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脑室注射强啡肽A(1~13)在冷水甩尾测痛中的镇痛及抗吗啡镇痛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 田今华 韩济生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建立大鼠冷水甩尾模型,观察脑室注射(i.c.v.)强啡肽A(1~13)的镇痛作用及其对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用冷水甩尾测痛观察皮下注射(s.c.)吗啡镇痛作用的时效和量效曲线以验证该测痛模型的可行性;强啡肽A(1~13... 建立大鼠冷水甩尾模型,观察脑室注射(i.c.v.)强啡肽A(1~13)的镇痛作用及其对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用冷水甩尾测痛观察皮下注射(s.c.)吗啡镇痛作用的时效和量效曲线以验证该测痛模型的可行性;强啡肽A(1~13)经侧脑室注射给药。冷水甩尾测痛模型稳定性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用冷水甩尾测痛时i.c.v.强啡肽A(1~13)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可剂量依赖地对抗s.c.吗啡的镇痛作用。冷水甩尾测痛能有效检测s.c.吗啡和i.c.v.强啡肽的镇痛作用;大鼠i.c.v.强啡肽A(1~13)可对抗s.c.吗啡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甩尾测痛 强啡肽 脑室注射
下载PDF
双腧穴针刺对SD大鼠热水甩尾痛阈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谈建新 孟凡迅 +5 位作者 季进锋 林社裕 黄凯 常爽 吕雪娇 崔阳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65-68,共4页
目的:通过针刺SD大鼠单个腧穴和双腧穴热水甩尾痛阈值的观察和分析,探讨针刺腧穴的组方,对大鼠针刺镇痛模型的作用,为深入研究临床针刺用穴处方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条件。方法:分别单针针刺SD大鼠"后三里"、"关元"和... 目的:通过针刺SD大鼠单个腧穴和双腧穴热水甩尾痛阈值的观察和分析,探讨针刺腧穴的组方,对大鼠针刺镇痛模型的作用,为深入研究临床针刺用穴处方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条件。方法:分别单针针刺SD大鼠"后三里"、"关元"和双针同时针刺"后三里"+"后三里"、"后三里"+"关元"等腧穴,采用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测量大鼠针刺前后的痛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单针针刺"后三里"腧穴,针刺前(5.6301±0.3296)针刺后(10.0680±0.4403)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P=0.0001);单针针刺"关元"腧穴,针刺前(5.3511±0.1860)针刺后(7.5133±0.2615)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P=0.0001);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针刺前(5.2167±0.3513)针刺后(10.5850±0.6087)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P=0.0001);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前(4.8000±0.3061)针刺后(9.4979±0.6233)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P=0.0001);(2)单针针刺"后三里"针刺后(9.8293±0.3469)和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针刺后(10.1936±0.5839)配对t检验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5455);单针针刺"关元"针刺后(7.5133±0.2615)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后(9.4979±0.6233)配对t检验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7579);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针刺后(10.1936±0.5839)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后(9.4979±0.6233)配对t检验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2436);单针针刺"关元"针刺后(7.5133±0.2615)和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后(9.4979±0.6233)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之间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420);(3)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针刺前痛阈值(5.2167±0.3513)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6.1308±0.5036)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1279);单针针刺"关元"腧穴针刺前(5.6429±0.3253)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5.6601±0.5129)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9703);单针针刺"后三里"腧穴针刺前(5.6301±0.3296)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6.6590±0.5227)比较,两者之间显示出有意义的差异(P=0.0267);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前(4.8001±0.3061)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6.4014±0.6112)比较,两者之间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144)。结论:(1)本实验中,单针、双针针刺前后痛阈值都显示出显著性的差异;(2)单针针刺"后三里"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接近;单针针刺"后三里"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接近;双针针刺"后三里"+"后三里"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接近。单针针刺"关元"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与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的热水甩尾痛阈值显示出一定的差异。(3)单针针刺"后三里"腧穴针刺前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比较、双针针刺"后三里"+"关元"腧穴针刺前与针刺后60min痛阈值比较,两者的针刺效应作用时程显示出有意义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针刺镇 甩尾测痛 阈模型
下载PDF
手针针刺时程对大鼠痛阈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晓明 鲁赛帅 +6 位作者 孟凡迅 黄凯 常爽 陶松 石诚 杜文俊 汪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52-3153,共2页
目的通过手针针刺不同时程对大鼠痛阈影响的实验观察,了解合适的针刺时程在建立针刺动物实验模型以及临床针刺治疗中的科学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SD大鼠"后三里"穴5,10,15,20,25 min,采用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检测... 目的通过手针针刺不同时程对大鼠痛阈影响的实验观察,了解合适的针刺时程在建立针刺动物实验模型以及临床针刺治疗中的科学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SD大鼠"后三里"穴5,10,15,20,25 min,采用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检测大鼠针刺前后的痛阈,利用统计学STATA 10.0处理分析数据。结果①针刺5 min,针刺前痛阈值(6.12±0.26)针刺后痛阈值(7.95±0.27);针刺10 min,针刺前痛阈值(5.31±0.51)针刺后痛阈值(9.27±0.44);针刺15 min,针刺前痛阈值(5.44±0.24)针刺后痛阈值(10.57±0.45);针刺20 min,针刺前痛阈值(5.29±0.22)针刺后痛阈值(10.34±0.34);针刺25 min,针刺前痛阈值(4.55±0.32)针刺后痛阈值(9.87±1.01);经配对t检验比较,均显示出有意义的差异(p<0.01)。②针刺5 min后痛阈值(7.95±0.27)与针刺10 min后痛阈值(9.27±0.44)配对t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05);针刺5 min后痛阈值(7.95±0.27)与针刺15 min后痛阈值(10.57±0.45)配对t检验比较,具有显著意义的改变(P<0.05)。③针刺15min后痛阈值(10.57±0.45)与针刺20 min后痛阈值(10.34±0.34)以及针刺25min后痛阈值(10.8±0.89)分别配对t检验比较,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658 3;P=0.686 2)。结论手针平补平泻针刺大鼠"后三里"腧穴15 min、即可达到较佳的调节大鼠痛阈的针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三里 针刺 甩尾测痛
下载PDF
大鼠任脉、督脉不同腧穴的针刺痛阈相关性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苗苗 孟凡迅 +4 位作者 施耀成 李娇 高云飞 周孝伟 鄂裘恺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对大鼠任脉线上“关元”、督脉线上“后会”针刺痛阈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针刺大鼠“关元”和“后会”腧穴,以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测定其痛阈,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关元”腧穴针刺前(5.73±0.19)后(9.72±0.... 目的:对大鼠任脉线上“关元”、督脉线上“后会”针刺痛阈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针刺大鼠“关元”和“后会”腧穴,以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测定其痛阈,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关元”腧穴针刺前(5.73±0.19)后(9.72±0.56)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6.9763,p=0.0009);“后会”腧穴针刺前(5.85±0.14)后(9.31±0.37)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10.6735,p=0.0001);“关元”和“后会”针刺后痛阈比较未见有意义的改变(t=1.5451,p=0.1830)。结论:针刺任脉线上“关元”和针刺督脉线上“后会”对改变大鼠热水甩尾痛阈具有相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 脂肪条带结构 关元 后会 甩尾测痛
下载PDF
Apelin在大鼠中枢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思路分析
5
作者 杨宇 邢爱平 +3 位作者 姜楠 冉梦璇 肖红 姜晓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对大鼠中枢痛觉Apelin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实验研究,从而探讨Apelin在机体中枢痛敏作用,为降低机体痛觉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利用注射器通过自制套管对大鼠侧脑室进行相应物质注射,即实验组注射Apelin、对... 目的对大鼠中枢痛觉Apelin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实验研究,从而探讨Apelin在机体中枢痛敏作用,为降低机体痛觉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利用注射器通过自制套管对大鼠侧脑室进行相应物质注射,即实验组注射Apelin、对照组A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B注射盐酸吗啡,之后10、20、30、40、50、60min分别测量TFL%,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大鼠痛阈较注射前显著降低,且于注射后30min达到最低值;对照组A大鼠较实验前痛阈无显著变化;对照组B大鼠较实验前痛阈显著上升,且注射后30min升至最高,三组大鼠痛阈变化情况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elin可显著升高机体痛敏反应,因此有助于研究临床某些镇痛药物无法有效镇痛的原因以提高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中枢觉调制 甩尾测痛
下载PDF
大鼠孤啡肽与吗啡的交叉耐受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管忍 徐建国 李伟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63-1365,共3页
目的 :研究孤啡肽与吗啡间是否存在交叉耐受性。 方法 :采用热辐射甩尾测痛法 ,观察孤啡肽对吗啡耐受大鼠及吗啡对孤啡肽耐受大鼠的抗伤害性感受作用。结果 :鞘内连续大剂量注射孤啡肽与吗啡一样均可对其抗伤害感受性作用产生耐受 ,但... 目的 :研究孤啡肽与吗啡间是否存在交叉耐受性。 方法 :采用热辐射甩尾测痛法 ,观察孤啡肽对吗啡耐受大鼠及吗啡对孤啡肽耐受大鼠的抗伤害性感受作用。结果 :鞘内连续大剂量注射孤啡肽与吗啡一样均可对其抗伤害感受性作用产生耐受 ,但在孤啡肽耐受形成过程中 ,大鼠基础痛阈无明显变化 ;孤啡肽与吗啡间无明显的交叉耐受性。 结论 :孤啡肽可能通过其特异性受体发挥脊髓抗伤害性感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伤害性感受作用 孤啡肽 吗啡 交叉耐受性 鞘内注射 热辐射甩尾测痛 吗啡耐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