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中的新技术与方法研究
1
作者 陈雅男 王仁权 戈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29-32,共4页
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是制药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引入到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中,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旨在综述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中的新技术和方法的... 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是制药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引入到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中,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旨在综述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中的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提升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的水平,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公众的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 新技术 方法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质量控制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方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2878-2879,共2页
近年来,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中的微生物包括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等)和腐败菌(霉菌、酵母菌等)。这些微生物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所以对于食品中... 近年来,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中的微生物包括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等)和腐败菌(霉菌、酵母菌等)。这些微生物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所以对于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灭活、风险评估及耐药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从食品微生物质量控制的角度介绍本期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安全事件 腐败菌 生物质量控制 沙门氏菌
下载PDF
浅谈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及实践
3
作者 闫志军 周兰梅 赵满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60-63,共4页
探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及实践。方法 将疾控中心2022年1月-2022年12月250例微生物检验患者,采取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疾控中心2021年1月-2021年12月250例微生物检验患者,采取疾控中心微... 探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及实践。方法 将疾控中心2022年1月-2022年12月250例微生物检验患者,采取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疾控中心2021年1月-2021年12月250例微生物检验患者,采取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常规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质量中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在对照组中,有28.21%的患者因为人为原因而受到了影响。因为样品因素对测试质量的影响,占了34.37%%。有21.87%的检验质量因操作过程而影响,仪器环境因素占比是15.62%;在观察组中,1例出现不合格的情况是因为标本因素。结论 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减少不合格率,且出现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操作过程因素、样品因素和仪器环境因素,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障检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中心 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实践
下载PDF
药物和食品质量控制中新型微生物测定方法概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柳旭 吕绍武 +2 位作者 徐朝建 吕航 朱可彤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传统的微生物测定方法往往是劳动密集型和耗时型的。与传统方法相比,微生物测试中的快速和新颖的方法会提供更灵敏、精确和可重复的结果。在微生物学中,最快速的测试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如PCR、ELISA、ATP生物发光等。文献显示,微生... 传统的微生物测定方法往往是劳动密集型和耗时型的。与传统方法相比,微生物测试中的快速和新颖的方法会提供更灵敏、精确和可重复的结果。在微生物学中,最快速的测试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如PCR、ELISA、ATP生物发光等。文献显示,微生物学的快速检测方法一般应用在药物、化妆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基于民众对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性日益关注,微生物学的快速检测方法应该继续作为有效的技术用以开发未来将要进行的新型测试,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开发方法的扩大和监管要求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量控制 快速检测 鉴定 检测 抽样
下载PDF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永群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2期155-155,共1页
本文通过对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采购、制备、灭菌、储存等方面进行探讨,规范采购途径,配制培养基所使用的容器,溶剂,灭菌方法,灭菌后pH值及保存方法等,以找到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关键词 食品 生物质量控制 培养基
下载PDF
SPF鸡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夏长友 魏炳泉 张玲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1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SPF鸡 生物质量控制 疫病监测 采血方法 血清学监测
下载PDF
美国FDA药品质量控制微生物实验室检查指南 被引量:3
7
作者 钱维清 潘有友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1年第2期60-62,共3页
值此2000年版药典出版发行、执行之际,为了更好地理解药典中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增、修订内容;了解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在制药行业及质量检验中的重要性;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特将美国FDA《药品质量控制微生物实验室检查指南》一文... 值此2000年版药典出版发行、执行之际,为了更好地理解药典中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增、修订内容;了解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在制药行业及质量检验中的重要性;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特将美国FDA《药品质量控制微生物实验室检查指南》一文翻译推荐给大家。通过该文,可以了解和借鉴FDA的一些先进的观点。如:对化学、生化药品是否需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如何评价微生物污染在非无菌药品中的重要性。制订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的原则。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培养时间、初试阳性结果后,是否复试及如何复试的规定。微生物实验中建立阳性、阴性对照的重要性。参加检查或验收微生物实验室时应重视和注意的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FDA药品质量控制生物实验室检查指南 介绍
下载PDF
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培培 《中外食品工业(下)》 2013年第8期64-65,共2页
从人员素质、仪器设备、试剂、标准物质、实验室环境等方面的环节来探讨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以期为提高微生物检验工作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下载PDF
阻抗微生物学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琳琳 许钟 杨宪时 《农产品加工》 2004年第7期39-40,共2页
综述了阻抗微生物学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测定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学科,以及阻抗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优越性等,重点介绍了该学科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上。
关键词 阻抗微生物 食品工业 技术原理 生物质量控制
下载PDF
复方苦参提取物及其相关组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微生物质量标准的建立
10
作者 张宁 蒋波 +3 位作者 宋明辉 杨燕 周佳颖 范一灵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4-1462,共9页
目的:建立符合USP通则<1111><2023>(2013年前已生效)的复方苦参提取物及其相关组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质量标准。方法:首先,对USP和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制剂及饮片标准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复方苦参提取物及... 目的:建立符合USP通则<1111><2023>(2013年前已生效)的复方苦参提取物及其相关组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质量标准。方法:首先,对USP和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制剂及饮片标准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复方苦参提取物及其相关组分微生物限度标准。其次,以USP通则<61><62>为指导原则,开发适用于复方苦参提取物及其相关组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平皿倾注法分别对复方苦参提取物及其2个组分苦参和白土苓的需氧菌总数计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采用直接接种法对控制菌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最后,综合采用MALDI/TOF MS微生物鉴定方法及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方法对样品中的污染微生物进行菌种鉴定,进一步对污染微生物种群分布及危害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符合USP要求的复方苦参提取物及其相关组分微生物限度标准;复方苦参提取物及其2个组分苦参和白土苓的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回收比值均在0.5~2.0,控制菌方法适用性试验中阳性对照菌株均能够生长,符合USP要求;40株污染微生物根据鉴定结果涉及13个种5个属,主要涵盖不同种类的芽孢杆菌属(87.5%)、肠杆菌属(10%)及假单胞菌属(2.5%);污染微生物均为危害性较小的条件致病菌。结论:建立了苦参、白土苓及复方苦参提取物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明确了上述产品的污染微生物种群分布和危害分析,完善了该中药制剂及其组分微生物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白土苓 复方苦参提取物 生物限度检查 污染微生物 生物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屏障设施条件下控制大鼠感染仙台病毒的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彦华 姚紫彤 +2 位作者 孙泉 陈柏安 卢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3-115,共3页
屏障设施条件下大鼠感染仙台病毒严重影响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重点从垫料及饲养盒、饮水瓶、隔离服等物品的高压灭菌、饲料的灭菌、动物饮用水的净化、动物的引进、人员管理、空调设备维护等方面分析仙台病毒的感染原因并提... 屏障设施条件下大鼠感染仙台病毒严重影响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重点从垫料及饲养盒、饮水瓶、隔离服等物品的高压灭菌、饲料的灭菌、动物饮用水的净化、动物的引进、人员管理、空调设备维护等方面分析仙台病毒的感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为屏障设施条件下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仙台病毒 屏障设施 生物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Microtox(微毒)技术的中药微小生物活性发现与评价新方法研究
12
作者 华桦 田韦韦 +1 位作者 鄢良春 赵军宁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共6页
囿于现有科技水平尚难以对中药复杂药效/毒性物质基础、微小而广泛的药理作用机制及非典型的剂量效应关系等进行充分阐释,决定了我们仅仅依赖于对部分已知有效成分或者标志性化学成分及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还不能满足作为一个药物生物活... 囿于现有科技水平尚难以对中药复杂药效/毒性物质基础、微小而广泛的药理作用机制及非典型的剂量效应关系等进行充分阐释,决定了我们仅仅依赖于对部分已知有效成分或者标志性化学成分及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还不能满足作为一个药物生物活性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的最低要求。微毒(Microtox)技术是以一种非致病的发光细菌作为指示生物,以其发光强度变化为检测指标的,一种简单、可快速检测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毒性检测手段。我们团队基于Microtox技术创制的中药微小毒/活性检测技术新方法,配套研制首台(套)检测关键技术装备,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中药质量生物评价关键技术平台,实现对中药微小毒/活性的发现和定性定量快速检测,可以作为中药质量控制和风险预警的灵敏指标,用于客观评价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为复杂性中药综合性能评价及审评决策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生物活性 Microtox技术 有效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 生物质量控制 中药监管科学
原文传递
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慧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影响微生物质量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因素,总结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对策与方法。方法对微生物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微生物质量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因素。结果对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实验环境以及实验样本... 目的分析和总结影响微生物质量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因素,总结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对策与方法。方法对微生物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微生物质量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因素。结果对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实验环境以及实验样本进行质量控制都能够使得实验组微生物样本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数量低于对照组微生物样本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数量。其中,实验设备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有助于降低微生物样本的质量问题发生几率,是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 生物实验室管理
原文传递
生物化学检验质控策略对慢性肺炎患者的诊断治疗作用价值探讨
14
作者 李娜 成聪 +1 位作者 孙智勇 王永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75-0178,共4页
讨论揭示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从2021年10月到2023年4月,我们将132名患有慢性肺炎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包括66名患者。在对照组中,我们将采用常规策略进行生物化学检验、诊断和治疗,研究组质量控制策略生物化学检验诊断治疗... 讨论揭示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从2021年10月到2023年4月,我们将132名患有慢性肺炎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包括66名患者。在对照组中,我们将采用常规策略进行生物化学检验、诊断和治疗,研究组质量控制策略生物化学检验诊断治疗,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评估诊断治疗结果满意度、SF-36健康问卷测量和SCL-90症状自评量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与参照组相比,这些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在进行诊断治疗之前,研究组和参照组在TNF-α、CRP、IL-6和IL-8等生物标志物的测量方面表现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在接受诊断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物标志物测量结果在TNF-α、CRP、IL-6和IL-8方面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绕慢性肺炎患者实施质量控制策略生物化学检验诊断治疗,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炎患者 质量控制策略生物化学检验诊断治疗 常规策略生物化学检验诊断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螨变应原注射液中防腐剂苯酚含量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瑾 王瑾 +4 位作者 杨英超 张影 薄淑英 王国柱 辛晓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螨变应原注射液中苯酚含量。方法:采用Watershed Novo-Pak C18(4μm,3.9 mm×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苯酚浓度在21.56~107.8μg&...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螨变应原注射液中苯酚含量。方法:采用Watershed Novo-Pak C18(4μm,3.9 mm×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苯酚浓度在21.56~107.8μg·m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1%。结论:本文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螨变应原注射液苯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螨变应原注射液 脱敏治疗药物 苯酚 防腐剂测定 治疗用生物制品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l-calycanthine,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in Chimonanthi Nitentis Folium by RP-HPLC 被引量:4
16
作者 舒任庚 严喜鸾 +1 位作者 李莎莎 屠鹏飞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805-810,共6页
A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ree major constituents,/-calycanthine,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in Chimonanthi Niten... A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ree major constituents,/-calycanthine,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in Chimonanthi Nitentis Folium. The RP-HPL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an Agilent HC-C18 (4.6 mm×250 mm, 5 μm) column and a gradient mobile phase consisting of methanol and phosphate buffer (10:90→90:10, v/v) at a flow rate of 1.0 mL/min.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25 ℃ 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39 nm from 0 to 15 min and 365 nm from 16 to 45 min. All calibration curves showed good linearity (R2〉0.9991) within test ranges.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repeated analyses were less than 2.64% (n = 6), and the recovery of this method was 97.47%-98.26%. The contents of these three analyte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samples from different harvest tim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calycanthine content in herbs increases from 99.94 μg/g to 468.0μg/g from April to July, whereas the content of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was higher in April and May than that in June and July, which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use of Chimonanthi Nitentis Folium in Spring. Herein, a simple, rapid and accurate analytical method is presented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simultaneou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kaloids and flavones from Chimonanthus nitens Ol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monanthus nitens Oliv. HPLC FLAVONOIDS ALKALOID Quality control
原文传递
Phytochemistry,b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Chuanxiong Rhizoma:a review 被引量:3
17
作者 Jinhui Shi Ruiyue Li +1 位作者 Siyu Yang Hongmei Zhang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753-779,共27页
Chuanxiong Rhizoma is a widely 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he past 2000 years.Chuanxiong Rhizoma is composed of volatile oils,phthalide lactones,phenolic acids,polysaccharides and other compounds.To date,more tha... Chuanxiong Rhizoma is a widely 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he past 2000 years.Chuanxiong Rhizoma is composed of volatile oils,phthalide lactones,phenolic acids,polysaccharides and other compounds.To date,more than 149 compounds in Chuanxiong Rhizoma have bee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and some of them have been reported to possess promising biological properties on cardiovascular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besides their anti-cancer and antioxidant effects.Modula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apoptotic factors are believed to contribute to its bioactivities.Analytical methods,such as HPLC,GC and UPLC,are employed for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Chuanxiong Rhizoma.In this work,harvest period,growing habitat,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which can affect the quality of Chuanxiong Rhizoma,were also discussed.Comprehensive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ensure the safety,quality and efficacy use of Chuanxiong Rhizoma.Herein,w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literature of Chuanxiong Rhizoma published on CNKI,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Wiley and PubMed in past two decades,and up-to-date information of Chuanxiong Rhizoma was provided in this paper.We suggested ligustilide,butylidenephthalide and total senkyunolides as the chemical marker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Chuanxiong Rhizoma.Additionally,the influences of soil conditions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n Chuanxiong Rhizoma as future research perspectives should also be further ass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uanxiong Rhizoma(CXR) PHYTOCHEMISTRY Biological property Quality contro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