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生遗续 代代相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纲要 被引量:7
1
作者 彭兆荣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3-87,共5页
当今的遗产事业已然成为世界的大事件、大事务。我国在各类、各种名目、名录的"申遗"实践中,成绩斐然,世界瞩目。然而,我国的遗产事业迄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有遗产,无体系"。所谓"有遗产... 当今的遗产事业已然成为世界的大事件、大事务。我国在各类、各种名目、名录的"申遗"实践中,成绩斐然,世界瞩目。然而,我国的遗产事业迄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有遗产,无体系"。所谓"有遗产",指各种类型、名录数量都无愧于"遗产大国"的称号;所谓"无体系",指我们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遗产体系。我们相信,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义理。笔者尝试以"生生遗续"概括,它既可为体,亦可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体系 生生遗续
下载PDF
生生遗续:大运河江苏段戏剧遗产生态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娅丽 霍艳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戏剧是江苏运河沿线地区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在生态人类学视域下考察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昆曲、京剧等戏剧传承状态,阐释其戏剧传承所呈现的文化、人与环境之间互动关系和所具有的“生生遗续、代代相传”之传承性,有利于...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戏剧是江苏运河沿线地区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在生态人类学视域下考察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昆曲、京剧等戏剧传承状态,阐释其戏剧传承所呈现的文化、人与环境之间互动关系和所具有的“生生遗续、代代相传”之传承性,有利于促进保护运河文化遗存,延续运河历史文脉。在此意义上,关注非遗整体性保护理论与实践,提出非遗保护需要迈向生态人类学研究,迈向社会整体的生命实践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江苏段 戏剧 生态人类学 生生遗续
下载PDF
论麻山苗族《亚鲁王》遗续的“道-相-技-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春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9-24,共6页
日本、韩国以"无形文化财产""人间珍宝"的命名方式,以特色的语言、特别的知识、特有的经验、特殊的智慧、特定的表述来归纳、建构、保护、传承本国的文化遗产。现实情境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续的"道—相... 日本、韩国以"无形文化财产""人间珍宝"的命名方式,以特色的语言、特别的知识、特有的经验、特殊的智慧、特定的表述来归纳、建构、保护、传承本国的文化遗产。现实情境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续的"道—相—技—法"存在多种面向,"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续特点组成了"一体"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亚鲁文化作为麻山苗族人族群认同与维持族群边界的文化表现形式,从"道—相—技—法"多向度地融入麻山苗族民众的生活,形成了麻山苗族《亚鲁王》"生生遗续、代代相承"的遗续体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鲁王》 “道-相-技-法” 生生遗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