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梅娥 何承辉 +3 位作者 帕依曼·亥米提 郑瑞芳 于宁 邢建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成分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5%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17%A;30—60 min,17%→28%A;60—78 min,28%A)...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成分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5%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17%A;30—60 min,17%→28%A;60—78 min,28%A),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5℃。结果咖啡酸、4-香豆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迷迭香酸、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丹酚酸A、田蓟苷、香叶木素在该色谱条件下分离度良好,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加样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91.83%~106.43%和0.38%~2.22%内。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香青兰有效部位的分析与质量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有效部位 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田蓟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田蓟苷调节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对脑出血大鼠认知功能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罗聪 钟崛 +4 位作者 邓敏敏 肖潇 黄丹霞 范慧 王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田蓟苷(TIL)对脑出血(ICH)大鼠认知功能、神经元损伤及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注射法构建ICH大鼠模型,将造... 目的:探讨田蓟苷(TIL)对脑出血(ICH)大鼠认知功能、神经元损伤及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注射法构建ICH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ICH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ICH组)、TIL组(16 mg/kg)、AMPK抑制剂组(Compound C组,250μg/kg)、TIL+AMPK抑制剂组(TIL+Compound C组),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的Garcia JH法、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敞箱实验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苏木素-伊红(HE)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行脑组织病理学和神经元凋亡观察;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MPK/SIRT1/PGC1α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CH组大鼠脑组织出现细胞核皱缩、排列紊乱等损伤,神经功能评分、穿越平台次数、垂直活动得分和水平活动得分、磷酸化AMPK(p-AMPK)/AMPK、SIRT1、PGC1α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找寻平台时间、神经元凋亡率、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ICH组相比,TIL组大鼠脑组织损伤减轻,神经功能评分、穿越平台次数、垂直活动得分和水平活动得分、p-AMPK/AMPK、SIRT1、PGC1α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找寻平台时间、神经元凋亡率、Caspase-3、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Compound C组大鼠以上指标呈现相反的趋势。且TIL对ICH大鼠脑组织及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均被AMPK抑制剂Compound C减弱(P<0.05)。结论:TIL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通路,改善ICH大鼠认知功能,减轻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田蓟苷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沉默调节蛋白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通路 认知功能 神经元 实验研究
下载PDF
Depressant effects of Agastache mexicana methanol extract and one of major metabolites tilianin
3
作者 María Eva González-Trujano Hilda Ponce-Muoz +2 位作者 Sergio Hidalgo-Figueroa Gabriel Navarrete-Vázquez Samuel Estrada-Soto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5年第3期185-190,共6页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depressant-like effects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ilianin isolated from active methanol extract of Agastache mexicana(A.mexicana).Also,to establish the pharmacophoric requirem...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depressant-like effects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ilianin isolated from active methanol extract of Agastache mexicana(A.mexicana).Also,to establish the pharmacophoric requirements of tilianin,as a possible ligand of GABA_A/BZD receptor,by the alignment of diazepam.CGS-9896 and diindole,using a previously described pharmacophoric model.Methods:Tilianin(30 to 300 mg/kg.ip.and 300 mg/kg,pa.) and methanol crude extract(10 to 300 mg/kg,ip.and 300 mg/kg po.) from A.mexicana were evaluated for potential sedative and anxiolytic-like response drugs by using open-field,hole-board,cylinder of exploration,plus-maze and sodium pentobarbital-induced hypnosis mice methods.Results:Methanol extract and tilianin showed anxiolytic-like activity from a dosage of 30 mg/kg,ip.or 300 mg/kg,po.and were less potent than diazepam 0.1 mg/kg.a reference anxiolytic drug used.Moreover,depressant activity of both potentiates sodium pentobarbital(SP)-induced sleeping time.The anxiolytic-like effect of 30 mg/kg ip.observed for the extract and tilianin,by using the plus-maze model,was partially preven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mazenil(a GABA_A/BZD antagonist,5 mg/kg ip.) but not in the presence of WAY100635(a selective 5-HT_(1A) receptor antagonist,0.32 mg/kg.ip.).Pharmacophoric modeling alignments of three agonist of GABA_A/BZD allow identify seven chemical features.Tilianin contains six of the seven features previously determined.Conclusions:Results indicate that tilianin is one of the bioactive metabolites in the anxiolytic-like activity of 4.mexicana.reinforcing it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uses,where GABA_A/BZD,but not 5-HT_(1A),receptors are partially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stache MEXICANA ANXIETY BENZODIAZEPIN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EDATIVE tilianin
下载PDF
田蓟苷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云 胡立杰 +1 位作者 王婷婷 郝明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9期2349-2353,共5页
目的探讨田蓟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肺泡上皮细胞BEAS-2B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LPS组、田蓟苷低剂量组(20μmol/L)、田蓟苷中剂量组(50μmol/L)、田蓟苷高剂量组(100μmol/L)、Comp... 目的探讨田蓟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肺泡上皮细胞BEAS-2B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LPS组、田蓟苷低剂量组(20μmol/L)、田蓟苷中剂量组(50μmol/L)、田蓟苷高剂量组(100μmol/L)、Compound C(ComC)抑制剂组[100μmol/L田蓟苷+10μmol/L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抑制剂ComC]。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BEAS-2B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Fe^(2+)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转铁蛋白(T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BEAS-2B细胞的A 490值、还原型GSH、GPX4、PCNA、磷酸化AMPK(p-AMPK)/AMPK、SIRT1、PGC-1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ROS、MDA、Fe^(2+)水平,以及Tf、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田蓟苷低、中、高剂量组BEAS-2B细胞的A 490值、还原型GSH水平、GPX4、PCNA、p-AMPK/AMPK、SIRT1、PGC-1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ROS、MDA、Fe^(2+)水平、Tf、Bax、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田蓟苷高剂量组比较,ComC抑制剂组BEAS-2B细胞的A 490值、还原型GSH水平、GPX4、PCNA、p-AMPK/AMPK、SIRT1、PGC-1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ROS、MDA、Fe^(2+)水平,以及Tf、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田蓟苷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急性肺损伤 肺泡上皮细胞 脂多糖 铁死亡 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
下载PDF
香青兰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冯长根 李琼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研究香青兰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对香青兰全草进行了系统萃取,反复柱层析。结果:从总浸膏中分离得到了1个化合物,命名为α,从石油醚层和氯仿层分别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命名为S2、S3和L1。4个化合物鉴定为:化合物... 目的:研究香青兰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对香青兰全草进行了系统萃取,反复柱层析。结果:从总浸膏中分离得到了1个化合物,命名为α,从石油醚层和氯仿层分别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命名为S2、S3和L1。4个化合物鉴定为:化合物α为田蓟甘(tilianin),化合物L1为熊果酸(ursolie acid),化合物S2为豆甾醇(stigmasterol),化合物S3为乌发醇(uvqol)。结论:化合物S2、S3和化合物L1均为该植物首次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 提取与分离 田蓟甘(tilianin) 熊果酸(ursolie acid) 豆甾醇(stigmasterol) 乌发醇(uvqol)
下载PDF
香青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建北 丁怡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97-698,共2页
目的 :研究香青兰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RA型大孔树脂和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 ,薄层色谱及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4个化合物 ,鉴定为tilianin ,agastachoside,acacetin和oleanolicacid。结论
关键词 香青兰 tillianin agastachoside ACACETIN 化学成分 研究
下载PDF
田蓟苷在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屏障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袁勇 邢建国 +2 位作者 李伟 王立萍 王新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0-591,共2页
田蓟苷为黄酮类化合物,是维吾尔药香青兰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课题组前期建立了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 田蓟苷为黄酮类化合物,是维吾尔药香青兰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课题组前期建立了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田蓟苷的吸收特性,发现田蓟苷口服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低,极大地限制了其疗效发挥。因此,本研究通过大鼠不同部位给予田蓟苷后生物利用度的比较,评价吸收过程中各部位对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旨在大的器官水平上找到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屏障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口服 生物利用度 屏障 胃肠道 首过效应
下载PDF
薄荷非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曾建伟 钱士辉 +1 位作者 吴锦忠 杨念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为促进薄荷的综合利用,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薄荷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刺槐素(Ⅰ)、椴树素(Ⅱ)、蒙花苷(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 目的:为促进薄荷的综合利用,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薄荷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刺槐素(Ⅰ)、椴树素(Ⅱ)、蒙花苷(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Ⅳ)、熊果酸(Ⅴ)、齐墩果酸(Ⅵ)、β-甾醇(Ⅶ)和胡萝卜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非挥发性成分 刺槐素 椴树素 蒙花苷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 熊果酸
下载PDF
田蓟苷微乳在大鼠小肠吸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伟 袁勇 +3 位作者 邢建国 王立萍 陈卫军 王新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294,共2页
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evicaL.)为唇形科青兰属植物,具有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和冠心病作用,田蓟苷(Tilianin)是其主要活性成分[1-2]。因其水溶性差,口服给药吸收不理想[3]。为增加田蓟苷溶解度,课题组前期进行了微... 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evicaL.)为唇形科青兰属植物,具有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和冠心病作用,田蓟苷(Tilianin)是其主要活性成分[1-2]。因其水溶性差,口服给药吸收不理想[3]。为增加田蓟苷溶解度,课题组前期进行了微乳制备工艺的研究[4]。在此基础上,依据大鼠与人小肠生理状况相似的特点[5],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和外翻肠囊模型考察田蓟苷肠灌流液、田蓟苷微乳在大鼠各肠段吸收行为及其在小肠的吸收机制,探讨微乳载体对田蓟苷口服吸收的影响,为田蓟苷新型给药系统的口服制剂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微乳 小肠 吸收 单向灌流法 外翻肠囊法
下载PDF
田蓟苷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文疆 信盼 +6 位作者 赵云丽 袁勇 郭新红 马晓莉 黄川生 文志萍 王新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研究田蓟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将4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田蓟苷低、中、高剂量组[2.1、3.5、7.0 mg/(kg·d)]和辛伐他汀组[阳性对... 目的研究田蓟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将4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田蓟苷低、中、高剂量组[2.1、3.5、7.0 mg/(kg·d)]和辛伐他汀组[阳性对照药物,3.5 mg/(kg·d)],每组8只。正常组小鼠饲以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小鼠饲以高脂饲料建立AS模型。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12周。测定小鼠血浆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小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小鼠主动脉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率;测定小鼠主动脉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Smad2、Smad3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TGF-β_(1)、Smad2/3、磷酸化Smad2/3(p-Smad2/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浆中TC、TG、LDL-C、Ox-LDL、IL-1β、IL-6、MCP-1、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有脂质斑块生成,且斑块面积较大并致使管腔严重狭窄;主动脉中MMP-2、MMP-9、TGF-β_(1)、Smad2和Smad3 mRNA的表达水平,ICAM-1、VCAM-1、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以及TGF-β_(1)、Smad2/3、p-Smad2/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上述指标水平大部分均显著回调(P<0.05或P<0.01)。结论田蓟苷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脂质代谢来抑制A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动脉粥样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s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脂质代谢
下载PDF
微乳对田蓟苷增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立萍 李伟 +1 位作者 袁勇 王新春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716-719,共4页
为研究O/W型微乳对田蓟苷的增溶作用。采用以伪三元相图法制备RH-40-乙醇-油酸-水的微乳体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田蓟苷在微乳和水中的溶解度。结果显示:田蓟苷在微乳中的溶解度为水中的3541.5倍。由此可知,微乳对田蓟苷具有明显的增... 为研究O/W型微乳对田蓟苷的增溶作用。采用以伪三元相图法制备RH-40-乙醇-油酸-水的微乳体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田蓟苷在微乳和水中的溶解度。结果显示:田蓟苷在微乳中的溶解度为水中的3541.5倍。由此可知,微乳对田蓟苷具有明显的增溶作用,且田蓟苷微乳制备简单,为开发其新型口服制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 表面活性剂 伪三元相图 田蓟苷
下载PDF
香青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3
12
作者 古海锋 陈若芸 +1 位作者 孙玉华 刘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 :研究香青兰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RA型大孔树脂 ,聚酰胺和硅胶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香青兰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 ,从 50 %乙醇洗脱部分得到 8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目的 :研究香青兰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RA型大孔树脂 ,聚酰胺和硅胶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香青兰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 ,从 50 %乙醇洗脱部分得到 8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洋芹素 (apigenin ,Ⅰ ) ,木犀草素 (luteolin ,Ⅱ ) ,山柰酚 (kaempferol ,Ⅲ ) ,异鼠李素(isorhamnetin ,Ⅳ ) ,田蓟苷 (tilianin ,Ⅴ ) ,agastachoside (Ⅵ ) ,acacetin 7 O (6 O malonyl β D glucopyranoside ,Ⅶ )和丁香脂素 (syringaresinol,Ⅷ )。结论 :化合物Ⅳ ,Ⅶ和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Ⅰ ,Ⅱ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 化学成分 田蓟苷 异鼠李素 丁香脂素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田蓟苷微乳在Caco-2细胞模型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勇 王新春 +2 位作者 陈卫军 洪叶 李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75-1776,共2页
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ovica L.)为唇形科香青兰属一年生草本植物^([1]),是传统的维吾尔民族药之一。田蓟苷为唇形科青兰属植物香青兰中的主要有效成分^([2-3]),具有较高的新药研发潜力。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田蓟苷水溶性差,口服给药... 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ovica L.)为唇形科香青兰属一年生草本植物^([1]),是传统的维吾尔民族药之一。田蓟苷为唇形科青兰属植物香青兰中的主要有效成分^([2-3]),具有较高的新药研发潜力。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田蓟苷水溶性差,口服给药吸收不理想^([4])。因此,为增加田蓟苷的溶解度,改善口服吸收利用率,课题组又进行了田蓟苷微乳制备工艺的研究^([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田蓟苷微乳 CACO-2细胞 摄取 转运 吸收机制
下载PDF
田蓟苷对高脂饮食ApoE^(⁃/⁃)小鼠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雯 杨浩 +1 位作者 席梅 于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24-2029,共6页
目的探讨田蓟苷对高脂饮食ApoE^(⁃/⁃)小鼠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ApoE^(⁃/⁃)小鼠60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田蓟苷低、中、高剂量组(40、120、200 mg/kg)和阿托伐他汀给药组(15 mg/kg),1次/d,连续给药12周后... 目的探讨田蓟苷对高脂饮食ApoE^(⁃/⁃)小鼠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ApoE^(⁃/⁃)小鼠60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田蓟苷低、中、高剂量组(40、120、200 mg/kg)和阿托伐他汀给药组(15 mg/kg),1次/d,连续给药12周后,收集小鼠血清,检测其中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A(总胆汁酸)和FBG(空腹血糖)水平。通过油红O染色对各组小鼠主动脉进行染色,并计算主动脉斑块面积占总血管面积之比。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AKT(蛋白激酶B)、p⁃AKT、SREBP⁃2(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蛋白表达。结果与普通饮食组比较,高脂饮食组ApoE^(⁃/⁃)小鼠血清中TC、TG、LDL⁃C和FBG水平均升高,而HDL⁃C和TBA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高脂饮食组比较,田蓟苷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ApoE^(⁃/⁃)小鼠血清TC水平降低,田蓟苷高剂量组血清TG水平降低,田蓟苷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LDL⁃C水平均降低、主动脉斑块的沉积减少,田蓟苷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给药组小鼠肝脏组织中p⁃PI3K、p⁃AKT、SREBP⁃2和LDLR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田蓟苷可降低高脂饮食ApoE^(⁃/⁃)小鼠血脂代谢水平,减少主动脉斑块沉积,可能与调节肝脏中SREBP⁃2和LDLR蛋白表达有关,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ApoE^(⁃/⁃)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SREBP⁃2蛋白 LDLR蛋白
下载PDF
田蓟苷-磷脂酰胆碱复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尚曙玉 张铁山 +1 位作者 杨娟 刘勇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57-2762,共6页
目的制备田蓟苷-磷脂酰胆碱复合物,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复合物,再加入大豆油制备油制剂。X射线粉末衍射(XRPD)对复合物进行晶型分析,测定其在水、正辛醇中表观溶解度,考察油制剂稳定性。以磷脂酰胆碱用量、水浴温度... 目的制备田蓟苷-磷脂酰胆碱复合物,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复合物,再加入大豆油制备油制剂。X射线粉末衍射(XRPD)对复合物进行晶型分析,测定其在水、正辛醇中表观溶解度,考察油制剂稳定性。以磷脂酰胆碱用量、水浴温度、搅拌时间为影响因素,复合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田蓟苷及其复合物的0.5%CMC-Na混悬液和油制剂(50 mg/kg),于0.5、1、1.5、2、3、4、5、6、8、10、12 h采血,HPLC法测定田蓟苷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复合物以无定型状态存在,在水、正辛醇中表观溶解度分别提高至10.50、16.66倍。油制剂在90 d内稳定性良好,无沉淀。最优条件为磷脂酰胆碱用量177 mg,水浴温度49℃,搅拌时间4.6 h,复合率为99.8%。与原料药比较,复合物及其油制剂t_(max)、t_(1/2)延长(P<0.01),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1),以油制剂更明显(P<0.01),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至2.53、5.38倍。结论磷脂酰胆碱复合物可有效改善田蓟苷溶解度和口服吸收,制成油制剂后生物利用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磷脂酰胆碱复合物 油制剂 制备 体内药动学 溶剂挥发法 BOX-BEHNKEN效应面法 HPLC
下载PDF
田蓟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勇华 张留超 郭晓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77-1982,共6页
目的制备田蓟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田蓟苷用量、脂质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为影响因... 目的制备田蓟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田蓟苷用量、脂质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于0.5、1、1.5、2、2.5、3、4、6、8、10、12 h采血,HPLC法测定田蓟苷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佳条件为田蓟苷用量53.9 mg,脂质质量浓度7.1 mg/mL,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1.5%,包封率为82.5%,载药量为2.32%,粒径为176.5 nm,Zeta电位为-37.7 mV,48 h内累积释放度大约为80%,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模型(R^(2)=0.9829)。与原料药比较,纳米结构脂质载体t_(max)延长(P<0.01),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4.07倍。结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有效改善田蓟苷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制备 体内药动学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下载PDF
田蓟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马丽月 曾诚 +3 位作者 郑瑞芳 姜雯 何承辉 邢建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805-2810,共6页
目的:研究田蓟苷(TIL)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尼莫地平组(32 mg/kg)和TIL低、中、高剂量组(4、8、16 mg/kg),每组20只。灌胃相... 目的:研究田蓟苷(TIL)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尼莫地平组(32 mg/kg)和TIL低、中、高剂量组(4、8、16 mg/kg),每组20只。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5 min后,以改良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计算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1);脑组织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脑组织神经细胞明显缩小变形,细胞间质水肿明显;脑组织中SOD、CAT活性均显著减弱,LDH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增加,CGRP、VEGFR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TIL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脑组织梗死体积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脑组织上述病理改变均明显减轻;脑组织中SOD、CAT活性均显著增强,LDH活性均显著减弱,MDA含量均显著减少,CGRP、VEGFR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TIL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GRP和VEGFR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田蓟苷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晓敏 崔伟峰 李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65-3269,共5页
目的制备田蓟苷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喷雾干燥法制备固体分散体,测定其溶解度和累积溶出度,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田蓟苷晶型状态。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田蓟苷及其固体分散体的0.5%CMC-Na混悬液(40 mg/kg),于0、0.17、0.3... 目的制备田蓟苷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喷雾干燥法制备固体分散体,测定其溶解度和累积溶出度,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田蓟苷晶型状态。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田蓟苷及其固体分散体的0.5%CMC-Na混悬液(40 mg/kg),于0、0.17、0.33、0.5、0.75、1、2、4、6、8、10、12 h采血,HPLC法测定田蓟苷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固体分散体溶解度提高了13.03倍,240 min内累积溶出度达95.4%。田蓟苷在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与原料药比较,固体分散体t_(max)缩短(P<0.05),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16倍。结论固体分散体可改善田蓟苷溶解度、累积溶出度、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固体分散体 制备 体内药动学 喷雾干燥法 HPLC
下载PDF
田蓟苷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海宁 都研文 +3 位作者 杨洁 热孜亚木•吾甫尔 于宁 邢建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田蓟苷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9c2细胞,缺氧/复氧处理建立缺氧/复氧细胞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田蓟苷低、中、高剂量组。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 目的观察田蓟苷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9c2细胞,缺氧/复氧处理建立缺氧/复氧细胞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田蓟苷低、中、高剂量组。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探针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X受体α(LXR-α)、p-p38MAPK、Akt、p-Akt、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9c2细胞活力下降,ROS释放显著增加,MMP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LXR-α、p-Akt、Bcl-2蛋白表达降低,p-p38MAPK、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田蓟苷中、高剂量组H9c2细胞活力升高,ROS含量减少,MMP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LXR-α、p-Akt、Bcl-2蛋白表达升高,p-p38MAPK、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田蓟苷可能通过抑制ROS产生、升高MMP、调节LXR-α/MAPK通路及激活Akt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蓟苷 缺氧/复氧 凋亡 肝X受体Α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H9C2细胞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田蓟苷抗冠心病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瑞芳 苏文灵 +2 位作者 都研文 杨洁 刘桂花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605-614,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田蓟苷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田蓟苷的生物学信息,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预测田蓟苷活性分子靶点,导入Cytoscape3.2.1软件构建田蓟苷-作用靶点关系网络,利...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田蓟苷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田蓟苷的生物学信息,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预测田蓟苷活性分子靶点,导入Cytoscape3.2.1软件构建田蓟苷-作用靶点关系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gene ontology)分析和KEEG通路注释分析。使用DrugBank数据库以冠心病为关键词搜索冠心病已知靶点,利用Venny 2.1.0(csic.es)网站构建文恩图筛选田蓟苷潜在靶点与冠心病共有靶点。使用Autodock Vina 1.1.2进行分子对接,以每个对接结果结合能最低的构象作为稳定构象。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对田蓟苷药效进行实验验证。结果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共预测到34个潜在靶点。富集分析显示,田蓟苷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抑制钙超载、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等途径发挥作用。通过DrugBank数据库共查找冠心病靶点61个,并构建文恩图筛选得到田蓟苷潜在靶点与冠心病共有靶点9个。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田蓟苷与CD38、NOX4、ADORA3、MMP1、ALDH2、AKR1B1等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CCK-8结果显示田蓟苷具有促进缺氧复氧损伤H9c2增殖的作用。结论田蓟苷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冠心病 田蓟苷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