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生美学视角下公共艺术介入城市街道的设计研究
1
作者 刘海玲 罗曼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期46-48,51,共4页
目的:随着经济社会与城市规模的高速发展和扩大,现代城市的发展进入增量建设向存量品质提升过渡的新时代,这表明城市更新进入一个关键阶段。研究如何提升城市街道空间的环境品质,并激发公众的广泛社会参与意识,将成为未来城市更新的重... 目的:随着经济社会与城市规模的高速发展和扩大,现代城市的发展进入增量建设向存量品质提升过渡的新时代,这表明城市更新进入一个关键阶段。研究如何提升城市街道空间的环境品质,并激发公众的广泛社会参与意识,将成为未来城市更新的重要课题。新时期城市的不断发展将带来全新的城市文化需求。公共艺术不仅是城市文化最直接、最鲜明的载体,也是城市文化追求的显性表达。公共艺术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定位,寻求与文化的融合,并寻找与公众交流和互动的方式。方法:文章以生生美学视角为切入点,将城市街道中公共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以创新融合现代之转化应用的生生美学理念为研究内容,探讨生生美学与城市街道公共艺术之间的融合,以及应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设计原则和表达方法。结果:文章提出构建具有生生美学特色的城市街道公共艺术设计策略,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承和发展探索新的途径。结论:加强城市设计至关重要,其中城市街道设计被视为主要的切入点,可以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激发城市活力,塑造城市文化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美学 公共艺术 街道空间
下载PDF
从生生美学看当代中式椅具设计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 孙仕荣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5,共6页
中国传统椅具在“天人合一”造物之道、“太极图示”造物思维、“意在言外”造物观念上有着完备、深厚且朴素的设计系统,本文从生生美学范畴研究传统椅具设计系统的当代传承。研究表明,在生态设计语境下,当代中式椅具造物系统承继了生... 中国传统椅具在“天人合一”造物之道、“太极图示”造物思维、“意在言外”造物观念上有着完备、深厚且朴素的设计系统,本文从生生美学范畴研究传统椅具设计系统的当代传承。研究表明,在生态设计语境下,当代中式椅具造物系统承继了生生美学的生态智慧,历经现代工业文明的洗礼仍具生命活力,在生态伦理上发展起当代“天道、物道、人道”共生统一的价值系统,在设计思维上建立起“共生思维、整体思维、形象思维、事理思维”有机统一的思维系统,在审美意象上建构起“制器尚象、境生象外”互为表里的境象表达系统,这一研究成果为新中式椅具“生态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美学 中式椅具 天人合一 太极图示 意在言外
下载PDF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背景下中国传统生生美学的提出与内涵 被引量:16
3
作者 曾繁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7,2,共10页
生生美学是生态美学的中国传统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它的正式出场与改革开放及其进一步深化密切相关。它的提出包含了梁漱溟、宗白华、方东美与刘纲纪等前辈学者的贡献。其内涵极为丰富,包含变易、万物化生、四德、日新、中和、仁... 生生美学是生态美学的中国传统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它的正式出场与改革开放及其进一步深化密切相关。它的提出包含了梁漱溟、宗白华、方东美与刘纲纪等前辈学者的贡献。其内涵极为丰富,包含变易、万物化生、四德、日新、中和、仁爱等内涵。生生美学在本质上与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生生美学 生生之美 生态存在论美学
下载PDF
关于“生生美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8
4
作者 曾繁仁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8-12,F0002,157,共7页
有别于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和英美分析哲学环境美学,中国之生态美学是包括中国古代生态审美智慧、资源与话语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生态美学体系,我们名之曰“生生美学”。源于《周易》的中国古典哲学是关于“生”的哲学,古代中国... 有别于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和英美分析哲学环境美学,中国之生态美学是包括中国古代生态审美智慧、资源与话语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生态美学体系,我们名之曰“生生美学”。源于《周易》的中国古典哲学是关于“生”的哲学,古代中国重要的哲学家均围绕“生”展开其哲学体系。由《周易》所谓“天地化生万物”之“生生之德”,转化为“生生之美”,形成中国传统的生命哲学、生命美学。此“生生美学”是人文的、交融性的,西方的生命哲学、生命美学是科学的、区分性的。“生生美学”的文化特点可概括为:一、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二、阴阳相生的生命美学,三、“太极图示”的艺术思维模式,四、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五、“言在意外”的意境审美模式。中国“生生美学”主要存在于传统艺术和艺术理论中,因此,我们需要到传统艺术中去追寻、概括、研究,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生生美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 生生美学 天人合一 阴阳相生 言在意外
下载PDF
生生美学的十年进程 被引量:12
5
作者 程相占 《鄱阳湖学刊》 2012年第6期73-80,共8页
程相占正式提出于2002年的生生美学,是以中国传统生生思想作为哲学本体论、价值定向和文明理念,以"天地大美"作为最高审美理想的美学观念,它是从美学角度对当代生态运动和普世伦理运动的回应。通过发掘中国轴心期生生理念所... 程相占正式提出于2002年的生生美学,是以中国传统生生思想作为哲学本体论、价值定向和文明理念,以"天地大美"作为最高审美理想的美学观念,它是从美学角度对当代生态运动和普世伦理运动的回应。通过发掘中国轴心期生生理念所隐含的生态智慧来构建当代生态美学,不但有效地实现了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当代转化,而且更加充分地发挥了美学作为文化病理学的批判文弊之功能。从生态美学向环境美学、城市美学与身体美学的拓展,可以引导我们反思和发掘遍及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审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理念 生生美学 生态美学 文弊
下载PDF
论方东美的“生生美学”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曾繁仁 庄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141,共10页
方东美的“生生美学”以中国文化为本体,贯之以“生生之道”,言及体现普遍生命创造的生生之美、融贯之美、无言之美,融通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与中国大乘佛学,对中国人的艺术理想进行了精妙阐释,其目的在于生命境界的提升。对方东美“生... 方东美的“生生美学”以中国文化为本体,贯之以“生生之道”,言及体现普遍生命创造的生生之美、融贯之美、无言之美,融通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与中国大乘佛学,对中国人的艺术理想进行了精妙阐释,其目的在于生命境界的提升。对方东美“生生美学”思想的探索,为我们建立体现民族精神、融贯古今中西的“生生美学”体系,推动中国美学走向世界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生生美学 生命创造 艺术理想 生命境界
下载PDF
从生态存在论美学到生生美学——生态美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5
7
作者 曾繁仁 张超 《美育学刊》 2020年第4期29-32,共4页
生态美学的产生是时代使然,其主要努力方向是超越传统实践美学,实现美学由认识论向新的生态存在论的转型。生生美学是生态美学研究中国化的一种尝试,它超越了人类中心论而力主万物一体,包含着宇宙万物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创新的广义内涵... 生态美学的产生是时代使然,其主要努力方向是超越传统实践美学,实现美学由认识论向新的生态存在论的转型。生生美学是生态美学研究中国化的一种尝试,它超越了人类中心论而力主万物一体,包含着宇宙万物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创新的广义内涵。这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的有益尝试,包含了几代学人的学术积累。曾繁仁教授作为中国生态美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对生生美学的话语体系建构有着较为全面和准确的把握,通过访谈的形式,可以切近生生美学在中国发生发展的脉络,有助于把握当代美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中国话语 生态存在论美学 生生美学
下载PDF
从生态存在论美学到生生美学——论曾繁仁的生态美学观
8
作者 马大康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年第1期-,共11页
生态文明与审美活动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曾繁仁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关联,立足和跨越边界,以生态美学作为聚焦点和突破口,既更加深入地阐述了生态整体观,以自己的研究介入生态文明建设,又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拓展了美学的研究领域,深化了美学... 生态文明与审美活动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曾繁仁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关联,立足和跨越边界,以生态美学作为聚焦点和突破口,既更加深入地阐述了生态整体观,以自己的研究介入生态文明建设,又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拓展了美学的研究领域,深化了美学理论。现象学和存在论是曾繁仁进入生态美学研究的理论桥梁。他进而自觉运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深入阐发了"生生美学"的范畴及内涵。在生生美学的视野中,美学不是孤立地研究生命的表现之美,也不是客观地阐释共存互生的生命整体关系,它首先要求研究者亲身参与生生不息的生命世界,体验、品味、悟解和道说作为整体的生命活动。由此,曾繁仁全面更新了西方美学,在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研究对象、审美关系及属性、美学研究范式诸方面取得了全方位的突破,构建了具有中国气派和当代气息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繁仁 生态美学 生生美学 存在论 天人合一
下载PDF
新冠病毒与作为文化病理学的生生美学
9
作者 程相占 《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19-30,共12页
生生美学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病理学,其背后的理念是与现代文明模式中的“杀生”相对立的“生生”。从生生美学的视野来说,人类应该理性地将新冠病毒视为来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种警示,用以反思现代文明形态的“杀生”之过,这是新冠病毒向... 生生美学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病理学,其背后的理念是与现代文明模式中的“杀生”相对立的“生生”。从生生美学的视野来说,人类应该理性地将新冠病毒视为来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种警示,用以反思现代文明形态的“杀生”之过,这是新冠病毒向人类所显现的“危”中之“机”;从新冠肺炎疫情的角度反思生生美学就会发现,生生美学是突显“生生”价值取向、指向“共生”的生态美学,这是中国生态美学最突出的特点。全球性疫情警示我们,人类只有通过与其他物种和谐共生的途径来达到“生生”,并以“生生”作为价值取向,才能救治地球共同体所遭受的疾病。生生美学是一种追求和谐共生的共同体美学,其国际意义体现在它的独特理论贡献上:解决了西方生态美学的本体论问题和价值论问题,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景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走向“共生以生生”的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生生美学 文化病理学 共生以生生
下载PDF
生态美学、生态美育与生生美学——曾繁仁生态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及其内在演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奎英 《鄱阳湖学刊》 2020年第5期11-23,125,共14页
曾繁仁先生的美学研究涵盖美学基本原理、西方美学、文艺美学、审美教育、生态美学五个主要领域。在生态美学研究方面,曾繁仁先生创立了“生态存在论美学”,并把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运用于审美教育研究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态存在论美育... 曾繁仁先生的美学研究涵盖美学基本原理、西方美学、文艺美学、审美教育、生态美学五个主要领域。在生态美学研究方面,曾繁仁先生创立了“生态存在论美学”,并把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运用于审美教育研究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态存在论美育观”。曾繁仁先生在生态美学研究领域中不断探索,以期能够找到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生态美学,或“生态存在论美学”的“中国形态”,而“生生美学”正是这样一种生态美学。从认识论美学到生态存在论美学,从生态存在论美学到生态存在论美育,再到生生美学,曾繁仁先生在这些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具有代表意义的重要成果,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这些成果,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曾先生在一些美学理论问题上所作的深入思索和重要开拓,而且可以感受到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在美学研究上所表现出来的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深刻的终极关怀,不懈的探索精神和理论创新勇气,大家学术的“生生之德”和“修辞立诚”的感人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存在论 生态美学 生态美育 生生美学
下载PDF
“天人合一”思想孕育下的“生生美学”——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生态美学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洁宁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7期120-122,共3页
人类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生态文明危机日趋严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为使人类社会能持续健康发展,最早受到威胁的西方世界提出了'环境美学'等相关概念。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艺美学界也随即提出适合本土'天人合一'... 人类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生态文明危机日趋严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为使人类社会能持续健康发展,最早受到威胁的西方世界提出了'环境美学'等相关概念。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艺美学界也随即提出适合本土'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美学'概念。'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融汇了儒释道各家思想精髓。在'天人合一'思想孕育下的'生生美学'充分彰显了当代美学新转向——生态美学,它是中国诗性智慧在现代的复活。随着中西对话的加深,赋予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将发挥自己的优势,带领人类完成自身救赎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态美学 生生 生生美学
下载PDF
中国传统“生生美学”之花的异域绽放——杜威“经验论美学”新释
12
作者 曾繁仁 李如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3,191,共7页
杜威在中国访学的两年既是学术之旅也是艺术之旅,他高度赞赏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深受熏陶感染,他的美学论著《艺术即经验》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元素。其“经验自然主义自然观”受到老子“无为”哲学的影响,他的“经验论美学观”则深受中国... 杜威在中国访学的两年既是学术之旅也是艺术之旅,他高度赞赏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深受熏陶感染,他的美学论著《艺术即经验》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元素。其“经验自然主义自然观”受到老子“无为”哲学的影响,他的“经验论美学观”则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影响。杜威的“经验论美学”是中国传统“生生美学”之花的异域绽放,对于我们进一步确立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深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经验论美学 生生美学 文明互鉴
原文传递
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美学故事
13
作者 孙开晗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4期116-123,共8页
程相占英文新著Ecoaesthetics and Ecosophy in China(《中国生态美学与生态智慧》)详细阐述了中国生态美学的发展脉络和基本问题。该书立足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语境,以宏观的视野搭构一个清晰明了又与时俱进的当代生态美学框架。该书... 程相占英文新著Ecoaesthetics and Ecosophy in China(《中国生态美学与生态智慧》)详细阐述了中国生态美学的发展脉络和基本问题。该书立足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语境,以宏观的视野搭构一个清晰明了又与时俱进的当代生态美学框架。该书在探讨古今中外生态伦理的基础上,观照实际生活,从中国传统生生哲学中提取思想资源,旨在将倡导生态人文主义观的中国生态美学与生态智慧推向世界,为国际生态美学的发展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美学 中国生态智慧 生态整体主义 生生美学 程相占
下载PDF
“生生”美学与民间艺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季中扬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2-176,共5页
《周易》建构了一个阴阳创生、相推生化的宇宙观,凝练出一个核心范畴——"生生"。"生生"不仅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与宇宙法则,也是审美的枢机与对象。"生生"美学建构了中国古典美学对宇宙万物的基本认识,... 《周易》建构了一个阴阳创生、相推生化的宇宙观,凝练出一个核心范畴——"生生"。"生生"不仅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与宇宙法则,也是审美的枢机与对象。"生生"美学建构了中国古典美学对宇宙万物的基本认识,在审美精神以及本体论、认识论层面塑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内核。中国古代艺术包括文人士大夫艺术与民间艺术两种基本形态。文人士大夫艺术主要体现了儒家美学精神与道家美学精神,民间艺术则直接体现了来自本原哲学的"生生"美学精神。"生生"美学精神与儒家美学精神、道家美学精神一道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三个基本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美学 民间艺术 艺术精神
下载PDF
试论生态美学的学科定位及有关问题——兼答杜学敏有关生态美学的几点质询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3,共9页
生态美学,从广义方面说,即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应从大历史观着眼,从经济与社会、哲学与美学转型的视角认识这种转型的必然性;从狭义方面说,生态美学是当代的自然生态美学,不同于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共生之美... 生态美学,从广义方面说,即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应从大历史观着眼,从经济与社会、哲学与美学转型的视角认识这种转型的必然性;从狭义方面说,生态美学是当代的自然生态美学,不同于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共生之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为“生生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美学 生生美学
下载PDF
“生生美学”视野下古代画论“天趣”范畴论析
16
作者 程相占 杜冉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4,共8页
在“生生美学”视野下,古代画论“天趣”范畴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内涵、审美特质和生成机制。天趣的审美内涵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但在生生美学的视野下,其核心要义是在生意盎然的感性形态下蕴含着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就其审美... 在“生生美学”视野下,古代画论“天趣”范畴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内涵、审美特质和生成机制。天趣的审美内涵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但在生生美学的视野下,其核心要义是在生意盎然的感性形态下蕴含着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就其审美特质而言,“天趣”锚定任运自然、浑然天成,神生状外、生具形中,追求超凡脱俗,洗脱纤尘。就其生成机制而言,画家师法天地造化是其根本路径;画家心与天游、忘情融物的审美境界是其首要前提;画家由技进道、与道合一的审美素养是其生成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美学 古代画论 天趣
原文传递
“生生美学”视野下古代画论“生趣”范畴论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冉冉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93,共7页
在“生生美学”视野下,“生趣”范畴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审美特质和生成机制。就内涵而言,“生趣”关注表现对象的内在神韵,强调创作主体的生命精神,追求艺术形式的无限创生。就审美特质而言,蓬勃焕发的生命神采是“生趣”从内在显化... 在“生生美学”视野下,“生趣”范畴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审美特质和生成机制。就内涵而言,“生趣”关注表现对象的内在神韵,强调创作主体的生命精神,追求艺术形式的无限创生。就审美特质而言,蓬勃焕发的生命神采是“生趣”从内在显化方面追求的审美理想;生动鲜活的生命态势是“生趣”从外在形象方面关注鲜活健旺生命状态的审美指向;审美意蕴无限生成的可能性是“生趣”对笔墨(载体)形式的主要追求。就生成机制而言,创作主体自由的生命状态是“生趣”产生的前提条件,师法自然造化是“生趣”产生的根本途径,特定笔墨形式之要求是“生趣”产生的技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美学 古代画论 生趣 审美 生成机制
原文传递
儒家“生生”美学的天人合一境界说及其当代实践理路
18
作者 刘海霞 王嘉枫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1期37-41,共5页
儒家“生生”美学中的第一个“生”指的是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生存场”,第二个“生”是“生命存在”。儒家“生生”美学内在地蕴含生命的蓬勃生长之美、人与自然间的流变之美,是基于对象性的关系学说。儒家“生生”美学的天人合一境界... 儒家“生生”美学中的第一个“生”指的是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生存场”,第二个“生”是“生命存在”。儒家“生生”美学内在地蕴含生命的蓬勃生长之美、人与自然间的流变之美,是基于对象性的关系学说。儒家“生生”美学的天人合一境界说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态势,其采用的从根源出发的语境还原的方法,更加具有突破学界自觉或不自觉地广泛运用的主客对立原则的特点,将“仁”作为最高纲领,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为道德修养和实践所应达到的境界。新时代应继承儒家“生生”美学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感通人与自然的生命、唤发众生观照自然的内心律令以及化育新时代“生生”美学的实践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生美学 实践理路
下载PDF
方东美“生生美学”的早期话语建构——以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著述为对象
19
作者 张泽鸿 《中国美学研究》 2021年第1期94-112,共19页
方东美的哲学美学思想经历了前后期的变化,其早期借鉴西方生命哲学,对中西哲学和艺术进行审美化重构,初步建构了一种以"情理集团"为中心的"生生美学"话语体系。他通过对欧洲"生命悲剧"两种类型的审美考察... 方东美的哲学美学思想经历了前后期的变化,其早期借鉴西方生命哲学,对中西哲学和艺术进行审美化重构,初步建构了一种以"情理集团"为中心的"生生美学"话语体系。他通过对欧洲"生命悲剧"两种类型的审美考察,表达了对中国"天人合一"式审美理想的推崇之意。他以"生命诗戏"的比较哲学方法,寻求中西互鉴、取长补短,意在建立一种超越中西、熔铸众美的世界新哲学和新美学。方氏早期美学思想也受到了抗日救亡时代语境的影响,以古为今用的心态重新诠释原始儒家的生命精神,并积极建构了"生生为本""积健为雄"的崇高美学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情理集团 生生美学 生命悲剧 生命诗戏 崇高美学话语
原文传递
论曾繁仁生态美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友峰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26-39,120,共15页
曾繁仁先生建构的生态美学知识话语体系形成了“生态存在论美学”“生生美学”与“生态美育”三位一体的格局,成为当前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实现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构自主性知识体系的重要范本,凸显了曾繁仁... 曾繁仁先生建构的生态美学知识话语体系形成了“生态存在论美学”“生生美学”与“生态美育”三位一体的格局,成为当前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实现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构自主性知识体系的重要范本,凸显了曾繁仁先生关注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生态存在论美学”是在中西理论资源互释与会通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美学当代形态,以改善非美的存在状态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生态世界观对现代性进行批判与反思,既是对中国当代美学尤其是实践美学的超越与重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性发展。“生生美学”深入考察了中国传统艺术范畴中的生生审美意蕴,实现了对生态存在论美学传统形态的知识拓展;它是曾繁仁先生站在文化自信的立场上对中国古典生态审美智慧的系统诠释,也是对黑格尔“美学之问”的有力回应。“生态审美教育”是在曾繁仁先生早期美育思想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更为具体化、可操作化的美育形态。生态美育与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作为面向人的生存问题的一体两面,弥补了生态美学理论与实践相断裂的缺憾,为生态美学介入现实生活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性知识体系 生态存在论 生态美学 生生美学 生态美育 曾繁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