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ULUCF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浙江省杉木林生物量换算因子 被引量:9
1
作者 朱汤军 沈楚楚 +4 位作者 季碧勇 林荫 王秀云 张国江 袁位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925-3932,共8页
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12个县市选取浙江省2009年CFI体系的95个杉木林样地,根据样地平均木,在样地外围相似地段确定解析木共计95株,联立树高曲线方程和生物量模型,同时使用已公开发表的20个杉木生物量模型进行估算,由单株累加获得CFI系... 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12个县市选取浙江省2009年CFI体系的95个杉木林样地,根据样地平均木,在样地外围相似地段确定解析木共计95株,联立树高曲线方程和生物量模型,同时使用已公开发表的20个杉木生物量模型进行估算,由单株累加获得CFI系统样地的生物量,计算样地生物量与蓄积之比即BEF,建立BEF与林分蓄积之间的关系。根据2009年浙江省CFI体系数据,推算全省杉木林BEF为0.7453 t/m3,杉木林总生物量为3721.54万t,不确定性为5.739%;使用IPCC(1996)的碳密度缺省值(0.50)计,生长1 m3杉木吸收CO21.3663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换算因子 生物量模型 温室气体清单 杉木 浙江
下载PDF
浙江省马尾松林生物量换算因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楚楚 朱汤军 +4 位作者 季碧勇 王秀云 张国江 袁位高 赵彩芳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2,共4页
以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在浙江省12个县市选取2009年CFI体系的57个马尾松林样地,根据样地平均木,在样地外围相似地段确定解析木共计57株,联立树高曲线方程和生物量模型,同时使用已公开发表的10个马尾松林生物量模型进行估算,由单株累加获... 以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在浙江省12个县市选取2009年CFI体系的57个马尾松林样地,根据样地平均木,在样地外围相似地段确定解析木共计57株,联立树高曲线方程和生物量模型,同时使用已公开发表的10个马尾松林生物量模型进行估算,由单株累加获得CFI系统样地的生物量,计算样地生物量与蓄积之比(BEF),建立BEF与林分蓄积之间的关系。根据2009年浙江省CFI体系数据,推算全省马尾松BEF=0.883 9 t/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马尾松 生物量模型 生物量换算因子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估算的浙江省森林生物量及生产力 被引量:56
3
作者 张茂震 王广兴 刘安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7,共5页
基于1994,1999和2004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基于生物量与蓄积之间关系的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浙江省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全省3期森林生物量分别为1.496亿,1.615亿和2.244亿t。林分平均单位面积生... 基于1994,1999和2004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基于生物量与蓄积之间关系的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浙江省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全省3期森林生物量分别为1.496亿,1.615亿和2.244亿t。林分平均单位面积生产力在1994—1999年间为1.557t.hm-2a-1,在1999—2004年间为2.060t.hm-2a-1;浙江省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林分质量仍然较低,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和生产力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适合于大尺度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估算,但在总体单位蓄积很低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森林生物量被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生物量 生产力 蓄积量 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 浙江省
下载PDF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89
4
作者 方精云 陈安平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9期967-973,共7页
利用 1949年至 1998年间 7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结合使用森林生物量实测资料 ,采用改良的生物量换算因子法 ,推算了中国 5 0年来森林碳库和平均碳密度的变化 ,分析了中国森林植被的CO2 源汇功能。结果表明 ,70年代中期以前 ,主要由于森... 利用 1949年至 1998年间 7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结合使用森林生物量实测资料 ,采用改良的生物量换算因子法 ,推算了中国 5 0年来森林碳库和平均碳密度的变化 ,分析了中国森林植被的CO2 源汇功能。结果表明 ,70年代中期以前 ,主要由于森林砍伐等人为作用 ,中国森林碳库和碳密度都是减少的 ,碳储量减少了 0 .6 2PgC (Pg =10 15g) ,年均减少约 0 .0 2 4PgC。之后 ,呈增加趋势。在最近的 2 0多年中 ,森林碳库由 70年代末期的 4.38PgC增加到 1998年的 4.75PgC ,共增加 0 .37PgC ,年平均增加 0 .0 2 2PgC。这种增加主要由人工造林增加所致。 2 0多年来 ,由于人工林增加导致碳汇增加 0 .45PgC ,年平均增加吸收 0 .0 2 1PgC/a。人工林的平均碳密度也显著增加 ,共增加了约一倍。这除了人工成林增多外 ,气温上升和CO2 浓度施肥也可能是促进森林生长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换算因子 碳平衡 碳密度 森林碳库 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中国
下载PDF
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毛行元 徐志扬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基于全国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安徽省皖南山区的清查数据,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从2004年的4 491.01万t增加到2014年的6 223.13万t,年... 基于全国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安徽省皖南山区的清查数据,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从2004年的4 491.01万t增加到2014年的6 223.13万t,年平均净增173.21万t,年平均净增率3.86%。乔木林占森林碳储量主导地位,比重不断提高,由2004年的74.99%增加到2014年的79.85%。乔木林中,中龄林碳储量、面积均占优势,幼幼龄、中幼龄、成熟林碳储量均增加,中龄林面积减少,幼龄林、成熟林面积增加,幼幼龄、中幼龄、成熟林碳密度总体呈增加态势。8个主要乔木树种的碳密度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杉木、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栎类在乔木林中占优势,阔叶混交林碳储量和面积表现出显著增加,杉木、马尾松有所减少。总体来看,皖南山区森林碳汇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因此,今后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仍需采取合理经营管理措施,促使森林质量和碳汇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换算因子 皖南 山区 森林碳储量 碳密度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安徽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建全 徐志扬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3期6-9,33,共5页
基于安徽省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生物量—蓄积量转换模型,从不同森林类型、起源、龄组、优势树种(组)等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安徽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安徽省森林碳储总量为11 8... 基于安徽省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生物量—蓄积量转换模型,从不同森林类型、起源、龄组、优势树种(组)等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安徽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安徽省森林碳储总量为11 843.59×10~4t,平均碳密度29.93 t/hm^2,其中乔木林碳储量为9 790.17×10~4t,占森林总碳储量的82.66%,乔木林平均碳密度为31.72t/hm^2,碳密度大小排序为:阔叶林>针阔混>针叶林,经济林、竹林碳储量为2 053.42×10~4t。乔木林中,天然林的面积、碳储量略小于人工林,但天然乔木林各龄组碳密度均大于人工林;阔叶混交林、杨树、马尾松、杉木、针阔混交林、栎类、针叶混交林的面积、碳储量占优势,其中又以阔叶混交林为最大,面积、碳储量均超过乔木林的28%。文章指出安徽省乔木林碳密度水平仍然不高,今后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仍需采取合理经营管理措施,促使森林质量和碳汇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碳密度 生物量换算因子 森林类型 主要树种(组) 安徽省
下载PDF
浙江省杉木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兰芳 韦新良 汤孟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7-1114,共8页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是浙江省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杉木经营管理,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效益,以1994-200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森林生产力,以平均划分的原...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是浙江省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杉木经营管理,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效益,以1994-200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森林生产力,以平均划分的原则将经度、纬度和海拔3个维度分别划分成几个半度带称之为梯度带,用最小显著差法分别计算差异显著性,分析杉木林生产力的地理分异特性及规律。结果表明:浙江省杉木林生产力在经度方向上差异显著(P<0.05),第Ⅰ和第Ⅱ梯度带上的生产力明显高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且其他梯度带间的生产力差异不显著(P>0.05);在沿纬度方向上差异不显著,但各梯度带上的生产力波动规律一致;在海拔方向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时间推移第Ⅴ梯度带的生产力明显高于其他梯度带上的生产力。总体上,浙江省杉木林生产力在经度方向上存在明显分异现象,在纬度和海拔2个地理维度上无明显分异现象,但随时间推移有分异趋势,分异现象逐渐明显。浙江省杉木林在118°~119°E之间培育可能会具有更高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森林生产力 杉木林 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地理分异 浙江省
下载PDF
城步苗族自治县林地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超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3期52-56,共5页
通过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城步苗族自治县林地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各龄组碳储量由大到小排序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密度则随着龄级的上升不断增加,且与林木的固碳能力联系... 通过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城步苗族自治县林地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各龄组碳储量由大到小排序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密度则随着龄级的上升不断增加,且与林木的固碳能力联系极为紧密,是所占面积和固碳能力的综合体现;各优势树种碳储量为阔叶混最大,柏木组最小,从结果来看并非与分布面积成正比,而碳密度是中生阔叶树组最大,是灌木组最小,说明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大小与林分结构和经营方式有较大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