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器:“备物致用”与“备而不用”之间——一种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式“用具形上学”的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再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6,共12页
从一种比较哲学视野出发,本文指出和西方一样,中国传统哲学中亦存在着一种"用具的形而上学",与此同时,还为我们揭示出了中西"用具的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如果说西方传统的"用具的形而上学"的"用...
从一种比较哲学视野出发,本文指出和西方一样,中国传统哲学中亦存在着一种"用具的形而上学",与此同时,还为我们揭示出了中西"用具的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如果说西方传统的"用具的形而上学"的"用具"仅为"有用"的"用具"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用具"则体现为"备物致用"的"用具"(用器)与"备而不用"的"用具"(礼器)二者兼而有之;进而,如果说前者基于"用器"之用,以一种"道以器显"的方式而为我们更多地彰显了合乎"目的性"的"人"之道的话,那么,后者则基于"用具"的"用"与"无用"的二重性,以一种"道以器显"的方式,使中国哲学既走向了合乎"目的性"的"人"之道,又走向了"目的性"消解的"天"之道,而游刃有余、从容中道于"天"、"人"之间。无疑,中国哲学的"器"的二重性的揭示,不仅以一种体用不二的方式使其亦"天"亦"人"之道的哲学之谜得以破译,也为"器的文明"旗帜下的现代人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的器用实践方式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具的形而上学
器
备物致用
备而不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器:“备物致用”与“备而不用”之间——一种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式“用具形上学”的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再林
机构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6,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JA720022)课题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从一种比较哲学视野出发,本文指出和西方一样,中国传统哲学中亦存在着一种"用具的形而上学",与此同时,还为我们揭示出了中西"用具的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如果说西方传统的"用具的形而上学"的"用具"仅为"有用"的"用具"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用具"则体现为"备物致用"的"用具"(用器)与"备而不用"的"用具"(礼器)二者兼而有之;进而,如果说前者基于"用器"之用,以一种"道以器显"的方式而为我们更多地彰显了合乎"目的性"的"人"之道的话,那么,后者则基于"用具"的"用"与"无用"的二重性,以一种"道以器显"的方式,使中国哲学既走向了合乎"目的性"的"人"之道,又走向了"目的性"消解的"天"之道,而游刃有余、从容中道于"天"、"人"之间。无疑,中国哲学的"器"的二重性的揭示,不仅以一种体用不二的方式使其亦"天"亦"人"之道的哲学之谜得以破译,也为"器的文明"旗帜下的现代人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的器用实践方式的借鉴。
关键词
用具的形而上学
器
备物致用
备而不用
Keywords
the metaphysics of utensil
utensil
usefulness
uselessness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器:“备物致用”与“备而不用”之间——一种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式“用具形上学”的分析
张再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