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GN用户接入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夏盈颖 《移动通信》 2003年第10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NGN 用户接入技术 下一代网络 语音业务接入 综合业务接入
下载PDF
宽带城域网中用户接入技术的比较和分析
2
作者 李昀 李罡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5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宽带城域网的层次结构,然后详细介绍了接入层的各种技术方案和应用情况,最后对各种 接入技术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采用综合接入手段作为系统解决方案的观点。
关键词 用户接入技术 宽带城域网 综合接入 接入 解决方案 层次结构 技术方案 系统 应用情况
下载PDF
全球固定宽带用户接入技术占比情况
3
《广播电视信息》 2018年第5期9-9,共1页
近年来在各国政府以及全球宽带运营商的推动下,全球光纤宽带快速发展,铜缆宽带持续下降,Cable宽带稳中略降.据Pointtopic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四季度,全球光纤宽带用户在固定宽带用户中的比重已达到56.4%,较2016年底提升7.8个百分点,... 近年来在各国政府以及全球宽带运营商的推动下,全球光纤宽带快速发展,铜缆宽带持续下降,Cable宽带稳中略降.据Pointtopic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四季度,全球光纤宽带用户在固定宽带用户中的比重已达到56.4%,较2016年底提升7.8个百分点,占据全球宽带市场的主导地位.传统铜缆用户占比持续下降,2017年四季度铜缆(Cop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运营商 用户接入技术 IT 宽带用户 CABLE 数据显示 宽带市场
下载PDF
浅谈福建联通接入网用户接入技术
4
作者 黄伟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3年第7期63-67,共5页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福建联通接入网网络结构和采用的主要技术,并比较所采用的几种典型的用户接入方式,对末端设备管理这一接入网的难点提出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 福建 联通公司 接入 用户接入技术 网络结构 APON
下载PDF
用户接入网技术的发展
5
作者 王玉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42-45,共4页
在分析了用户接入网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现行几种流行的用户接入网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客观地评价了几种接入网的技术基础和发展前景,然后结合我国通信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的现状,提出在我国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用户接入... 在分析了用户接入网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现行几种流行的用户接入网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客观地评价了几种接入网的技术基础和发展前景,然后结合我国通信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的现状,提出在我国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用户接入网的观点,并对我国的用户接入网的发展可行性措施和发展趋势进行有意义的探讨,这对我国今后的用户接入网的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接入技术 电信网 信息高速公路 网络接口 通信事业 线路接口 发展
下载PDF
以频谱聚合技术为基础的多用户短波机会频谱接入
6
作者 沈静 刘聪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34-138,共5页
文章以频谱聚合技术为基础的多用户短波机会频谱接入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动态频谱接入问题研究背景与现状,随后分析了基于频谱聚合技术的短波机会频谱接入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基于频谱聚合技术的短波机会频谱接入的必要性,构建了机... 文章以频谱聚合技术为基础的多用户短波机会频谱接入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动态频谱接入问题研究背景与现状,随后分析了基于频谱聚合技术的短波机会频谱接入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基于频谱聚合技术的短波机会频谱接入的必要性,构建了机会频谱接入系统模型,最后对频谱聚合技术为基础的多用户短波机会频谱接入进行了仿真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聚合技术 动态频谱接入问题 用户短波机会频谱接入技术 认知无线电
下载PDF
浅析物联网时代用户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演进
7
作者 刘学燕 《中国宽带》 2021年第7期61-61,共1页
用户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中,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生产效率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仍有诸多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我们需要推动用户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前... 用户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中,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生产效率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仍有诸多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我们需要推动用户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前景,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本篇文章主要立足于用户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自身所具有的优劣势,从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展开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优劣势 应用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8
作者 江学锋 梁德群 齐春 《计算机与网络》 2000年第1期25-25,29,共2页
文章从发送信号动态范围、发送信号功率控制、线路噪声影响、硬件复杂度等方面讨论了ADSL技术实用化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ADSL 数字用户环路 INTERNET 用户接入技术
全文增补中
宽带网络高速接入技术——xDSL
9
作者 王力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57-61,共5页
xDSL就是一种高速的用户接入技术 ,这种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接入技术 ,利用现有电话网络的用户线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手段 ,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介结了xDSL应用范围、种类、各种DSL的特点、技术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 数字用户线路 用户接入技术 XDSL 实现方法
下载PDF
城域网PON业务部署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安妮 《数字通信》 2010年第4期78-81,共4页
关键词 用户接入技术 业务运营模式 城域网 PON OPTICAL 应用 部署 宽带接入
下载PDF
EPON/GPON技术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付晓松 《电信技术》 2004年第9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GPON EPON BPON 用户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 接入 无源光网络 经济 技术发展 问题
下载PDF
双向HFC Vs. EPON+EoC——NGB有线接入方式探讨
12
作者 王淑红 秦发军 《中国数字电视》 2010年第8期42-43,46,共3页
随着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全面启动,如何进行双向网络改造,以应对电信的竞争,成为广电运营商面临的共性问题。目前广电双向网改造最常用的两种技术为HFC网络接入技术(CMTS)及基于以太网协议的用户接入技术(EPON+EOC、EPON+LAN)。近年来,随... 随着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全面启动,如何进行双向网络改造,以应对电信的竞争,成为广电运营商面临的共性问题。目前广电双向网改造最常用的两种技术为HFC网络接入技术(CMTS)及基于以太网协议的用户接入技术(EPON+EOC、EPON+LAN)。近年来,随着多种EOC解决方案不断推出,EPON+EOC方案开始为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采用,一些业内人士甚至预言,EPON+EOC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双向网改的主流。但业内亦有不同的观点和实践,保定根据自身的改造实践及广电业务角度,提出HFC网络接入技术更适应未来NGB环境的论点。欢迎您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来稿请发wang_yun@ccw.com.cn或wang_yun118@qq.c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HFC 接入方式 双向网络改造 用户接入技术 网络接入技术 有线 以太网协议 试点方案
下载PDF
EPON技术及应用设想
13
作者 李亮 《数字通信世界》 2010年第10期80-81,共2页
PON(无源光网络)在解决宽带接入问题上是一种经济的、面向未来多业务的用户接入技术。作为光纤接入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技术,只有适合末端光纤接入的业务和网络发展趋势,才能有机会取得真正的商业成功。因为PON作为一种点对多点的技术方... PON(无源光网络)在解决宽带接入问题上是一种经济的、面向未来多业务的用户接入技术。作为光纤接入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技术,只有适合末端光纤接入的业务和网络发展趋势,才能有机会取得真正的商业成功。因为PON作为一种点对多点的技术方案和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N技术 无源光网络 应用 用户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 宽带接入 发展趋势 点对多点
下载PDF
可见光无线通信网络性能分析
14
作者 仇洪光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9期181-183,共3页
介绍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架构和信道模型,然后分析了多用户接入技术、调制技术和信号检测与解码技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和优化方案,最后对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可见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传输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介绍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架构和信道模型,然后分析了多用户接入技术、调制技术和信号检测与解码技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和优化方案,最后对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可见光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传输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信道模型 用户接入技术 调制技术 信号检测
下载PDF
从网络运营向信息运营转型
15
作者 段云峰 《电信技术》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1 电信行业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带宽的逐渐加大和用户接入技术的发展,电信运营商已经无法掌控用户的通信方式了。用户可以通过QQ等业务形式,绕过电信运营商传统的网络完成通信。由... 1 电信行业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带宽的逐渐加大和用户接入技术的发展,电信运营商已经无法掌控用户的通信方式了。用户可以通过QQ等业务形式,绕过电信运营商传统的网络完成通信。由于互联网在刚络运营中坚持“免费”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运营 用户接入技术 电信运营商 互联网技术 信息 通信方式 电信行业 传统
下载PDF
迅速发展的宽带网
16
作者 贾学斌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宽带网 网络技术 电信骨干网技术 用户接入技术
下载PDF
网络视频走近生活
17
作者 卢敏 《软件世界》 2007年第11期65-65,共1页
网络视频会议通过其领先的编解码及压缩技术、媒体综合及同步技术、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和用户接入技术赢得了医疗行业的认可。
关键词 网络视频会议 生活 用户接入技术 通信网络技术 压缩技术 同步技术 医疗行业 多媒体
下载PDF
TELESTE以太网交换分支器
18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5年第8期38-38,共1页
TELESTE以太网交换分支器可以在电缆网络上提高下一代的数据接入速度。通过虚拟光纤和同轴以太网远端用户接入技术的结合,EttH系统就可以在不安装调制解调器或其它有源设备的情况下,为每一个家庭提供10Base—T的传输速率。用户只需简... TELESTE以太网交换分支器可以在电缆网络上提高下一代的数据接入速度。通过虚拟光纤和同轴以太网远端用户接入技术的结合,EttH系统就可以在不安装调制解调器或其它有源设备的情况下,为每一个家庭提供10Base—T的传输速率。用户只需简单的将计算机插入墙装接线盒,就可以获得无与伦比的互联网接入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交换 分支器 用户接入技术 调制解调器 互联网接入 数据接入 电缆网络 虚拟光纤 传输速率 H系统 ETT 接线盒 计算机 有源
下载PDF
Dynamic Target Wireless Network Selection Technique Using Fuzzy Linguistic Variables 被引量:7
19
作者 Faisal Kaleem Abolfazl Mehbodniya +2 位作者 Arif Islam Kang K.Yen Fumiyuki Adach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3年第1期1-16,共16页
Even though various wireless Net- work Access Technologies (NATs) with dif- ferent specif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recent years, no single wireless technology alone can satisfy the any- ti... Even though various wireless Net- work Access Technologies (NATs) with dif- ferent specif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recent years, no single wireless technology alone can satisfy the any- time, anywhere, and any service wire- less-access needs of mobile users. A real seamless wireless mobile environment is only realized by consider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handoffs together. One of the major design issues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is the support of Vertical Handoff (VHO). VHO occurs when a multi-interface enabled mobile terminal changes its Point of Attachment (PoA) from one type of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y to another, while maintaining an active sessio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multi-criteria VHO algorithm, which chooses the target NAT based on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user preferences, system parameters, and traf- tic-types with vary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ments. Two modules i.e., VHO Neces- sity Estimation (VHONE) module and target NAT selection module, are designed. Both modules utilize several "weighted" users' and system's parameters. To improve the robust- 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weighting system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uzzy linguistic variab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access selection VHO heterogeneous networks WLAN WMAN WWAN Techniques for Order Preference by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32-User Spectral Phase Encoding Time Domain System for Fiber-Optic CDMA Networks
20
作者 Savita Ramehandrarao Bhosale Shankar Baburao Deosarkar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1期186-192,共7页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s are required to meet the demand for high-speed and large-capacity commtmications in optical networks, which allow multiple users to share the fiber bandwidth. O-CDMA (optical code-division ...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s are required to meet the demand for high-speed and large-capacity commtmications in optical networks, which allow multiple users to share the fiber bandwidth. O-CDMA (optical code-division multiple-access) is receiving increased attention due to its potential apphcations for LAN optical networks. O-CDMA is attractive for next generation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s due to its features of allowing fully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with low latency access, soft capacity on demand, protocol transparency, simplified network management as well as increased flexibility of QoS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and enhanced confidentiahty in the network. Hence, the author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 an ultra short pulse O-CDMA scheme based on spectral phase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coherent mode-locked laser pulses, they proposed a technique using spectral phase encoding time domain system for 32 users. This technique is proved to be much effective to handle 32 users at 4 Gb/s bit rate and 60 km SMF (single mode fiber) transmission used for SPE O-CDMA system. Results indicat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erm low BER (beat error rate) and very high quality factor in the form of QoS. The authors have used PSO (pseudo orthogonal) codes and random phase code. The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using OptSim (RSO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ptical orthogonal code pseudo orthogonal quality ofservice beat error rate information speclral dens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