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植入物表面细菌生物膜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巧丽 王跃华 +1 位作者 黄永青 李慧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47-150,167,共5页
目的 探讨骨科植入物表面细菌生物膜感染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状况及治疗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95例行骨科植入物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感染率及临床疗效,对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室空气... 目的 探讨骨科植入物表面细菌生物膜感染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状况及治疗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95例行骨科植入物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感染率及临床疗效,对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室空气洁净程度、植入物部位、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植入物表面应用万古霉素、手术切口分类等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对其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归纳,比较治疗前及随访1a末炎症指标变化.结果 本组出现植入物表面细菌生物膜感染率为3.05%,治疗后有效率为88.89%;年龄大、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室空气洁净程度低、手术切口分类高、术中未应用万古霉素是细菌生物膜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1.2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5.00%)比率最高;在耐药性上仅对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随访1a末,发生感染患者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水平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骨科植入物表面细菌生物膜感染影响因素较多,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耐药性较高,综合治疗后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表面细菌生物膜感染 影响因素 病原菌 抗生素涂层
下载PDF
临床细菌生物膜感染新型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2
作者 严新安 Walter MChirume +1 位作者 林弋翔 方跃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276-1280,共5页
细菌生物膜至少与80%的人类细菌感染相关。临床治疗生物膜感染依然很困难,为此有许多生物膜感染新型治疗方案在研究,如益生菌及其衍生物、群体感应抑制剂、抗菌肽、噬菌体疗法、有机酸、光学疗法、植物提取物等。但这些方案绝大多数还... 细菌生物膜至少与80%的人类细菌感染相关。临床治疗生物膜感染依然很困难,为此有许多生物膜感染新型治疗方案在研究,如益生菌及其衍生物、群体感应抑制剂、抗菌肽、噬菌体疗法、有机酸、光学疗法、植物提取物等。但这些方案绝大多数还不成熟,开发新的抗生物膜研究方向也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 骨髓炎 生物膜感染 感染 益生菌 有机酸
原文传递
生物发光技术在细菌生物被膜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旭 李悦 +2 位作者 蔡芸 王瑾 王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4-186,共3页
细菌生物被膜感染难以根除,应用传统方法研究动物生物被膜感染需耗费大量动物且不能动态监测动物体内生物被膜发展情况,生物发光技术解决了这一难点。近年来,生物发光技术逐渐应用于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研究中,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 细菌生物被膜感染难以根除,应用传统方法研究动物生物被膜感染需耗费大量动物且不能动态监测动物体内生物被膜发展情况,生物发光技术解决了这一难点。近年来,生物发光技术逐渐应用于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研究中,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细菌生物发光技术的机制、特点及近年来生物发光技术在生物被膜感染模型、抗菌药物有效性方面、指征移植材料上生物被膜易感性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光技术 细菌生物感染 感染模型 抗菌药有效性 移植材料易感性
下载PDF
细菌生物被膜及其相关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彭青 钱元恕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细菌生物 细菌生物相关感染 耐药机制
下载PDF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裴斐 王睿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41-643,共3页
目的 介绍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方面的治疗进展。方法 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 ,进行整理归纳。结果 抗菌药物主要在生物被膜形成初期有效 ;应用藻酸盐单克隆抗体对生物被膜相关感染进行治疗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应用藻酸盐... 目的 介绍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方面的治疗进展。方法 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 ,进行整理归纳。结果 抗菌药物主要在生物被膜形成初期有效 ;应用藻酸盐单克隆抗体对生物被膜相关感染进行治疗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应用藻酸盐裂解酶治疗细菌生物被膜导致的相关感染具有一定意义 ;此外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和改进生物医学材料的方法达到对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防治目的。结论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防治仍是临床上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但是随着对细菌生物被膜研究的不断深入 ,将开辟对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相关感染 细菌生物 治疗 抗菌药物 酶学调检 基因调控 单克隆抗体 生物医学材料
下载PDF
温和灸对小鼠腹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景政 刘晓岚 +5 位作者 唐妮 刘晓庆 荆雪宁 孔晋亮 宋志军 吴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23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温和灸对小鼠腹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PAO1组、PAO1灸组和空白灸组,每组8只。体外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型菌株生物被膜感染的引流管载体,然后将该载体移植到正常小... 目的:探讨温和灸对小鼠腹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PAO1组、PAO1灸组和空白灸组,每组8只。体外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型菌株生物被膜感染的引流管载体,然后将该载体移植到正常小鼠腹腔造成感染模型,将其分为APO1组、APO1灸组;将无菌载体植入正常小鼠腹腔,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空白灸组。术后艾灸组每日腹部温和灸15min。3d后检测各组小鼠血常规、腹腔感染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PAO1灸组载体活菌计数为(5.24±0.17)CFU/mL,明显少于PAO1组(5.92±0.29)CFU/mL(P<0.01),空白对照组、空白灸组均未培养出活菌。PAO1灸组、PAO1组、空白灸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PAO1组白细胞计数低于空白灸组(P<0.05);PAO1灸组、PAO1组单核细胞比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PAO1组高于空白灸组(P<0.05)。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炎性反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AO1组腹腔载体附近组织炎性反应严重,形成脓肿、坏死,组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与PAO1组比较,空白灸组组织炎症明显减轻。结论:温和灸能干预机体的抗感染情况,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体内感染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小鼠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感染
下载PDF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致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被引量:6
7
作者 方向群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299-301,共3页
关键词 细菌生物相关感染 药物治疗 致病机制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感染性疾病 国内外研究 BBF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感染性人工关节生物膜中细胞外多粘质物质对抗生素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宇黎 李晓华 +1 位作者 钱齐荣 吴海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980-981,共2页
目的 :探讨感染性人工关节生物膜中细胞外多粘质物质 (ExtracellularSlimeSubstance ,ESS)对抗生素抑菌或杀菌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人工关节的动物模型提取ESS ,通过药敏试验 (纸片扩散法 )测定ESS对抗生素菌环直径大小的影响。结果 ... 目的 :探讨感染性人工关节生物膜中细胞外多粘质物质 (ExtracellularSlimeSubstance ,ESS)对抗生素抑菌或杀菌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人工关节的动物模型提取ESS ,通过药敏试验 (纸片扩散法 )测定ESS对抗生素菌环直径大小的影响。结果 :含有ESS的试验组的抑菌环的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抑菌环的直径。结论 :ESS能明显降低抗生素的杀菌或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人工关节生物 人工关节置换术 术后感染 细胞外多粘质物质 抗生素
下载PDF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药物治疗进展
9
作者 李芝 张永波 +1 位作者 叶建秀 梁孝印 《泰山卫生》 2003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细菌生物相关感染 药物疗法 治疗 进展 氟喹诺酮类药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尿激酶 蚓激酶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建业 陈丹丹 +2 位作者 王俣棋 吕纯莉 王小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4-248,共5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引起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临床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抗感染治疗失败的病例越来越多,生物被膜的形成被认为是导致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然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并未完全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引起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临床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抗感染治疗失败的病例越来越多,生物被膜的形成被认为是导致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然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并未完全阐明。证据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难以治愈且容易反复,感染后反复治疗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 耐药机制 生物感染
下载PDF
小檗碱联合阿奇霉素对小鼠腹腔金黄色葡萄球菌早期生物被膜感染的体内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健 周煜清 +1 位作者 李智欢 吴志红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berine,Ber)联合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对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被膜早期(biofilm,BF)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输液管为载体,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实验菌株,体外培养形成早期金...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berine,Ber)联合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对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被膜早期(biofilm,BF)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输液管为载体,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实验菌株,体外培养形成早期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建立小鼠腹腔生物被膜感染模型。建模后立即给予药物干预,分为Ber组(30 mg/kg)灌胃、AZM组(30 mg/kg)腹腔注射、Ber(15 mg/kg)灌胃+AZM(15 mg/kg)组腹腔注射、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24 h后取出载体,根据连续稀释法对载体表面进行活菌计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载体表面BF形态特征变化,载体周围组织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在药物作用24 h后,对载体进行表面菌落计数,单独给药组及联合给药组菌落数都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Ber+AZM组菌落数较Ber、AZM组单独给药组显著变少(P<0.01);空白对照组SEM观察BF生长形态均比Ber、AZM、Ber+AZM组形成的BF稠密且繁多;AZM组较Ber组稀疏;Ber+AZM组BF基本被清除,只见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腹腔感染组织病理学表现空白对照组炎症最为明显,Ber+AZM组只见轻度的炎症反应。结论:Ber对小鼠腹腔SA感染早期BF的形成具有干扰作用,其与AZM联合给药明显增强对小鼠腹腔SA早期BF感染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腹腔 生物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小檗碱 阿奇霉素 联合用药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12
作者 马成军 刘静静 +2 位作者 焦敏 杨洪早 陈红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23-2647,共25页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兼性厌氧、有鞭毛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常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之一。大肠埃希菌易形成生物被膜,这是一种由细菌群落分泌能够包裹自身的胞外基质与细菌结合形成的特殊聚集体,...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兼性厌氧、有鞭毛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常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之一。大肠埃希菌易形成生物被膜,这是一种由细菌群落分泌能够包裹自身的胞外基质与细菌结合形成的特殊聚集体,也是临床细菌感染疾病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生物被膜的形成不仅帮助细菌逃避宿主的防御系统,还可以降低或阻止药物发挥作用,从而诱发生物被膜相关感染(biofilm-associated infections,BAI)。本文从生物被膜形成的基因调控系统和相关调控蛋白等角度,归纳总结调控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并对防治BAI的策略进行了概述,为寻找合适的药物靶点以及防治BAI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生物 基因调控 生物相关感染
原文传递
低频超声在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旭 蔡芸 +5 位作者 李娇 白艳 朱亚萍 梁蓓蓓 王瑾 王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前,对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的治疗十分棘手。低频超声具有安全、无创及靶向作用的特点,且当与抗菌药物联用时可产生协同效应。为此本文对低频超声在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包括生物材料、糖尿病足、静脉性溃疡、鼻窦炎、牙周炎等)应用做一... 目前,对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的治疗十分棘手。低频超声具有安全、无创及靶向作用的特点,且当与抗菌药物联用时可产生协同效应。为此本文对低频超声在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包括生物材料、糖尿病足、静脉性溃疡、鼻窦炎、牙周炎等)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超声 生物感染 抗菌药物 协同效应 靶向作用
原文传递
乳杆菌属在抗细菌生物膜相关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永平 魏学强 +2 位作者 马煜辉 田宇(综述) 黄云超(审校)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697-1701,共5页
细菌生物膜(BBF)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这与目前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以及细菌感染难以根治密切相关。乳杆菌属属于乳杆菌科中很少有致病性的一类细菌,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类益生菌,其在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治疗腹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 细菌生物膜(BBF)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这与目前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以及细菌感染难以根治密切相关。乳杆菌属属于乳杆菌科中很少有致病性的一类细菌,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类益生菌,其在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治疗腹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在BBF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上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现BBF感染难治原因、乳杆菌属在抑制细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机制方面做一综述,为探讨BBF相关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 乳杆菌属 生物相关感染
下载PDF
根除细菌生物被膜的新视角:分散
15
作者 刘子豪 梁媛 +2 位作者 刘丹 陈红伟 杨洪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451-4466,共16页
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BF)是细菌为对抗外界压力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结构,对于抗菌药物具有极高的耐受性,在临床上极易引发难治性慢性感染。BF分散是指在BF形成周期中,膜内细胞主动逸出,恢复浮游生长模式,寻找新定植位点的过程。由于细... 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BF)是细菌为对抗外界压力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结构,对于抗菌药物具有极高的耐受性,在临床上极易引发难治性慢性感染。BF分散是指在BF形成周期中,膜内细胞主动逸出,恢复浮游生长模式,寻找新定植位点的过程。由于细菌在浮游状态下,更易受到抗菌药与免疫反应的作用,诱导BF分散是控制BF相关感染(biofilm-associated infections,BAI)的一条富有前景的策略。本文从BF分散的方式和信号分子等角度,对BF分散的调控机制进行分析;归纳能影响BF分散的物质,并对BF分散后可能带来的危害及未来的研究思路进行简述,以期为研发新型分散剂和深入研究药物作用的靶点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分散信号 分散剂 生物相关感染
原文传递
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对小白鼠的致病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欣 郑红光 +1 位作者 左巍 杜欣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4-214,共1页
关键词 生物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致病作用 小白鼠
原文传递
Organisms causing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in children with liver disease and ascites in Southern Iran 被引量:4
17
作者 Mahmood Haghighat Seyed Mohsen Dehghani +3 位作者 Abdolvahab Alborzi Mohammad Hadi Imanieh Bahman Pourabbas Mehdi Kalan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6期5890-5892,共3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causative agents of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 in children with liver disease and ascites in our center. METHODS: During a 2.5 year period, from September 2003 to March 2006, 12 ... AIM: To determine the causative agents of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 in children with liver disease and ascites in our center. METHODS: During a 2.5 year period, from September 2003 to March 2006, 12 patients with 13 episodes of SBP were studied. In all cases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serum albumin and glucose, urinalysis and urine culture was performed. Analysis [white blood cell (WBC) count with differential, albumin, glucose], gram stain, culture by BACTEC method and antibiogram was done on ascitic fluids. Abdominal paracentesis was repeated after 48 h of antibiotic therapy for bacteriologic assay.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at least three months in a gastroenterology clinic. RESULTS: There were 7 girls (58%) and 5 boys (42%) with a median age of 5.2 years (range, 6 mo to 16 years). All cases had positive ascitic fluid culture. Gram stain was positive in 5 (38.5%) of them. The isolated organisms were S. pneumoniae in 5 (38.5%), E. coli in 2 (15.3%), S. viridans in 2 (15.3%), and K. pneumoniae, H. influenza, Enterococci, and nontypable Streptococcus each in one (7.7%). All of them except Enterococci were sensitive to ciprofloxacin and ceftriaxone. All ascitic fluid cultures were negative after 48 h of antibiotic therapy. CONCLUSION: S. pneumoniae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SBP in the pediatric age group and we recommend a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e (e.g., Ceftriaxlone or Cefotaxime) for empirical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S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CHILDREN CIRRHOSIS CAUSES Empirical therapy
下载PDF
A smart hydrogel for on-demand delivery of antibiotics and efficient eradication of biofilms 被引量:1
18
作者 Jingjing Hu Chenglin Zhang +5 位作者 Lei Zhou Qianyu Hu Yanlong Kong Dianwen Song Yiyun Cheng Yadong Zhang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035-1046,共12页
Biofilm-associated infections are difficult to treat in the clinics because the bacteria embedded in biofilm are ten to thousand times more resistant to traditional antibiotics than planktonic ones.Here,a smart hydrog... Biofilm-associated infections are difficult to treat in the clinics because the bacteria embedded in biofilm are ten to thousand times more resistant to traditional antibiotics than planktonic ones.Here,a smart hydrogel comprised of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pectinase,and oxidized dextran was developed to treat local biofilm-associated infections.The primary amines on aminoglycosides and pectinase were reacted with aldehyde groups on oxidized dextran via a pH-sensitive Schiff base linkage to form the hydrogel.Upon bacterial infection,the increased acidity triggers the release of both pectinase and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The released pectinase efficiently degrades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surrounding the bacteria in biofilm,and thus greatly sensitizes the bacteria to aminoglycosides.The smart hydrogel efficiently eradicated biofilms and killed the embedded bacteria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This study provides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biofilm-associated inf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FILM smart hydrogels antibacterial enzyme ANTIBIOT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