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雷州半岛不同林龄尾细桉生物量预测评价
1
作者
蔡华杰
何普林
+2 位作者
赵俊
宋杰
黄润霞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分析不同林龄尾细桉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构建并筛选最优生长模型,为有效估算尾细桉各器官生物量提供参考。以广东湛江雷州半岛不同林龄(1、3、5、7、8年生)尾细桉为研究对象,测量树干、树皮、树枝、树叶、树根各器官生物量,并计算地...
分析不同林龄尾细桉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构建并筛选最优生长模型,为有效估算尾细桉各器官生物量提供参考。以广东湛江雷州半岛不同林龄(1、3、5、7、8年生)尾细桉为研究对象,测量树干、树皮、树枝、树叶、树根各器官生物量,并计算地上部分以及单株总生物量。将胸径(D)和树高(H)及其派生变量DH和D^(2)H,作为预测变量构建生物量模型,进而预测不同林龄尾细桉各器官、地上部分以及单株总生物量,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筛选最优模型。结果表明:林龄显著影响尾细桉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且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占比不断增加,稳定在70%左右,树皮、树枝和树叶生物量占比不断减小,根生物量占比相对稳定。以D、H、DH和D~2H作为预测变量构建的生物量方程大多能达到相对较高的预估精度,可在尾细桉生物量评估中应用,最优自变量则因器官不同有所差异。引入林龄因子重新建模,各器官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单株总生物量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有改善,降低了林龄对生物量的影响,提升模型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细桉
生物量
分配
林龄
生物量
模型
预测
模型
评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动态特征和预测模型
被引量:
32
2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1 位作者
俞新妥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9-105,共7页
对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中龄林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差外 ,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和灌木层生物量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较为复杂 ;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及其林下...
对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中龄林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差外 ,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和灌木层生物量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较为复杂 ;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及其林下植物的凋落物积累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杉木凋落物积累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14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而 16和 18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除中龄林很少外 ,其他年龄段也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应用数量化模型Ⅰ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林分密度、林龄、地形和土壤条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量和林下植物凋落物量的重要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凋落物
生物量
预测
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红树植物木榄生物量模型
被引量:
4
3
作者
黄润霞
吴卓翎
+3 位作者
彭江炜
薛春泉
罗勇
苏志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6-94,103,共10页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木榄的生物量预测模型,为有效估算红树植物各器官生物量奠定基础。【方法】以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为研究对象,将基径(D)和树高(H)这2个因子派生为多个一元及多元变量,包括D、H、...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木榄的生物量预测模型,为有效估算红树植物各器官生物量奠定基础。【方法】以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为研究对象,将基径(D)和树高(H)这2个因子派生为多个一元及多元变量,包括D、H、D^2、DH和D^2H,用其作为变量构建直线方程和指数方程来预测木榄各器官(木材、树皮、树冠)、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以及全株总生物量,并对直线方程和指数方程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指数方程对木榄各器官及全株总生物量的预测效果优于直线方程;在所有的一元回归方程中,木榄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与D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决定系数较高,且以D或D^2为预测变量所构建方程的残差平方和(RSS)、均方根误差(RMSE)和赤池信息准则(AIC)值较以H为变量构建的方程小,说明D的预测效果优于H。所有预测模型对木榄地上部分生物量的预测效果均优于地下部分,用D或D与H结合预测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效果均不理想。双变量指数模型的RSS、RMSE和AIC值普遍较单变量模型小,说明DH和D^2H的统计效力更好,预测效果更佳。D^2H和DH与木榄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以D^2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预测木榄各器官、地上部分及全株生物量的RSS、RMSE和AIC值,以及以D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预测木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RSS、RMSE和AIC值均较其他模型小。【结论】以D^2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对木榄各器官、地上部分及全株生物量的预测拟合效果最好,以D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对木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预测拟合效果最佳,可以将其作为最优的生物量预测模型用于木榄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榄
红树植物
生物量预测模型
直线方程
指数方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州半岛不同林龄尾细桉生物量预测评价
1
作者
蔡华杰
何普林
赵俊
宋杰
黄润霞
机构
中林集团雷州林业局有限公司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速生树木研究所/广东湛江桉树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201005)
广东湛江桉树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运行补助项目(KS2024160017)
林业生态监测网络平台运行项目数据采集(2024CG232)。
文摘
分析不同林龄尾细桉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构建并筛选最优生长模型,为有效估算尾细桉各器官生物量提供参考。以广东湛江雷州半岛不同林龄(1、3、5、7、8年生)尾细桉为研究对象,测量树干、树皮、树枝、树叶、树根各器官生物量,并计算地上部分以及单株总生物量。将胸径(D)和树高(H)及其派生变量DH和D^(2)H,作为预测变量构建生物量模型,进而预测不同林龄尾细桉各器官、地上部分以及单株总生物量,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筛选最优模型。结果表明:林龄显著影响尾细桉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且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占比不断增加,稳定在70%左右,树皮、树枝和树叶生物量占比不断减小,根生物量占比相对稳定。以D、H、DH和D~2H作为预测变量构建的生物量方程大多能达到相对较高的预估精度,可在尾细桉生物量评估中应用,最优自变量则因器官不同有所差异。引入林龄因子重新建模,各器官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单株总生物量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有改善,降低了林龄对生物量的影响,提升模型拟合效果。
关键词
尾细桉
生物量
分配
林龄
生物量
模型
预测
模型
评估
Keywords
Eucalyptus urophylla×E.tereticornis
biomass allocation
stand age
biomass model prediction,model evaluation
分类号
S758.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动态特征和预测模型
被引量:
32
2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黄宝龙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9-10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396 30 2 40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B0 0 10 0 2 2 )资助
文摘
对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中龄林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差外 ,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和灌木层生物量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较为复杂 ;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及其林下植物的凋落物积累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杉木凋落物积累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14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而 16和 18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除中龄林很少外 ,其他年龄段也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应用数量化模型Ⅰ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林分密度、林龄、地形和土壤条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量和林下植物凋落物量的重要因子 。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凋落物
生物量
预测
模型
Keywords
Chinese fir, Undergrowth plant, Litter, Biomass, Forecasting models
分类号
S7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红树植物木榄生物量模型
被引量:
4
3
作者
黄润霞
吴卓翎
彭江炜
薛春泉
罗勇
苏志尧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6-94,103,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4KJCX021-02)
文摘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木榄的生物量预测模型,为有效估算红树植物各器官生物量奠定基础。【方法】以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为研究对象,将基径(D)和树高(H)这2个因子派生为多个一元及多元变量,包括D、H、D^2、DH和D^2H,用其作为变量构建直线方程和指数方程来预测木榄各器官(木材、树皮、树冠)、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以及全株总生物量,并对直线方程和指数方程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指数方程对木榄各器官及全株总生物量的预测效果优于直线方程;在所有的一元回归方程中,木榄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与D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决定系数较高,且以D或D^2为预测变量所构建方程的残差平方和(RSS)、均方根误差(RMSE)和赤池信息准则(AIC)值较以H为变量构建的方程小,说明D的预测效果优于H。所有预测模型对木榄地上部分生物量的预测效果均优于地下部分,用D或D与H结合预测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效果均不理想。双变量指数模型的RSS、RMSE和AIC值普遍较单变量模型小,说明DH和D^2H的统计效力更好,预测效果更佳。D^2H和DH与木榄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以D^2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预测木榄各器官、地上部分及全株生物量的RSS、RMSE和AIC值,以及以D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预测木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RSS、RMSE和AIC值均较其他模型小。【结论】以D^2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对木榄各器官、地上部分及全株生物量的预测拟合效果最好,以DH为预测变量的指数模型对木榄地下部分生物量的预测拟合效果最佳,可以将其作为最优的生物量预测模型用于木榄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估算。
关键词
木榄
红树植物
生物量预测模型
直线方程
指数方程
Keywords
Bruguiera gymnorrhiza
mangrove plants
biomass prediction model
linear equation
exponential equation
分类号
S794.90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8.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雷州半岛不同林龄尾细桉生物量预测评价
蔡华杰
何普林
赵俊
宋杰
黄润霞
《桉树科技》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动态特征和预测模型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东红树植物木榄生物量模型
黄润霞
吴卓翎
彭江炜
薛春泉
罗勇
苏志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