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诗为引 用诗促写——古诗词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
靳永彩
郑潇
|
《中学语文》
|
2024 |
1
|
|
2
|
孔子“诗可以怨”之本义及其悖论解读 |
钟明善
廖春艳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3
|
西周《大武》乐章新论 |
刘全志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4
|
论用诗与用《诗》的礼典意义 |
王秀臣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5
|
《盐铁论》引诗用诗与西汉昭宣时期《诗经》学 |
龙文玲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6
|
“思无邪”本义辨正 |
赵玉敏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7
|
引譬连类与诗性思维——从先秦用诗看中国文化诗性特征之形成 |
杨子怡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8
|
《左传》赋诗习俗的渊源与流变 |
毛振华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9
|
从“诗乐”到“乐诗”:礼与诗、乐关系的角色演变 |
王秀臣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10
|
观诗、用诗与说诗——先秦时期文学接受的三种方式 |
邓新华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2000 |
2
|
|
11
|
《诗》的礼典属性及其传播与接受机制的发生 |
王秀臣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2
|
“诗可以兴”:由艺术兴起的思想延伸路线 |
傅道彬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13
|
《史记》“四始”论溯源 |
胡宁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3
|
|
14
|
“解诗”“用诗”摭论 |
张宝石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5
|
论先秦接受者意识的觉醒与接受理论的早熟 |
邓新华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9 |
1
|
|
16
|
“解诗”与“用诗” |
张宝石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7
|
春秋时代赋诗言志的文学精神及其文化根源 |
梁晓颖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8
|
周代礼典制度与传《诗》系统的演变 |
王秀臣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9
|
“《关雎》刺康王”说辨证 |
吴寒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20
|
《礼记·乐记》的用《诗》与用诗 |
李振松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