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法-AHP法的高能电子束辐照对生附片品质影响分析
1
作者 舒晓燕 王玉霞 +3 位作者 唐志康 赵瑞 崔福伟 侯大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8-1307,共10页
为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生附片灭菌效果及药材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0、1、3、5、7、10、13、15和25 kGy剂量的电子束对生附片进行辐照处理,分析贮藏期内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1 kGy可将微生物负载超标样品... 为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生附片灭菌效果及药材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0、1、3、5、7、10、13、15和25 kGy剂量的电子束对生附片进行辐照处理,分析贮藏期内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1 kGy可将微生物负载超标样品中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降至标准规定以下。不同辐照剂量下的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总色差值(ΔE)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经7、10、13 kGy高能电子束辐照处理后,总生物碱、单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总和低于未辐照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随辐照剂量增加整体显著下降(P<0.05)。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显示,不同辐照剂量高能电子束处理样品的相似度大于0.97,质量较稳定。熵权法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表明,5 kGy辐照组的品质综合评分最高,1 kGy辐照组的品质综合评分最低。本研究结果可为高能电子束辐照技术在生附片及其加工品贮藏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电子束 辐照 生附片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生附片与炮天雄煎煮过程中生物碱溶出行为研究
2
作者 陈丽华 朱文佳 +2 位作者 王萍 吕志豪 吴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I0011,共5页
目的 探讨生附片和炮天雄在不同时间煎煮过程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_(18)(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C为乙腈-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体积比为25∶15,流动相D为0.1 mol·L^(-1)... 目的 探讨生附片和炮天雄在不同时间煎煮过程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_(18)(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C为乙腈-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体积比为25∶15,流动相D为0.1 mol·L^(-1)醋酸铵溶液(每100 mL加0.05 mL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6种单、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两种药材中双酯型生物碱均在2 h内分解完全,生附片与炮天雄残渣中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呈递减趋势。生附片可检测出3种单酯型生物碱与2种双酯型生物碱,炮天雄可检测出2种单酯型生物碱与1种双酯型生物碱,生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显著高于炮天雄水煎液。经过24 h煎煮,生附片与炮天雄粉末总生物碱溶出率分别为44.38%和52.24%。结论 附子与炮天雄煎煮后均能降低有毒成分含量,最佳煎煮时间为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附片 炮天雄 残渣 溶出行为 酯型物碱 物碱
下载PDF
砂烫生附片与炮附片制备前后6种生物碱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炯 谭鹏 +3 位作者 吴月娇 秦语欣 王蕾 李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研究砂烫生附片代替炮附片(砂烫黑顺片)的可能性。方法泥附子切片制成生附片后砂烫,并观察其外观性状。HPLC法测定单酯型(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双酯型(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生物碱总含有... 目的研究砂烫生附片代替炮附片(砂烫黑顺片)的可能性。方法泥附子切片制成生附片后砂烫,并观察其外观性状。HPLC法测定单酯型(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双酯型(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生物碱总含有量。结果两种炮制品外观性状均无明显差异。砂烫生附片制备前双酯型生物碱总含有量为0.067 5%,制备后降为0.001 5%;炮附片制备前后均检测不到。砂烫生附片制备前单酯型生物碱总含有量为0.014 1%,制备后增至0.038 2%;炮附片制备前为0.019 5%,制备后降为0.011 4%。两者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双酯型生物碱总含有量不得超过0.020%)。结论砂烫生附片(仲景制法)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附片 砂烫 物碱 HPLC
下载PDF
生附片与不同品种贝母配伍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庆 聂淑琴 +3 位作者 翁小刚 王宏洁 何希荣 黄璐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生附片与不同产地贝母单用及配伍(1∶1)应用药效学的差别,探讨中药“相反”药对配伍是否妨害治疗。方法:观察生附片与不同产地贝母配伍对大鼠体温,小鼠体温、胃排空、小肠推进及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1.生附片与浙贝母配... 目的:观察生附片与不同产地贝母单用及配伍(1∶1)应用药效学的差别,探讨中药“相反”药对配伍是否妨害治疗。方法:观察生附片与不同产地贝母配伍对大鼠体温,小鼠体温、胃排空、小肠推进及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1.生附片与浙贝母配伍连续给药12d后降低正常小鼠体温的作用较单用生附片显著减弱(P<0.05)。2.生附片与浙贝或松贝配伍对抗安痛定致大鼠体温降低比单用生附片作用显著(P<0.05或P<0.01);3.生附片和松贝配伍抑制胃排空作用较单用生附片显著(P<0.05);4.生附片与松贝母配伍抗胃溃疡作用较单用生附片组强;生附片与青贝配伍抗炎方面比单用生附片作用强。结论:生附片与不同品种贝母配伍在对动物体温、胃排空功能、抗胃溃疡、及抗炎方面药理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依配伍的贝母品种不同而有不同程度改变,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附片 贝母 配伍 胃排空 肠推进 抗炎 体温
下载PDF
生附片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大乐 邓赟 +1 位作者 李秀茹 彭成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F0003-F0004,共2页
目的对江油附子的切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次乌头碱(1);尼奥灵(2);宋果灵(3);附子灵(4);8... 目的对江油附子的切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次乌头碱(1);尼奥灵(2);宋果灵(3);附子灵(4);8-乙氧基-14-苯甲酰基中乌头原碱(5);多根乌头碱(6);麦芽酚(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结论麦芽酚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附片 化学成分 麦芽酚
下载PDF
生附片绿色加工及褐变抑制研究
6
作者 曾荣 袁小红 +2 位作者 余马 侯大斌 张浩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25-2228,共4页
目的:针对目前生附片加工过程中褐变明显、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较低问题,探索创新高品质生附片的绿色加工方法。方法:以鲜附子切片化学褐变抑制剂处理后烘干为对照,比较鲜附子阶段升温灭酶切片烘干法、鲜附子切片直接烘干、鲜附子切片自然... 目的:针对目前生附片加工过程中褐变明显、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较低问题,探索创新高品质生附片的绿色加工方法。方法:以鲜附子切片化学褐变抑制剂处理后烘干为对照,比较鲜附子阶段升温灭酶切片烘干法、鲜附子切片直接烘干、鲜附子切片自然晒干、鲜附子切片天然褐变抑制剂处理烘干、鲜附子切片后烫漂处理烘干5种绿色加工方式对生附片褐变抑制及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鲜附子切片自然晒干、鲜附子切片直接烘干和烫漂处理抑制褐变效果较差,天然褐变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生附片的褐变,而阶段升温灭酶切片法抑制褐变效果和外观最好,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略低于鲜附子切片自然晒干,与其余方法基本相当。结论:阶段升温灭酶切片烘干法用于生附片的绿色加工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附片 绿色加工 阶段升温灭酶切烘干法 褐变抑制
下载PDF
含生附片饮片的处方用药分析
7
作者 韦良旋 何家慧 +1 位作者 邹文 覃其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01-0003,共3页
关键词 生附片 处方 用药分析
下载PDF
UPLC-MS^n法对生川乌、生附片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蕾 张先灵 +4 位作者 王鑫 张语凡 陈炯 谭鹏 李飞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40-1647,共8页
目的:比较乌头母根(生川乌)与子根(生附片)化学成分的差异,为阐明川乌与附子功效不同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50 mm×... 目的:比较乌头母根(生川乌)与子根(生附片)化学成分的差异,为阐明川乌与附子功效不同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生川乌中指认65个成分,生附片中指认60个成分,其中两者共有成分56个,生川乌具有黄草乌碱丁、10-羟基焦乌头碱、印乌头碱等9个特有成分,生附片具有10-羟基焦乌头原碱、14-苯甲酰尼奥灵等4个特有成分。结论:乌头的母根(生川乌)与子根(生附片)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该差异可能与川乌和附子的功效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 生附片 黄草乌碱丁 羟基焦乌头碱 印乌头碱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特有成分
原文传递
基于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选择蒸制附片 被引量:2
9
作者 谭茂兰 黄勤挽 +3 位作者 肖芳 范润勇 王智磊 易佳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6-372,共7页
目的基于6种酯型生物碱含有量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蒸制附片。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鲜附片、生附片、浸附片中3种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和3种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中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 目的基于6种酯型生物碱含有量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蒸制附片。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鲜附片、生附片、浸附片中3种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和3种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中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有量。结果蒸制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有量迅速减少,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有量迅速增加,然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但随蒸制时间延长会逐渐降低。结论鲜附片更适合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以4~10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附片 蒸制 酯型物碱 HPLC
下载PDF
生附片的鉴别及其双酯型生物碱的测定
10
作者 李德斌 黄志芳 +3 位作者 刘云华 刘玉红 陈燕 易进海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鉴别生附片,并测定其中双酯型生物碱。方法采用TLC法鉴别生附片中次乌头碱、新乌头碱;采用HPLC法测定生附片中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和乌头碱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相关项下方法测定。结果不同来源10批生附片的... 目的鉴别生附片,并测定其中双酯型生物碱。方法采用TLC法鉴别生附片中次乌头碱、新乌头碱;采用HPLC法测定生附片中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和乌头碱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相关项下方法测定。结果不同来源10批生附片的TLC斑点清晰,特征明显;双酯型生物碱总含量为1.358‰~2.226‰,水分为8.0%~10.6%,总灰分为2.80%~3.83%,酸不溶性灰分0.08%~0.67%。结论所建方法可有效控制生附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附片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双酯型物碱
原文传递
基于UHPLC-DAD技术测定附子生品及炮制品酯类生物碱含量及急性毒性评价
11
作者 王倩 杨祖凡 +5 位作者 赵晴 晏海波 孔祥秀 杨仕兵 陈湘宏 贾强强 《青海科技》 2023年第6期52-59,共8页
目的 利用UHPLC-DAD建立附子生品及炮制品中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定量的方法,并测定其在不同煎煮时间水提物中的含量,以便对中草药材附子的急性毒性进行监测和评估。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来... 目的 利用UHPLC-DAD建立附子生品及炮制品中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定量的方法,并测定其在不同煎煮时间水提物中的含量,以便对中草药材附子的急性毒性进行监测和评估。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来进行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5 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v/v:1/3);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5℃。结果 建立了附子生品及炮制品水提物在不同的煎煮时间内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2≥0.99),并且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RSD值均小于3.00%,回收率为94.8%~103.6%,并发现炮制后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降低;之后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进行验证。对于KM小鼠,生附片水提物灌胃LD50为51.783 g生药/kg,蜜附片和黑顺片水提物MFD分别为80 g生药/kg和160 g生药/kg。结论 附子生品及各炮制品中6种成分含量均有所差异,对正常小鼠都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但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其中用蜂蜜炮制能够降低附子的毒性,为附子临床用药及相关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附片 黑顺 炮制 急性毒性
下载PDF
炮附片HPLC特征图谱及炮制前后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诗涛 柴冲冲 +6 位作者 袁金凤 刘娜 王靖越 李欣欣 张凯 杜红 李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63-2568,共6页
目的建立炮附片HPLC特征图谱,分析炮附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差异。方法AgilentExtend-C18(4.6 mm×250 mm,5μm);乙腈(A)-40 mM乙酸铵缓冲液(氨水调PH为10.5)(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建立了炮附... 目的建立炮附片HPLC特征图谱,分析炮附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差异。方法AgilentExtend-C18(4.6 mm×250 mm,5μm);乙腈(A)-40 mM乙酸铵缓冲液(氨水调PH为10.5)(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建立了炮附片HPLC特征图谱。生附子经炮制成为黑顺片后,11个峰的峰面积显著减小,3种单酯型生物碱含量降低,3种双酯型生物碱基本检测不到。黑顺片经砂炒制成炮附片后,3种单酯型生物碱含量进一步降低,且无新成分峰出现。结论生附子经炮制成为炮附片后,可使生附子的成分发生量变和质变。炮附片与黑顺片特征图谱基本一致,含量略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顺 生附片 特征图谱 炮制
下载PDF
附子煎煮过程中13种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张意涵 杨昌林 +4 位作者 黄志芳 刘玉红 陈燕 刘云华 易进海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精确测定附子水煎液中酯型生物碱、原碱、去甲猪毛菜碱等成分的含量,探讨附子煎煮过程中13种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和炮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1 mm×2...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精确测定附子水煎液中酯型生物碱、原碱、去甲猪毛菜碱等成分的含量,探讨附子煎煮过程中13种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和炮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1 mm×20 mm,1.8μm),以2 mmol·L^-1醋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柱温35℃;质谱采用ES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13种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附子灵、多根乌头碱、宋果灵、去甲猪毛菜碱)以及内标氢溴酸高乌甲素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结果:生附片煎煮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迅速降低,4 h后趋于稳定且含量很低;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先升后降,于4-6 h达到高峰;原碱中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含量一直快速增加,而附子灵、宋果灵、多根乌头碱和去甲猪毛菜碱含量缓慢增加,约在4h达到最高峰,后趋于稳定或略有降低。黑顺片煎煮过程中生物碱成分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生附片相似,但变化幅度显著小于生附片。结论:生附片煎煮2-4 h,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已很低,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且总生物碱等主要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黑顺片水煎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附片 黑顺 煎煮影响 乌头碱 新乌头碱 次乌头碱 苯甲酰乌头原碱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乌头原碱 新乌头原碱 次乌头原碱 子灵 多根乌头碱 宋果灵 去甲猪毛菜碱 物碱动态变化 氢溴酸高乌甲素内标 液质联用技术
原文传递
不同附子炮制品四逆汤化学成分及毒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洪 钟凌云 +4 位作者 邓延文 童恒力 陈浩 王硕 卢兴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7-1410,共14页
目的比较生附片、淡附片、阴附片、阳附片4种附子炮制品入方四逆汤化学成分以及毒性差异,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分别以阴附片、阳附片、生附片、淡附片制备单味药以及四逆汤汤剂,经UPLC法检测汤剂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 目的比较生附片、淡附片、阴附片、阳附片4种附子炮制品入方四逆汤化学成分以及毒性差异,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分别以阴附片、阳附片、生附片、淡附片制备单味药以及四逆汤汤剂,经UPLC法检测汤剂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6-姜酚含量,通过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4种四逆汤进行分类分析,再经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比较4种附子炮制品四逆汤毒性差异。结果4种四逆汤中成分含量以及毒性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及其总量高低排序为生附片四逆汤>阴附片四逆汤>阳附片四逆汤>淡附片四逆汤;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及其总量高低排序为阴附片四逆汤>阳附片四逆汤>淡附片四逆汤>生附片四逆汤;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仅有生附片四逆汤可使小鼠产生轻微明显毒性反应,4种四逆汤均无致死性。经计算阴附片四逆汤、阳附片四逆汤小鼠最大给药量倍数均相当于人临床每日用药量的200倍左右,和淡附片四逆汤以及生附片四逆汤比较无差异;在长期毒性试验中,4种四逆汤对慢性心衰大鼠均不会致使肝肾损害,无肝肾毒性。结论综合分析阴附片四逆汤、阳附片四逆汤、生附片四逆汤、淡附片四逆汤中双酯型生物碱以及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差异,并结合毒性试验结果,得出4种附子炮制品入方经典名方四逆汤均具有合理性,其中以阴附片、阳附片入方四逆汤在一定程度上更具优势,阴附片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生附片 毒性差异 合理性 双酯型物碱 单酯型物碱 乌头碱 新乌头碱 次乌头碱 苯甲酰乌头原碱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系统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原文传递
附子不同炮制品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β1、β2肾上腺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武华 钟凌云 +1 位作者 叶协滔 凡若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38-3141,共4页
目的:观察附子不同炮制品对慢性心力衰竭(CH F)大鼠β1、β2肾上腺素受体(AR)表达的影响,是否有性别差异。方法: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CHF大鼠模型,生物机能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 目的:观察附子不同炮制品对慢性心力衰竭(CH F)大鼠β1、β2肾上腺素受体(AR)表达的影响,是否有性别差异。方法: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CHF大鼠模型,生物机能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β1、β2AR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同性别比较,各给药组雌、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dp·dtmax^(-1)),血清IL-10水平,β2A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P<0.01),血清IL-6、BNP水平,β1A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生附片对雌性大鼠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强最高,阳附片对雄性大鼠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强最高,阴附片对雌性大鼠心肌组织保护作用最显著。结论:附子不同炮制品对CHF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心肌组织β1AR mRNA表达,提高心肌组织β2AR mRNA表达有关,存在一定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生附片 肾上腺素受体
原文传递
四逆汤及其拆方心脏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永爱 黄勤挽 杨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035-2038,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四逆汤方药不同组合配伍对大鼠心脏的影响,探讨四逆汤配伍的减毒机制。方法 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附组、干姜组、炙甘草组、生附+干姜组(3∶3)、生附+炙甘草组(3∶2)、干姜+炙甘草组(3∶2)、生附+干姜+炙甘草组(3... 目的通过比较四逆汤方药不同组合配伍对大鼠心脏的影响,探讨四逆汤配伍的减毒机制。方法 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附组、干姜组、炙甘草组、生附+干姜组(3∶3)、生附+炙甘草组(3∶2)、干姜+炙甘草组(3∶2)、生附+干姜+炙甘草组(3∶3∶2),每组20只,各组药材提取液的最终浓度均为1g/ml,根据动物体重按2ml/kg给药。采用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后,心电图连续描记120min。以给药后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作为附子心脏毒性标准,按1∶0.8的比例降低/升高给药剂量,每个剂量使用1只动物,以出现心率异常剂量的上1个浓度剂量为开始,引入序贯表,连续观察20只大鼠的心电图变化,依据序贯表中各实验组给药剂量及动物心率异常出现时间,计算各组药物心脏毒性剂量。结果生附组心脏毒性剂量为6.25g/kg,心率异常时间为(12.36±1.15)min,生附+干姜组分别为4.19g/kg、(6.18±1.09)min,与生附组比较,生附+干姜组可显著缩短大鼠心脏毒性发生时间(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心脏毒性。结论四逆汤中生附片与干姜配伍可增大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炙甘草可对抗干姜、附子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生附片 炙甘草 干姜 配伍 心脏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