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玻璃和生物胶原膜联合应用于即刻义齿种植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连峰 王业岗 +2 位作者 车宗刚 刘凌云 宋乐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6173-6177,共5页
目的:建立即刻种植动物模型,观察生物玻璃和生物胶原膜在即刻种植中引导骨组织再生、促进骨愈合效果。方法:实验方法:取成年家犬12只,随机编号后分为4个组,在全麻下分别拔除双侧下颌第一双尖牙,制备近中拔牙窝并即刻植入种植体。前3个... 目的:建立即刻种植动物模型,观察生物玻璃和生物胶原膜在即刻种植中引导骨组织再生、促进骨愈合效果。方法:实验方法:取成年家犬12只,随机编号后分为4个组,在全麻下分别拔除双侧下颌第一双尖牙,制备近中拔牙窝并即刻植入种植体。前3个组分别应用生物玻璃填塞种植体与拔牙窝骨壁之间的间隙,或在种植床上方覆盖生物胶原膜,并尝试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空白组不采用特殊处理。②观察指标:术后观察记录种植床愈合情况。术后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并取其下颌骨标本,采用大体观察、X射线、普通光镜组织学方法和扫描电镜方法观察其在种植床中引起的骨组织再生变化过程和骨结合率,统计比较各种方法的成功率。结果:①即刻种植成功率:总体成功率为95.8%,其中应用生物玻璃填塞种植体周围间隙可以诱导骨组织再生,其成功率均为100%,在种植床上方覆盖生物胶原膜者成功率为91.7%。②诱导骨组织再生作用:单用生物玻璃或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诱导骨再生效果均较快,8周时表现骨质沉积量明显较多,其成骨呈多中心性,12周时可以诱导再生成熟的骨组织,并使种植体达到骨结合;应用生物胶原膜成骨呈向心性,成骨速度稍慢,12周时可以引导再生成熟的骨组织,并使种植体达到骨结合;空白组12周时在种植体的上部仍有较大部分软组织存在。结论:在即刻种植中应用生物玻璃和生物胶原膜均可以诱导骨组织再生,促进骨愈合,获得较高的种植成功率;两者联合应用的成骨效果较单独应用生物胶原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骨组织再生 生物玻璃 生物胶原膜 骨结合
下载PDF
152例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治疗牙周和根尖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丛华 向学熔 杨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海奥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治疗152例牙周及根尖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牙周骨缺损和或并有根尖骨缺损患者152例,完善根管治疗,常规牙周... 目的分析应用海奥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治疗152例牙周及根尖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牙周骨缺损和或并有根尖骨缺损患者152例,完善根管治疗,常规牙周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后,行翻瓣术植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填充骨缺损,置海奥胶原生物膜,每隔6个月复查,X线片观察植入后的牙周牙槽骨和根尖骨缺损区骨组织愈合情况,检查探诊出血、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松动度和牙槽骨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1~4年的追踪观察,有效138例,总有效率90.8%,无效14例,占9.2%。术后牙周骨缺损患者中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PD)较基线(5.80±0.86)mm明显变浅[术后6个月PD值(3.33±0.64)mm,P<0.05];术后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较之基线(6.10±0.83)mm变化明显[术后6个月CAL值为(3.52±0.32)mm,P<0.05]。结论海奥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作为骨组织支架材料能广泛应用于口腔科骨修复和骨替代等治疗,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牙周骨缺损 根尖骨缺损 海奥生物
下载PDF
异种胶原生物膜在鼓膜成形术中应用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小萍 萧轼之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85-86,105,共3页
目的 探索异种胶原生物膜 (戊二醛交联乙醇浸泡的Ⅲ型猪皮胶原生物膜 )作为人鼓膜移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以异种胶原生物膜对 30耳鼓膜穿孔者行鼓膜成形术 ,以观察移植术后鼓膜愈合状态。结果30耳中 2 7耳移植成功。
关键词 移植 异种移植 生物相容性材料 成形术 生物
下载PDF
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对鸡趾屈肌腱损伤术后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查朱青 程春生 +4 位作者 李刚 单海民 赵治伟 宋冠鹏 马文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619-622,626,共5页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预防肌腱粘连作用。方法:三黄鸡,3月龄,60只,雌雄各半,体重1.5~2.0 kg,以右足第3趾屈趾深肌腱断裂1/2吻合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组,再根据取材时间分为2周...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预防肌腱粘连作用。方法:三黄鸡,3月龄,60只,雌雄各半,体重1.5~2.0 kg,以右足第3趾屈趾深肌腱断裂1/2吻合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组,再根据取材时间分为2周组、4周组、6周组、8周组4个亚组,术后2、4、6、8周对吻合端周围粘连程度观察和对包括患侧及健侧第3趾关节屈曲角度、肌腱滑动距离、肌腱最大抗断裂负荷的生物力学检测。结果: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在术后2、4、6、8周,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比较,粘连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P<0.05);生物力学指标测定显示,关节屈曲角度、肌腱滑动距离、肌腱最大抗断裂负荷各项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可以减少粘连,提高肌腱生物力学指标,具有一定的预防粘连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肌腱粘连的新型生物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牛蛋白生物 肌腱粘连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术前正畸联合可吸收胶原生物膜用于牙槽突裂植骨修复30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志强 黄诺蓓 +1 位作者 艾伟健 刘曙光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10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正畸联合术中应用可吸收胶原生物膜对单侧牙槽突裂植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弓狭窄、上颌前牙舌倾或扭转、牙槽突裂隙不规则、难以进行牙槽突裂植骨术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30例,年龄9~13岁,先进行植骨前正畸治疗,再... 目的探讨术前正畸联合术中应用可吸收胶原生物膜对单侧牙槽突裂植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弓狭窄、上颌前牙舌倾或扭转、牙槽突裂隙不规则、难以进行牙槽突裂植骨术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30例,年龄9~13岁,先进行植骨前正畸治疗,再应用髂骨松质骨加可吸收胶原生物膜覆盖行植骨修复,术后定期拍X线片检查,观察植骨效果。牙槽骨高度评价标准采用Bergland标准进行,术后观察期为1~3年。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成骨情况Ⅰ型11例,Ⅱ型17例,植骨成功率达93.3%。结论对于上颌牙弓狭窄、牙槽突裂隙不规则、牙颌畸形严重的牙槽突裂患者,建议先行植骨前正畸治疗,植骨术中联合应用可吸收胶原生物膜可有效提高植骨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骨移植 术前正畸 生物
下载PDF
BMP、胶原复合生物膜的制备及修复上颌窦粘膜穿孔的效果
6
作者 杨亮 石磊 黄捷淳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制备BMP、胶原复合生物膜并观察其在上颌窦粘膜穿孔动物模型中的修复效果,为临床上颌窦粘膜穿孔的治疗方法研究提供基础参考。方法新鲜皮片去毛,经酸解、盐析制成原膜,将适量rh BMP2溶解,直接渗入胶原膜内,透析、冻干、消毒,制成生... 目的制备BMP、胶原复合生物膜并观察其在上颌窦粘膜穿孔动物模型中的修复效果,为临床上颌窦粘膜穿孔的治疗方法研究提供基础参考。方法新鲜皮片去毛,经酸解、盐析制成原膜,将适量rh BMP2溶解,直接渗入胶原膜内,透析、冻干、消毒,制成生物诱导活性胶原膜。选择54只实验犬,分成对照组、单纯胶原膜组和BMP胶原复合生物组,每组18只,三组犬只均造上颌窦粘膜穿孔模型,三组均采用犬只自体下颌骨骨粉植入穿孔处,单纯胶原膜组再植入胶原膜,BMP胶原复合生物组再植入BMP胶原复合生物膜,术后1、3和6月分批处死各组实验犬2只,对处死犬只的上颌骨分别行X线和软X线摄片,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测定上颌窦底组织学修复区骨质厚度及骨密度并比较。结果三组犬只组内1月、3、6月骨质厚度及骨密度行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增加,骨质厚度及骨密度均增加。组间1、3、6月比较,BMP胶原复合生物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单纯胶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胶原复合生物膜能显著增强上颌窦粘膜穿孔的修复能力,为临床上颌窦粘膜穿孔的治疗方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复合生物 制备 上颌窦粘穿孔 修复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术中应用可吸收胶原生物膜对术后吞咽功能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康康 邓宇骁 +6 位作者 丁琛 王贝宇 陈华 戎鑫 马立泰 洪瑛 刘浩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索可吸收胶原生物膜对颈椎前路术后吞咽困难功能的影响,改进手术细节,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方法,自2016年3月始,将于华西医院骨科住院拟行颈椎前路连续双节段椎间融合(Zero-P假体)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 目的探索可吸收胶原生物膜对颈椎前路术后吞咽困难功能的影响,改进手术细节,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方法,自2016年3月始,将于华西医院骨科住院拟行颈椎前路连续双节段椎间融合(Zero-P假体)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入选20例,对照组在植入颈椎假体后常规缝合椎前筋膜;实验组在常规缝合椎前筋膜的基础上于椎前软组织间隙放置可吸收胶原生物膜。术后3天、3月、6月于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椎前软组织(PST)厚度以判断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并完善Bazaz吞咽困难评价标准和吞咽-生活质量(SWAL-QOL)问卷调查以评估吞咽功能。结果术后3天实验组与对照组PST肿胀分别为(0.59±0.38)cm和(0.63±0.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PST肿胀分别为(0.19±0.12)cm和(0.43±0.35)cm、(0.2±0.12)cm和(0.4±0.31)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SWAL-QOL问卷评分分别为62.05±1.57和61.26±1.48、68.75±1.33和68.05±1.47,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SWAL-QOL问卷评分分别为65.9±1.41和63.47±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吞咽困难总体发生率分别为35%和55%、10%和2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吞咽困难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5%和4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应用可吸收胶原生物膜能够在ACSS术后早期降低吞咽困难总体发生率,在极早期可以预防中度及以上吞咽困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手术 吞咽困难 可吸收生物 椎前软组织肿胀 吞咽-生活质量问卷
下载PDF
骨诱导活性材料与胶原生物膜联合应用修复牙槽嵴突裂1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倩 焦炳茹 +3 位作者 佘小明 李燕 马丽霞 王斌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631-632,共2页
牙槽嵴裂是一种发生在颌面部牙槽骨的先天畸形,常与唇腭裂相伴发。我院于2007-2009年期间曾应用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etion active ma-terial ,OAM ),即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牛骨松质的复合体,植入牙槽嵴缺损区进行修复,并与... 牙槽嵴裂是一种发生在颌面部牙槽骨的先天畸形,常与唇腭裂相伴发。我院于2007-2009年期间曾应用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etion active ma-terial ,OAM ),即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牛骨松质的复合体,植入牙槽嵴缺损区进行修复,并与自体髂骨骨松质修复效果相比较,证实OAM 与自体髂骨植骨效果无明显差异[1],但经长期随访观察,无论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术后均存在植骨区不同程度的吸收。如何才能有效的减少牙槽嵴裂术后植骨区的骨吸收,2011-2013年期间我课题组尝试将胶原生物膜与OAM 联合应用,即人工骨与GBR技术相结合修复牙槽嵴裂,通过临床观察,该方法较单纯使用OAM 修复牙槽嵴裂的骨吸收情况有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诱导活性材料 牙槽嵴裂 修复效果 生物 联合应用 疗效分析 牛骨形态发生蛋白 自体髂骨骨松质
下载PDF
骨诱导活性材料联合胶原生物膜在牙槽突裂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9
作者 王斌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分析牙槽突裂修复治疗中联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及胶原生物膜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11年7月—2015年5月间就诊于贵阳市口腔医院,接受修复治疗的30例牙槽突裂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含患者15例。以单纯接受骨诱导活性材料治疗者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牙槽突裂修复治疗中联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及胶原生物膜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11年7月—2015年5月间就诊于贵阳市口腔医院,接受修复治疗的30例牙槽突裂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含患者15例。以单纯接受骨诱导活性材料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联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及胶原生物膜治疗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治疗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周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鼻下点及牙槽嵴顶点骨流失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6个月观察组鼻下点及牙槽嵴顶点骨流失为(0.55±0.35)、(1.18±0.38)、(2.34±0.61)mm及(0.61±0.35)、(2.68±0.63)、(3.34±0.36)mm均低于对照组的(1.66±0.32)、(3.32±0.37)、(5.32±0.52)mm及(1.32±0.32)、(4.15±0.53)、(5.67±0.53)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诱导活性材料联合胶原生物膜可有效的防止牙槽突裂修复治疗中的骨质流失,治疗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诱导活性材料 生物 牙槽突裂 修复治疗
下载PDF
胶原生物膜在耳内镜下中耳胆脂瘤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丁锐 王浩 +2 位作者 张燕灵 金丹 李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1期4172-4176,共5页
目的:探讨胶原生物膜在耳内镜下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1例中耳胆脂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27例患者予以胶原生物膜修复皮肤缺损,对照组予以颞肌筋膜修复术腔皮肤... 目的:探讨胶原生物膜在耳内镜下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1例中耳胆脂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27例患者予以胶原生物膜修复皮肤缺损,对照组予以颞肌筋膜修复术腔皮肤缺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手术时长,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干耳时间及术前术后听力改变。结果:研究组术后患者因外耳道进水,存在感染及肉芽生长者1例,予以清理后未再次生长;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外耳道口狭窄的情况,予以橡胶扩张管进行扩张并后并定期清理术腔肉芽、脱落痂皮,患者外耳道恢复良好。两组术前耳闷、耳痛、耳鸣及术后耳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耳闷及耳鸣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长、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及平均干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气骨导差(ABG)、平均气导听阈(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术区移植物,胶原生物膜应用于耳内镜下中耳胆脂瘤乳突根治术可加快创面术腔的修复,减少局部创伤与操作步骤,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及获得干耳时间,可作为临床上有效的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耳内镜 胆脂瘤 乳突根治术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对较大根尖囊肿术后骨腔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志萍 孟箭 +3 位作者 张杰 孟庆飞 顾倩平 刘颖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359-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Bio-oss骨粉复合胶原膜在较大根尖囊肿术后骨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根尖囊肿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第1组21例行根尖囊肿摘除后给予Bio-oss骨粉复合胶原膜填塞;第2组21例仅在术后骨腔外放置胶原膜;选择21例术... 目的探讨Bio-oss骨粉复合胶原膜在较大根尖囊肿术后骨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根尖囊肿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第1组21例行根尖囊肿摘除后给予Bio-oss骨粉复合胶原膜填塞;第2组21例仅在术后骨腔外放置胶原膜;选择21例术后囊腔内不放置充填物作为对照组。进行第3、6、12个月的临床观察,分析2组X线下成骨变化。结果术后第3、6、12个月骨缺损区骨密度改变中骨粉复合胶原膜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以植骨复合胶原膜组骨密度增高明显,有较多的新骨小梁修复,实验组患牙未见瘘管形成,患牙保存较好。结论 Bio-oss复合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有利于骨组织长入及囊肿术后骨腔的修复,是一种理想的颌骨骨缺损的组织再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骨粉 生物胶原膜 根尖囊肿
下载PDF
可吸收胶原生物膜用于齿槽裂植骨修复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志强 艾伟健 刘曙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胶原生物膜应用于齿槽裂植骨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2009年在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单侧齿槽裂患者108例,年龄9~13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单纯应用髂骨松质骨行植骨修复,试验组48例应用髂骨松...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胶原生物膜应用于齿槽裂植骨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2009年在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单侧齿槽裂患者108例,年龄9~13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单纯应用髂骨松质骨行植骨修复,试验组48例应用髂骨松质骨加可吸收胶原生物膜覆盖行植骨修复。术后1周及3、6、12个月行X线检查。结果试验组植骨成活率和临床成功率(97.9%、79.2%)高于对照组(86.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髂骨加可吸收胶原生物膜联合应用于齿槽裂植骨修复中,可有效提高植骨成功率,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好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槽裂 骨移植 生物 自体骨
原文传递
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单海民 程春生 +2 位作者 赵治伟 程真真 石宁宁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屈指肌腱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改良的Kessler肌腱缝合法修复肌腱,治疗组用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包绕吻合肌... 目的:探讨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屈指肌腱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改良的Kessler肌腱缝合法修复肌腱,治疗组用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包绕吻合肌腱断端,对照组采用同一方法修复但未使用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充分止血后关闭伤口。术后第4周、8周分别对两组伤指的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比较其差异性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术后两组伤指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所有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①术后第4、8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肌腱总主动活动度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第8周末伤指总主动活动度测定,治疗组优良率为83.34%,对照组优良率为50%,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应用于临床预防肌腱粘连疗效确切,显著促进手功能的恢复,且其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性较高,为防止组织粘连特别是肌腱领域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牛蛋白生物 肌腱粘连 主动活动度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胶原生物膜支架材料促进膀胱再生的组织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超 陈伟 +2 位作者 贾维胜 郭宇 叶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3-776,共4页
目的观察胶原生物膜重建膀胱后促进膀胱再生的作用,初步探索新的膀胱重建材料。方法取1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胶原生物膜组(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行上半膀胱切除术并胶原生物膜重... 目的观察胶原生物膜重建膀胱后促进膀胱再生的作用,初步探索新的膀胱重建材料。方法取1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胶原生物膜组(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行上半膀胱切除术并胶原生物膜重建,对照组仅对膀胱作同等量翻动。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于30d取材,行HE、Masson染色,观察膀胱再生及胶原生物膜吸收情况;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α-SMA染色阳性面积比及血管数。结果两组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实验组大鼠无尿漏、感染发生。组织学观察示,对照组均呈正常膀胱结构;实验组胶原生物膜黏膜面已基本被尿路上皮细胞覆盖,肌层可见少量平滑肌细胞,并见散在未降解胶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实验组可见肌纤维沿胶原生物膜长入,膜内有新生血管;实验组α-SMA染色阳性面积百分比为6.49%±2.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42%±1.78%(t=40.40,P=-0.00);实验组血管数为(4.83±0.75)个,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3±1.17)个(t=17.62,P=0.00)。结论胶原生物膜可作为膀胱重建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组织工程 生物 支架材料 膀胱重建
原文传递
胶原蛋白缝线和胶原蛋白生物膜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15
作者 石娜 张其清 牛海涛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47-351,366,共6页
目的初步评价胶原蛋白缝线(CS)和胶原蛋白生物膜(CB)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热原实验判断CS和CB中所含热原量是否符合人体要求;分别采用皮肤和皮内刺激实验评价CS和CB对皮肤是否具有刺激作用;通过溶血实验评价CS和CB是否具有溶血作用;... 目的初步评价胶原蛋白缝线(CS)和胶原蛋白生物膜(CB)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热原实验判断CS和CB中所含热原量是否符合人体要求;分别采用皮肤和皮内刺激实验评价CS和CB对皮肤是否具有刺激作用;通过溶血实验评价CS和CB是否具有溶血作用;通过肌肉埋植实验评价CS和CB植入兔肌肉组织后的刺激和毒性反应。结果热原实验结果显示每组兔的体温升温值均低于0.6℃,且体温升温总和均低于1.4℃,表明CS和CB符合热原检查要求,热原实验合格;CS和CB的皮肤和皮内刺激实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两种材料对皮肤无刺激作用;CS和CB的溶血率分别为2.943%和4.127%(均<5%),表明这两种材料不会引起溶血反应;CS和CB埋植于兔肌肉组织后,肌肉组织耐受性良好,组织反应不严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反应逐渐减轻。结论CS和C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蛋白缝线 蛋白生物
原文传递
钛网在前牙、前磨牙即刻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张晓东 王旋宇 +3 位作者 薛魁 王敏 刘青 朱晨晨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21-23,27,共4页
目的:探讨钛网在前牙、前磨牙即刻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8例需即刻种植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手术的患者,按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钛网,B组使用胶原生物膜,比较2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肿胀、创口裂开情况,... 目的:探讨钛网在前牙、前磨牙即刻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8例需即刻种植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手术的患者,按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钛网,B组使用胶原生物膜,比较2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肿胀、创口裂开情况,术后10 d创口愈合程度以及术后3、6个月骨再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肿胀、创口裂开及术后10 d创口愈合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钛网引导骨再生的效果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网在即刻种植手术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即刻种植 生物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