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黔东北石阡志留系雷家屯组的生物-岩相分异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毛颖颜
李越
倪超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资源地层学和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出处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7-328,共12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题(2011ZX05008-001-B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072002)
+1 种基金
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批准号:41221001)
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第一课题(批准号41290260)的支持
-
文摘
黔东北石阡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埃隆阶上部的雷家屯组属灰岩和碎屑岩混合相,其分布限于滇黔桂古陆以北离岸几十千米范围内的浅海区。出露于枫香铺子沟、雷家屯、白沙龙口—筷子山、白沙均田和本庄岩门的5个剖面存在生物-沉积相的差异性。铺沟村粉砂岩—泥岩含量高于灰岩,达到4∶1,壳相化石丰度最低且无生物礁滩灰岩沉积;其它4个剖面的碎屑岩—灰岩比例约1∶1,雷家屯壳相化石最丰富,上部出现米级厚度的珊瑚-层孔虫点礁;筷子山剖面的雷家屯组下部开始出现雏形礁,之上的礁核灰岩现已被剥蚀掉,但从礁基的菲利普构造和礁翼塌积岩推测,点礁的正向隆起规模是很明显的;均田剖面仅出露雷家屯组上部约7m的地层,多为粉砂岩和生屑灰岩薄层;岩门剖面多为薄层细颗粒生屑滩相灰岩,近顶部出现钙质微生物形成的叠层石。偏西剖面的雷家屯组顶部展现侵蚀面、泥裂等现象,是桐梓上升期海底暴露的证据,唯有最靠东的铺沟村雷家屯组顶部未见暴露标志,与之上马脚冲组呈整合接触。
-
关键词
生物-岩相分异
古地理
雷家屯组
志留系
石阡
黔东北
-
Keywords
bio- and lithofacies differentiations, paleogeography, Liejiatun Formation, Silurian,NE Guizhou Province, SW China
-
分类号
Q91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