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肌电反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松 李利阳 王英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1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11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对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11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对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比较,Ⅱ~Ⅲ级面神经麻痹,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V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比较,Ⅱ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级以上则观察组优于对照组;Ⅱ级面神经麻痹,两组开始恢复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Ⅲ级以上,观察组开始恢复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肌电反馈治疗能显著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肌电反馈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
下载PDF
生物肌电反馈结合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Ⅱ~Ⅲ级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善玲 高永哲 蔡琪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结合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Ⅱ-Ⅲ级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Ⅱ-Ⅲ级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Ⅱ级、Ⅲ级各30例)和对照组(Ⅱ级、Ⅲ级各30例)各60例。对...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结合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Ⅱ-Ⅲ级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Ⅱ-Ⅲ级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Ⅱ级、Ⅲ级各30例)和对照组(Ⅱ级、Ⅲ级各30例)各60例。对照组予电针穴位刺激疗法治疗,观察组予生物肌电反馈结合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面神经功能(HB)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2组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肌电反馈结合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高,缩短病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肌电反馈 药物 功能训练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生物肌电反馈肌肉强化治疗对高龄糖尿病患者下肢肌群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夏婉 黄雄昂 刘晓林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828-832,共5页
目的研究生物肌电反馈肌肉强化治疗对高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下肢肌肉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T2DM患者77例,随机分为反馈强化治疗组(26例)、单纯抗阻组(27例)、常规治疗组(24例)3组。反馈强化治疗组... 目的研究生物肌电反馈肌肉强化治疗对高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下肢肌肉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T2DM患者77例,随机分为反馈强化治疗组(26例)、单纯抗阻组(27例)、常规治疗组(24例)3组。反馈强化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生物肌电反馈肌肉强化治疗;单纯抗阻组给予常规治疗+弹力带抗阻训练;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检测并分析比较3组患者治疗开始前(T0)及治疗4周(T4)、8周(T8)、12周(T12)后对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IRI、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峰力矩值(PT)、双下肢骨骼肌质量、6m步行速度、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与T0时比较,反馈强化组及单纯抗阻组T8、T12时空腹血糖及IRI值均明显降低,T12时该两组HbA1C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单纯抗阻组比较,反馈强化组T12时空腹血糖及HbA1c值明显降低、T8时IRI值明显降低(均P<0.05)。3组患者T8、T12时PT值、双下肢骨骼肌质量、6m步行速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反馈强化组及单纯抗阻组T8、T12时PT值、双下肢骨骼肌质量及6m步行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物肌电反馈肌肉强化治疗可以改善高龄T2DM患者的血糖指标和下肢肌肉能力,预防和延缓T2DM肌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生物肌电反馈 血糖指标 少症 高龄
下载PDF
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红梅 张超元 王锦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我科收治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108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和...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我科收治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108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和刺激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效果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干预,在昏迷患者促醒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生物肌电反馈 刺激性护理干预 促醒
下载PDF
昏迷患者促醒中应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严平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0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促醒中应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神经外科昏迷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生物肌...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促醒中应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神经外科昏迷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2周后,观察组重度昏迷4例,中度昏迷11例,轻度昏迷30例;对照组重度昏迷15例,中度昏迷20例,轻度昏迷10例;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应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效果显著,能够起到很好的促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昏迷 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 刺激性护理 作用
下载PDF
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与刺激性护理干预对昏迷患者促醒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勤 廖云 刘燕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在促进昏迷患者清醒中应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昏迷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采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治疗,同... 目的探讨在促进昏迷患者清醒中应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昏迷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采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治疗,同时予以刺激性护理,比较两组清醒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仅5.71%处于重度昏迷状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清醒时间为(25.6±7.3)d,短于对照组的(39.2±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实施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治疗及施予刺激性护理的促醒效果显著,可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昏迷患者 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 刺激性护理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杨辉 刘威 +3 位作者 李欣怡 汤利波 刘泰源 刘忠良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早期脑卒中偏瘫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早期脑卒中偏瘫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上肢腕伸肌群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s)评分、肌电生物反馈(EMG)波幅、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DLs评分、EMG波幅、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runnstrom分期上肢功能达到IV级及以上者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有助于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疗法 上肢功能 偏瘫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不同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王霞 陈星月 陈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各4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每次... 目的 探究不同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各4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 d训练+2 d休息,强化组给予超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每次30 min,每日2次,上午、下午各1次,每周5 d训练+2 d休息,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运动、呼吸功能改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GU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舌骨前移、上移距离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相比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超强度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运动及呼吸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生物反馈 吞咽功能 呼吸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耀霆 姚佳琴 +4 位作者 王红雨 卢燕 杨春花 张永卿 王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1,共7页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EMGBFT)结合镜像疗法(M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肌电反馈组与镜像肌电组,每组30例。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肌电反馈组患者接受假MT刺激结合EMGBFT,镜像...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EMGBFT)结合镜像疗法(M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肌电反馈组与镜像肌电组,每组30例。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肌电反馈组患者接受假MT刺激结合EMGBFT,镜像肌电组患者接受MT结合EMGBFT。于治疗前后,选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表面肌电图-膝屈曲及踝背伸下的积分肌电值(iEMG)、协同收缩率(CR)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睁眼及闭眼状态下,足底压力-双足平均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对称指数(SI)、身体重心椭圆面积、身体重心前后向(AP)和内外向(ML)位移距离评价患者负重与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LE,股二头肌和股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侧头的CR和i EMG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睁眼状态下,两组患者双足平均压力和接触面积SI、身体重心椭圆面积、身体重心AP及ML位移距离均明显改善(P<0.05,P<0.01),闭眼状态下,两组患者双足平均压力和接触面积SI、身体重心ML位移距离均明显改善(P<0.05,P<0.01)。与肌电反馈组治疗后比较,镜像肌电组FMA-LE、股二头肌和胫骨前肌i EMG、睁眼时身体重心椭圆面积和身体重心AP及ML位移距离、闭眼时双足接触面积SI变化幅度更加显著(P<0.05,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镜像疗法可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其潜在机制可能是激活了下肢薄弱肌群运动单位,缓解了下肢痉挛,改善了站立位静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生物反馈 脑卒中 下肢功能 足底压力
下载PDF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侯牧韶 赵艺杰 李红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8-143,共6页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二科的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SD)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二科的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SD)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9例,年龄范围54~75岁,平均年龄65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2例,皮质2例,多发性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年龄范围38~75岁,平均年龄59.01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7例,皮质14例,脑干21例,小脑2例,多发性32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吞咽康复治疗(包括直接治疗以及间接治疗)和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表面肌电图(sEMG)、舌压计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FOIS评级、sEMG峰值、舌压均较治疗前有所增高(P<0.05),颏下肌群吞咽时程均有所减少(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很大程度的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吞咽康复治疗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脑卒中 吞咽障碍 表面生物反馈
下载PDF
揿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郑雅思 杨婷 +1 位作者 孔雨柔 过秀秀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629-632,共4页
脑卒中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对吞咽神经控制区造成的损害可导致吞咽困难,是神经源性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1])。研究显示,吞咽困难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2])。近年来,揿针凭借留针久的特点,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 脑卒中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对吞咽神经控制区造成的损害可导致吞咽困难,是神经源性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1])。研究显示,吞咽困难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2])。近年来,揿针凭借留针久的特点,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针灸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3])。肌电生物反馈在诱导大脑神经重塑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近年在脑卒中康复中应用广泛^([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揿针 生物反馈
下载PDF
针刺董氏奇穴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12
作者 胡悦怡 陈文斌 +1 位作者 王芬 吴梦媛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72,共2页
本研究探讨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EMGBF)治疗后的疗效,及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和肢体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30例痉... 本研究探讨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EMGBF)治疗后的疗效,及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和肢体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30例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各有65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46~78岁,平均(61.23±8.29)岁;病程3~18月,平均(9.16±2.63)月;脑出血26例,脑梗死39例。观察组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45~76岁,平均(60.67±8.18)岁;病程4~1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董氏奇穴 生物反馈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醋冰刺激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黄文玉 李军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醋冰刺激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样本医院收治的58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9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吞...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醋冰刺激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样本医院收治的58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9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吞咽训练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醋冰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分级、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洼田饮水实验1级、2级例数均多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患者3、4、5级例数均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95、0.496、0.698、0.988、1.07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O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FOIS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SSA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9、3.390、5.366、7.634、2.616、6.371、0.902、3.224、5.999、3.304,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醋冰刺激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吞咽功能,预后价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疗法 脑梗死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下载PDF
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身体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马标 鲍文 程密密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身体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身体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肌电生物反馈组(47例)和联合组(53例,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比较两组痉挛程度[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估]、身体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踝关节活动度(ROM)[主动背伸度、主动跖屈度、主动内翻度]、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R)、红细胞比容(Hct)]、步行能力[步频、步幅、患侧摆动相、患侧支持相]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结果:治疗后,联合组CSI评分低于肌电生物反馈组,BBS评分高于肌电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主动背伸度高于肌电生物反馈组,主动跖屈度、主动内翻度低于肌电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PV、PAR、Hct水平低于肌电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步频、步幅、患侧摆动相、患侧支持相水平高于肌电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MBI评分高于肌电生物反馈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痉挛程度、身体平衡功能、踝关节ROM以及血流循环,提高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足下垂 针灸 生物反馈 身体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
15
作者 孟庆楠 朱月 +2 位作者 刘思文 胡斌 董春雪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肌电生物反馈(EMGBF)强化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90例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肌电生物反馈(EMGBF)强化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90例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EMGBF组以及强化EMGBF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以及吞咽功能训练,EMGBF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组的基础上进行EMGBF训练,强化EMGBF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强化的EMGBF训练。干预4周后对三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的舌骨运动速度、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及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V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VGF评分高于治疗前,PAS评分低于治疗前,舌骨运动速度高于治疗前,且强化EMGBF组VGF评分及舌骨运动速度高于EMGBF组与常规组,EMGBF组舌骨运动速度及VGF评分都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EMGBF组PAS评分低于EMGBF组与常规组,EMGBF组P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EMGBF强化训练不仅能明显改善进行舌骨向前、向上运动的速率,还能减少患者的误吸,在改善患者吞咽障碍上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常规康复训练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张锦为 张其明 +3 位作者 单莎瑞 温加浩 杨杏萍 胡天来 《大医生》 2024年第8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31例)和联合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31例)。比较两组患者患侧股四头肌及胫骨前肌肌电信号值、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评分、三维步态分析参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股四头肌及胫骨前肌肌电信号值均增加,且联合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L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步速均加快,且联合组快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步长偏差均减小,且联合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支撑相百分比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双支撑相百分比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患者患侧下肢肌电信号,提升下肢运动功能,改善三维步态参数,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虚拟情景互动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 步态
下载PDF
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师昉 黄富表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3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确诊的8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和肌电组,每组42例,两组均实施...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确诊的8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和肌电组,每组4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肌电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rTMS治疗(健侧1 Hz,患侧10 Hz刺激)。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肌电值、上肢运动功能(FMA-U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AROM)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后,联合组脑卒中患者的肌电值高于肌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联合组脑卒中患者的FMA-UE、MBI评分高于肌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联合组关于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均高于肌电组,AROM高于肌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rTMS,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腕关节活动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疗法 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效果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18
作者 刘金钰 魏一蓝 +1 位作者 王文杰 张爱华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维普、万方自建库以来到2021年12月31日,查找与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相关... 目的 系统评价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维普、万方自建库以来到2021年12月31日,查找与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研究20篇,1 5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吞咽功能水平[MD=-0.72(95%CI:-0.83~-0.60),P<0.01]、经口摄食能力[MD=0.86(95%CI:0.69~1.03),P<0.01]、表面肌电图平均波幅[MD=6.34(95%(CI:5.44~7.25),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RR=0.22(95%(CI:0.10~0.48),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MD=3.34(95%CI:2.34~4.35),P<0.01]、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MD=2.18(95%CI:1.85~2.51),P<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有助于促进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建议未来卒中康复和护理领域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生物反馈 吞咽障碍 META分析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区瑞庆 覃朋 林春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和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探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和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胫前肌最大等长收缩时的积分肌电值(iEMG)、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B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4周,两组患者在iEMG、FMA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并且治疗组干预4周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增强患者步行能力,并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生物反馈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训练对老年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熊婧 陈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训练对老年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关节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51)采用抗阻训练治疗,观察组(n=51)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训练对老年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关节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51)采用抗阻训练治疗,观察组(n=51)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及等速肌力参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观察组等速肌力参数峰力矩(PT)、总做功量(TW)、疲劳指数(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训练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膝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屈伸肌力及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关节炎 生物反馈 抗阻训练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