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滨沙地单叶蔓荆匍匐茎对沙埋适应的生长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周瑞莲 杨树德 +3 位作者 左进城 王艳芳 李其芳 胡德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5-1174,共10页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是一种耐盐、耐旱固沙地被植物。依据海滨沙地自然沙埋特点对单叶蔓荆匍匐茎进行了不同厚度(半埋和全埋)和不同长度交叉沙埋处理,研究探讨了单叶蔓荆沙埋适应生长对策,为其开发利用、科学管...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是一种耐盐、耐旱固沙地被植物。依据海滨沙地自然沙埋特点对单叶蔓荆匍匐茎进行了不同厚度(半埋和全埋)和不同长度交叉沙埋处理,研究探讨了单叶蔓荆沙埋适应生长对策,为其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海滨环境修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单叶蔓荆匍匐茎基部和中部生长缓慢,顶部生长快。轻度(沙埋匍匐茎基部)和中度(沙埋匍匐茎基部和中部)半埋和全埋使匍匐茎顶部生长加速,茎长增长量较对照高出1.5到3.1倍;但重度(沙埋整个匍匐茎)半埋和全埋使匍匐茎顶部净增长量减少12%和13%。在20d沙埋中,对照整个匍匐茎各段均无不定根长出,但不同程度半埋和全埋沙埋处理下沙下匍匐茎上均长出不定根,重度半埋使不定根生长受抑;同时匍匐茎上各段茎生物量上升,枝叶生物量下降,且随着沙埋程度的增加而增减幅度提高,在重度半埋和全埋达到最大。在轻度和中度半埋和全埋下,匍匐茎上未沙埋部位枝条生长加速。研究表明,在自然环境中,单叶蔓荆匍匐茎顶端是一个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的部位,并与沙埋后单叶蔓荆茎延伸生长和植株能否生存密切相关。当匍匐茎顶部没被沙埋时,沙埋促进沙埋部位匍匐茎和枝叶中物质转移,加速匍匐茎顶部快速生长和物质积累以弥补沙埋带来的损伤维持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平衡。沙埋后,单叶蔓荆以茎顶端快速生长、形成不定根、枝条生长维持茎水分平衡和能量和物质代谢平衡,以快速生长摆脱沙埋影响的生长方式为其对沙埋环境的重要适应对策。因此,在海岸沙地单叶蔓荆种群管理和维护中,在强风移沙引起的重度沙埋后,及时剥离匍匐茎顶部沙子对维护单叶蔓荆种群的延续生存和扩散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蔓荆 生长对策 匍匐茎 沙埋 不定根
下载PDF
植物形态生长对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武高林 杜国祯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7年第4期47-51,共5页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生长行为及生活史策略皆与植物的形态可塑性有很大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植物物种在生境中的分布格局及种群行为。植物生活史对策是植物物种维持生长和繁殖的资源最佳分配方式,物种的适应性是物种在进化...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生长行为及生活史策略皆与植物的形态可塑性有很大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植物物种在生境中的分布格局及种群行为。植物生活史对策是植物物种维持生长和繁殖的资源最佳分配方式,物种的适应性是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累积起来的,在形态上有很明显的表现,植物采取不同的形态生长策略就是为了使物种在某些阶段达到最大的适合度。已有的植物形态生长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繁殖体形态、幼苗形态策略、生长可塑性以及繁殖策略等方面,植物各阶段形态生长策略的权衡以及与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布关系被认为是今后该方面研究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形态可塑性 生长对策
下载PDF
杉木林表层和底层土壤微生物生长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佳斌 陈玉平 +2 位作者 陈碧燕 杨智杰 陈光水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4期78-81,共4页
底层土壤有机碳库占土壤总碳库的50%以上,但其控制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以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酶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杉木林表层(0~10 cm)和底层(40~60 cm)土壤微生物生长对策的差异.结果显示,... 底层土壤有机碳库占土壤总碳库的50%以上,但其控制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以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酶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杉木林表层(0~10 cm)和底层(40~60 cm)土壤微生物生长对策的差异.结果显示,相对于表层土壤,底层土壤的易利用碳含量更高,表层土壤微生物更趋向于K对策,而底层土壤微生物则更趋向于r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有机碳分解 土壤微生物 生长对策 土壤易利用碳
下载PDF
半干旱区四种典型豆科牧草群落生理生态的分异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左胜鹏 王会梅 +1 位作者 李凤民 山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7-173,共7页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植物种群生态的改善是植被建设与生态修复的关键。通过人工植被调查,比较了四种豆科牧草的种群生长的生态差异,初步探讨了牧草生产力与种群生态的可能耦合网络机制。结果表明:基于四种豆科牧草种群的土壤水分含量...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植物种群生态的改善是植被建设与生态修复的关键。通过人工植被调查,比较了四种豆科牧草的种群生长的生态差异,初步探讨了牧草生产力与种群生态的可能耦合网络机制。结果表明:基于四种豆科牧草种群的土壤水分含量和垂直下降分布规律,发现沙打旺与苜蓿为高生产力型,红豆草与胡枝子为低生产力型,这可能与它们水分利用状况和豆科牧草本身的固氮或氮沉积的氮汇与源转化调节有关。苜蓿植株生物量表现较高,与其多年生庞大根系充分吸收土壤深层水分有关,反映了根冠生长与土壤条件的耦合是导致遗传特性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调整植物根冠关系以增强植物的抗旱适应能力理论上是可行的。相关分析发现生产力、根系生物量、土壤环境(水分和层次)为网络耦联相关,特别是90-100cm的土壤空间水分与根冠比成正相关,这可能说明这个层次(根系的浅层集中分布区)为土壤水库与土壤干层相转变的阈值界面。因此从干旱胁迫条件下建立的适应性生存对策上考虑,苜蓿适宜在干旱立地推广应用,不仅具水土保持功效,而且植被生产力高,应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参考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种群生态 干旱胁迫 植被生产力 源库调节 生长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