureus 9918V1... 为获得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金葡球菌 ,利用紫外线对 Enterococcus faecalis 4 5 8和 Staphylococcus aureus9918进行诱变 ,确定在不同处理中以紫外线照射 30 s为最佳。最后获得对万古霉素中敏的 E.faecalis 4 5 8V2 0和S.aureus 9918V16 ,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前者对青霉素 G钾和红霉素耐药 ,而后者对青霉素 G钾、红霉素、苯唑青霉素钠和氨苄青霉素钠耐药。两者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在无药培养基上传 10代后略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金葡球菌 万古霉素 耐药性 生物筛选模型 紫外线照射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生物筛选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秀彬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仔猪 大肠杆菌病 防治 生物筛选试验
下载PDF
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几种生物筛选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建义 《世界农药》 CAS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细胞悬浮培养不仅对作物的种子培育和繁殖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生物学、环境、农用化学的研究有着特别的作用,可用于研究外源物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方式和代谢途径,从而为确定合成的新颖化合物和提取的天然物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提供了... 细胞悬浮培养不仅对作物的种子培育和繁殖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生物学、环境、农用化学的研究有着特别的作用,可用于研究外源物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方式和代谢途径,从而为确定合成的新颖化合物和提取的天然物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尤其是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如光合激素及相关化合物、植物生长抑制剂、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化合物、细胞衰老调节剂)和对光合作用有活性的化合物(如除草剂、真菌和细菌的光合毒剂)、有诱变作用和解除除草剂毒性方面的活性化合物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物筛选方法
下载PDF
活性污泥除氨微生物筛选及其对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梅仙 徐凤花 +1 位作者 刘春梅 曹艳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65,共4页
为了减轻城市活性污泥NH3释放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逐级驯化的方法从不同样品中分离得到效果好的除氨菌株A1、A2和B1,使活性污泥NH3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6.73%、31.67%和32.43%。将不同菌株复配,其中A1+A2和A1+B1菌株组合NH3释放量最低... 为了减轻城市活性污泥NH3释放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逐级驯化的方法从不同样品中分离得到效果好的除氨菌株A1、A2和B1,使活性污泥NH3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6.73%、31.67%和32.43%。将不同菌株复配,其中A1+A2和A1+B1菌株组合NH3释放量最低,较对照降低了67.03%和62.74%;活性污泥中前者全氮、有机氮、铵态氮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36%、23.31%和36%,后者提高了23.18%、23.01%和32%;两者的硝态氮分别增加了1.18倍和1.11倍。表明除氨菌可有效控制NH4+-N转化为NH3,对NH4+-N有固定作用,并且有利于向NO3--N和有机氮转化,从而减少了NH3挥发所造成的氮素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除氨微生物 活性污泥 氮素转化
下载PDF
立体选择性还原芳香酮微生物的筛选及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忠华 曾嵘 +1 位作者 王光辉 姚善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6-469,共4页
以苯乙酮为模型底物,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两株能高效催化前手性芳香酮不对称还原分别生产相应的S-和R-型醇的菌株,鉴定后分别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和毕氏酵母(Pichia pastoris)。进一步考察了这两株菌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还原的反... 以苯乙酮为模型底物,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两株能高效催化前手性芳香酮不对称还原分别生产相应的S-和R-型醇的菌株,鉴定后分别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和毕氏酵母(Pichia pastoris)。进一步考察了这两株菌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还原的反应特性,发现毕氏酵母还原苯乙酮的产物以R-型(R-α-苯乙醇)为主,产率达到75%左右,e.e.达到90%左右;白地霉还原苯乙酮的产物为S-α-苯乙醇为主,产率达到80%左右,e.e.达到70%左右。这较面包酵母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还原 苯乙酮 手性苯乙醇 毕氏酵母 白地霉 生物筛选 生物工程
下载PDF
乳样中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生物膜筛选结果的分析
16
作者 赵颖婕 谢丽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69-72,共4页
研究旨在了解南疆某奶牛场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并为该场奶牛乳房炎治疗用药方案提供参考。试验选择南疆某奶牛场的38个乳样进行隐性乳房炎(LMT)检测,取LMT诊断阳性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和生物膜筛选。结果显示,38份样本中15份... 研究旨在了解南疆某奶牛场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并为该场奶牛乳房炎治疗用药方案提供参考。试验选择南疆某奶牛场的38个乳样进行隐性乳房炎(LMT)检测,取LMT诊断阳性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和生物膜筛选。结果显示,38份样本中15份乳样为阳性,占39.5%,23份乳样为阴性,占60.5%。对阳性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得到62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表现高度敏感,对壮观霉素表现耐药,且未得到阳性生物膜。研究表明,该场分理处的大肠杆菌对11种常用于治疗大肠杆菌性奶牛乳房炎的抗生素耐药性不强,可选择庆大霉素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生物筛选
下载PDF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合成菌的筛选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申才 周焱富 张宝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19-2721,共3页
对采集的16个样品经富集培养和平板分离,共获得122株菌株。采用排油活性法和表面张力测定法筛选出5株产表面活性剂的优良菌株,均能将发酵液表面张力降低到40.0 mN/m以下,其中一株假单胞菌H0591菌株将发酵液表面张力下降到了32.2 mN/m。... 对采集的16个样品经富集培养和平板分离,共获得122株菌株。采用排油活性法和表面张力测定法筛选出5株产表面活性剂的优良菌株,均能将发酵液表面张力降低到40.0 mN/m以下,其中一株假单胞菌H0591菌株将发酵液表面张力下降到了32.2 mN/m。该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和耐温性,且显示出了很强的抗真菌活性。薄层色谱(TLC)后通过茚三酮显色分析表明该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筛选 脂肽
下载PDF
油污土壤修复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慕庆峰 于立红 +2 位作者 张涛 贾洪柏 吴慧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0-335,346,共7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原位修复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水平(正交设计)之间的关系,为石油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工程的参数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因素4水平的正交设计,考察污染强度、营养物、氧化剂、表活剂、接菌量等因素对土壤修复效果的... [目的]探讨微生物原位修复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水平(正交设计)之间的关系,为石油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工程的参数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因素4水平的正交设计,考察污染强度、营养物、氧化剂、表活剂、接菌量等因素对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经过初步筛选,获得16株石油烃降解优势菌,经过菌群复筛,获得2株偏利共生协同真菌DPF2,DPF4,协同降解率最高,7d达87.77%。选择其进行室内油污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模拟试验,60d石油污染强度为10的油污土壤降解率最高,可达94.12%。污染强度为25的油污土壤降解率为90.17%,SPSS数据分析表明生物修复影响的最大影响因素是氧化剂、表活剂和营养物,其次是污染强度、接菌量。[结论]初期添加表活剂、氧化剂、营养剂能对石油生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污染强度仅在35d前有一定影响,在修复后期影响最小。在整个修复过程,接菌量方差均值与其他因素比较都最小,因此其因素水平对石油降解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生物筛选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基于人IL-6受体空间结构设计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生物筛选及其亲和力的初步分析
19
作者 康晓平 任蕴芳 沈倍奋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4-235,共2页
关键词 人IL-6受体 空间结构设计 小分子化合物 生物筛选 亲和力
原文传递
高锰地下水中除锰微生物的筛选与处理条件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盼 董维红 +1 位作者 张玉玲 杨志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38,42,共5页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梅河口市某地下水样品中分离出一株对铁、锰有高效去除作用的菌株,将其命名为M HK-10。16S rDNA测序表明,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同源性达96%。通过影响因素实验探讨了温度、pH值及地下水中常见阳离子对...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梅河口市某地下水样品中分离出一株对铁、锰有高效去除作用的菌株,将其命名为M HK-10。16S rDNA测序表明,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同源性达96%。通过影响因素实验探讨了温度、pH值及地下水中常见阳离子对M H K-10除锰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M H K-10除锰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5~30℃,p H值6~8,且Na+、Ca2+的存在对锰离子的去除起促进作用,K+、Mg2+、NH+4、Fe2+对其起抑制作用。将菌种用于处理所取水样,15 min后锰的去除率达96%以上,出水锰含量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验证了M HK-10除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生物除锰 除锰微生物筛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