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湖湖东沙地全新世生物遗存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堵越 白敏 鲁瑞洁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7-1043,共17页
生物遗存作为反映气候变化的有效沉积记录,是重建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要指标。利用多种生物遗存在青海湖湖东沙地开展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对理解青海湖盆地乃至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环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AMS~(14)C与光释... 生物遗存作为反映气候变化的有效沉积记录,是重建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要指标。利用多种生物遗存在青海湖湖东沙地开展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对理解青海湖盆地乃至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环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AMS~(14)C与光释光(OSL)年代结果,对湖东沙地东缘3个沉积剖面陈沟左(CGL)、三道滩(SDT)及水渠沟(SQG)中的生物遗存进行鉴定和分析,结合岩性、粒度、有机质等环境代用指标,明确了生物遗存的环境意义。在湖东沙地获得的生物遗存主要包括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残体、木炭及4种蜗牛化石。青海云杉残体指示湿润的气候,木炭反映总体湿润条件下相对干旱的环境;蜗牛化石的组合优势种为图克虹蛹螺相似种(Pupilla cf.turcmenica)和脆瓦娄蜗牛(Vallonia tenera),指示冷干的气候。在此基础上将湖东沙地全新世气候及环境变化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9.6 ka B.P.以前,剖面中保留少量青海云杉残体及木炭,气候转暖但存在干湿波动;9.6~8.0 ka B.P.,青海云杉残体分布较丰富,气候总体暖湿,其中,8.4~8.0 ka B.P.,木炭集中分布并出现最高值、蜗牛化石优势种繁盛、气候相对干燥;8.0~4.0 ka B.P.,青海云杉残体集中分布,木炭与蜗牛化石优势种数量保持低值,气候暖湿,为全新世适宜期;4.0~2.3 ka B.P.,剖面中基本未保留青海云杉残体,蜗牛化石优势种数量增加,气候由暖湿向冷干转变;2.3 ka B.P.以来,剖面中未见青海云杉残体及木炭,蜗牛化石优势种数量保持高值,气候较为冷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全新世 生物遗存 环境代用指标
原文传递
新疆青铜早期多种生物遗存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2
作者 屈亚婷 饶慧芸 +5 位作者 崔建新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李文瑛 胡兴军 金普军 杨益民 《科学通报》 EI CAS 2024年第28期4311-4322,共12页
新疆青铜早期人类活动的季节性研究为探索农牧业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新疆青铜早期小河墓地、北方墓地与铁板河下游发现的多种生物遗存(人牙和发,动物毛、骨和角)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分析与加速... 新疆青铜早期人类活动的季节性研究为探索农牧业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新疆青铜早期小河墓地、北方墓地与铁板河下游发现的多种生物遗存(人牙和发,动物毛、骨和角)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分析与加速器质谱14C测年.结果显示,小河墓地先民食物的δ^(15)N值(7.7‰±1.3‰)位于植食性家畜(4.7‰±1.2‰)与肉食性伶鼬(11.5‰±1.3‰)之间,表明植物性食物在先民食谱中的重要地位,为青铜早期罗布泊地区农业的初步发展提供新证据;北方墓地人发较高的δ^(13)C值(-14.7‰±2.5‰)反映了小河文化人群向西扩张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河流绿洲区域时黍作农业得到发展.羊角(1942~1763 BC)与人发序列δ^(13)C和δ^(15)N值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其年际与季节性最大差异分别为1.7‰和3.4‰(羊角)与1.8‰和2.5‰(人发),先民与家畜的食谱可能存在不同农作物的季节性补给.伶鼬骨与毛δ^(13)C和δ^(15)N值的差异分别为2.0‰和1.6‰,主要与不同时期(或季节)个体食谱差异有关.结合新疆青铜至铁器时代不同遗址羊的δ^(13)C和δ^(15)N值,羊灵活的摄食行为与多样化饲养方式使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能对新疆早期畜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早期 小河文化 生物遗存 C、N稳定同位素分析 季节性活动
原文传递
渔业滋养史前沿海社群:井头山海洋动物遗存研究
3
作者 吴恩东 孙国平 张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2-1618,共17页
本文聚焦中国浙江井头山贝丘遗址(8300~7800cal a BP)丰富的海洋软体动物和鱼类遗存,综合性探究了中国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史前先民的渔业经济、社群发展、古环境及其互动关系,并尝试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沿海聚落的兴衰变化与相关原因... 本文聚焦中国浙江井头山贝丘遗址(8300~7800cal a BP)丰富的海洋软体动物和鱼类遗存,综合性探究了中国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史前先民的渔业经济、社群发展、古环境及其互动关系,并尝试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沿海聚落的兴衰变化与相关原因.该研究基于海洋动物生态学和生物属性,采用动物考古学标准研究方法并结合碳十四测年,开展了采样、鉴定、测量和定量统计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井头山遗址至少有11类贝类遗存和14类鱼类遗存.先民可能居于背山面海的海岸环境,以沿岸和近海开发模式的采集、渔捞与狩猎经济为主,并在该遗址出现了低水平的稻作农业.海岸环境变化可能是导致井头山先民被迫放弃该聚落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为讨论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年前后东部沿海地区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及社群发展与环境变化关系提供了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海洋生物遗存 渔业经济 古环境 社群发展
原文传递
湖北梁子湖近代沉积记录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19
4
作者 顾延生 邱海鸥 +2 位作者 谢树成 黄俊华 周修高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9-686,共8页
为了研究人类活动背景下的湖泊生态响应过程和机制,分析人类活动对湖泊富营养化的贡献,在210Pb计年和历史事件记载基础上,通过梁子湖沉积物水生生物遗存和色素分析重建了梁子湖地区过去100多年来湖泊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沉积物色素和水生... 为了研究人类活动背景下的湖泊生态响应过程和机制,分析人类活动对湖泊富营养化的贡献,在210Pb计年和历史事件记载基础上,通过梁子湖沉积物水生生物遗存和色素分析重建了梁子湖地区过去100多年来湖泊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沉积物色素和水生生物遗存组合带的变化表明梁子湖营养演化具有5个阶段:过去100多年梁子湖地区经历了生态环境良好的贫营养化期(1885-1902A.D.)、轻度富营养化期(1902-1964A.D.)、中度富营养化期(1964-1988A.D.)、富营养化期(1988-1998A.D.)、中度富营养化期(1998-2003A.D.).水生生物遗存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而呈现一定的分布特征,对富营养化敏感的奥古茨藻、荇菜、角果藻、纹沼螺、表壳虫等逐步减少.通过湖泊演化阶段与区域人类活动重大阶段的联合对比研究发现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及对湖泊生态的持续干扰,湖泊生态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与流域强烈的人类活动如围垦与农业活动带来的营养物质输入有着直接联系,湖泊生态环境演化对重大人类活动事件具有响应性.本研究对于认识湖泊生态环境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整治湖泊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子湖 近代沉积物 色素 水生生物遗存 富营养化
下载PDF
100年来东湖富营养化发生的沉积学记录 被引量:16
5
作者 顾延生 李雪艳 +4 位作者 邱海鸥 黄俊华 谢树成 阮小燕 周修高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40,共6页
在210Pb计年的基础上,运用水生生物遗存、色素、有机碳同位素和磁化率分析了东湖钻孔沉积物中的生物与环境信息,重建了东湖100多年来湖泊营养与环境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东湖100多年来在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指示重金属污染的磁化率... 在210Pb计年的基础上,运用水生生物遗存、色素、有机碳同位素和磁化率分析了东湖钻孔沉积物中的生物与环境信息,重建了东湖100多年来湖泊营养与环境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东湖100多年来在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指示重金属污染的磁化率和指示湖泊富营养化的色素指标如蓝藻叶黄素(Myx)、颤藻黄素(Osc)快速上升,相应的水生生物如介形虫、腹足类、水生高等植物等表现明显的组合和变化阶段,同时有机碳同位素偏正与湖泊生产力升高和藻类繁盛有关。沉积记录表明东湖生态系统近代发生了深刻变化,湖泊营养演化自早至晚呈现四阶段性:贫营养阶段(1900-1966AD)色素水平低、拥有较丰富的水生高等植物和腹足类;中营养阶段(1966-1983AD)色素含量增高、水生高等植物和腹足类减少;富营养化阶段(1983-1989AD)色素含量快速增高、水生高等植物消失;超富营养化阶段(1989AD-至今)色素含量稳定居高、某些耐污染的介形类较繁盛。结果对于认识湖泊生态环境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如何治理湖泊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 沉积物 生物遗存 色素 有机碳同位素 营养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