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2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菌剂在提升果实品质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夏媛 王琦 +3 位作者 武彦霞 田鑫 高鹏 史高川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1-186,共6页
微生物菌剂是由1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所组成的制剂,可以应用于农业、畜牧、环保等领域中。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多样性、繁殖能力以及其他的特殊功能够降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土壤酶活性、优化根系生长、加快根系营养物... 微生物菌剂是由1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所组成的制剂,可以应用于农业、畜牧、环保等领域中。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多样性、繁殖能力以及其他的特殊功能够降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土壤酶活性、优化根系生长、加快根系营养物质吸收、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当前,农业生产中对果实品质要求日益增高,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导致土壤养分供应不足、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等现象频发,微生物菌剂的优势和应用潜力也逐渐显现。通过文献阅读和整理,介绍了微生物菌剂的类型与常见菌株、微生物菌剂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以及微生物菌剂在提升果实品质中的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微生物菌剂在提升果实品质方面应侧重于研发高效微生物菌剂、探索微生物菌剂与其他栽培技术的联合应用、深入研究微生物菌剂与果实品质的关联机制、推动微生物菌剂的产业化应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菌剂 果实品质 有益微生物 内在品质 外观品质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定量分析探讨有机肥及微生物菌剂对当归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高晓昱 潘遐 +3 位作者 杨薇靖 张海星 马江红 汪洁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探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当归质量的影响。采集3个试验基地常规施肥(CK)、自制生物有机肥(ZZ)、商品有机肥(OF)与微生物菌剂(MI)配施Ⅰ(YJ1)[(75 kg OF+10 kg MI)/667 m^(2)]、商品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Ⅱ(YJ2)[(50 kg OF+20 kg MI)/... 探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当归质量的影响。采集3个试验基地常规施肥(CK)、自制生物有机肥(ZZ)、商品有机肥(OF)与微生物菌剂(MI)配施Ⅰ(YJ1)[(75 kg OF+10 kg MI)/667 m^(2)]、商品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Ⅱ(YJ2)[(50 kg OF+20 kg MI)/667 m^(2)]4种不同处理下的当归样品12批次,以指纹图谱共有峰为指标,根据共有峰主成分权重系数计算可视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结合7种指标性成分(丁烯基苯酞、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阿魏酸、绿原酸)含量,评价当归药材质量。结果显示,12批次当归的指纹图谱共标定13个共有峰,指认7种成分,经共有峰主成分分析及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显示,3个试验基地当归样品综合比较以临洮县普济寺村组的YJ1处理样品综合质量最优,组内比较,各处理样品质量排序均为YJ_(1)>YJ_(2)>CK>ZZ;多指标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临洮县普济寺村组当归药材中藁本内酯、阿魏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基地样品,组内比较,YJ1、YJ2处理样品中藁本内酯含量均显著高于CK和ZZ处理样品。试验结果提示,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样品质量均有一定影响,本试验条件下以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Ⅰ[(75 kg OF+10 kg MI)/667 m^(2)]处理效果最佳,能促进定西产区当归绿色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有机肥 生物菌剂 质量
下载PDF
棉隆熏蒸后添加微生物菌剂对草莓连作土壤中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燕 齐连芬 +5 位作者 侯大山 王子凡 王丹丹 刘丽虹 夏冰 师建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7,共10页
为研究土壤消毒后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草莓连作土壤中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设置棉隆熏蒸后分别施用T1(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T2(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T3(哈茨木霉+放线菌)、T4(CK)、T5(枯草芽孢杆菌)、T6(放线菌)、T7(哈茨... 为研究土壤消毒后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草莓连作土壤中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设置棉隆熏蒸后分别施用T1(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T2(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T3(哈茨木霉+放线菌)、T4(CK)、T5(枯草芽孢杆菌)、T6(放线菌)、T7(哈茨木霉)7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 2500),对土壤真菌群落及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加真菌丰度、多样性和种群数量。与CK相比,单独施加菌剂T5、T6、T7均能提高真菌群落物种丰度;而施用混合菌剂T1、T3增加了物种丰度,T2会降低物种丰度。棉隆熏蒸后施用不同微生物菌剂均可增加土壤真菌多样性;与CK相比,除T2处理中真菌种群数量减少,其他微生物菌剂土壤真菌种群数量增加了5.62%~57.54%,各处理从高到低依次为T6、T7、T3、T1、T5、T2;棉隆熏蒸后施用含有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哈茨木霉微生物菌剂处理,土壤真菌种群数量和恢复速度显著增加,尤其是蜡蚧菌属、枝鼻菌属、酵母属、曲霉属有益菌属种群恢复速度加快。综上,草莓连作土壤经棉隆熏蒸消毒后添加微生物菌剂,对于重建耕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平衡和缓解连作障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棉隆 生物菌剂 真菌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芹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海萍 陈卓 杨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1,70,共10页
以宁南旱区连作4年芹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研究常规施肥+枯草·哈茨复合菌剂(MF),常规施肥+枯草芽孢杆菌(BS),常规施肥+哈茨木霉菌(TH)3个处理对芹菜连作根际土壤真菌多... 以宁南旱区连作4年芹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研究常规施肥+枯草·哈茨复合菌剂(MF),常规施肥+枯草芽孢杆菌(BS),常规施肥+哈茨木霉菌(TH)3个处理对芹菜连作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枯草·哈茨复合菌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34.29%和9.98%。施用微生物菌剂增加了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平均增幅分别为43.16%和12.98%,并显著改变了土壤真菌的β-多样性。被孢霉属(Mortierella)、织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赤霉菌属(Gibberella)、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是各处理优势菌属,施用枯草·哈茨复合菌显著降低了赤霉菌属、链格孢属、镰刀霉属等真菌性病原菌的相对丰度,降幅分别为59.88%、51.63%、36.13%。冗余分析表明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pH值和全磷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而言,枯草·哈茨复合菌剂的施用不仅降低了连作芹菜根际土壤镰刀菌属、链格孢属、赤霉菌属等病原菌的富集,还通过改变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性质,进一步重塑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连作 生物菌剂 土壤理化性质 真菌群落结构 宁南山区
下载PDF
两种微生物菌剂不同灌根次数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效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窦俊焕 罗照霞 +8 位作者 郭天顺 杨晨 颉炜清 赵中梁 王鹏 陈阿娟 赵文涛 宋怡 吕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60-62,共3页
马铃薯疮痂病是影响天水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商品属性最主要的土传病害。为了防治该病,本研究选取格兰克和菌动力两种微生物菌剂,比较不同灌根次数对天薯13号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与不灌根对照相比,微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均能提高马... 马铃薯疮痂病是影响天水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商品属性最主要的土传病害。为了防治该病,本研究选取格兰克和菌动力两种微生物菌剂,比较不同灌根次数对天薯13号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与不灌根对照相比,微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均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增产率为0.5%~21.5%;且能有效降低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率,对疮痂病的防效为44.8%~88.2%。其中,格兰克灌根两次(现蕾期和开花期各灌根1次)和菌动力灌根1次(现蕾期灌根1次)两个处理的效果较好,马铃薯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4.5%和21.5%,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分别为88.2%和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生物菌剂 灌根 产量 防效
下载PDF
有机肥+生物炭+微生物菌剂配施对烤烟多酚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6
作者 严锦申 李琳霖 +5 位作者 袁文彬 杨天旭 邵兰军 王维 温润豪 黄瑞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设置3个生物炭(900、1800、2700 kg/hm^(2))、3个微生物菌剂(30、60、90 kg/hm^(2))和3种有机肥(羊粪肥、芝麻饼肥、菜籽饼肥)组合成9个处理,并以无机肥为对照处理,研究了上述因素对... 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设置3个生物炭(900、1800、2700 kg/hm^(2))、3个微生物菌剂(30、60、90 kg/hm^(2))和3种有机肥(羊粪肥、芝麻饼肥、菜籽饼肥)组合成9个处理,并以无机肥为对照处理,研究了上述因素对烤后烟叶多酚类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施用量是影响烤烟的多酚和化学成分含量的主效因素,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及各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均有所增加,施用2700 kg/hm^(2)生物炭的整体表现较优。微生物菌剂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微生物菌剂施用量的增加,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多酚类、绿原酸含量均有所增加,施用60 kg/hm^(2)微生物菌剂的整体表现较优。施用有机肥的影响则较小,其中,羊粪肥的表现相对较好。综上,最佳组合方式为2700 kg/hm^(2)生物炭+60 kg/hm^(2)微生物菌剂+羊粪肥,并且将其可应用于凉山产区烤烟的施肥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生物 生物菌剂 多酚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绿农林■31复合微生物菌剂性能评价及其对海南大叶种茶茶饼病发生和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的影响
7
作者 周游 李晓霞 +5 位作者 刘建 邓涛 黄俊生 杨腊英 符红文 汪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3-2645,共13页
探究绿农林■31复合微生物菌剂活性及其对海南大叶种茶茶饼病发生和茶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合理应用微生物制剂绿色防控茶饼病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试室内抗菌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形态、测试病原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评价绿... 探究绿农林■31复合微生物菌剂活性及其对海南大叶种茶茶饼病发生和茶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合理应用微生物制剂绿色防控茶饼病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试室内抗菌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形态、测试病原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评价绿农林■31复合微生物菌剂(LNL31)活性,开展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测试LNL31不同稀释倍数对海南大叶种茶茶饼病的防效,以及对海南大叶种茶茶树芽长、芽密度、鲜重和叶绿素的影响;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探究施用微生物菌剂条件下茶树叶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LNL31稀释液对坏损外担菌ER01、胶孢炭疽菌CG02、尖孢镰刀菌FOC4、柑橘黄单胞杆菌XC01、大肠杆菌DH5α5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对ER01、CG02和FOC4的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9.04%~93.00%。田间施用LNL31500倍稀释液处理的防病促生作用最显著,与化学药剂吡唑醚菌酯处理相当,LNL311000倍稀释液次之。施药后14 d,LNL31500倍液、1000倍液对茶饼病的防效分别达91.98%和89.17%。LNL31对芽长、芽密度、鲜重和叶绿素的促生作用分别达23.14%~36.17%、32.10%~51.38%、27.66%~40.00%和28.88%~36.14%。喷施不同浓度的LNL31后,茶树叶部内生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均增加,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喷施LNL31对叶内细菌群落有显著影响;在目分类水平上,根瘤菌目(Rhizobiales)和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是较占优势的细菌目;在属分类水平上,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是最优势的内生细菌属,其次是1174_901_12、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根瘤菌属(Rhizobium);线性判别分析(LEfSe)结果显示,喷施LNL31的处理中具有9~14个指示菌群,而对照指示细菌属只有7个;物种丰度聚类分析表明,喷施LNL31的处理中独有优势属拜叶林克氏菌属(Beijerinckia)与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的丰度相似,根瘤菌属与1174_901_12的丰度相似。相关性网络分析表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真杆菌属(Eubacterium)和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呈正相关,与甲基杆菌属、拜叶林克氏菌属和藤黄色杆菌属(Luteibacter)呈负相关;Bugbase菌群功能预测表明,LNL31处理的好氧菌、生物膜形成、革兰氏阴性菌、耐受压力、可移动元件、兼性厌氧菌丰度增幅达到3.24%~14.78%,潜在致病菌下降5.70%。该研究结果表明,LNL31表现出良好的防病促生作用,能显著改变茶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性,使少数抗病相关物种优势生长,为茶饼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农林■31复合微生物菌剂 茶饼病 内生细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五味子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8
作者 王娜 李艳军 +5 位作者 闫海洋 霍云龙 曹嘉芮 王飞 陈庆东 金荣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4-179,共6页
以大红袍五味子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清水为对照(CK),分别浇灌兴农精赞农用微生物菌剂(S1)、绿色木霉菌(S2)、枯草芽孢杆菌(S3)、茬倍健农用微生物菌剂(S4),探索微生物菌剂对五味子灌根后的形态、生理特性、土壤理化性质及... 以大红袍五味子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清水为对照(CK),分别浇灌兴农精赞农用微生物菌剂(S1)、绿色木霉菌(S2)、枯草芽孢杆菌(S3)、茬倍健农用微生物菌剂(S4),探索微生物菌剂对五味子灌根后的形态、生理特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4种微生物菌剂均能促进五味子茎粗的增长,其中以S4处理的植株生长效果最佳;S3和S4处理植株叶片SPAD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植株叶片的SOD和POD活性;S3处理CAT活性较对照显著提高11.32%;S4的A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88.73%,但同时该处理的MDA含量增加20.51%,对植株的细胞膜损伤程度增大;添加微生物菌剂可提高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整体菌群数量表现为S2>S1>S3>S4>CK。综上所述,外源微生物菌剂通过改变土壤中的菌群数量,改善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增强代谢水平与抗逆能力,促使植株生长发育。本试验4种菌剂中以茬倍健农用微生物菌剂的综合调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生物菌剂 生理特性 土壤性质
下载PDF
牛粪好氧堆肥发酵微生物菌剂组合筛选研究
9
作者 唐豪 刘瑞生 +6 位作者 漆晶晶 顾玲荣 徐建峰 薛春胜 周瑶 张新报 陈蓉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3-37,共5页
为了筛选出牛粪好氧堆肥发酵效果好的微生物菌剂组合,试验将胶质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固氮菌和黑曲霉菌按不同组合配伍开展牛粪好氧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2%的胶质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固氮菌+黑曲霉菌1∶1∶1∶1组合对牛粪好氧... 为了筛选出牛粪好氧堆肥发酵效果好的微生物菌剂组合,试验将胶质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固氮菌和黑曲霉菌按不同组合配伍开展牛粪好氧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2%的胶质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固氮菌+黑曲霉菌1∶1∶1∶1组合对牛粪好氧堆肥发酵效果最好,堆体升温快,温度高,高温持续期长,堆肥后含水量低,有机质和C/N降低幅度大,全氮、全钾和全磷含量增加,pH和种子发芽指数高,可以在牛粪好氧堆肥发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好氧堆肥 发酵 生物菌剂
下载PDF
城市污泥堆肥和微生物菌剂对煤矿区沙打旺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张铁军 张在维 +2 位作者 郑春丽 姜庆宏 任永慧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161,共8页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地土壤贫瘠、植物生长受限。为探究城市污泥堆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半干旱煤矿区沙打旺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利用城市污泥堆肥(W)与3种微生物菌剂(P、B、K)作为土壤改良剂,研究其施加后对土壤养分和沙打旺生长以...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地土壤贫瘠、植物生长受限。为探究城市污泥堆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半干旱煤矿区沙打旺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利用城市污泥堆肥(W)与3种微生物菌剂(P、B、K)作为土壤改良剂,研究其施加后对土壤养分和沙打旺生长以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堆肥与3种微生物菌剂组合处理(WPBK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且提高了沙打旺的株高、根长等生长指标,增强了沙打旺的抗逆能力。在大田试验条件下,WPBK组的综合效果最佳,与对照(CK)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显著提高90.6%、28.66%、130.81%、32.55%;沙打旺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升70.80%、71.43%、59.18%;沙打旺株高、根长、盖度显著提升81.5%、155.45%、210%;沙打旺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提升140.38%、208.27%;沙打旺脯氨酸含量显著提升102.16%,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升139.20%、466.66%、93.96%。总体而言,WPBK组的效果最佳,另外,WP组在沙打旺促生、土壤养分提高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但对植物抗逆性的效果一般。本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矿区植被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并为污水厂污泥堆肥在矿区植被恢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堆肥 生物菌剂 土壤养分 促生效果
下载PDF
秸秆生物炭与生物菌剂协同处理对土壤中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影响
11
作者 金明兰 赵海川 +3 位作者 李华南 肖隽 张明 邵晓涵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4-91,共8页
以秸秆生物炭(S)和微生物菌剂(MA)为试材,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氨释放量、氯仿熏蒸-浸提法、PCR方法,研究了秸秆生物炭与生物剂(SM)协同处理对土壤的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及对铅(Pb)、镉(Cd)及其抗性基因(MRGs)、四环素(T)和... 以秸秆生物炭(S)和微生物菌剂(MA)为试材,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氨释放量、氯仿熏蒸-浸提法、PCR方法,研究了秸秆生物炭与生物剂(SM)协同处理对土壤的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及对铅(Pb)、镉(Cd)及其抗性基因(MRGs)、四环素(T)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去除,以期为实现以废治废、优化资源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SM后,土壤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速效磷(AP)得到有效的改善。过氧化氢酶(CAT)、脲酶(URE)、蔗糖酶(SUC)的活性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36.00%、45.00%、53.00%。微生物碳(MBC)和微生物氮(MBN)、微生物磷(MBP)也得到相应的变化。Cd-Pb-SM组与Cd-Pb组相比,Cd、Pb的修复率分别为35.49%和20.09%;Cd-Pb-T-SM组与Cd-Pb-T组相比,Cd、Pb修复率分别为23.69%和25.57%。Cd-Pb-SM组与Cd-Pb组相比,cad D、pbrT的修复率分别为31.94%和30.11%;Cd-Pb-T-SM组与Cd-Pb-T组相比,cad D、pbrT修复率分别为29.19%和35.74%。T-SM、Cd-T-SM、Pb-T-SM、Pb-Cd-T-SM组与对应的T、Cd-T、Pb-T、Pb-Cd-T组相比,T的修复率分别为23.83%、24.03%、10.85%和19.08%;Cd-Pb-T-SM组与Cd-Pb-T组相比,tet A、tet M分别减少30.32%和31.71%。综上,秸秆生物炭协同生物菌剂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和循环,促进土壤的酶活性,对重金属、抗生素的单一和多重污染均产生良好的消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生物 生物菌剂 重金属 抗生素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及诱抗剂对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效及产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赵兴能 胡棕棂 +4 位作者 孙婷婷 李鹏飞 胡加云 彭梦洁 闫鼎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940-947,共8页
目的:为了筛选减少烤烟生产中青枯病和黑胫病危害的生物拮抗菌剂,方法:以市售生物菌剂和新研发的腺毛二萜提取物为材料,开展盆栽实验研究其对烤烟青枯病、黑胫病防效及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 目的:为了筛选减少烤烟生产中青枯病和黑胫病危害的生物拮抗菌剂,方法:以市售生物菌剂和新研发的腺毛二萜提取物为材料,开展盆栽实验研究其对烤烟青枯病、黑胫病防效及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稼碧乐生物菌剂对青枯病、黑胫病有较强的直接抑制作用;菌为农生物菌剂、稼碧乐生物菌剂、阵地-5亿/mL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液体和烟草腺毛二萜提取物10%微乳剂对烤烟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生均有防效,3种菌剂和诱抗剂均表现出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稼碧乐生物菌剂和烟草腺毛二萜提取物10%微乳剂对增加烤烟经济性状有较明显的正向作用,施用处理所产烟叶的化学成分指标较优。结论:在云南省文山州烤烟生产种,稼碧乐生物菌剂和烟草腺毛二萜提取物10%微乳剂是防效较优的2种防治烤烟青枯病、黑胫病的生物药剂。Purpose: In order to screen biological antagonistic agents that reduce the harm of tobacco wilt and black shank disease in tobacco production, Method: Using commercially available biological agents and glandular hair diterpenoid extracts as materials,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ir control effects on tobacco wilt and black shank disease, as well as their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traits of tobacco. Field experiments were also conducted to study their effects on the economic trait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obacco.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Jiabile biological microbial agent has a strong direct inhibitory effect on bacterial wilt and black shank disease;the three bacterial agents, namely Nongjiao and Jiabile biological agents, Bacillus subtilis KN-03 liquid at a concentration of -500 million/mL, and 10% microemulsion of tobacco glandular hair diterpenoid extract, wer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tobacco wilt and black shank disease. All three bacterial agents and inducers showed efficacy. Promote growth and development;Jiabile bio microbial agent and 10% microemulsion of tobacco glandular diterpenoid extract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increasing the economic traits of tobacco leaves,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indicators of the tobacco leaves pro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treatment are better. Conclus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tobacco in Wenshan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Jiabile bio microbial agent and 10% microemulsion of tobacco glandular diterpenoid extract are the two most effective pesticides for controlling tobacco wilt and black shank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菌剂 诱抗剂 烟草根茎类病
下载PDF
3种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王俊铎 龚照龙 +7 位作者 梁亚军 刁于和 刘海明 李雪源 郭江平 严伟龙 耿世伟 郑巨云 《中国棉花》 2024年第2期4-9,共6页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21―2022年设计了随机区组对比试验。对照(CK)为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T2: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双澡菌露200”;T3:在...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21―2022年设计了随机区组对比试验。对照(CK)为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T2: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双澡菌露200”;T3: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酶力康”。通过2年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微生物菌肥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源棉8号的生长,提升整齐度、株高、果节数、花位和铃位,其中以T1处理促进棉花生长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源棉8号的小区株数、单株结铃数、666.7 m^(2)皮棉和籽棉产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体表现为T1>T3>T2>CK,其中T1处理下棉花皮棉及籽棉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16.32%、19.60%。说明施用这些微生物菌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源棉8号植株生长,缩短生育期,还能协调其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皮棉和籽棉单产,其中以施用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源棉8号 生物菌剂 生长发育 农艺性状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生物菌剂与木醋液配施对温室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马跃 刘晓荣 +3 位作者 腾龙 刘秀丽 李婷婷 王志刚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7期11-13,22,共4页
[目的]探索通过微生物菌剂与木醋液配施,有效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的方法。[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菌剂与木醋液配施以及单独喷施等不同处理对草莓生长、产量、品质和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复合生物菌剂和木醋液均能增加草莓产... [目的]探索通过微生物菌剂与木醋液配施,有效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的方法。[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菌剂与木醋液配施以及单独喷施等不同处理对草莓生长、产量、品质和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复合生物菌剂和木醋液均能增加草莓产量和改善品质,两者混合喷施效果更佳。生物菌剂与木醋液配施,草莓果实膨大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31.3%,草莓单位面积产量提高25.7%,果实单果重提高26.3%,果重变异系数降低11.9个百分点,存放6 d的腐烂率降低18.2个百分点、硬度变化值降低56.5%、糖酸比变化值降低25.3%。[结论]复合菌剂和木醋液配施能够促进草莓生长,提高草莓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菌剂 木醋液 混合喷施 温室草莓 产量和品质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与秸秆对凹土尾矿壤质化改良试验研究
15
作者 夏雄 郭凯 +2 位作者 潘子晴 吴炎 刘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07-4114,共8页
采矿留下的矿山创面存在诸多问题,且凹土尾矿综合利用率低。壤质化改良可提高尾矿资源化利用率,实现生态修复。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对比改良前后凹土尾矿基本理化性质与壤质土养分比率的改变,分析壤质化尾矿对黑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结合团... 采矿留下的矿山创面存在诸多问题,且凹土尾矿综合利用率低。壤质化改良可提高尾矿资源化利用率,实现生态修复。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对比改良前后凹土尾矿基本理化性质与壤质土养分比率的改变,分析壤质化尾矿对黑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结合团聚体分析与电镜扫描探究土壤结构变化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微生物菌剂与秸秆的复合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尾矿的pH值、电导率和体积质量,增加孔隙度与保水性,并改善基质养分比率。其中,有机质、氮、磷、钾质量比分别最高可达9.7 g/kg、158.2 mg/kg、82.8 mg/kg、224.6 mg/kg;与对照组相比,黑麦草的发芽率增加10.0百分点、株高增加56.7%,根长增加55.0%。改良壤质尾矿中的大团聚体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4.3%,微观状态下观察到形成了稳定的团聚体结构与覆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凹土尾矿 生物菌剂 秸秆 壤质化 土壤结构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谷子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闫锋 董扬 +5 位作者 赵富阳 侯晓敏 李清泉 曾玲玲 卢环 王冰雪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27-31,共5页
为验证微生物菌剂在谷子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筛选出最优菌剂,采用田间试验,以谷子品种嫩选21为参试材料,设置苗期灌施5种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不施菌剂(CK)共6个处理... 为验证微生物菌剂在谷子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筛选出最优菌剂,采用田间试验,以谷子品种嫩选21为参试材料,设置苗期灌施5种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不施菌剂(CK)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谷子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光合特性及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入微生物菌剂后,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5种微生物菌剂均能显著改善嫩选21的农艺性状(穗长、穗粗、株高、茎粗)、产量性状(穗重、穗粒重)及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 2浓度),但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供试菌剂处理中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能够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酶活性,增加谷子产量,比CK增产16.86%,净收益增加24.21%。因此,复合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应用于黑龙江省谷子大田高产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菌剂 谷子 酶活性 生长
下载PDF
壳寡糖微生物菌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汝甲荣 明立伟 +4 位作者 李志新 张金鹏 赵雪 刘玲玲 李长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5期56-59,共4页
本研究以克玉19为供试品种,通过施用不同剂量壳寡糖微生物菌剂来探究其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无人机喷施一次菌剂(A1)、无人机喷施2次菌剂(A2)及喷施等量清水(CK)。结果表明,施用菌剂后玉米株高和茎粗... 本研究以克玉19为供试品种,通过施用不同剂量壳寡糖微生物菌剂来探究其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无人机喷施一次菌剂(A1)、无人机喷施2次菌剂(A2)及喷施等量清水(CK)。结果表明,施用菌剂后玉米株高和茎粗均有所增加,A2处理增加最显著,与CK相比增幅分别为2.43%和9.14%;施菌后玉米干物质积累有所增加,A2处理叶片、叶鞘和茎秆干物质积累增加最显著,增幅分别为10.34%、6.52%和5.72%;玉米穗长及行粒数与CK相比均不同程度增加,A2处理增幅最显著,穗长显著增加9.19%,行粒数显著增加6.99%;施菌后穗粗及穗行数无显著差异;施菌后玉米秃尖长度显著降低,且A2处理降低最显著,降幅为13.55%;施菌后玉米产量显著增加,其中A2处理增加最显著,增幅为1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壳寡糖 生物菌剂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生物菌剂对温室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吕享华 潘忠强 尹涛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生物菌剂对草莓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不施生物菌剂为对照(CK),设置4种生物菌剂处理,分别为耕丰百泰微生物菌剂(T1)、谷乐丰微生物菌剂(T2)、西多里微生物菌剂(T3)和三炬微生物菌剂(T4)。研究了草莓形态特征、... 【目的】研究生物菌剂对草莓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不施生物菌剂为对照(CK),设置4种生物菌剂处理,分别为耕丰百泰微生物菌剂(T1)、谷乐丰微生物菌剂(T2)、西多里微生物菌剂(T3)和三炬微生物菌剂(T4)。研究了草莓形态特征、物质积累、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差异。【结果】4种生物菌剂均能够显著促进草莓生长,增加草莓株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固形物,提高硬度和草莓单果重、单株产量和亩产量,4种菌剂草莓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7.98%、24.79%、11.87%和14.40%。其中,谷乐丰微生物菌剂处理的草莓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较好。【结论】生物菌剂可在草莓生产中推广应用,谷乐丰微生物菌剂在草莓上应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生物菌剂 生长 品质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在石化企业检修废水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步 刘飞杰 谭银萍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95-98,共4页
石化企业的检修废水会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严重影响出水稳定性。基于某石化企业的实际案例,探究微生物菌剂在处理石化企业检修废水中的作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利用生物强化技术,通过投加微生物菌剂对生化处理单元进行强化,使得在... 石化企业的检修废水会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严重影响出水稳定性。基于某石化企业的实际案例,探究微生物菌剂在处理石化企业检修废水中的作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利用生物强化技术,通过投加微生物菌剂对生化处理单元进行强化,使得在整个大检修期间,出水CODCr稳定在30 mg/L以下,氨氮稳定在3 mg/L以下,石油类稳定在1 mg/L以下。污水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大幅提升,保证了污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并有效降低检修废水处理成本,减少排水的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企业 检修废水 生物强化法 生物菌剂 抗冲击能力
下载PDF
物料碳氮比及微生物菌剂接种量对黄瓜秧-鸡粪堆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金辉 李银月 +2 位作者 张发文 袁远 郭占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9,共10页
为明确黄瓜秧与鸡粪堆肥的适宜碳氮比及微生物菌剂接种量,本研究设计3个碳氮比(17.5、22.5和27.5)和3个微生物菌剂接种量(0.1%、0.2%、0.3%)共9个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对黄瓜秧与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度、有机质降解率、pH值、种子发芽指... 为明确黄瓜秧与鸡粪堆肥的适宜碳氮比及微生物菌剂接种量,本研究设计3个碳氮比(17.5、22.5和27.5)和3个微生物菌剂接种量(0.1%、0.2%、0.3%)共9个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对黄瓜秧与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度、有机质降解率、pH值、种子发芽指数(GI)、养分含量及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碳氮比和高微生物菌剂接种量处理堆体温度更快达到50℃以上,且堆肥过程中高温的峰值高于中、低碳氮比和中、低微生物菌剂接种量处理;高碳氮比和高微生物菌剂接种量处理,有机质降解率、堆肥的腐熟度(T)都显著提高;但接种0.3%微生物菌剂处理对有效磷、速效钾的保留效果以及堆肥最终发芽指数(GI)的提升均不如接种量为0.2%与0.1%的处理。综合上述分析,黄瓜秧与鸡粪进行堆肥无害化生产时,适宜的碳氮比为27.5,微生物菌剂接种量为0.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黄瓜秧 鸡粪 碳氮比 生物菌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