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生物靶点治疗的动向 被引量:1
1
作者 廖美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70-275,共6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靶点 分子生物学技术 肿瘤细胞学
下载PDF
生物靶点药物的临床评价:障碍与机会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燕 陈晓光 籍秀娟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99年第3期133-138,共6页
最近,有关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在恶性肿瘤细胞中,细胞内的各种基本过程调节失控,这些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的调控、信号传递通路的阻断、细胞凋亡、端粒酶的稳定性、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本文主要针对血管的生成... 最近,有关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在恶性肿瘤细胞中,细胞内的各种基本过程调节失控,这些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的调控、信号传递通路的阻断、细胞凋亡、端粒酶的稳定性、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本文主要针对血管的生成、转移、信号阻断、端粒酶的稳定性和分子信息传递(反义寡核苷酸)等抗癌药的发展,评述对这些药物进行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靶点药物 临床评价 抗癌药 发展 端粒酶
下载PDF
不同防晒剂对皮肤生物靶点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尚淑贤(摘) 甄雅贤(摘)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在过去的10年中,欧莱雅研究院Fourtanier等一直致力于研究不同波段紫外线辐射的生物学作用及受其影响的生物靶点。就皮肤不同生物靶点在紫外线辐射中受到的损伤及防晒剂的相应保护作用简述如下。
关键词 防晒剂 皮肤 生物靶点 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管腔/雄激素受体亚型三阴性乳腺癌的生物学靶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鹤 徐剑英 史文杰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0期2447-2452,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管腔/雄激素受体(LAR)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特异性生物学靶点,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乳腺癌患者转录组测序数据,包括113例TNBC患者和597例非TNBC患者。筛选TNBC中差异表达上调...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管腔/雄激素受体(LAR)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特异性生物学靶点,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乳腺癌患者转录组测序数据,包括113例TNBC患者和597例非TNBC患者。筛选TNBC中差异表达上调的基因,然后采用多尺度嵌入式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技术筛选核心模块和核心基因。使用数据集GSE76245和UALCAN数据库对核心基因在不同亚型TNBC中的表达进行验证,使用CCLE数据库探索该基因在泛癌细胞系和乳腺癌亚组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使用Shao数据集分析核心基因与LAR亚型TNB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非TNBC患者相比,TNBC患者中存在1903个差异表达上调,这些基因被聚类为21个模块,其中C3模块是核心模块,催乳素诱导蛋白(PIP)基因是核心基因。GSE76245数据集和UALCAN验证结果均提示PIP基因在LAR亚型TNBC中的表达高于其他亚型TNBC(均P<0.05),CCLE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PIP在泛癌细胞系和乳腺癌亚组细胞系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均P<0.05)。预后分析结果提示,PIP基因表达量降低是LAR亚型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表达的LAR亚型患者的3年和5年疾病累计复发风险均高于高表达者(均P<0.05)。结论PIP基因在LAR亚型TNBC中的表达高于其他亚型,其或可成为LAR亚型TNBC的特异性生物学靶点,上调该基因的表达或有助于改善此类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管腔/雄激素受体亚型 催乳素诱导蛋白 生物 预后 生物信息学 多尺度嵌入式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下载PDF
天然产物:农药新靶标与农药创制间的桥梁
5
作者 房正奇 高栓虎 何海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0,共10页
农药的使用是控制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是农药的重要来源,在杀虫、杀菌、植物生长调节、免疫调节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结构生物学和其他生物技术的发展,基于天然产物的... 农药的使用是控制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是农药的重要来源,在杀虫、杀菌、植物生长调节、免疫调节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结构生物学和其他生物技术的发展,基于天然产物的农药靶标确证和基于靶标结构的新农药分子创制研究也得以飞速发展,使得“合理设计”在农药创制研究中的应用凸显.本文将通过案例,展示基于已知靶标的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或基于天然产物的新农药靶标的确证,以及其后续新农药创制的研究进展,以阐释活性天然产物在新农药靶标与农药创制间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天然产物 生物靶点
下载PDF
分子探针在磁共振成像靶向检测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周代兵 许国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8期46-48,53,共4页
分子影像学利用肿瘤微环境中特异性生物靶点的分子探针,借助磁共振分子成像超高空间分辨率、靶向性强等优点,能够较好地获取肿瘤三维解剖结构及生理、病理等信息,可为肿瘤早期、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肿瘤微环境 生物靶点 分子探针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靶向PSMA的前列腺癌分子影像探针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肖清炜 常媛媛 周渭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1期109-110,114,共3页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于前列腺癌及一些实体瘤的血管中,可做为生物靶点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及靶向治疗。本文重点综述了以PSMA为靶点的前列腺癌分子影像探针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PSMA 前列腺癌 生物靶点 分子影像探针
下载PDF
肺癌多学科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陆舜 《现代实用医学》 2004年第7期381-384,380,共5页
关键词 肺癌 多学科治疗 化疗 放疗 手术治疗 生物靶点治疗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质谱研究双酚A对小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
9
作者 姬海南 李海山 +4 位作者 宋乃宁 徐宝梁 赵潺 李文涛 沈国林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80,共10页
观察不同染毒剂量的双酚A(BPA)对C57BL6小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制,并探寻毒性相关生物靶点。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10、50和250μg·kg^-1组。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分析等方法对血浆... 观察不同染毒剂量的双酚A(BPA)对C57BL6小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制,并探寻毒性相关生物靶点。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10、50和250μg·kg^-1组。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分析等方法对血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照组与各剂量组基本分离,并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各组逐渐偏离对照组,提示小鼠机体具有发生紊乱的趋势;运用Pathway Analysis数据库对差异性代谢物进行拓扑分析;运用Cytoscape和Metscape进行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分析和模块化分析。从血浆中筛选出27种差异代谢物,发现BPA的干预作用可能与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鞘脂类代谢和磷酸肌醇代谢等通路有关;对血浆差异性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分析和模块化分析结果表明,7个模块之间关系密切,BPA的干预作用可能与血浆7个模块代谢物的差别相关;BPA染毒14 d后,其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丙酮酸、花生四烯酸、亮氨酸和亚油酸等生物靶点的异常相关,丙酮酸、花生四烯酸、亮氨酸和亚油酸等生物靶点可作为BPA引起机体毒性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小鼠 代谢组学 血浆 生物靶点
下载PDF
miRNA在膀胱癌发生发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月喜 卢鸿雁 宋东奎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2期2171-2174,共4页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微RNA(miRNA)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因此miRNA可作为膀胱癌诊治的潜在生物学靶点;近年来膀胱癌相关miRNA的作用靶点及分子靶向机制不断被发现,了解miRNA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同时,尿液和血液中膀胱癌相关的miRN...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微RNA(miRNA)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因此miRNA可作为膀胱癌诊治的潜在生物学靶点;近年来膀胱癌相关miRNA的作用靶点及分子靶向机制不断被发现,了解miRNA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同时,尿液和血液中膀胱癌相关的miRNA的研究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奠定基础。miRNA与膀胱癌的进一步研究将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基因靶向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微小RNA 生物
下载PDF
MMP-9在骨肉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流小舟 吴苏稼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20-1323,共4页
骨肉瘤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于骨组织的成骨性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早期易发生肺转移,预后较差。MMP-9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主要酶类。它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尤其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通过对其上游调控因子的进... 骨肉瘤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于骨组织的成骨性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早期易发生肺转移,预后较差。MMP-9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主要酶类。它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尤其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通过对其上游调控因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找到治疗骨肉瘤转移的有效生物靶点,从而提高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9 骨肉瘤 恶性肿瘤 细胞外基质 侵袭和转移 恶性程度 调控因子 生物靶点
原文传递
^(18)F-AlF标记的多肽分子探针在PET肿瘤显像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韩静雅 陈旸 +1 位作者 赵妍 赵新明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57-161,共5页
随着PET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18)F-氟化铝(AlF)标记的多肽分子探针也备受关注。其标记方法简便易行,PET显像的灵敏度及空间分辨率高,可示踪多种生物靶点,从而为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重要信息,且部分^(18)F-AlF标记的多肽分子探针已进入... 随着PET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18)F-氟化铝(AlF)标记的多肽分子探针也备受关注。其标记方法简便易行,PET显像的灵敏度及空间分辨率高,可示踪多种生物靶点,从而为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重要信息,且部分^(18)F-AlF标记的多肽分子探针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笔者对^(18)F-AlF标记的多肽生物靶向分子探针在PET肿瘤显像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探针 分子影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生物靶点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半夏厚朴汤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赵信科 孙少伯 +5 位作者 刘凯 蒋虎刚 魏惠平 付兆媛 蔺文燕 李应东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379-383,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半夏厚朴汤的重要成分与作用机制,为半夏厚朴汤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检索半夏厚朴汤的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 18为标准筛选主要活性成分;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半夏厚朴汤的重要成分与作用机制,为半夏厚朴汤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检索半夏厚朴汤的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 18为标准筛选主要活性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系统依次检索各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并构建半夏厚朴汤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靶蛋白互作网络图;利用David平台进行KEGG信号通路以及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共挖掘出半夏厚朴汤主要活性成分44个,其相应的作用靶点218个,并筛选出100个关键作用靶点以及10条重要的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半夏厚朴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并探讨了半夏厚朴汤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半夏厚朴汤的临床应用以及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厚朴汤 网络药理学 化学成分 生物靶点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UPLC-MS研究纳米二氧化钛对成年小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
14
作者 姬海南 康辉 +5 位作者 李海山 宋乃宁 徐宝梁 赵潺 李文涛 沈国林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323-1333,共11页
目的:观察不同染毒剂量的纳米二氧化钛(TiO_(2))对C57BL/6成年小鼠血浆代谢谱的变化,探讨其产生毒性效应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尝试寻求其毒性相关生物靶点。方法:运用纳米TiO_(2)制备不同染毒剂量的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0,30,... 目的:观察不同染毒剂量的纳米二氧化钛(TiO_(2))对C57BL/6成年小鼠血浆代谢谱的变化,探讨其产生毒性效应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尝试寻求其毒性相关生物靶点。方法:运用纳米TiO_(2)制备不同染毒剂量的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0,30,100和300 mg·kg^(-1)组。利用UPL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分析等方法对血浆数据进行分析,鉴定出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变量对模型的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 VIP)及非参数检验筛选差异代谢物;运用Pathway Analysis数据库对差异标志物进行拓扑分析。结果:从血浆中筛选出35种差异代谢物,发现纳米TiO_(2)发挥干预作用可能与亚油酸代谢、鞘脂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烟酸酯和烟酰胺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通路有关。结论:纳米TiO_(2)经过28 d染毒后,所产生的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体内氨基酸代谢、脂质类代谢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代谢组学 血浆 生物靶点
原文传递
皮肤光老化:UVA诱导的光损伤和皮肤类型 被引量:2
15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5-556,共2页
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包括UVB(290-320nm)和UVA(320-400nm)。现已证实,UVA照射在光损伤中发挥主要作用。UVA是日光紫外线中的主要成分,在皮肤中比UVB穿透深,能够导致真皮结缔组织发生改变。近年来,通过适当的方法可鉴别UVA作用... 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包括UVB(290-320nm)和UVA(320-400nm)。现已证实,UVA照射在光损伤中发挥主要作用。UVA是日光紫外线中的主要成分,在皮肤中比UVB穿透深,能够导致真皮结缔组织发生改变。近年来,通过适当的方法可鉴别UVA作用的生物靶点以及由此导致的细胞功能损伤和组织降解的级联反应,从而能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更为确切地阐述UVA的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A照射 皮肤类型 光损伤 皮肤光老化 组织发生 级联反应 功能损伤 生物靶点
原文传递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MCM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李思 李小龙 +3 位作者 宋瑞 陈学谦 杨卫振 刘洋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6-40,46,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MCM3)在人胃癌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TCGA,CCLE,HPA等公共数据库分析MCM3的mRNA及蛋白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 目的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MCM3)在人胃癌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TCGA,CCLE,HPA等公共数据库分析MCM3的mRNA及蛋白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CM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MCM3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结果MCM3的mRNA及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其高表达与胃癌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在胃癌组织中,MCM3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R=0.61,P<0.01),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结论MCM3在胃癌中通过与PCNA相互作用而发挥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一个新的诊断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 增殖 生物靶点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